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烽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 遍地贪腐

    fri nov 20 06:16:53 cst 2015

    这天下午,夕阳将尽,荀彧正准备收拾收拾下班的时候,内阁辅臣周廷儒走进了他的办公室。见礼之后,周廷儒将一封军报放到了荀彧的案头,喜气洋洋道:“首辅,大捷啊,罗马覆亡,宝洲原本的秦罗对峙局面终于告破。罗马国土除了秦国占的一小部分,其它的已经被我朝天军牢牢控制,帝国的初步扩张计划完成了!”

    荀彧拿起军报细细品读,等看完后,才慢悠悠道:“邱爱慈上将的这份报告中强调了一点,罗马的土地面积超过两百万平方公里,占了宝洲岛的将近一半,所以如何划分行政区域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周廷儒眉飞色舞道:“超过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帝国的四分之一。好地方啊,但不要划分太细,不然容易出乱子,初期还是要以稳定人心为主。”荀彧点点头道:“圣上不在,这划分行政区域……得了,我和阁老们商量着办吧!”周廷儒笑道:“正应如此。”

    随着军报送来的,还有一份神圣罗马帝国的全国行政地图,上面标明了秦军控制区的所在位置,即伊格尼斯州、赫拉克勒斯州全境,加上大半个格兰戴尔州(东部)。翌日,荀彧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召齐了剩下的五名阁老,让侍从拿出地图,七个人你一言我一句,唾沫星子乱飞,开始讨论怎样划分行政区域为好。

    由于帝国内阁七大阁老之一的熊廷弼常年在塞北省练兵镇疆,所以,大事要事都是由荀彧、孔融、刘巴、李恢、蒋济、毕自严等六名阁老商量着来。这次讨论将罗马划成数块行政区域,也是六人一起参议。

    各自落座后,李恢第一个发言道:“恢以为,罗马地大,其制不可细狭。”刘巴看了看摆在摆在桌面上的地图,拈须笑道:“诸位阁老请细观之,这罗马国领土形象恰似虎豹,划分六块来管理正好。”孔融也开口道:“六块太多,五块吧,五块为佳。”荀彧心想:我草,讨价还价哪这是?还五块六块……

    毕自严倒是会精打细算,索性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十字,断然道:“四块!”刘巴直眉瞪眼道:“四块?是不是太少啦?”毕自严摆手道:“不少不少,四块刚刚好。”蒋济赶紧给老友捧臭脚道:“毕阁老所言甚是,把罗马划成四块,最利于我朝管理。”

    荀彧迟疑道:“四块……也行,就是不知道怎么敕名?”毕自严笑呵呵道:“首辅请看,将罗马领土十字而分,一东一西,又位处南洋宝洲,正好敕名。”荀彧恍然道:“也对!”遂指着罗马地图东西两块道:“东块叫东罗马省,西块叫西罗马省。”又指着左右两块道:“左边叫康成省,右边叫兴元省……”

    其实,这个按照地图沿线划分并不精确,以至于康成与兴元两省的单个面积都超过了八十万平方公里,东罗马与西罗马的两省总面积加起来也不过四十万平方公里而已。倒是荀彧拟定的两个省名——康成意指康健成功,兴元意指国家兴盛从此开始,都是极有喻意的。

    镜头切换,在天潼市政府驻地割耳城的办公衙门里,徐庶市长窝居于自己办公室的案头之后,一边紧张地计算着什么,一边喃喃自语,状极忙碌。这时候,一名侍从进来报告:衙门外有贵客求见。

    “贵客?”徐庶抬起头,疑惑地捋了捋颌下短髯,“是什么样的贵客?”侍从答道:“衙门口来了不少人,领头者年少稚嫩,面如冠玉,像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少爷。”徐庶翻白眼,心想: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这他娘的也算贵客?扯的哪门子淡……

