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敢死将军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三章 顾荣改革7

第七节

    看到陈氏走来,顾凌低下头来,向陈氏行了个礼,叫道:“娘!”

    王秀灵则带着哭腔喊道:“顾夫人……”

    她的声音里有着急、有哀求。

    陈氏看着哭得不成样的王秀灵,心生怜意,先是和蔼可亲地安慰了她一番,然后板起脸质问顾凌道:“我听说你把秀灵的父亲给抓起来了?”

    “是的,此乃父帅将领,孩儿不敢违抗!”顾凌站在一旁,轻声答道。

    “王老爷犯了什么事你们要把他抓起来?”

    “近日父帅得到情报,多有江东商人暗通鞑子,泄我军机,或有鱼肉百姓、收刮民脂、走漏税赋。为拒鞑子,故父帅下令将江东所以商人一并擒获,以绝后患!”顾凌答道。

    “江东有一个商人暗通鞑子,难道就是所有的商人都暗通鞑子吗?江东有一个商人收刮民脂,难道就是所有的商人都收刮民脂吗?江东有一个商人走漏税赋,难道就是所有的商人都走漏税赋吗?”陈氏甩着袖子连续质问顾凌。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发走一个。父帅也是为了江东,为了大明!”顾凌无力地辩驳着自己的母亲,其实他打心里也不支持顾荣的这一做法,只是将命难为才不得不执行,所以又怎么可能会在事先为这件事想太多的借口来掩饰呢?

    “为了大明?你们父子眼中就只有大明吗?”

    “适逢国家危难,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报效国家,纵横疆场,纵使身死亦在所不惜。”

    “报效国家,纵横疆场,这就是你们冤枉好人的理由吗?”

    顾凌低下头来没有话说。

    “没话说了吧?没话说了你还不快点去把王老爷给放了!”陈氏用命令的口吻对顾凌说道。

    “孩儿不敢,”顾凌低着头说道,“孩儿如果这么做,父帅一定会怪罪下来,孩儿将难逃军法!”

    “你不是成天说着纵使身死也在所不惜吗?难道你还怕你父亲把你给砍了不成?”

    “孩儿不怕死,但是孩儿还没有把鞑子赶出关外,生擒敌酋,孩儿还不能死!”

    “哼,”陈氏冷哼一声,“我明白了,你们父子根本就不是为了大明,你们只不过是想留个中兴大明的好名声给后人罢了。”

    陈氏的这句话戳中了顾凌的软肋,也点到王秀灵的心坎里去,王秀灵含着泪水骂顾凌道:“你个沽名钓誉的小人!”

    “不,不是这样的,”顾凌极力辩解道,“如果天下被鞑子占领了,那汉人就得剃发,汉人将永生永世抬不起头来!”

    “那些商人就不是汉人了吗?江东现在在你们的手里,那些商人就抬起头来了吗?”陈氏反问顾凌道。

    中国的传统一直以来都是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低下。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宋代以后商人的地位就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到了明末,商人早已经不再低人一等。

    陈氏一句话再次把顾凌说得哑口无言,于是陈氏就接着逼问顾凌:“你放不放人?”

    “放不放人不是孩儿所能决定的,还得等父帅裁决……”

    顾凌和陈氏在这里相持了好久,顾凌始终坚持己见,不肯放人。陈氏气得几次都想硬闯过去,到大牢里去把王秀灵的父亲给救出来,然而都被顾凌给拦住了。盛怒之下,陈氏狠狠打了顾凌一巴掌,愤愤离去。

    ……

    捉拿松江商人,查没他们的府邸的事情已经完毕。顾凌命人收拾行囊准备离开。

    只是,当他走到陈氏房间门外,要把陈氏给接到南京去的时候,陈氏却无论如何也不愿出来面见顾凌,更别说和他一起回南京去了。

    就在这时,陈氏的房间里传出了一阵木鱼的敲打声。

    有婢女出来告诉顾凌,自从那天陈氏要顾凌把王秀灵的父亲放了的事情无果之后,陈氏就开始吃斋念佛了。

    母亲这到底是想干什么?!一种不祥的预感爬上顾凌的心头,顾凌赶紧敲打着房门,对陈氏说道:“娘,您念经做什么?快跟我到南京去吧!”

    “磕磕磕”一阵阵木鱼的敲打声从房间内传出来,只是没有陈氏的回话。

    “娘,您不想父帅和顾云吗?”

    房间里的木鱼声停了下来,一会儿,传出陈氏苍白无力的声音:“你们父子杀戮甚众,就让我在松江为你们吃斋念佛,也好减轻你们的罪过!”

    中国人的思想自古以来就受到佛教的影响,相信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可顾凌不相信这个,他更希望陈氏能够跟他一起到南京。由于顾荣对工商业的打击,肯定得罪了很多地主、商人。顾荣此次给顾凌的命令就是把这些地主和商人给如数抓起来,至于他们的家人和下人都只是给予一定的安置费,将他们遣散。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会有地主、商人的家人为了替自己的父亲、丈夫报仇,或者是忠心的下人想为自己的主子报仇,把陈氏留在松江,陈氏很可能成为了他们的打击目标。

    “娘,跟我到南京去吧,父帅和顾云都很想你!”

    顾凌焦急地敲打着房门。

    “好,要我去南京也可以,你们把秀灵的父亲放了!”

    这些地主、商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放了,他们很有可能会为了个人仇恨而去投靠清廷,把江东的一些情报带给清廷。甚至有的商人出狱之后,会很快东山再起,这并不是顾荣想看到的。

    顾凌再一次拒绝了陈氏的请求,顾凌在门外听得陈氏一声长长的哀叹,然后说道:“那就让我在松江吃斋念佛,为你们父子赎罪吧!”

    “娘……”

    陈氏甩下那句话之后,就专心敲打着木鱼念经,无论顾凌在门外怎么叫喊,再也没有回复他一个字。

    无奈之下,顾凌只得在门外向陈氏磕了个头,说道:“娘请保重,待孩儿将鞑子驱逐出关外再回来看您!”

    说完,顾凌转身离去,一颗滚烫的泪珠从陈氏的眼里流了出来,落在她的手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