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寒夜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sat aug 08 13:50:07 cst 2015

    一行人还没有走出辽阳州地界,就发现了一件诡异的事情。秋天的大地上,绿色即将退去,放眼望去哪里都是一片枯黄。田地里,已经成熟的高粱被割倒,留下了能将鞋底戳破还泛青的高粱茬。

    小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尽,秋风阵阵吹过来,大树上的树叶随风飘了起来,风走了过去,叶子不情愿的盘旋了两圈落在了地面。也许树叶很想随秋风去流浪,无奈秋风心里从没有树叶的记忆。

    路边灌木丛的树枝叉上,挂着很多自杀的老鼠。老鼠脑袋卡在树杈间,身体发软垂向了地面。天空上传来大雁南飞的鸣叫,好像在告诉人们这里要迎来寒冷和凄凉。

    地面卷起了一股微风,田地里出现了成群的老鼠。密密麻麻就像粮仓被挤破而滚落下来的大豆,黑压压就像泛滥的河水一波连着一波。老鼠们“吱吱”的叫声,好像是对这个世界愤怒的咆哮,在秋天的田野里,老鼠的这种咆哮无非是一种喧闹,随着秋风,随着萧条的季节,逐渐的云散烟消。

    老鼠在田地里疯狂的奔跑,看见地里泛青的高粱茬,领头的老鼠突然跳了起来,奔着高粱茬飞了过去。坚硬的高粱茬穿破老鼠的脖子,老鼠垂身破劲死在高粱茬上,眼睛望着天空上,被风抛弃的树叶恋恋不舍的飘落下来。随后的老鼠都开始效仿领头的老鼠自杀方式,一批一批,一波又一波老鼠先是快跑,然后纵身一跳,将脖子挂在高粱茬上,结束了这一生最辉煌的偷盗生涯。

    “老鼠自杀,天要惩罚。”刘荣贵心情沉重的对姬修武说道。

    “是啊,人命在天,灾难有前兆,恐怕是一场巨大的灾荒又要到来,连老鼠都没有吃的,都选择了自杀上吊。”姬修武说完话看了一眼刘荣贵。

    “看来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防范灾荒年到来的一些事情。”刘荣贵似乎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说完话,一提马缰绳独自先走了。

    当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到盛京与崇恭汇合后,姬修武把自己路上所看见的老鼠自杀现象告诉了崇恭。崇恭沉思了一会,对姬修武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带你岳父一起进京嘛?”

    “莫非将军你也知道有一场灾荒就要到来吗?”姬修武用怀疑的眼光望着崇恭说道。

    “是啊,所以我想让你岳父此次进京多采购些粮食回来,以备急需之用。”崇恭说话的声音很小,但话里有肯定的态度。

    姬修武感觉作为盛京将军的崇恭,不但有管理地方的能力,更有比普通人更高更远的预见能力。姬修武很好奇崇恭的想法,回来侧面问刘荣贵对此次进京有什么想法,刘荣贵微微一笑,说道:“崇恭将军邀请我一同进京,不会没有目的,无论崇恭有什么目的,我都会无条件服从,即使崇恭不邀请我去,我也会进京一次,想采购大批粮食运回辽阳州,防止灾难的降临。”

    刘荣贵说完话,姬修武感觉刘荣贵和崇恭简直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姬修武、刘荣贵随着崇恭坐上专列火车,出了山海关直奔北京城。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是京城为最好。只要是往京城去,从火车到马车,从骑马到坐轿,都是一溜小跑上京城,就好像皇帝在京城等自己,荣华富贵都给你。

    日理万机的老佛爷慈禧,听说崇恭前来拜见,喜得笑逐颜开。人嘛都是一样,既然高兴那就是喝酒吃饭。慈禧很想请崇恭吃一次满汉全席,崇恭跪在慈禧面前,很诚恳的婉言谢绝了慈禧老佛爷的好意,崇恭的理由是:“最近肠胃不好,满汉全席进肚也留不住了,好东西被糟践了就是犯罪,上对不起皇恩浩荡,下对不起百姓辛劳,此次进京看见老佛爷安康,那比吃什么都香,只要老佛爷安康,那大清朝一定会万寿无疆。”

