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之大道争锋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越巂出兵

    mon jun 13 01:57:10 cst 2016

    赵汉杰的计策有了实效,周庄失去了权力。郑弘也在为此得意,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做皇帝了,不再要听命于谁,受谁的摆布了,但是郑弘以为这一切是靠着他的聪明才智,但是他不知道这一切反而证明了周庄坦荡胸怀,如果周庄真的要造反,他早就可以当皇帝了,不会有郑弘的今天,也不会乖乖的被剥夺权力。但是郑弘却没有在意这一点,他只是洋洋得意,以为一切尽在掌握。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此时也是洋洋得意。他就是大越巂国的皇帝高善政。用了几年的时间,高善政终于完全消灭了他的反对派,把他国家的各级官员都换成了他的人,而且也把军中不服从他的将领全部拿下。这其中是花了许许多多的力气与计谋。为了铲除这些人,高善政使出浑身解数,一点一点把他们从大越巂国的土地上铲除。几乎所有的大诏王室以及所有反对他的官员最终都被他铲除。

    高善政最先就是向大诏王室下手,将大诏的王室是一网打尽,不留一个后人,随后又利用两部叛乱这个时机把所有反对他的人全部说成是叛乱的支持者,也一网打尽。做好了这两件事情之后,高善政又开始四处出兵讨伐不服从的部落,将这些部落一个又一个击破。现在大越巂国可以说铁板一块,都是高善政的人马了。而且又经过这几年的准备,大越巂国走出了大诏灭亡之后的混乱造成的阴影。

    当周庄被罢免的消息传到高善政的耳朵里之后,高善政拍手称赞,认为这是他的机会。他叫来他手下的会川都督赵嵯殿与拓东节度使尹成,要他们率领军队北上试探当年从大诏独立出去的四部的军队的防御情况,看看是否是有机可乘。这两位都是大越巂国的边疆大吏,驻守边境多年对边境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都与高善政有亲戚关系,高善政对于他们二人是放心的。他们二人得到命令之后,各自率军一万前去攻打石门藩部,想要收回失去的土地。

    此时石门藩部最大的部落为南藩部,而南藩部的首领禄阿能也是整个石门蕃部的老大,当他得到大越巂国派两万军队前来之时,他立刻召集诸部落的首领,让他们调集人马。石门藩部是一个人人善战强悍的部落,尤其是南藩部,他们几乎人人佩刀,因此战斗力强悍,很快石门藩部就召集了一共五万人马的军队。而但是大越巂国的皇帝高善政也已经征集了十五万军队准备灭了石门藩部。

    禄阿能率领五万军队,但是问题是他的大本营已经遭到了大越巂国军队的进攻,他召集人马的同时他向位于蜀地的大雍求援。毕竟禄阿能是大雍封的曲州刺史。郑弘接到求援信之后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其中郑弘最为倚重的一个是费允,还有两位新提拔的宰相韦格和王佶。这两位新宰相原来都是郑达时期任用的蜀地本土的官员,资历也够,在地方上也有不错的政绩,但是在周庄手中,他们却只能混到中层官员,而郑弘夺了周庄的权力之后,就对他们大力提拔。

    其实郑弘这么做也有原因,蜀地的本土官员逐渐成了大雍官员的主体,而周庄虽然是蜀人,但是重用的都是当年追随郑达入蜀的人或者谷抱玉等人的老部将,对于蜀地土生土长的官员提拔不够,因此蜀地官员都对周庄有不满,而现在这两位官员以中书和门下侍郎的身份加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了宰相,一方面分担费允的政务,一方面就是郑弘大力提拔蜀地官员,增加蜀地士人对他的支持。

    而对于要不要援救,费允没有表态,而韦恪说不必为了禄阿能劳师袭远,王佶也同意了韦恪的主意。而王文远与韩昌勖都主张要打,在大雍朝堂文官大多数主和,武将大多数主战。这个时候就需要费允表态了,但是费允以前就是执行周庄的决定,他本身没有什么主意,这一次也是如此,只有郑弘来抉择了。郑弘思考了半天最终决定派自己的小舅子何劼率领军队前去救援。

    派何劼去也是希望他建功立业,而郑弘也可以有大力提拔他的理由。何劼领命立即率领军队南下作战,但是毕竟是远方之水,到达前线是需要时间的。而此时高善政已经把禄阿能的军队团团围住了。禄阿能与高善政进攻行着艰苦的斗争,但是毕竟禄阿能占据地利优势,他手下的士兵也是能征惯战,而且要说起来,石门藩部还是部落联盟,没有城池,而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堡寨。

    在去向蜀地的大雍求援之时,他也向罗氏鬼国求助罗氏鬼国与石门藩部一样也是部落联盟,以最高的祭祀为老大,号称大鬼主。这种以宗教的形式作为各部族的联系纽带,使得罗氏鬼国的各部族比起石门藩部来说更加紧密。而且文明程度也比石门藩部来的高。他得到求援消息之后,也是召集手下部落首领开会,最终本着唇亡齿寒的原则,罗氏的大鬼主也决定出兵,但是他出兵去打依附于大越巂国的罗殿国。

    罗殿国与罗氏鬼国原本是一家,但是就像兄弟分父亲家产一样,最终他们分道扬镳后面是互相攻伐,当罗氏大鬼主得到大雍册封为姚州刺史之后,罗殿王便投靠了大越巂国,以求分庭抗礼。而现在就是罗氏鬼国的机会。虽然文明程度罗氏鬼国比石门藩要好,但是比起罗殿国差多了,罗殿国也就不是部落联盟了,而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虽然四部之中文明程度最高的自杞国,但是罗殿国也具备了国家的要素,罗殿王有宫殿,有大臣有常备军队。罗殿国当年分离出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己的文明程度骄傲而看不起还在原始状态的同胞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