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敢死将军
字体: 16 + -

第三章 抗剃发,随父举义

    wed jul 29 19:27:57 cst 2015

    第一节

    “大哥!大哥!不好了!出大事了!”

    孙显一大早就敲响了顾荣屋子的大门,顾荣批起一件外衣,睡眼惺忪地走来给孙显开门。顾凌、顾云兄弟也闻声醒来,正跟在顾荣的身后。

    “孙老弟,出什么事了,你神色如此慌张?”顾荣打着哈欠说道。

    “鞑子、鞑子占领松江了。现在正从村东入村。”孙显喘着大气说道。

    “什么?”顾荣一下子睡意全无,“快带我去看看!”

    孙显“嗯”了一声就匆匆带着顾荣往村东头而去。

    “顾云,你在家里照顾母亲,我随父亲去看个究竟!”顾凌说完就追着顾荣去了。

    顾荣、孙显、顾凌还未赶到村东头,就看见一个梳着金钱鼠尾辫的男子敲着锣,身后跟着一个穿着清朝官服的人骑在一匹马上神气十足,再身后是几队操刀持枪的清朝士兵。其中一队清兵拉着一辆骡车,车上载着几十颗人头,车上插有一支白旗,上书“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松江归附,此地今后归大清统辖,一切事故,均从清制!朝廷有令,凡降清顺民,十日之内皆须剃发,如有不从者,格杀勿论!”走在最前头金钱鼠尾男子每说一遍,都会敲下铜锣以引起顾家庄百姓的注意。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清朝官员,不时用马鞭指着道路两旁的村民说道:“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十日之内不剃发者,本官身后这车脑袋就是你们的下场!”

    道路两旁的村民,没有人说话,只是看着眼前的人从自己的视线慢慢地远去,也是是因为恐惧,也许是因为亡国的悲痛。

    顾凌不由得咬起了牙关,握起了拳头,顾荣一只宽大的手掌搭在顾凌的肩上,顾凌看了过去,顾荣朝着顾凌摇了摇头。

    顾荣回到家中正要与孙显商议对策,不一会儿,顾凌就跑进来对顾荣说道:“父亲,德昭和顾超带着二三十人在门外求见父亲。”

    顾荣当初初回松江时,除一身武艺和蛮力外也没什么特长。恰逢乱世,顾家庄的村民倒也有些自卫的意识,就建议顾荣开了家武馆,让村里的青年都来这里学习武艺。其中,以顾德昭和顾超令顾荣最为得意。也许是由于天赋,顾德昭这个正常生长的孩子武艺现在却是哈不在有着成年人思维的顾凌之下。

    当然,更让顾荣欣赏的还是顾德昭、顾超二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当初练功闲暇之余,顾荣会向学生们讲述自己在辽东杀鞑子事迹,顾凌、顾德昭、顾超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长大后一定要赶赴战场,杀鞑子保大明。

    顾荣听闻顾超等人来了,即和孙显跟着顾凌走出了门外。顾德昭、顾超见顾荣出来,迫不及待地上前说道:“师傅,鞑子不仅夺我汉人江山,杀我汉人百姓,现在还要我们剃发,这口气我们忍不下去了。”

    旁边有人附和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我们剃发,绝不答应。”

    顾荣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群年轻也很听顾荣的话,立马鸦雀无声,毕竟顾荣曾经教授过自己武艺,在顾家庄的年轻人中,顾荣有着很高的威望。

    顾荣环视了一下这二三十个年轻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愤怒,于是试探地说道:“鞑子传令官有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若不剃发,诸位就不怕招惹杀身之祸吗?”

    顾德昭啐了一口在地上,骂道:“要我留金钱鼠尾辫,就死也罢!况鞑子夺我疆土,我早有打算举义复明,何惧那鞑子屠刀!”

    “对!大明才是我们的国家;大明的皇帝才是我们的皇帝;鞑子岂配凌驾于我汉人之上!”

    大家又开始嚷嚷,纷纷喊着要举义复明杀鞑子,场面一片混乱。

    “大家静一静!”顾荣刻意抬高了嗓门生怕这群激愤的年轻人听不到,“我带大家到村子那里,让村长召集全村老小,说我们不愿意剃发,何如?”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又纷纷举起拳头,说道:“好!走,找村长去!跟村子说我们不愿剃发!”

    顾荣在年轻人中的威望高,不代表他在顾家庄的威望高。顾家庄的村长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他的威望才足以影响到村里的每一个人。

    在中国古代,孝道是极其受到人们重视的。哪怕全村的年轻人都抗拒剃发,愿意跟随顾荣一起抗清复明,如果这些年轻人的家长出于保命愿意接受剃发,那么势必会有许多年轻人出于孝道的使然,随父母剃发,顾荣的义军队伍就会少了很多抗清力量。从另一方面讲,顾荣举义抗清初期也非常需要顾家庄村民的支持――顾荣的家中没有多少钱粮,要供养几百人的义军,钱粮还得靠各家各户一起出力。

    顾荣带着一群人村子家的方向走去,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一路上有许多人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想要了解事情的究竟。

    顾家庄并不大,很快他们就走到了村子的家门口,村长听到了屋外的动静,在儿子、儿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本来一路嚷嚷的人群见村子出来后,全都安静了下来。

    “你们、你们来这里有什么事吗?”老态龙钟的村长说话语速有些慢。

    顾荣拱手开门见山地说道:“老村长,如今大明新亡,大清非但不怜悯我们这些前朝遗民,还强令我们要剃去头发,这我们众人实在接受不了!”

    村长听罢顾荣一群人的来意,伸手拍了下额头,老泪纵横,说道:“谁想剃发呀!可是我们不剃发大清朝就会要我们的命啊!我已经八十有余,享尽人间一切,死不足惜,可顾家庄上上下下几千口人的性命啊……”

    “老村长,我们并不怕死,怕的是剃发后生不如死!”顾荣说道。

    “对!我们不怕死,不剃发!”跟着顾荣来到这里的那群人高呼道,路上加入他们队伍的人也都表示不愿意剃发,包括不少和顾荣同辈的人。

    老村长气得直跺脚,骂道:“胡闹!你们要是都死了,顾家庄的香火靠谁来传承!”

    “我们剃了发,就算或者传承的也只是屈辱!”顾荣说道。

    顾荣话音落下,还没等村子发话,就有人跑到村子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不好了,老村长!村西来了个剃头匠,带了四五个鞑子,现在到处给人剃发,不愿剃发的就被鞑子当场打死,现在已经死了十多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