    崇恭这番话,不但慈禧听得心花怒放,就连慈禧身边的宫女太监都大赞崇恭说话诚实,为国为民一片衷心,实乃大清朝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将。

    崇恭肯定是个正人君子,不但把姬修武英勇剿匪的事情汇报给慈禧,也把刘荣贵为民善举开仓放粮的事情也详细汇报给慈禧老佛爷。

    姬修武剿匪经过被崇恭说得生动有趣,刘荣贵开仓放粮被崇恭说得情真意切,慈禧老佛爷听得是津津有味。崇恭讲到姬修武捕匪捉盗无一伤亡时,慈禧听了开心的哈哈大笑,连声称好。崇恭说刘荣贵为了救助灾民甘愿倾尽家产时,慈禧听得竟然泪水涟涟,哽咽的说道:“茂利伯爵当年为大清朝立过汗马功劳,这个我都知道,没想到茂利伯爵的后代对大清朝依旧忠心耿耿,这值是我们大清朝所有的人应该学习的榜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慈禧高兴。都说大清朝要衰败,有了刘荣贵、姬修武这样的良民,大清朝一定会回光返照。慈禧下诏,宣茂利伯爵刘荣贵,记名提督姬修武觐见。

    刘荣贵绝对是个有心之人。此次进京竟然特意给慈禧准备了一份礼物,用含金量极高的原矿石,雕刻了一方砚台,这方砚台有几个特别之处,一是珍贵的金矿石;二是一块象形石;三是名家巧雕制作。这方砚台形如大清朝版图,上面有一圆形黄金,四周有阳光一样的金道子,雕刻者把圆形黄金打磨成金光闪闪的金太阳,金道子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整个大清朝版图。刘荣贵把这方砚台起名“光芒万丈照大清”,并用小篆雕刻在这方砚台上,最神奇的是在京城的位置竟然有一颗金星,其它省份都有星星点点,就像金星拱越一样。

    慈禧端详了这方砚台很长时间,然后拿在手上把玩了一会,慈禧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这方制作精巧的砚台有些爱不释手。

    慈禧心里高兴,有些人心里就开始反酸。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

    “老佛爷,这方砚台上的太阳,很像日本国旗上的太阳,这是不是代表日本会占领大清国。”李莲英小声的在慈禧耳边说道。

    李莲英说完话,慈禧瞪了他一眼,慈禧似乎很生气,胸脯急速的起伏,对着李莲英问道:“你打麻将准赢吗?”

    “怎么可能准赢,赌场如战场,变化多端反复无常,谁也不敢说打一场赢一场啊。”李莲英感觉慈禧说话有些莫名其妙,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你总给我梳头,那么你打麻将输了,是不是埋怨给我梳头的原因。”慈禧盯着李莲英气呼呼的问道。

    慈禧说完话,李莲英吓得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说道:“老佛爷,奴才给你梳头才会一辈子万事顺意,享受你给的荣华富贵,奴才多嘴,奴才错了。”

    慈禧坐了下来,手里拿着砚台,慈禧很想拿砚台往李莲英脑袋上砸一下,可慈禧舍不得这方雕刻精美寓意又好的砚台,慈禧喘了两口长气,用手轻轻拍了拍胸口,对屋里所有的人说道:“茂利伯爵只是空有其名,享受大清朝的俸禄而已,多年来安居于偏僻山村与世无争,地方有难倾尽家财救助百姓,不求功不求名,怎么这种人还会造反不成,做人你可以不相信人,但你不能总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慈禧说完将手里的砚台递给还趴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的李莲英说道:“赶紧起来,拿这个砚台给我研磨。”

