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苗神剑
字体: 16 + -

第132章



但是这笑容随即收佥,又现出了一种迷惘的神色,挥了挥手中的摺扇,喃喃地道:

“咳!你有这等奇绝的本领,又有什么用呢?你身负父母血仇,连仇人是谁也不知道,又怎么报不共戴天的大仇呢?”想到这里,心里一阵难过,眼睛一热,几乎流下泪来。

但他一咬牙,强忍住盈眶的眼泪,不让它淌下来,强着自己把心念转到别处去,于是,他强自豪笑一声,自语地道:“既然挟技下山,就该闯一闯,这河南乃是中原之地,藏龙卧虎的人物不少,我何不走动走动,多增阅历呢?对,既来中原盛土,应该见识见识……”

他想到这里,少年的盛气与豪兴登时勃然而生,又盘算了一下,决定折转西北,先游游中岳嵩山,瞻仰一番武林泰斗的少林寺。

心意既定,再不犹豫,把摺扇往腰际扇袋内一插,便向西北,取道往嵩山而去。

这少年仗着一身功夫,既不雇车,也不购马,昼行夜伏,好在此时他心念已定,便抱着一种似是游历的心,安步徐行。

不一日来到方城县,这方城县乃是因方城山而得名,县治不大,商旅倒还旺盛,他心想,反正自己也无一定目的,午餐时间还早,何不在街上走走呢?于是便漫步街头,浏览市景。

这银蓝长衫少年,是由东门进城,此时走的是由东往西,又折向南大街,走了一段,忽然心里一动,似乎觉着有人紧紧跟随自己一般,但他江湖经验不丰,心里一发觉有人暗中跟踪,立即停下脚步,转头回顾,但觉黄影一闪,隐入店铺之内不见。

他本想折转回去看个究竟,心里又一动,暗道:“我又何必找他呢?他如若是真的跟踪于我,那一定不肯就此罢手,还是定要跟来,我若回头找他,显着我心虚了……”

他心里这一忖度,觉着很对,冷笑一笑,又继续向前走去。

但他此时已不再专心看街景市容了,而一心一意凝神留意的注意后面跟踪之人。

不一会,经过一家卖铜铁器店铺门前,银蓝长衫少年,有意无意的走了进去,取过一面铜盘,拿在手中,似在选看,看了两眼,眉峰微微一绉,放下铜盘,向店东点了点头,出门而去。

出得门来,心中已另有主意,原来他并不是想买铜盘,而是借铜盘的反照,查看身后跟踪之人,到底是何等人物,在他一照之下,发觉跟在身后的,不是一人,而是两个人,而且是两个年在三十四五,身穿黄衣的道士。

银蓝长衫的美俊少年,心中暗暗想道:“我初入江湖,一无仇怨,何以这两个道人竟这样紧跟着我呢?”

他边走边想,但是任凭他如何思索,也是思解不透。

这虽是他江湖经验不足所致,但他也是聪明过人之人,在无法思解之中,他一时情急,不由想道:“你们既然跟踪于我,现在我不走,到一处饭店酒楼中坐坐,看你们可还跟不跟我?如若还是跟我,那就定然是为我而来,那必须多加小心,如若是不跟我来,那可能适才之事,是出于一时误会………”

想到这里,觉得很有道理,心里笑了笑,似很得意,于是放慢脚步,现得很优闲的神态,暗中却一面留意身后二个道士,一面又留心在找酒楼饭店。

向右一折,走过三二十家店面,就是一家饭庄,名叫悦宾楼,店不大,却甚是乾净,这时时近中午,座上已有了些客人,银蓝长衫少年,迳自上了楼,找了处正对楼梯的桌子,坐了下来,他想:“只要你们上楼,我一定看得到你们。”

他坐定以后,招呼店家,点了酒菜,却还未见那二个道士的人影,他一个人吃了一小半杯酒,脸上就泛现出红霞,有点发烧,他随即将杯一推,暗道:不会吃酒,还是不要吃的好。

在他饭已将吃完之际,忽然“哦”的一声,想道:那二个道士,想必是留在底下守候着我,我人既然上了楼,难道这白天里,还能飞出去吗?他们既然在下面守候于我,自然会见得着的,这时他又觉得这两个人很是厉害了。

银蓝长衫少年,因年轻之故,心里存有一种好奇的盛气,心里暗道:你们在底下等我,难道我还当真怕了你们不成?我倒偏要下去,看看你们又能怎样?

他想到此处,立即大口把饭吃了,又喝了点汤,招呼店家算过帐,付了钱,起身下楼,到了楼下四顾一看,却不见二个道人的影子,心中也不由略感奇怪,他略一迟疑,才走出了悦宾楼。

他刚走出悦宾楼,本来打算看一看,就离开方城,前往南召县的,但是他才走了十数步,心意顿时改变,决定在方城留下。

原来他走出悦宾楼,才只几步,就看到那二个跟踪自己的道人,正在街上漫步迎来,想是这两个道人在自己上楼用饭之时,定然是留在街上守候自己,一直没有离去。

他一见这两个道人,心中油生愠意,立时改变了主意,决心在方城留下,弄清这二道人的心意再走。

心意一定之后,立即在路旁找了位老人家,探问了客栈的地方,遂向右转去,在一家客店住下,暗中留意那二个道人,在看到自己住店之后,才双双离去。

银蓝长衫少年略略休息了片刻,心里越想越气,觉得这二个道人这等跟踪自己,实是好没来由,不由一阵冲动,立时叫过店家查问道:“小二哥,这方城县附近可有什么名寺大观,可以去游览的吗?”

