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三国传记
字体: 16 + -

先主入蜀①

    sun jul 27 20:33:58 cst 2014

    先主入蜀

    题记——本文以记述刘备入蜀并建立根基的始末为旨,主在细述还原历史事件。笔者粗浅,万望见谅。

    第一章战前风云

    第一节浩劫后的疮痍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英雄一世的曹操在赤壁一战损兵折将,在江陵留下曹仁、徐晃、满宠后,仓惶领兵回军。自此,南方长江天堑成了刘备一干人等建资立业的用武之地。

    大败曹操的周瑜沿江西上,拿下了长沙北部的下隽、罗及汉昌一带诸县,攻曹仁于江陵;刘备则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南收四郡之地,并招纳庐江雷旭万余人,立营于公安。刘备为周瑜援兵,入围截仁后。

    曹仁在披攻一年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退守襄阳,荆州只有江北南郡、南阳郡和江夏部分为曹魏统治区。此时,周瑜为南郡太守,驻江陵,程普为江夏太守,驻沙羡。

    建安十五年春,周瑜和甘宁回京口述职,一齐向孙权提出了取蜀计划。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吴书》中说他本是南阳人,先是在巴郡客居,为郡吏举为掾,补缺蜀郡丞,不久就弃官回乡。刘焉死,刘璋初立时,朝廷以颍川人扈瑁为荆州刺史入汉中。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被刘璋部下击败,逃入荆州。甘宁以青年食客八百人依附刘表,因刘表不喜军事、胸无大志想要奔入东吴,被黄祖的兵挡在在夏口。后受到周瑜和吕蒙的共同推荐,孙权以旧臣的礼节对待他,让他筹划进攻黄祖的用兵计划。

    这次取蜀的计划被记载在《周瑜传》中: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孙权认为取蜀可行,且道路通,就以咨询的方式告知了刘备。刘备隆中对战略思想是“跨有荆、益二周”,必然不会同意这个计划。于是修书孙权,说:“刘备与刘璋同为宗室,共奉祖先,匡扶汉室。现在刘璋得罪于将军的部下,刘备私下里惊悚畏惧,甚至不敢听闻将军责备,希望将军宽恕。如果不能获得将军宽恕,刘备就解开头巾归隐山林。”

    刘备此时占有荆南四郡,并于孙权联姻,虽然力量倍增却无险可守,而且刘备的四郡还不包括荆州最富庶的汉昌地区。反观孙权,以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吕范为彭泽太守;刘备被视为潜在的敌人,并且被困在狭小的地界,四周都是强敌,根本没有与孙权平等对话的本钱。取蜀计划眼下施行,只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再回南郡整治行装的路上去世,终年三十六岁。这一年是建安十五年夏天。

    建安十五年,刘备在道义与利益面前,选择站在刘璋这边。

    第二节蛟龙始得云雨

    建安十五年,孙权分豫章为番阳郡,步骘为太守;分长沙为汉昌郡,鲁肃为太守,并借南郡给刘备。史称“借荆州”。

    刘备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以关羽为襄阳太守驻守江北,张飞为宜都太守,转在江陵,刘备自屯公安。这一年刘备五十岁。

    孙权以土地业备,便打起了让刘备当先锋的主意。孙权想和刘备共同取蜀,询问刘备的意见。荆州主簿殷观,看穿孙权的意图对刘备进言,说孙权这主意出的很阴险。原文如下。

    《先主传》——“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先主从之,权果辍计。迁观为别驾从事。”

    于是刘备对孙权修书一封,大意是曹操虽然赤壁惨败,但雄心未已,正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眼下国贼为曹操,同盟之间相互攻击,给曹操乘隙,不是长久之计。孙权那里听得进,便派遣孙瑜率水军屯夏口。

    《献帝春秋》——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权知备意,因召瑜还。

    江陵是南郡的郡治,秭归是入蜀的最后关卡,孱陵是荆州刺史的驻地,刘备派遣关羽张飞把守要道,并派诸葛主持军队供给,自己驻守孱陵,表示南郡一地孙权想过也过不去。

    建安十六年初,刘备在实力翻倍后又一次站在刘璋这一边。

    孙权虽然没有成功入蜀,却白捡一个交州。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并杀掉了刘备赤壁前夕想要去投靠的吴巨。刘备此时已然不是当年长坂坡丢弃妻子的左将军,手下也不是只有两万余人的地方将军,军队补给不用从东吴处得到资助。刘备在荆州立足数年,此时的人望和财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手下武将林立、谋士如雨,诸葛联吴时说的“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也显露端倪。新近归入的武将有黄忠、魏延、霍峻、刘封,文臣有习祯、廖立、伊籍,马氏兄弟。其中最为刘备得意的,是谋士庞统庞士远。

