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人传
字体: 16 + -

第1章

《残人传》
作者:陈青云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楔子

苍山,位洱海之滨,盛产大理石│又名楚石。广袤数百里,山头终年雾锁云封,入冬,积雪凝冰,群峰尽目,其最高处,冰雪经春不融,故奇寒无比。

大理国城适在其拱抱中,时人称大理国兼具风、花、雪、月之盛,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这蕞尔小国,宫室文化制度,具体而微,但仍不免有化外之讥,开国皇帝姓段,一般称为段皇爷,名符其实的是关起门来做皇帝。

就在大理国开国的第三年,中原'十八天魔'空前联手,远下南荒,目的是大理国的金珠玉帛,以及传说中一件传国之宝──'玉匣金经'。据江湖传言,这'玉匣金经'乃一部上古奇书,所载尽属空前之武学,得者可以无敌于天下。段皇爷嗜武,国内尽多奇才异能之士,是以无数武林人虽对'玉匣金经'垂涎三尺,却无人敢南下冒险。

'十八天魔'为当时魔道巨擘,南下之后,就再无消息。

'十八天魔'失踪之后的二十年某日,有一僧一道联袂南下,不入大理城,迳赴苍山,在山内盘旋了一日夜,第二天过午时分,来在一座白雪皑皑的峰下,僧道互视了一眼,那老道点了点头,道:'佛兄,是这里了,差点找不到!'这是峭壁下一个黑黝黝的洞穴,从穴口起零乱地排了些乱石与竹林,可怪的是四下全被冰雪覆盖,只这十丈方圆之地,连一点冰屑都没有。

老和尚目射寒光,凝神注视着那片乱石堆,久久,突地一拍掌,宏笑一声道:'不错了,金锁阵,由诸葛武侯的"八阵图"蜕变而来!''空空子竟视此为天堑……'

'不知"玉匣金经"是否真的藏在此处?'

'决没有错,我们破阵而入吧!'

一僧一道,各运神功,从两个方位入阵,以掌风扫除了一些木石,两人哈哈一笑,长驱直入,向洞口欺去,那老道开口道:'阵势已破,不知内里尚有什么埋伏……'话声未落,洞内起了一阵雷鸣之声,十几条人影,蜂涌而出,一个个衣不蔽体,恶形怪态,须发虬结,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一僧一道为之老脸剧变,目瞪口呆。

十八个怪人把一僧一道围在核心中,其中之一桀桀笑道:'咱们发个利市如何?'另一个大声喝止道:'不可,若非他俩破阵,我等此生也许已无重见天日之时,饶了一次吧!''那我们走为上策……'

'走!'呼喝声中,十八个怪人如飞而逝。

老道栗声道:'佛兄,他们是"十八天魔"!'老僧宣了一声佛号,道:'道兄,你我闯下滔天大祸了……'蓦在此刻,一个身穿黄葛布长衫的白发老人,气急败坏的奔了过来,顿足道:'天玄子,悟灵子,你俩一念之贪,为武林造成无穷祸患,唉!天意……'一僧一道俯首无言。

白发老者续道:'武林三子若不设法挽此浩劫,只有一死以谢天下。'老僧抬头道:'空空子,你为何不事先标明此乃囚禁"十八天魔"之处?'白发老者厉声道:'如果标明,"十八天魔"手下岂不更把大理国地皮翻转!'一阵风过,天空忽地飘起雪来,刹那之间,三人立足之地与四围的积雪浑成一色,三人也成了雪人。

第一集

第一章红娘子

春三二月,在江南正是莺飞草长,风光如画的季节。

日正当中,在川鄂之处的官道上,一骑骏马,徐徐而行,马上人是一个年方弱冠的白衣书生,玉面朱唇,剑眉入鬓,雄姿英发。马鞍上斜跨着一柄古色斑烂的长剑,后梢是一个书囊,看来他是一个游学的仕子。

一阵清越的歌声,出自书生之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一曲吟罢,书生手搭凉棚,四下一阵顾盼,口里喃喃的道:'该舍陆就舟,一瞻三峡风光,可惜归期迫促,只怕双亲倚闾……'说完,又自吟唱起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柱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吟声甫落,一个苍劲的声音起自身后:'小檀樾好兴致,是从江南倦游归来吗?'书生充耳不闻,白顾自的又吟道: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风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塞雁,年年长见开花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吩咐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马后那苍劲的声音又起:'好一个风流不在人知!'白衣书生剑眉一蹙,玉面上浮起一抹怒意,按辔勒马,回头冷声发话道:'道长出家人,怎地如此不识相?'书生马后紧随着一个衣冠不整的老道,倒是貌相却十分清奇。

老道一捋灰髯,笑嘻嘻的道:'小檀樾年轻气盛,贫道如何不识相?'白衣书生傲然一声冷笑,道:'道长盯踪在下,已三日了,目的何在?'老道稽首道:'相逢即是有缘,贫道与小檀樾谈谈缘……'白衣书生以一声冷笑截断了对方的话道:'在下不懂缘,道长自便吧!''小檀樾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

'道长是缠定在下了?'

