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烽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中美地区

中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大陆中部地区;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是连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狭长陆地。中美地区并不大,但在陆路上是控扼南北美洲的咽喉要道,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七个国家。在南美洲烽火连天的中反冲突时期,中国殖民政府的海上屏障澳洲舰队被打残,和拉盟前身反中联盟的联合舰队两败俱伤,同时失去了制海权。

    也就是说,澳洲舰队不仅不能出海作战,连一般的运兵任务都干不了;中国殖民政府若想进军北美,只剩下了陆路输兵一个选择,必须打通中美地区的阻碍才行。由于孙薇怀孕,不宜奔波劳碌,杨烨只好让庞练步少将辛苦一趟,带着助手访问中美七国。

    本来庞练步只是上校,虽然军功累累,但一直积压着没有晋升,杨烨这个总督还是有权力给军官晋衔的;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提拔一批高级将领。首先,杨思勖少将晋衔中将,三级上将楚星晋衔二级上将,庞练步上校越级晋衔少将,韩世忠中尉越级晋衔少校,李海少校晋衔中校,李贞子少尉越级晋衔大尉,高顺少尉越级晋衔大尉,石宝少尉越级晋衔大尉,张阳中士越级晋衔少尉,田思远中士越级晋衔少尉;就连只是挂个少将衔专办文事的孙薇,也一并晋衔中将。至于海军方面,只有何泰安大校一人正常晋升了准将。

    如今,中国殖民政府共有楚星、杨思勖、庞练步、孙薇、何泰安五个将军,孙薇是虚衔,何泰安是海军将领,楚星和杨思勖都要坐镇一方;算来算去,除了庞练步身份够高,有资格作为访问大使以外,还真没几个人能当此重任。当然,杨烨不让文职干部插手也是有自己道理的,毕竟军中大员才能镇住场子。

    庞练步带了两个助手和十个亲兵,决定从里约热内卢的港口坐船出发,虽然澳洲舰队不堪再战,但从其中找出一两艘能正常航行正常征伐的军舰是绝对没问题的。按照海路行程来说,庞练步他们得在巴西近海跑个大半圈,然后才能慢慢接近中美地区;中国殖民政府在占领了巴西全境以后,由杨烨提议,孙薇改进,将之划成了三州十七省:佤州、畲州、京州、巴西省、仫佬省、傈僳省、拉祜省、哈尼省、东乡省、柯尔克孜省、布朗省、撒拉省、仡佬省、普米省、保安省、裕固省、塔塔尔省、门巴省、珞巴省、基诺省,共有二十个一级行政区,并由中殖政府委派官员治理地方。

    巴西总人口接近两亿,不然是不用如此细致划分行政区域的。庞练步一行十三人,组成了访问中美洲的中国使团,在沿海的傈僳省停靠补充了一回给养,便马上要进入拉盟所控制的海域了。虽然中拉两国的海军舰队已经形同虚设,但各自的领海也不是能随便闯的。

    所幸中国殖民政府(以后简称中殖)已经向拉盟发出照会,请求中国使团乘坐的军舰通过其领海范围,只不过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拉盟的态度很模糊,顾左右而言他,中殖虽然恼怒,却也清醒地意识到不能来硬的。中拉政府各自派出的代表又开始了扯皮大战,以至于中国使团的军舰都慢慢悠悠驶到拉盟领海附近了,还没有扯出结果。杨烨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本来平静下来没多久的中拉边境风云再起,冲突不断,差点演变成了两大强国的全面战争。随着中拉关系的迅速破裂,惊魂未定的普通民众又一次陷入了恐慌,一点一点积聚起来地战争阴云无限扩大,渐渐笼罩了整座南美大陆。最后还是中方率先冷静下来,由已经显怀的四部之长孙薇挺着大肚子公开发表了一次重要讲话,言称:“和平之五项基本原则,我方不欲违背;惟愿拉盟领导人冷静正确地看待外交问题,不要屡屡试探我方底线,否则将南美人民拖入全面战争的深渊对谁也没有好处,勿以言之不预!”劝告加威胁,一番话掷地有声,同时显示了中殖政府不惧战争的充足底气。

    拉盟总统塔拉瓦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向中国使团开放领海,虽然这让他被政敌多次攻讦,也让拉盟政府失去了面子,但起码避免了大规模中拉战争的爆发。拉盟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许多刚刚合并的内部问题就让人焦头烂额,更何况之前不同国家的军队还没有完全磨合好,配合训练什么的都得押后。

    不管怎么说,中国使团终于进入了拉盟领海,并且率先访问了紧挨着南美大陆的北美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虽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不是中美七国之一,但经济实力还是有的,庞练步抱着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的心态与特多总统会面,并推动了中特两国的长远友谊。