店小二笑道:“相公想游山玩水吗?有有有,小县东门外,有座龙王庙,可算得此处第一大庙,春秋二季,玩的人可真不少;南门外有座报恩寺,也是数一数二的去处,西北角上就是方城山,山上有座道观,名叫青阳宫,那里因为是在方城山上,风景更是讨人喜爱,但因路程稍微远了一点,所以游人不如那几处的多,不过,却更是清静了;在北门外,十多里…………”

店小二还待要说下去,银蓝长衫少年却笑着止住道:“好了,好了,有这几处,尽够我玩了……”说着,起身整了整衣巾,系起长剑,挂上扇袋,正待跨步出门,忽又迟疑了一会,返身取下长剑,笑了笑,这才迈步出屋,到了前面账房,交待了一声,跨步出了大门。

这时天色也不过是未刻时分,秋阳正好,银蓝长衫少年怀着一种新奇的心情,朝着西北方向的方城山面去。

方城山离方城县也不过七十多里路程,银蓝少年出得城来,也不循官道行走,心中拏稳方向,迳向前行去。

小溪高岗自是无法阻难得了他,不消半个时辰早到了方城山的山脚之下。

他找到了上山的石阶,抖了抖衣上的尘土,悠悠闲闲的向上走去,山风吹得银蓝长衫衣襟轻飘翻飞,更显得神采俊逸。

石阶曲折蜿蜒,循山而上,到了半山,前面一排大树,树后一块广场,青阳宫一片红墙朱瓦夹在碧树之间,里面阵阵香烟,随风飘扬。

从外观上看,建筑式样甚新,时日似是并不久远,银蓝长衫才年装着游山玩水模样,大大方方,朝向青阳宫走去。

到了山门,抬头见一块金边朱红直匾,上塑“青阳宫”三个大字,但是山门紧闭,只有二旁偏耳门开着,银蓝长衫少年,也不考虑,跨步进去,背负起双手,慢慢信步而行,一边浏览宫内景物。

走过二重殿院,穿过两道天井,再上了一座二十四级的台阶,这第三重大殿,乃是青阳宫的正殿,这正殿迎面一排落地的长窗,长窗是朱棂纱纸,这排长窗,少说也有三十多扇,这殿的正面有五丈多阔,这时长窗紧闭,只开了旁侧的两扇,再加天井里的参天古木,两边廊庑人寂,显得极是阴森逼人。

银蓝长衫少年,跨上台阶,轻探左手推开旁侧那两窗半掩的长窗,右手一抄衣摆,正待举步进内。

猛然窗后一个声音低低的说道:“施主雅兴不浅,竟一个人来这荒山野观,真是……”

银蓝少年一听有人,立时止步,定睛一看,但见长窗微动,正殿阴暗之处,已走出一个四十左右,身躯魁梧的道人。

这中年道人望着银蓝长衫少年,凝神打量,一瞬也不瞬,只看得银蓝长衫少年玉面微晕。

银蓝长衫少年望那中年道人微微作礼,道:“在下路过贵处,听说仙观,乃一县有名的胜地,是以特来游览游览………”

那中年道人两眼还是盯注在少年身上,口中却淡淡的道:“本县四处名胜不少,施主单单光临敝观,可替本观增辉不少。”

银蓝长衫少年略略谦道:“不敢,不敢……”在他心想:凡是寺庙道观,定然是可以任人游赏之处,这道人说完话后,也一定会让请自己进殿参望的。那知事实大为不然,这中年道人说完话后,依然当路而站,面色冷冷的看着自己,不发一语。

等了片刻,银蓝长衫少年,心中没有好气,暗道:“好,反正我是找你们来的,你不让我进去,我也得进去,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来对付我呢?”

心念一转,当下故意环顾四望了一下,道:“仙观建筑宏伟,平日香火定然旺盛,在下还待进内参观一番,就烦道长指引如何?”

那中年道人听了哈哈一笑道:“施主来的不巧,今日不是礼拜之期,敝处规定是不得任人游览,还请施主原谅。”

银蓝长衫少年,脸上现出惊讶之色,道:“寺庙菴观,乃是十方之门,随时随刻,皆可拈香礼拜,何以贵处特别呢?道长不要以为在下年幼无知,故意取笑了。”

那中年道人冷然答道:“出世之人,怎打诳语,施主既由城中而来,现时天已不早,如再不回城,少不得要走夜路了………”

银蓝长衫少年那里就肯听他的话,当即冷笑道:“既到宝山,如若不进正殿参拜一番,岂不是有负此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