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却之阵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半路巧遇

九月重阳重重雨,野山桂花淡淡香。

    哗啦啦……

    天又下起了雨。

    王钦若看着这雨,心情更差了。

    “哼!黄口小儿竟敢如此欺我。”王钦若越来越烦躁,最后怒吼道。

    “来人!”站立良久,王钦若突然出声道。

    “大人有何吩咐。”

    “本相新得了几坛好酒,你去请晋国公大人和林尚书。”

    “是!”

    贤士楼渐渐变得宁静,王钦若站立许久,却是突然一转身拂袖离开。

    皇宫东宫,清心殿。

    “知礼,王丞相今日可有什么动静?”太子赵祯坐于书案后看着手中《论语》淡淡道。

    “禀太子,王丞相今日在府中宴请晋国公和林尚书。”垂手立于一旁的知礼听到声音走出几步,恭声道。

    至从那次自家殿下在万卷楼与古风一别后,他就成了殿下身边专门负责各种消息搜集的人。而这些年他也非常尽责,凡是殿下可能用到的消息或重要的消息,他都会第一时间获得。

    而为了能得到这些消息,他耗费了无数精力建立起了一个极为庞大的情报系统。

    “哦?莫非他还想救出王刑?”赵祯疑惑道,猛的把书往桌子上一摔,怒道“哼!真是痴人说梦,证据确凿的事而且还有那个东西。”想起和氏璧的重要,赵祯不由得住了嘴,但还是冷哼一声道“想都别想。”

    “对了,寇准现在如何?”赵祯刚把书重新捡起来,却是又想起了寇准,就是这个人让古风去做那么危险的事。

    “寇大人如今在江南做知县,治下井井有条……”

    “停!你先下去吧。”赵祯猛的打断了知礼的汇报,挥手道。

    他不需要知道寇准的详细近况,也不想知道。

    “真是讨厌,又下雨,还有完没完啦?”李安安皱着一张脸抱怨道。

    突然降临的倾盆大雨中,古风几人穿着蓑衣,戴着

    “没办法,现在的天气就是这样,与其抱怨还不如赶紧找到可以躲雨的地方。”李清清驾着马大声对妹妹道。

    在这样大的雨中,声音严重受到影响,必须大声,否则声音便会被雨水淹没。

    老天无情,对于世人的抱怨视而不见,雨反而更大了。

    “快看,那里有个破庙!!”突然,观察力敏锐的包拯惊声道。

    有破庙?众人闻言皆是大喜过望,向那个方向看去。

    “快,去破庙!!!”有人大喊。

    然而无需这声大喊,所有人都已狂挥着马鞭向破庙冲去。

    天阴沉,风雨黑,破庙一座人人喜。

    破庙内,散发温暖的火堆已经生起,众人拥挤着围坐在火堆周围取暖驱寒。

    “幸好有座破庙,不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古风坐在火堆旁庆新道。

    这座破庙虽然说破,是很破,里面的佛像倒在贡桌下,几根脱落的木料或横或纵的搭在地上,蛛网密布,一股浓厚的灰尘一进去就迎面而来。

    但是经过简单的整理后却是极好的躲雨处,而且还有那些废掉的木材可以生火取暖驱寒。特别是这样破的一座庙,屋顶却是不漏雨的。

    “不过衣服都已经湿了,男女有别,怎么烘干?”李清清适时插嘴道。

    她认真的语气告诉古风几人男的,她们虽然是江湖儿女,但是仍然是一个黄花大闺女,非常注重男女有别。

    而这湿透了的衣服确实非常需要烘干。首先,在这样的雨天,穿湿衣服很容易感冒。其次,穿着不舒服,湿淋淋的衣服紧紧贴在皮肤上,毛孔难以透气。甚至,因为衣服材料的缘故,她和妹妹衣内完美的酮体在被雨浸湿的衣服下若隐若现,惹得这几个男的不时向她们姐妹看去。虽然以他们正人君子的品行不会特意偷看,但是毕竟是男的。

    听到李清清的话,古风四人有些不好意思,虽然自己不是好色之徒,但除了最开始那无意间的一眼外,之后都是不由自主的拿眼睛瞟向她们俩。

    “你们先换吧,带的有衣服,我们先去外面守着。”古风的声音略微有些腼腆。

    未待说完,人已经拉着其他几人慌忙出去,背影着实有些狼狈。

    李清清和李安安相视一笑,赶紧跑到贡桌后动作了起来。

    站在门口,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几人有些难耐,特别是听到后面传出的悉悉索索的声音,不停地撩拨着几人强自忍耐的心。

    她们一定是故意的。古风眼神向其他人示意

    没错!她们一定是故意的。包拯同样还以眼神。

    待会儿不给她们饭吃,算是处罚。

    不够,就那几个铁一样硬的馍馍,她们还不一定愿意吃呢!