    在特多首都西班牙港游览两天,庞练步也算长了见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虽然国小民寡,土地面积只有5128平方公里,人口更是没超过五十万;但人家的经济是绝对牛笔的,国内建设该有的都有了,而且很多基础工程极为完善,免费教育免费就医什么的让人看着羡慕不已——中国使团十三人没一个不眼热的。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庞练步踏上军舰,不胜唏嘘道:“国家虽小,却是一处桃源仙境啊!”他的两个助手之一,黝黑憨厚的中年人赵鸿铭笑道:“将军明白了吧,小国也有小国的好处,起码能保证国内百姓的幸福安定。”另一名助手则是原巴西外长奥哈拉.郝思嘉,不过她从不轻易说话。因着巴西灭亡,女总统阿洛菲心灰意冷之下隐居田园,而郝思嘉不甘沉沦,被中殖“招降”,并暂充末职。

    庞练步瞟了郝思嘉一眼,淡淡道:“下一站该是格林纳达了吧?”赵鸿铭想了想道:“若是不绕远路的话,我们可以直接穿过加勒比海峡,进入中美地区。”庞练步摆摆手道:“不用,绕远路也好,正好看看沿途的风景。”赵鸿铭和郝思嘉对视一眼,随即默然。

    中国使团乘坐之军舰在离开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后,又沿途访问了格林纳达、巴巴多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马提尼克(法)、多米尼克、瓜德罗普(法)、蒙特塞拉特(英)、安提瓜和巴布达、圣马丁(法)、圣巴泰勒米(法)、安圭拉(英)等国家或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最后一个大转身,调头直进中美洲地区,顺道访问了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两个殖民地政府。经过数天的海上颠簸,三月十二日,中国使团抵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巴拿马。

    巴拿马总统用了很好的规格接待中国使团,虽然巴国政府尽量不涉及核心问题,该扯皮的地方决不快刀斩乱麻。庞练步在巴拿马城数次参加巴国政府举办的国宴,但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收获,面对巴拿马总统及其各部官员的闪烁其辞,疆场勇士庞大将军苦恼地直薅头发,却拿这帮老油子毫无办法。

    最后,一向沉默寡言的奥哈拉.郝思嘉主动请缨,带着赵鸿铭灵巧地周旋于巴拿马官场——当然,不是靠美色。其实,按照一般的外交才能来说,郝思嘉绝对是个中强手,除了从地球穿越而来的孙薇因着见识广阔锐气逼人以外,这个漂亮火辣的白妞毕竟是有两把刷子的。郝思嘉曾在巴西政府任秘书职务,善于观察细解和处理琐碎小事,在被阿洛菲临时提拔为巴西外长的危急时刻也是尽力斡旋各方各面;不过那时候的巴西生出天大变故,不久即宣告亡国,一颗明珠便从此暗淡下来。

    三月二十一日,郝思嘉与巴拿马总统初步达成《中巴和平协议》,就中美国家的立场问题做了粗略探讨,巴国政府愿意在拉丁美洲的内部战争期间保持一个“较为公正、较为中立、较为开明”的光辉形象,意即置身事外,两不相帮;说实话,能谈到这一步实属不易,郝思嘉若不是有本事,像巴拿马这样背靠拉盟南邻哥斯达黎加的中美国家,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此国若是当墙头草才最令人头痛。

    《中巴和平协议》的初步签订,其内容虽然没有硬性规定巴拿马政府完全保持中立,但起码有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台阶。正是因为这一点,本来对花瓶气质极浓的郝思嘉并无特殊好感的庞练步终于明白了人尽其才的道理,同时将自己的主使任务大部分推给了郝思嘉,连权力也一并下放到人家手里,自己倒落了个轻松自在。

    面对庞大将军的另眼相待,郝思嘉只是淡然处之,该干的活一件不落,全揽到了自己柔嫩的肩头。巴拿马谈判过后,中国使团总算初步完成和平策略的第一道环节,为接下来的全盘计划奠定了基础。而中国使团的次站,即是与巴拿马相邻的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不是军事强国,但按照经济实力来说,它还是中美地区极有份量的“龙头老大”。虽然哥国只有两万的常规治安部队,甚至不设军队编制,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此省下来的军费全被投入了国内建设,本身积累了足够雄厚的经济基础。郝思嘉对这个军事孱弱的国家比巴拿马还要重视,她认为“此中国北进之第一盟友,不可弃也”,遂在进入哥斯达黎加后慎重考察,还没到人家的首都圣何塞哪,就把大小城市及山间农村跑了一遍,着实耗费了不少时间。

    抵达圣何塞的第二天,哥斯达黎加总统会见中国使团三位主要代表,不过庞练步和赵鸿铭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说到底还是郝思嘉这姑娘能镇得住场子,与老练奸滑的哥国总统周旋不止。虽然假话套话满天飞,但郝思嘉更清楚哥国的重要性,如果中国能打通这条北上争霸的交通咽喉,定能事半功倍。

    不过,这一切的一切还是要等拉盟崩塌之后,那样的日子不会太远,毕竟利益集团纠葛繁复的拉美共和国同盟已经在组建之初就埋下了不少祸根。郝思嘉有理由相信,拉盟解体之时,即是中国北进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