    李莲英说了一句:“多谢老佛爷开恩。”然后从地上爬起来,双手接过慈禧递过来的砚台。李莲英将砚台放在书案上,低着头小心翼翼的在研磨。慈禧瞪了李莲英一眼,接着骂道:“越活越没有出息了,身为大内总管,竟然跟与世无争的乡绅较劲有意思吗?这要是传出去,你丢不丢人,我是一顿饭一百多道菜,可我能吃几口,剩下的还不是让你们这群猴崽子吃了,怎么燕窝鲍鱼把你们撑糊涂了,都是什么玩楞,整天都没有正形,气死我了。”

    慈禧说;气死我了。吓得李莲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了起来。李莲英是哭了,但李莲英没敢嚎啕大哭,只是跪在那里眼泪不断的往下流。

    慈禧站起身走到书案旁,看了跪在地上的李莲英一眼,又骂道:“多大人了还哭鼻子,滚一边淌尿逼水去,今天不是看在我义子崇恭,还有茂利伯爵这些人在这里,我早就把你推出午门斩首示众了。”

    崇恭和刘荣贵听见慈禧点名,急忙跪倒在地。崇恭小声的说道:“老佛爷,李大总管只是随便说说,你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不是我愿意生气,今天你们来,本来是件开心的事情,谁曾想他弄出了日本会占领大清国,怎么一个小小的日本能吞下大清国嘛!它不怕撑死吗?怎么你们都是坐以待毙的羔羊吗?你以为崇恭也是人云亦云的傻小子载湉嘛,茂利伯爵造反,崇恭难道也会跟着变法不成。”慈禧说完气得抬脚就要踹李莲英,可自己鞋跟太高,一只脚站着有些不稳,慈禧只得一跺脚,对李莲英呵斥道:“不要树敌太多,当心以后没有好果子吃。”

    慈禧提笔想了想,稳定了一下自己情绪,随后在书案上的大红绢纸上笔走龙蛇写下了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万寿”。慈禧放下笔,看了一眼心爱的“光芒万丈照大清”砚台,慈禧脸上马上又露出了笑容,慈禧对还跪在地上的刘荣贵说道:“茂利伯爵,难得你一片忠心,我写的这两个字送给你,祝愿你和你的家人,子孙万代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多谢老佛爷恩典,大清朝千秋万代,我刘家人子子孙孙都会效忠大清朝,请老佛爷方心。”刘荣贵说完接过了慈禧赠与的书法条幅。

    刘荣贵的话,慈禧感觉比李莲英说话受听。慈禧又看了一眼“光芒万丈照大清”砚台,转过头看着刘荣贵说道:“难为你有心,还想着给我送礼物。”

    慈禧很大度的赐给了刘荣贵一件缂丝蟒袍,一把鲨鱼皮金刀,可以先砍后奏。加封崇恭为“金帽子将军”,姬修武为“银帽子将军”,允许“虎枪团”增兵三千,受陆军部军学司节制。

    三个人谢了恩,从慈禧屋里出。姬修武看看左右,心有余悸的对崇恭说道:“太紧张了,整得我满身都是汗。”

    崇恭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刘荣贵说道:“我每次来京城看老佛爷,我都把要说的话在心里反反复复的说上多遍,有时达到逐字逐句,就怕哪句话说错,哪个字用的不对,惹得老佛爷不高兴,那我所有的功绩就会毁于一旦,为了区区一句话,而毁了自己的一生,真是不值得啊。”

    崇恭说完话,三个人相互看了看苦笑了一下,都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三个人都没说话,但三个人心里想说的都是同一句话,那句是谁都知道的那句:“伴君如伴虎。”

    陆军部军学司的司长是崇恭的好朋友良弼。良弼是满洲镶黄旗人,爱新觉罗氏,字赉臣。良弼有定国安邦之才,却无南山松树之命。良弼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为人正直,心胸坦荡,对国家忠诚,对朋友真诚,对敌人厌烦。

    崇恭和良弼是一个性格,朝廷里的人都知道崇恭和良弼是好朋友,但谁都不知道俩人是生死弟兄,只有慈禧知道崇恭和良弼的关系,否则慈禧不会故意让虎枪团增兵,又把虎枪团划在陆军部军学司名下受良弼节制。