    想罢,徐庶一摆手,不耐烦道:“行了,让那位公子走吧,本官忙着哪,没时间见他。”侍从为难道:“可是……”徐庶吹胡子瞪眼道:“可是什么可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侍从委屈道:“可是,那位公子手捧着圣旨,应该是奉命传旨的天使。”徐庶浑身一震,猛地一起身道:“天使?圣上有旨意给我?”侍从摊手道:“小的也不知道,老爷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徐庶一边听一边往外走,侍从赶紧跟上,还特意提醒道:“小的观那青年天使眉宇之间自有一番不凡风度,像是朝中的大人物,老爷得小心些对待。”徐庶点点头,不再多问,脚步又加快了几许。

    市政府衙门外,杨毅举着圣旨连胳膊都酸了,索性一把扔给了王承恩,自己揉着小臂活络一下血液循环。这次来见徐庶徐市长,小皇帝特意带了圣旨,你问圣旨怎么来的?简单,都是临出宫前将没写字的圣旨绢帛盖上玉玺大印,一连备了十多份,分别在三四名大内高手身上放着哪。杨毅想见徐庶这位官声不错的一市之长,自然是要准备礼物的,而且是“大礼”。

    正出神间,一位身穿黑色官袍的华贵中年男子从衙门内快步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名随从。这就是徐庶,他一眼就看到了百无聊赖的杨毅,当场大惊失色,脱口而出道:“皇……”没等他说完,杨毅就冲他猛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张扬。徐庶的脑子就是够用,一见皇帝搞怪,遂顺势道:“黄河山庄的贵家公子,你怎么啦?”站在杨毅身边的薛岚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心想:黄河山庄?大隋有这个地方吗?这徐市长也真够逗的,一个急智还会“造地”呐……

    杨毅也差点崩溃,心说徐庶你个逗比,哪来的黄河山庄啊!他强忍住笑,慢慢将脸部肌肉转成僵硬,严肃地从王承恩手中接过圣旨,正色道:“圣上有旨意于徐市长,特令我大内总管杨……靖宇来传旨,请市长跪地接旨!”临时想不出好名字,小皇帝索性无耻一次,借一个前世的英雄名号,反正也没人能拆穿他的西洋镜。

    徐庶好似知道自己刚才的表现有多丢人,含羞带愧地连连摆手,但还是采取了补救措施,恭敬道:“没想到杨公子竟然高升了大内总管,能得圣上垂青,沾染天家福气,公子日后定能官运亨通啊!”顿了顿,又道:“衙外简陋,人口喧杂,不宜玷辱圣旨,还是请杨总管到衙内宣读吧,顺便品赏一下本地香茗。”

    小皇帝登基时,大隋帝国全国范围内的地级市市长都去了香京观礼。徐庶作为中州省天潼市市长,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加上天潼市性质特殊,经济建设一向良好,所以他可以在皇帝的登基大典上站在前排;站的靠前,徐庶不可避免地要被皇帝扫上两眼,同样的,徐庶也能近距离地看清龙颜。因此,徐庶认出了杨毅是现任的大隋皇帝也不奇怪,可是他的应急水平实在不咋地,给小皇帝及小太后都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不过,杨毅并没有按照徐庶的意思进衙门先读旨再喝茶,而是淡淡道:“不了,本使很忙,读完圣旨就得走,徐市长还是赶紧跪地接旨吧!”徐庶无奈,只得和侍从款款拜倒,也顾不了地上的尘土脏不脏,高声道:“臣天潼市市长徐庶,在此恭聆圣训。”