    ……

    阴沉的雨淅沥的下着,越来越大的雨告诉行人这雨暂时是不会停止的。

    几滴雨点不时扑到门口几人的身上,但对于本就湿透的衣服却没有影响。

    门口,古风和包拯像小孩一样不停地大眼瞪小眼。

    公孙策和李剑苍看着着实觉得有些好笑。

    都这么大一人了,居然还像个小孩子一样。

    够了!最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的公孙策瞪眼道。

    “好了!你们可以进来了。”

    屋内女子清脆的声音传出来,带着一丝笑意。

    古风几人闻言,立即转身,几步跨至火堆旁坐着。

    “你们还不赶紧出去?莫非想看我们换衣服?”刚把手伸到自己衣领的古风却是无意中瞟到李清清和李安安还坐在旁边好整以暇的看着自己,不由得羞恼道。

    “唉!干衣服穿着就是舒服。”坐在火堆旁看着眼前架着正在煮的野菜汤,悠哉悠哉的古风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

    “可惜就是这些菜不舒服。”李安安盯着锅里沸腾的野菜大倒胃口。

    “安安姑娘此言差矣!看到吃的东西怎么会不舒服呢?吃可是多么一件高尚而又舒服的事啊!即便不舒服也该是这菜,怎么你会不舒服呢?莫非你病了?”听到李安安所言,无事的包拯摇头晃脑道。

    “吃当然是一件令人舒服的好事,但是这野菜实在是让人倒胃口。”

    “安安姑娘此言又差矣!吃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充饥,特别是饥饿难耐的时候,所以你不要看它是野菜就嫌弃,要知道野菜可是吸天地之精华,纳日月之光辉,是……”

    “大人,这里有个破庙,我们赶紧进去。”一个意外的声音突然出现,打断了包拯的夸夸其谈。

    又有躲雨的人来了这里。

    是谁?几伙人会不会发生冲突?

    听到声音,庙里有了瞬间的安静。紧接着,众人都站了起来。

    古风到庙门口往外看了一眼,回来道“大约有十个人,其中有六个会武功。雨太大,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应该是官府中人。”

    刚说完,一群人已经鱼贯而入。

    当先一人约莫二十岁,八尺身长显得玉树临风,年轻的脸紧绷着,有一股淡淡的威严弥漫。身后几人皆腰佩长剑,最长不过四十岁。

    几人皆是身披油布雨衣,里面的锦绣衣袍只勉强沾了几滴雨。

    只见几人一进来便把身上的雨衣取下来,一抖,雨水落。然后直接将雨衣搭在一根刚刚架起的木杆上。

    “叨扰各位了,外面雨大,可否容我在此躲个雨?”为首的年轻人语气和蔼,有礼有貌道,也不盛气凌人,但却是未等回答便率领众人先坐下了。

    如此,古风也不好意思赶他们走,而且出门在外也不好随意与人发生冲突,只得和声道“不叨扰,出门在外,四海之内皆兄弟,更何况是遭遇到这等大雨。”

    “如此,就先谢过了。”年轻人一拱手,施礼道。

    古风几人赶紧回礼。

    “敢问兄台,如此大雨,你们这是要往哪里去?”年轻人看出对面为首着应该是古风,便朝他又一拱手道。

    毕竟这样的天气,大家都有些无聊,而双方又是不相识,所以只能找点话题。

    “我们要前往杭州。兄台又是要去往哪里?”古风回了一礼,淡淡道。

    “哦?那真是巧啊!我等也是要去往杭州。”年轻人听闻,不由得抚掌大喜,脸上的威严顿时烟消云散。看古风一下子就觉得亲近多了,毕竟遭遇同样的大雨,在同一个地方躲雨,又是要去往同一个目的地。只觉得双方实在是有缘。

    “先是同遇大雨,又皆因躲雨相遇破庙,现在又是顺路,我们还真是有缘啊!我姓范,名仲淹,字希文,敢问兄台名讳?”范仲淹喜道。自从发现两人如此有缘后,相信命运的他脸上就一直挂着和煦的笑意。

    范仲淹?几人实在是没想到眼前之人便是今科状元范仲淹,看来他此去杭州应该是去上任了。

    而且,想起范仲淹的为人,古风几人心中的警惕瞬间放下。古风和声道“在下古风。”脸上也露出了和煦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