    《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

    庞统年长诸葛两岁,是荆州名士庞德公的侄子;庞德公又是诸葛的姐夫,水镜先生的好朋友。

    赤壁战后,周瑜为南郡太守,以庞统为功曹。功曹之职,《百官志》中记载“州牧则改中从事史居中治事,主众曹。功曹主选用。”刘表时庞统已为功曹,周瑜在人事安排上任用荆州原班人士,拉拢荆土士族。

    《荆州先德传》曰:周瑜领南郡,以庞士元名重,州里所信,乃逼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太平御览》卷二百六十四

    建安十五年夏,年长庞统三岁的周瑜卒于巴丘,庞统作为送丧人员随从至吴。东吴上至官二代下至寒门,听说庞统至吴,纷纷找机会与之相见。其中顾邵、陆绩、全琮最为出名,庞统与顾邵的谈话还流传出一个成语“一日之长”,《世语》中也记载了他们的故事。

    “ 自州郡庶几及四方人士,往来相见,或言议而去,或结厚而别, 风声流闻,远近称之。”——《顾邵传》

    虽然庞统在东吴很是风生水起,但东吴的人貌似从孙策时期对所谓的名气、风流就不买账。南郡借给刘备后,庞统被外调至耒阳县。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 “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庞统传》

    这段文字看上去一气呵成,仔细推敲之后会发现很多问题。首先先看一段资料。

    《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零陵先贤传》—— 亮时住临蒸。

    《三国志集解》——此县居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中,调其赋税,最为要地也。

    军事中郎将诸葛亮在临蒸不仅是收三地赋税,还为刘备招贤纳士、总揽英雄,刘巴就是一例。曹操在荆州时,使刘巴招纳荆南诸郡,战后曹操北还,刘巴没赶上去北方的末班车,就赋闲在家。诸葛亮写信给当时在零陵想要到交州去的刘巴,说:“你的真命天子就是刘备了,足下还要到哪里去呢?”刘巴回信说:“我受命而来,事情没成应该放我回去,这才是正确的,足下说的是什么话啊。”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是海内知名的国士。诸葛作为刘备军团中除糜竺、简雍、张飞、关羽外的重要成员,写信劝留刘巴加入阵营,是荆州籍诸葛亮作为本土人士的优势。只是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诸葛在鲁肃的介绍信后才向刘备推荐庞统,这未免让人猜疑。卧龙凤雏都是荆州杰出青年,又同受庞德公、水镜先生两位高士的力捧,况庞统年长诸葛且名声又传播的很远,难道真如《三国演义》所说,诸葛猜忌庞统的才华不想招募他,或者如某专家教授言,诸葛权力欲很强进而排斥与之同名的庞统……

    事实什么样不得而知,只是刘备在接手荆州后对庞统也是淡然,直到有了东吴新任都督的推荐信才有了契机,把庞统从免职人员提拔至州治中从事,真可谓是“平步青云”。不禁让人联想已逝去的周瑜在其阵营对刘备集团造成了多大的压力。

    庞统归刘备后,刘备对庞统有一次很有名的拉拢行谈话。

    《江表传》曰: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 “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 ”统对曰: “有之。 ”备叹息曰: “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也。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

    读这段文字总感意思深长。首先,刘备与庞统闲聊旧事,以亲赴京口涉险逃脱周瑜、吕范阴谋作饵,谈论庞统旧上司,拉近君臣关系;其次,表明刘备麾下的智囊为首的是诸葛,且诸葛的忠诚与谋略是其他谋士的楷模;最后用这段对话直接带过往日旧事。全文虽未刘备和庞统两人的对话,但通篇庞统只存“有之”二字;拘禁同盟势力君主如此机密狠毒的计划,却由刘备如此淡然的说出口,曾为周瑜功曹的庞统想必此时已为刘备的器量折服。而这段文字中刘备的用通篇肺腑换来庞统仅有的两字,正是刘备对庞统用心良苦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