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传承战记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汉中局势

    wed jul 27 14:12:46 cst 2016

    苏符让苏烈在定军山练兵并不是心血来潮,或者纯粹为今后攻打蜀川做准备;而是苏符来汉中后发现汉中的局势比自己想想中的要微妙的多;以前以为汉中远离黄巾军的地盘,对手应该只有张鲁的五斗米道,张角现在又羽翼未丰,应该比较好对付;然而事实却是当前苏固在汉中的主要对手却是张修。

    上次山贼联军的背后黑手苏固等人现在都还不清楚。张鲁、张修都有可能,汉中的世家大族也不能排除嫌疑;甚至可能是一部分得到传承的传承者对现实情况不满,想将汉中一滩浑水搅得更浑。

    俗话说人一上百,漫山遍野,人一上千,一望无边;2000多盗贼的集结和隐藏行迹没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没有具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响力的势力在后面帮忙和做推手,恐怕才刚集结就已经被苏固派人灭了。

    在汉中能牵扯住苏固这个汉中太守的注意,并且掩藏住群贼的痕迹,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说明在汉中,有不少势力对苏固的统治甚至是汉王朝的统治不满意,在争取当地世家大族的斗争中苏固一方前景堪忧。

    苏符一边练兵,一边加强对汉中各方势力情报的搜集。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苏符对汉中局势才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如今汉中总体上由三方势力在角逐,分别是苏固为首的汉中官府一方、张修为首的以巫鬼教为主体的五斗米道、张鲁为首的以天师道为主体的五斗米道。

    其中苏固一方势力最大,代表着大汉在汉中的统治;只是苏固来汉中上任时间尚短,在百姓中威信还没树立起来。

    张修势力排在第二,但巫鬼教和天师道是宿敌,两者之争关乎着道统之争。因此张修、张鲁注定不可能抛弃前嫌,合作无间。

    搞清楚了汉中势力的基本情况后,苏符无奈的发现除了勤练军队,加强对军队的掌控力,对于其他的却是无从下手。虽然苏固上任以来一直推行仁政,获得了当地百姓的初步认可;但这显然无法和五斗米道在汉中地区的影响力进行比较。

    早在张角创立黄巾教前,五斗米道就已经在汉中盛行了;五斗米道是天由师张陵于东汉顺帝所创,以为人治病开始传教。因入道者需交纳信米五斗,故俗称“五斗米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衡殁,孙张鲁继之。祖孙三代,世人称为“三张”,道内则称“三师”:张陵“天师”,张衡“嗣师”,张鲁“系师”。而五斗米道现在的另一个领袖张修,也不是省油的灯,从 “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他在汉中的影响力。

    五斗米道只要不公然造反,不管能不能打赢,苏固都不能派兵去攻打;还好苏固是汉中太守,不在巴郡太守;要是在巴郡,基本上就没有苏固的事,苏固该干嘛干嘛去!

    张修的根基在巴郡,巴人尚巫;张修的五斗米道采用的是以鬼道治民之道;张鲁也一样,早在张陵时代,张陵就已经在青城山"除鬼",并在青城山改造"鬼城",以鬼道治民。好在张修和张鲁各有顾忌,三方之间短时间内做到了三足鼎立。

    不过苏符现在却不急,只要维持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固在汉中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强。

    这一天,正在指挥士兵操练的苏符,突然接到了苏固传来的命令;苏符知道短暂的平静应该要结束了,接到命令后不敢懈怠,安排好营地一应事宜后,快马加鞭来到了南郑。

    在汉朝,郡的长官称太守(因太守兼领武事,故别称郡将;州治所在郡的长官称尹),根据郡的大小,太守的级别有中二千石至八百石六级。郡内原设有专掌军事的都尉,在建武六年之后,边郡常设,内地大多不设。每郡的都尉,为一至五千人不等。都尉在一人以上时,在郡之下分设都尉辖区。有时,在不足设郡的地方,亦设置过渡性的都尉区(属国都尉)进行管理,其性质相当小郡。郡太守助手为郡丞(边郡为长史),由中央任命。此外,郡府的僚属有:功曹,掌管郡内一切人事;主簿,掌管文书;督邮,主管纠察属县、监管本郡官民;掾、史、分曹办理郡政,掾为正职,史为副职,每曹有办理文书的书佐。又设三老,帮助推行政施和教化。郡府僚属由郡太守自行聘用,其的位以功曹最高,依次为主簿、督邮等。郡都尉的僚属与太守类似,亦由郡都尉自行聘用。

    如今汉中武官基本上都是苏固的人,兵曹从事苏符,虎贲朗将苏猛,军祭酒朱武,督邮曹林冲,郡尉呼延灼,都尉秦明、董平,裨将军苏烈。但文政类官员由于手头无人,暂时还得倚重当地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