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穿越时空
字体: 16 + -

第39章 土匪邮票(上)

第39章土匪邮票(上)

    看着克劳尔带着麦根,屁颠儿屁颠儿的找刻字店去了,白智勇说:“我们怎么办?”

    “回去。”张文冲说。

    三人回到“思归”,白智勇这几天太累,未能好好地休息,他和身往床上一滚,一分钟不到,就响起了呼噜声。

    这天正好是民国12年,也就是1923年的5月15日,天气晴朗,在黎元洪总统指示下,北京政府与绑匪方面举行第一次正式谈判。谈判地点选在枣庄的中兴煤矿公司,官方代表有山东督军田中玉和山东省省长熊炳琦,还有北京政府的交通总长吴毓麟等,匪方代表只有一人,名叫周天松。

    官方的条件很明了:

    (一)匪军停止一切枪劫行为,约束好部队。等候收编;

    (二)保证人质安全;

    (三)人质中的外俘分三批,优先释放。

    匪方提出三个条件:

    (一)政府军解除包围,撤回原防;

    (二)收编匪军为一个旅,以孙美瑶为旅长;

    (三)补充军火。

    由于双方的条件都简单明了,除了官方认为匪军提出的第三条有待商量外,其它都可以接受。双方准备签字时,匪方要求外国人和临城附近的邹县、滕县、峄县三县士绅一同签字担保官方履行条约。原来匪方鉴于以往官方曾有过背盟杀降的事情。民国8年旅长唐天喜以释放肉票,不咎既往为条件,收编一支匪军,后来匪首17人全部被杀。因此他们深怀戒心。这个补充条件也被官方接受了。

    剩下的就是签字生效了。

    这边正在唇枪舌战紧张的谈判,那边美国红十字会的代表克劳尔和助手麦根,这会儿可没有闲着。

    ——其实,克劳尔的全名叫卡尔•克劳尔,是个在上海经营广告业的美国商人。当时美国红十字会急需一个押送物资的中间人,于是,他见有利可图,就找到助手麦根,以美国红十字会和美国商会代表的名义,来到了这里。

    这会儿,二人顺着大街往前走,见街边有一家挂着刻字招牌的刻字店,就进到店里。

    店主见来了两个洋人,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弄不好会给自己带来财运的。于是,他急忙迎了上去,满脸微笑道:

    “二位洋爷,小店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么?”

    “您是老板?”克劳尔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问道。

    “我是。”

    “刻字技术如何?”

    “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的可不行,我要的是高超的刻字的技术,你行我就在你这儿刻,要不行我去其它刻字店。”

    “我行,行的,”老板一听要到其刻字店,自然不想放弃这笔生意,急忙说道:“其实在我们山东,马马虎虎只是一种谦虚,一种客气,不代表手艺技术的高低,这样说吧,只要你有样品,保证刻出的东西八九不离十,叫您满意!”

    “好,就在你这刻了。”

    “样品!”老板手一伸。

    “样品?没有!”克劳尔摇摇头说:“不过,我们可以共同设计一个成品!”

    “成品?”

    “邮票,你没见过么?”

    “见过。”

    “见过就好,我要刻两张邮票,两张小小的邮票。”

    “私刻——邮票,不,那是犯法的!再说那雕刻的精度太高,这里只是一个木刻店,我刻不了,也不敢刻,你还是去找其它店刻去吧。”刻字店老板说。

    “no,no!”克劳尔说:“其实,我只是想刻印一两张小纸片,它不是邮票,它像邮票,这跟画画一样,你听说过画上两张邮票,这算犯法吗?”克劳尔见老板不说话,进一步的启发说:“私印邮票,那要流通才能犯法,我有流通的渠道吗?没有!没有就不犯法!何况我们要的就是两张小小的纸片,仅此这样!”

    刻字店老板想一想,也觉得对——来了业务,有钱不挣,谁会有那么傻?那还开店做什么?

    于是三人凑在一块儿,由克劳尔和麦根各自执笔——两张设计的票样出来了。

    两张小小的长方形纸片,一张5分,一张10分。

    由于麦根不会写汉字,于是刻字店老板给5分张添加上了几个汉字。

    根据设计票样,两张刻版,不大一会工夫,就刻制出来了,并分别各自印制出一张票样来。

    5分的是麦根设计的,上面有一座小山,代表旅客被扣押的地方“抱犊崮”,邮票的左边写着“抱犊崮”三个汉字,右边则用英文,也写有抱犊崮的字样。在雕刻时,由于刻字人木刻店老板的疏忽,误将“c”刻成“0”,从而使5分邮票变成了50分票,也就是说,把“5cts”刻成“50ts”以致成了错票。但是虽然是错票,这种邮票仍然当做“5分大洋”使用,因为在票面的最下边,用汉字注有“五分大洋”的字样,然后是一圈黑色的长方形的框,将其框住。它是用一种红色的纸张印刷的。

    10分的邮票是由克劳尔设计的,比5分的小一点,它的上面没有图案,也没有中文。直接用英文写着“pao-tazkvbandit”(意为“抱犊崮土匪邮政”)字样,没有线形框边,周围是用“*”花作成框边,不过上下各有一条顶线和底线,它是用一种黄色的纸印刷的。

    两种邮票都是黑色印刷,长方形,由于条件有限,周边无齿。

    就这邮票本身的纸质、木刻的工艺、印制的质量,还有观尝性等来说,都是十分粗陋,属于粗制滥造那一类,可克劳尔并不这样看。

    “你看老板,它是多么的美观漂亮?”克劳尔拿起印制出来的票样,对木刻店老板说:“这小小的纸片,它是邮票么?不是!邮票有齿,而它没有!可它就是邮票,比邮票还邮票,它将用于抱犊崮,它是抱犊崮的专用邮票!”

    首批抱犊崮邮票,各自印了三百枚。

    第二天一早,二人随大队挑夫,挑上好几十个贴着红十字标记的箱子上了路。走了一天,来到了抱犊崮山上,忙着给被扣押的人质们分发食品、衣物及简单的日用品——当然,是被土匪分去了一半之后,剩下的那一半。

    克劳尔搬来一个箱子,是个很结实的木质包装箱,箱子盖上用英文写下着几个大字。

    “先生们女士们,你们辛苦了,国际社会没有忘记你们,都到这边来。”克劳尔拉开嗓门叫开了:“我这里有个木箱,这个箱子里,有你们的家人和朋友寄来的信件。你们看了来信之后,如果要往回投寄信件,也由本人代劳,将这些信件将装在这个箱子里,首先送到临城,交到邮局,再寄往全国各地。

    “土匪邮政!”有人将箱子上的大字念了出来。

    “土匪也办邮政?”有人提出有人提出疑质。

    “当然,土匪也为大家提供方便!”克劳尔的助手麦根回答。

    “有邮政就应该有邮票。”又有人问:“有土匪邮票么?”

    “有!”克劳尔拿出事先印好的抱犊崮邮票,举在空中挥了挥说:“这就是土匪邮票,抱犊崮特有的土匪专用邮票!”

    克劳尔还对人质们声称:今后无论是谁往外寄信,都必须要加贴这种专用邮票,否则信件寄不出去。

    于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仅有的,也是唯一的土匪邮票,就是这样通过土匪邮政,开始使用的。

    有的旅客虽然怀疑有假,但为了信件能够顺利寄出,不得不掏钱购买克劳尔印制的土匪邮票。

    不过,这中间还有一个环节,这土匪邮票,只管抱犊崮山上这一段邮路,要想土匪邮票真的被大众所认可并接受,还得盖上邮戳,通过邮政,流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