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悲歌
字体: 16 + -

第三章 逃跑

    tue may 03 08:47:45 cst 2016

    喊杀声从四面而来,逼近商思淼所在的院落。整个商府都被颍川君的人马攻破,前厅中已经有几位长老带着家丁在勉强进行抵挡,眼见着这座豪华气派的府邸就快被攻陷,奴仆们纷纷如同受惊的鸟儿一般四散而逃。商清阳用身体挡在自己家人身前,手里攥着剑,眼里布满了红色的血丝,以一种坚定的眼神目视着前方。商夫人抱着小思淼,怀里的孩子被发生的一切吓得一个劲的大哭,嘴里直喊着娘亲爹爹。

    “快,带着孩子快走。”商清阳喊道。“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为了保全商家的一点血脉,快走。”

    “不,要走我们一起走。”夫人决绝地回答道。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赵率的人马上就杀进来了,你们从后院走,有马车带你们离开。我会和长老们突围去找你们。”商清阳拉起夫人说道

    前厅打斗的声音,越来越朝向后院而来。商清阳明白外面自己的那些人马根本抵挡不了那些如狼似虎的官军,而唯一的出路便是逃走。他不由分说得拉起夫人和小思淼,立刻让周围的家丁扶着朝后院而去。而自己依然站在原地,手里的剑柄被牢牢的握着。

    小思淼和娘亲被家人扶上早已准备好的马车,车夫马上便开动起来。商夫人看了看怀里的孩子,安慰着地说道“思淼乖,不哭,爹爹会打跑那些坏人,再来和我们会合。”

    商思淼像是懂了什么,迎合着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马车疾驰着飞奔在斑驳的石道上,尘土被微风卷起,而后又抛洒在车轮下。看着渐渐远去的商府,商夫人眉头紧锁,她担心自己丈夫的安慰,担心自己和女儿能否逃出这座被盘查严密的安阳城。随着车子的晃动,小思淼肠胃感觉异常的不适,但深怕后面的追兵,马车一刻不停地在道路上快速行驶着。商夫人对此毫无办法,幸好身边还有一两个家奴,便让他们帮着一起哄着小思淼。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马车似乎已经临近了城门口,商夫人的心开始有些不安起来。

    “车上是什么人,这么晚去哪里。”城门的守门将校上去盘查,问道。

    “我们是魏国来的,是做生意的,因家里有急事所以,连夜得赶路。”车上的一位年纪大些的家人下车解释着。

    “那不行,颍川君的命令,城内搜查要犯,任何人不得出安阳城。”将校严厉地回答道。

    “您看......要不是家里出力急事,我们也不用这么晚了赶路吧,您要不通融下”家人一边说着,一边从腰间拿出一个要布包,看起来很是沉。他将布包紧紧地塞进军官的手上,脸上挤出一丝微笑。

    军官颠了颠手里的布包,呵呵地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们家真的有急事,那就放行吧。”

    门缓缓地被打开,发出嘎吱嘎吱地声音。车夫扬起鞭子开始重新驾起马车,车上的人心里感到犹如一座原本压着的巨石,一刹那间被挪开,心里的重担也轻松了许多,车继续疾驰起来。

    安阳城的道路,连接起几个国家,也串联起一条条有序的交通网。所以小心一座安阳城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选择这里定居,一来为了玄机门的活动,二来为了将来有一天在大祸而来时也好有个准备。经过一夜的折腾,车上一行人,早已体力不支,商夫人和思淼的眼皮跟着放下抵抗,合拢上倦怠的眼睛,沉沉地睡起来。

    嘈杂声打断路上旅人的休憩,由远到近靠近到他们所乘坐的马车。应该是追捕她们的官军追上来了,商夫人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妙。如果被他们捉住,她和女儿的性命固然是保不住的,商夫人意识到自己和女儿两个人当中,只能有一个人能活下来。两个人目标太大,唯独让自己成为众人的追逐目标,这样就有可能让女儿有充裕的时间逃跑或则躲藏。

    商夫人二话不说从马车中跳了下去,然后嘱咐赶车的马夫说道:“我去引开官军,你继续朝前走。”

    车夫似乎想说什么但嘴里始终没有说出一个字来,他转头又一次扬起马鞭,继续将马车启动。

    看着远去马车的背影,商夫人的眼角顿时流出两行热泪,她明白这一别可能再也看不到心爱的女儿了。而车上的思淼还在眯着眼睛打着鼾声,看上去睡得很香,丝毫没有察觉到车里的动静。

    颠簸崎岖的山路十分难走,再加上出行前的仓促,没有充分地给马匹喂食,马车前躯的两匹马儿,似乎有些累了,一个劲地大喘着粗气。可是马夫还紧紧地握着缰绳,没有停下的意思。车轮在山道上碾过,嘎吱嘎吱地作响。突然原本牢固的车轮像是被巨石压倒一般,忽然间碎裂开来,起初只是小小的缝隙,而后是彻底的裂开,行驶中马车一下子就向一边倾斜而下,倒在山路一侧。车里熟睡中的人们也一个个倒在路旁,小思淼被巨大的震动滑出车外,撞到一旁的山石上,商思淼从睡梦中苏醒,她的眼睛里出现血红色,而后慢慢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黑夜即将来临,乌鸦蜷缩在枝头呀呀的叫个不停,天空中呈现血红色,夕阳早已钻入西边大山的深处不见了踪影,山道上失去了人的踪迹,只留下空空的落寞与哀伤。此时一个女孩还在慢慢地走着,她行进的路线好像没有方向,如同幽魂一般漫无目的地走着。女孩头上满是鲜血,应该是受到不小的撞击而造成的,但女孩却似乎没有感到疼痛,都没有去将之擦去。走到一个路口,那儿有两条路,她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继续前行。眼睛左右摇晃着,脑海中思考着什么,身体则是虚弱地随风摇晃。渐渐地,女孩眼睛开始合拢,直到闭合,身体也向后倾斜,最后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一架马车由远即近,行驶到女孩所倒下的地方时停了下来。车夫诧异地打量着女孩,然后对着后面车厢里说道:“夫人,前面有个小姑娘,好像收了伤。”

    车夫话音刚落,车厢里就传出女人的回答,声音很是甜美,如同甘泉一般清澈,女人说道:“你去看看她伤得怎么样,这荒郊野岭估计也没有个大夫,你把她抱到我车里来吧。等到了镇上找个大夫给她瞧瞧。”

    车夫随即下了车,将小女孩小心地扶起,看到满是血的额头,车夫不禁大惊,刚忙将她抱上了马车,交个车里的那位妇人。妇人看到女孩时的反应和车夫一样,她找出手帕,小心地盖在女孩的额头,压住伤口以减缓女孩的伤势。

    “王伯,快些。这姑娘伤得不轻,我们得快些到镇上去。”

    马车又再次启程,现在的速度明显比之前要快上许多。车厢中,妇人又看了眼躺在怀里的小女孩,从女孩白皙健康的肌肤,略微有些圆润的脸上,可以看出女孩生长的家庭可不一般。但又为什么一个人出现在这荒野的山道上,又为什么受了那么重的伤。女孩还在昏睡,哪怕山路再崎岖颠簸,也毫无感觉。看着这孩子,妇人的心有一股莫名的暖流,她一下子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和爱护好这陌生的小女孩,不管是否哪一天分别,她都会将之看做自己的女儿一般照顾起来。

    “霓裳,霓裳,以后你就叫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