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敢死将军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五章 顾鲁交恶4

第四节

    杭州城府衙大堂。

    鲁监国坐于朝堂之上,顾德昭、顾超、张煌言等人列坐于两侧。顾凌、高平和方国安站在朝堂的中间,除此之外还有跪在堂下的被抓来的方国安四个手下以及那个已经死去了的亲随。

    方国安看到了那具尸体,心里一阵大惊,再仔细端详一下,只见那亲随的双耳具备割下,身上囚衣破裂,浑身伤痕。方国安再放眼怒视其他四人,那四个人都怯怯地低下头来,不敢去看方国安的目光。

    “监国,犯人标下已经带上来,还请监国问话!”顾凌拱手自信满满地对鲁监国说道,仿佛已经确定可以判方国安死刑了一般。

    说完之后,顾凌还狠狠地看向跪在地上的几个人,用威胁的语气说道:“待会儿监国问话,尔等务必如实相告,如有半句假话,定斩不饶!”

    顾凌加重了最后几个字的语气,那四个犯人慌慌张张地点头如同小鸡啄米似的,并用一种恐惧的声音说着:“小人不敢!小人不敢!”

    “堂下犯人,回本王话,尔等为何要去焚烧顾游击粮草,是受何人指使?”鲁监国淡淡地问道,好像漠不关心的样子。

    “前些日子,方将军亲随找到我等,说有要事相商,事成之后升官发财,少不了我们好处!”一个犯人趴在地上,颤抖着身子说道。

    “那人找你们商量何事?”鲁监国把胳膊靠到桌子上,身子向前倾,以拉近自己的视角。

    “他说……他说大明气数已尽,江南迟早是鞑子的天下,而如今顾游击逆天而行,率军攻打杭州。还说,鞑子贝勒派人联络方……方将军,”那犯人说这话的时候,战战兢兢地看向方国安,似乎害怕方国安突然扑向前来,但又看看一旁怒目而视的顾凌,犯人不由得嗫嚅了下自己的嘴唇继续说道,“许……许诺方将军只要能退顾游击之军,解杭州之围,鞑子就封方将军以侯爵,所以……所以方将军让其亲随找到我等,言只要我等放火焚烧顾游击粮草,顾游击必会以为大营有失,定会率军回援。彼时鞑子贝勒博洛趁机杀出,顾游击必会军心大乱,杭州之围可解!”

    “胡说八道!”方国安气得胡子都要翘了起来,走到那犯人的面前,指着大骂,“你……你为何诬陷于我?我何时与鞑子有过联络?到底是谁让你这样陷害我?”

    “方国安!”鲁监国重重地拍了下桌子,骂道,“本王待你一向不薄,没想到你竟做出这等事情出来?”

    方国安“扑通”地跪了下来:“监国,臣冤枉啊!”

    “人赃并获,你作何抵赖?”鲁监国怒道。

    方国安惊恐地看着鲁监国,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辩驳,忽然看到一旁得意地顾凌,就在地上指着顾凌对鲁监国说道:“是顾凌!肯定是顾凌想要陷害于我!”

    顾凌不慌不忙地对着鲁监国拱起手来,对鲁监国说道:“禀监国,标下与方国安初次谋面,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标下如何要陷害方国安?”

    鲁监国更加生气,对方国安说道:“事到如今,你还想诬陷好人,来人,把这人给我拉下去打入大牢!”

    鲁监国话声落下,两个鲁监国部明军走了上来,一左一右,架起方国安的胳膊就往外拖。

    “殿下,臣冤枉呀~”方国安的声音回荡在大堂之上。

    这时,顾凌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

    “顾游击果然少年才俊,小小年纪竟能杀得鞑子如此胆寒!”鲁监国笑呵呵夸赞着顾凌。

    顾凌低下头,谦虚了一番说道:“哪里,哪里,若不是将士们拼死作战,顾凌又岂能屡屡取胜!”

    顾凌和鲁监国走在杭州的城楼之上,张煌言和顾德昭跟在二人的身后慢慢走着。城上守卫的明军皆是江东部。鲁监国和顾凌谈话间,望了下城上的守卫,不禁紧锁起眉头,脸上带有几丝不满的神情。

    鲁监国的这一表情,恰恰被顾凌看在了眼中,只是顾凌似乎并不在意,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鲁监国指点着自己的手下,让鲁监国看到江东明军鲜明的铠甲,和雄壮的身姿,就连巡逻的军士,也个个昂首挺胸,虎虎生威。

    “顾游击手下可真是精兵强将,难怪连鞑子都不是顾游击的对手。”鲁监国言不由衷地夸赞顾凌。

    顾凌反过来也夸赞鲁监国道:“监国手下亦不乏精兵强将,不然怎么能够在浙东抗击鞑子数年之久。”

    鲁监国摇摇头,停下脚步,叹了口气,说道:“可惜最后不还是被逼出海!”

    顾凌拱起手,对鲁监国说道:“监国莫急,有朝一日,定能重整旗鼓,杀灭鞑子!”

    鲁监国听了顾凌这话,只是对着顾凌轻轻一笑,依旧愁容不展。

    “监国可有何烦恼?”顾凌问道。

    鲁监国背对着顾凌,向前走出几步,抬头看着天空,说道:“只是如今本王无立锥之地,又何谈以鞑子抗衡呢?”

    顾凌听出了鲁监国的言外之意,无非是打上了杭州城的主意了。

    顾凌装作没听出鲁监国的话中之话的样子,说道:“监国放心,浙东军民都盼望着监国归来,驱逐鞑子。加之家父在江东与鞑子相持,监国不日必能重回浙东。”

    “不日?有需等到何日呢?”鲁监国摇摇头,装出一副十分失落的样子,说道,“如若能在浙东有个立足之地,说不定我军能更快收复浙东与镇江伯联手,共兴大明!”

    鲁监国已经把话进一步挑明,顾凌仍然装出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以言语搪塞之。鲁监国见顾凌丝毫没有想把杭州城让出来的意思,就又提出自己的军队远道而来,让自己的军队进入杭州城暂时休整一番。但又被顾凌以杭州初定,人心未稳,不便扰民为由拒绝之。

    鲁监国心里的小算盘,顾凌的心里也很清楚。鲁监国的军队进城后,顾凌就必须挪出一定的位置来供鲁监国的军队驻扎,事后鲁监国又会不断找各种理由让自己的部下进城,以此挤占江东军的空间。最后,鲁监国以监国的名义让顾凌出城,出于天下舆论,顾凌就不得不领军出城,杭州城就顺理成章地落入了鲁监国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