    杨毅懒洋洋地展开圣旨,语调却凌厉无比,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无尧舜之德,孔孟之贤。先帝付国事于朕,嘱朕平四方乱世,征不臣之国,以为帝王楷模。朕自登基以来,无尺寸之功,常思恩泽百姓,奈何居于深宫之所,长于妇人之手,竟令出难行……”叽里呱啦一大堆,反正前面的都是废话,小皇帝也只是随便念念,徐庶也没太认真听。直到最后几句,杨毅的声音愈发昂扬,徐庶赶紧竖起了耳朵,只听小皇帝接着念道:“凡为官者,当察百姓困苦。今有微官弹劾天潼市常务副市长丁智祺为官不仁,欺压良善,朕经查已实,遂下旨革去丁智祺全部职务,其位由天潼市市长徐庶暂代,至京师重派官员委职为止。望徐卿善抚黔首,广纳福泽,以为人臣榜样,钦此。”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徐庶赶紧和随从爬起来,走上去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圣旨,凑到杨毅身前小声道:“怎么的了这是?皇上为何要撸了丁智祺这个巨贪?”杨毅咬牙切齿道:“哼,你也知道他是巨贪,为什么以前不向朕写奏章报告?”徐庶哑口无言,他纵然是不愿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但更想明哲保身。所以,对于丁智祺的所做所为,徐庶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力管,也不想管。

    杨毅斜睨了徐庶一眼,似乎已经明白他的心思,遂哼唧道:“算了算了,你的那点破事儿朕就不计较了,以后老老实实就行。现在天潼市遍地贪腐,朕拿丁智祺这个出名的巨贪开刀,就是想杀鸡儆猴!”徐庶点点头道:“也是,皇上让丁智祺下马,却不要他的命,那他以前得罪了的人……嘿嘿,高啊,皇上真是高!”杨毅心想:唉,现在也只能敲打敲打天潼市的贪官污吏了,老子哪有时间老待在这里查贪灭贪?

    徐庶又道:“皇上不进去喝杯茶吗?”杨毅摇摇头道:“朕得赶紧走,三山那边灾情如火,是万万耽搁不得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已经从京城出发,但带的人太多,一时之间赶不过去。朕没办法,只想先去看看再说。”徐庶拍马屁道:“皇上真乃仁君也!只是,丁智祺到底是为何被皇上盯上的?臣想不明白。”

    “烈士公墓!”杨毅牙口里蹦出了四个字,但对于在天潼市当政多年的徐庶来说,已经足够他了解事情的真相了。徐庶当即就是一皱眉,心想:完喽完喽,老丁也是的,竟敢动烈士公墓,这下被皇上揪住了吧?该!这孙子以前搜刮贪污的民脂民膏有望充公了……

    最后,小皇帝还是没理徐庶的极力挽留就走了,薛岚烟虽然站得累了,同时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但她可不敢抱怨,急忙跟上杨毅的步伐。王承恩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徐庶,就此和一众大内高手簇拥着皇帝扬长而去,二十来号人很快融入了熙来攘往的大街人群里。

    徐庶站在衙门口出了一会儿神,然后吩咐侍从道:“刘明,去请尤都督来我这里,顺便……”他看了一下手中的圣旨,眼内一片复杂,终于又道:“顺便,将丁智祺叫过来。”这次徐庶没喊老丁为副市长,而是直呼其名,并且不用“请”,只用“叫”。

    可见徐庶是聪明人,知道老丁已经失势,该落井下石的时候丝毫没有手软。尤星汉被随从很快“请”过来了,丁智祺也在随后被“叫”过来了。

    一见尤星汉,丁智祺的眼中几欲冒出火来,但现在是徐庶相请,他不敢发怒,况且弹劾人家老尤的奏章还在送去香京的路上哪!可是,还没等各自安坐,就见徐庶徐大市长从袍袖中取出圣旨,直接略去前面一段,将后面的内容念了一遍,然后笑眯眯地朝丁智祺道:“老丁啊,这圣旨与其说是给我的,不如说是给你量身定做的!嘿嘿,等你卸职以后,小心仇家!要是老丁你不幸遇难了,本市长会替你照顾老婆孩子的……”

    丁智祺的脸色顷刻煞白,似乎不敢置信;再看尤星汉,正抱着膀子看戏哪,似乎早有所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