春秋七霸
字体: 16 + -

第九章 身死霸灭

    fri jul 22 01:53:18 cst 2016

    郑庄公一生,少年继位,成年之后平定内乱,击败宋卫陈蔡四国联军,结盟齐鲁,打击宋卫,攻占许国扩张疆域,反击天子,驱逐外敌。内部安定,外部臣服。是平王东迁以来第一个兴起的诸侯国。应该算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和历史上的唐宗宋祖有的一拼。

    一个东迁来的诸侯国不仅在当地站稳脚跟,还四处扩张,这不能不说明郑庄公的超人的政治智慧,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郑国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和郑庄公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郑庄公英明一世留了个致命的疏漏就是,臣子的权力太大,君权太弱。

    他给自己的儿子留了两个顾命大臣一个叫祭足,祭足这个人,这个时候应该是三朝元老了,郑庄公刚继位的时候,他就是大臣了。跟随郑庄公一生,郑国的所有大事几乎都有他份,平定郑国内乱有他,抢周天子的麦子更有他,就是他带人去抢的。和宋国卫国打仗有他领兵打仗,和周天子打仗还有他,而且打伤了周天子后,郑庄公还派他去看望周天子,表达歉意。跟随太子协助齐国打退戎狄的还有他。祭足是个多面手,上马可以领兵打仗,下马可以保境安民发展生产,对外可以代表国家出访。有这么一个人,简直就是双刃剑,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另外一个叫高渠弥,他在史书上的出道比较晚,没有祭足那么全面,他应该是武将,因为在左传记载,是他代替郑庄公指挥郑国的中军打败了周天子,他和太子的忽的关系不是很好。

    公元前701年,五月五十六岁的郑庄公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太子忽继位,就是郑昭公,不久郑昭公就尝到了没有靠山的苦果,公子忽的母亲是邓国人,邓国是个小国,历史上也没什么名气,所以郑庄公死后,母亲这么是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公子忽的老婆是陈国人,陈国也是小国,当年是在郑庄公的胁迫虾才和郑国签的盟约,公子忽帮助齐国打败外族入侵的时候,齐国曾经打算把齐国的公主嫁给公子忽,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和郑国的合作,当时郑国的大夫祭足建议公子忽迎娶这样公子忽如果有难,作为亲家齐国还能提供帮助,即使无灾无难有这么一个靠山在,也能过的安稳,结果被公子忽拒绝了。结果就是公子忽继位没多久到了九月份就被弟弟公子突篡权了。

    公子突就是后来的郑厉公他的母亲是宋国人,很受宋国国君的喜欢,所以宋国的国君宋庄公就打算立宋国的外甥公子突做国君,自己的外甥做了国君,自然和外婆家不至于总是刀剑相向了,鉴于祭足在郑国的地位,宋庄公就找了个理由,把当时郑国的宰相祭足,骗了过来,对祭总说,现在有两条路供你选择,一个是你被我杀了,二是我放了你,还给你金银珠宝,美女房车,只要你拥立我外甥公子突继位就行。胁迫祭仲让突继位,祭足觉得还是保命要紧,反正这个继位的也是郑庄公的儿子,所以就带着公子突,回国继位。这边郑昭公位置没坐热发现有替代者来了,自己手里无兵无权,又没外援,就只能跑路了,逃到卫国政治避难去了。郑庄公五月去世,

    老公和老爸应该选择谁

    九月二十五日公子突继位,就是郑厉公,郑厉公比他哥哥厉害,稳稳当当的做了四年的国君,他觉得自己能继位,完全是因为祭足的原因,这个人实力太大了,居然能左右国君,何况身边有这么一个人物,什么事都干,什么事都管,都知道有祭足不知道有国君,太危险了不放心。所以打算杀死祭仲,把权力夺回了,自己手上又没兵,只能找人行刺了,如果他们能预知未来,知道康熙的办法就不会只是找人行刺了。郑厉公不知道是糊涂了还是只有这个人可以利用,找的行刺的人居然是祭足的女婿雍纠。郑厉公的母亲姓雍,所以这个人应该也是他的亲戚。郑厉公打算感谢祭足的拥立,请他来吃饭,随便这种饭桌上把他解决了。结果这个事情,雍纠居然告诉了自己的老婆,我打算酒桌上把你爸杀了,到时候别怨我啊,咱俩还是夫妻,我是奉命行事。雍纠的老婆也是个傻婆娘,这事还用问么,肯定是帮自己老爹的。结果还跑过去问自己老妈,父亲和老公落水了我先救哪一个,要不然都说丈母娘厉害了,房价都能炒起来,这事就根本不是事。直接告诉女儿,世上任何一个男人,只要你愿意都有可能成为你老公,但是爹只要一个。老公死了可以在找,老爹死了就没了。一语惊醒梦中人。结果自然事情泄露,雍纠被杀郑厉公逃跑。郑厉公还是很讲情面的,逃跑的路上还不忘记把雍纠的尸体带上,怎么说也是因我而死,不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当时雍纠被杀后让老丈人直接丢大路上示众。郑厉公是气的牙痒痒,恨的指着雍纠的尸体骂,活该你被杀,男子汉大丈夫做事居然和女人商量,死了吧,活该。

    郑厉公跑路了,祭仲迎接公子忽也就是郑昭公回国复位,以前是自己被逼无奈受人胁迫才拥立的你弟弟,希望国君你不计前嫌。公子忽确实不计前嫌,一个逃难的还能回国继续继位,天上掉馅饼,一夜之间就翻身了。所以国君和大臣一直相安无事。但是相安无事不代表没事,国君现在不动手不代表以后不动手,这个刀一直在脑袋上挂着,总感觉不放心,这里面最害怕的就是高渠弥,我和你一直不对付,你都继位两年了,不知道哪天可能就找个理由把我杀了,高渠弥天天吃不下睡不着的,所以一直找机会去掉这个心腹之患。在有权力的大臣和国君毕竟是不对等的,国君想杀你随时可以杀你,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但是大臣要杀国君总要找个理由,找个机会的,特别是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一直等了两年,高渠弥担惊受怕了两年在一次打猎的过程中,把郑昭公误杀了。理由也有了事情也办了。

    不知道郑庄公地下有知看到儿子被权臣欺负有何感想,会不会为欺负周天子的事情感到后悔。正是因为他首先打击国君的权威,才导致了上行下效,给臣子做了一个坏的榜样。

    国不可一日无君,郑厉公太猛了,他回来估计我们都活不了,所以高渠弥和祭仲拥立公子亹做国君,还好郑庄公儿子多。一年后和齐国会盟的时候因为公子亹和齐国国君有仇,在齐国被杀。

    然后又拥立子婴为国君。短短六年年时间郑国换了四位国君。两个被杀一个跑路,这么动荡的国家衰落是难免的了。即使遇到在有能力的继承人在这么频繁的更替中也难有作为。

    春秋最先强大起来的郑国就这样随着郑庄公的离去,也成为历史,处于四战之地的郑国去齐国和楚国兴起之后在也没有翻身之地了。所以对一个强国来说,选择好的继承人,给继承人铺好路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没法持久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