'贫道只是不愿错过这一"缘"字。'

白衣书生坐骑似感不耐,连连以蹄叩地,鼻息咻咻。老道挪动身形,到了书生马前,书生坐正身躯,星日泛光,仔细打量这老道,忽地莞尔道:'在下道是谁,原来尊驾便是"武林三子"之中的天玄子……''哈哈哈哈!檀樾识视不差,贫道正是天玄子。''有何指教?'

'小檀樾未悟贫道所说的"缘"字吗?'

'恕晚辈愚昧,不解道长之意!'

'小檀樾故作不知吗?'

白衣书生俊面微微一变,道:'道长又何必打哑谜?'天玄子灰眉一紧,期迟的道:'小檀樾……武功已有相当根底……'白衣书生淡淡的道:'略识之无而已!'

'姓氏可肯见告?'

'晚辈朱昶!'

'艺出何门?'

'这……恕未便奉告!'

天玄子略一沉吟之后,道:'贫道有句不中听的话……''请讲!'

'以小檀樾的质资,如能得非凡之指点,必有非凡之成就。'朱昶微微一笑,道:'晚辈明白道长的意思了!''明白什么?'

'道长说的有缘,也许无缘,晚辈并不想什么非凡的成就,再见了!'说完,一抖缰绳,向侧方一勒马头,缓驰而去。

'天玄子'楞在当地,望着朱昶渐去渐远的影子,喃喃自语道:'此子什么出身,竟然狂傲至此,武林中一般武士,如能得"武林三子"任谁一人指点一二,即受用不尽,而他毫不动容……'顿了一顿,又道:'事关劫运,舍此尚何求,说不得只好不计身份了!'话声中,破袖飘飘,行云流水般追了下去。

朱昶不曾回顾,但已有所觉,一催坐骑,绝尘疾驰,斜阳西照中,来至一座莽林之前,越过这片莽林,方有投宿之处,马儿猛一收势,唏聿聿一声长嘶,人立而起,不肯入林,朱昶大感困惑,目光扫处,不由面色立变。

只见穿林而过的道路中央,躺了七八具尸体,正好把路塞满。

朱昶飘身下马,抚了抚马颈,然后缓步上前,看这些死者,全是武林人物,刀剑随身,似全未动过手,便已遭害,显见这下手的人,不但心狠手辣,而且功力极高。

再一细看,死者神态安祥,状类熟睡,全身不见血,也不见伤痕,只是眉心之间有一个豆大的紫印。

朱昶脱口惊呼道:'飞指留痕,是她、红娘子!'俊目转处,果然发现'红娘子'的标志,路旁桠枝权上,挂着一件猩红的女用披风,十分刺目。

他忆起此次江南之游,在西湖雷封塔前,曾碰到同样的凶杀事件。

'红娘子'是江湖中黑白道闻名丧胆的女罗刹,但迄无人见过她的真面目,据说她是'血影门'的后人。

朱昶犹豫了片刻,牵着马,绕过那些尸体,然后上马迳直入林。

一声冷笑,自林深处传出,闻声不见人,朱昶不禁心头泛寒。闯红披风,犯了'红娘子'的大忌,但狂傲任性的他,却不肯走回头路。

一声冷喝,接着传来:'敢闯我标志者,数你是第一人!'语音冷酷但不失娇脆,看来对方年纪不大。

朱昶驻马不前,硬起头皮道:'尊驾是红娘子吗?''不错!'

'区区急着赶路,假道一次如何?'

'没有先例!'

朱昶默察声音来源,似远又近,根本无法发现对方位置,当下一咬牙道:'尊意认为怎么办?''留下性命!'

'如果区区不愿呢?'

'那是没有的事!'

朱昶一跃下马,傲然道:'区区向不走回头路!''回头业已迟了!'

'尊驾要命,来取吧!'

说完,凝神戒备,心中不无忐忑之感,但势成骑虎,只有硬挺一途了。意外地久久不见动静,这使朱昶感到惶惑,暗忖:这女魔到底是什么形象?将要以什么手段来对付自己?这一场生死之争是否太孟浪了些?

他扫了一眼鞍旁的古剑,俊面现出一片沉毅之色。

'红娘子'冷酷但娇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初生之犊不畏虎!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