    良弼生于光绪三年,幼年丧父历经艰辛,虽然远祖是努尔哈赤的弟弟,但该支系因故族籍被革,直到嘉庆年间才得以归宗。良弼宗是归了,但不是正宗,良弼是“红带子”,正宗的帝胄是“黄带子”。光绪二十五年,朝廷选派有皇室血统的人出国留学,崇恭把在盛京讲武堂任职的良弼推荐给朝廷,同年良弼被朝廷选派去日本留学。崇恭并非只是推荐良弼,在良弼进京时,崇恭送给良弼巨额银两已补家用,在良弼从日本读书归来后,亦是崇恭在朝廷中上下打点,甚至在慈禧面前保举良弼,良弼方能进入练兵处,不久提升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正式进入军界。

    姬修武曾经在盛京将军府任职,但姬修武并不认识良弼。崇恭带着刘荣贵、姬修武去见良弼的目的,无非是想既然大家都是好朋友,大家相互认识一下,以后有什么事情相互间都有个照应。

    良弼看见崇恭到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崇恭把姬修武介绍给良弼,良弼很吃惊的冲姬修武一抱拳,很客气的说道:“久闻姬将军大名,今日能见到姬将军,感觉特别荣幸。”

    姬修武也回了礼,笑着说道:“良大人是朝廷大员,我如今只是乡野村夫,良大人这么客气,属下实在担当不起。”

    姬修武说完话,良弼一愣,有些迷惑不解的问道:“姬将军原来在盛京将军府供职,我在盛京讲武堂供职,那时我是你的下属,如今将军归隐山林,我在朝廷供职,你怎么会是我的属下了?”

    “哈哈哈哈”一旁的崇恭笑了起来,然后把慈禧允许虎枪团增兵并划归陆军部军学司管辖的事情说了一遍。

    良弼听崇恭说完,也笑了起来。然后很谦虚的对崇恭说道:“太后老佛爷本意还是让你扩兵,她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想让人借题发挥,才拐个弯这样安排而已。”

    “是啊,如今大清朝满朝上下都要姓袁了,北洋军成了袁家军,真不知道谁在纵容袁项方?”崇恭心事重重的对几个人说道。

    “我看着他也不爽,只是我现在位低言轻,万事只能忍为先,官场险恶人心难测,认识了袁世凯,我才明白什么叫老谋深算两面三刀。”良弼不无感慨的对崇恭说道。

    良弼不知道虎枪团归自己节制这事并不奇怪,崇恭、姬修武、刘荣贵三人从慈禧住处出来就奔良弼而来,而此时慈禧的懿旨还没有发往陆军部。

    姬修武从平安村家里出来,无论到哪里,只要有电话,有电报的地方,姬修武都会往家里打电话,发电报。每次姬修武拿起电话心情都很沉重,因为只要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一定是刘可心。自从姬修武走后,刘可心整天都守在家里的电话机旁。姬修武能感觉到刘可心对自己的思念,因为自己心里也在煎熬。姬修武曾经告诉刘可心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不会打电话过来。就是为了让刘可心不要总守在电话旁等自己的电话,可对于自己很想能张双翅膀,飞到日夜思念的爱人身旁的人,很多话就像很多风,轻轻的在耳边吹过一样,不会记在心里,只会任随记忆的心海去选择忘记。

    在京城的日子,崇恭都在和良弼一起,为虎枪团增兵准备军需物品,刘荣贵在四处筹备粮食,姬修武主要是跟在崇恭身后,闲暇时间给刘可心打个电话。

    平安村存不下刘荣贵此次采购的粮食,刘荣贵跟崇恭商量粮食的存放事情,刘荣贵话音还没落,崇恭就告诉刘荣贵,把粮食运往盛京部队军粮处存放,一来安全不惹眼,二来储粮地方大,三来可以避免地方衙门干涉。

    姬修武夫妻感情有多深,刘荣贵肯定知道。但是崇恭并不知道,当崇恭无意间看见姬修武写给刘可心的诗词《小窗寒夜》上半阙,还有刘可心回复的下半阙时,战场上镇定自若指挥千军万马作战,刀压在脖子上都不会眨眼的崇恭将军,竟然控制不住的流下了眼泪。这首诗词是这样写的:

    晓啼鸦

    残月正西斜

    悲郎远客去天涯

    冒霜花

    秋叶满地

    孤程大道是哪家

    与谁话

    四顾泪如麻

    几时携手泪灯下

    处空闺

    轻减小腰围

    落花懒对整娥眉

    终因谁

    望穿秋水

    地冷天寒求助谁

    雪成堆

    朔风浪头飞

    孤灯夜半泪自垂

    刘荣贵进来正看见崇恭落泪,崇恭把手里的诗稿递给了刘荣贵,刘荣贵看了一眼,说了一句:“我知道。”

    崇恭叹了一口气,对刘荣贵说道:“英雄不但要顶天立地,英雄更需儿女情长,虽然姬修武是我的手下爱将,但我对姬修武一直是抱着尊敬态度,你的粮食太多,不如让姬修武先押运回去一批,剩下的等我们回去在带一批,这样不惹眼,分两次也能带回去更多一些粮食。”

    崇恭的建议说完,刘荣贵当然不会有不同意见。姬修武不在,俩人只好等着姬修武回来。到了晚上,姬修武和良弼一同回来了。姬修武好像有些不高兴的样子,良弼却笑呵呵就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崇恭望望刘荣贵,刘荣贵望望崇恭两人都没有言语。四个人坐在酒桌上酒还没喝,姬修武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我就知道自己不适合在官场上打拚。”

    “姬将军,人在官场上,难免要遇到些不三不四的讥讽冷语,这不算什么。”良弼笑呵呵的说道。

    “出什么事情了?”崇恭看着良弼问道。

    良弼端起面前的酒杯抿了一口,苦笑了一下说了起来:“我对姬将军有些相见恨晚,今天我请他喝茶,我们相谈甚欢,看着时间还早,我就邀请姬将军去陆军部军学司坐一会,准备晚上一同回来跟你们一起吃饭,姬将军对挂在墙上的地图很感兴趣,我就随口问姬将军一句;对作战地图是否有研究,姬将军很客气的回了一句;略知一二,我俩就面对着地图聊了起来,庆亲王奕劻什么时候站在我俩身后,我们都没注意,可能是看我没有理会他,他就冷言冷语的说了我一句;纸上谈兵,姬将军很反感这话,就对奕劻说;不服气你来谈谈纸上用兵,我告诉姬将军这是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没想到姬将军说了一句;不尊重我,我拿他当门框,奕劻气得想发作,我告诉奕劻这是盛京将军带来的部下,老佛爷亲封的银帽子将军姬修武,可能是奕劻听说是你的部下,一甩袖子气呼呼的走了。”

    良弼说完,崇恭笑了起来,对姬修武说道:“我们都是理解你的人,但是这个世界还是不理解你的人多,你也没有必要跟谁都去计较,至于奕劻,别看他是总理大臣,在我眼里他就是那种;你给他一杯酒,他就拿你当朋友的人。”

    崇恭说完话,桌上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崇恭说话并没有背着良弼,崇恭把先运回一部分粮食的事情,告诉了姬修武。姬修武也点头同意崇恭的想法,唯有良弼听说姬修武要走,有些失落的感觉。

    刘荣贵把那首《小窗寒夜》递给了良弼,并说明了这里的原因。良弼看完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良弼看着姬修武说道:“姬将军的英勇神武,崇恭将军跟我说过多次,所以我对姬将军特别尊重,特别崇拜,今天看见姬将军的文笔,我感到这个世界总是埋没人才,不是金子不发光,而是看不见的人眼瞎。”

    良弼刚说完,崇恭就笑着说道:“怎么说说话骂人了,这样不符合你的身份啊?”

    良弼喝了一口酒,笑了一下说道:“我很羡慕姬将军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在官场走,不用戴虚伪面具,有相爱的女人在身边陪伴,对得起自己,不伤害别人,士为知己者死。”

    良弼说完这番话,姬修武有些眼圈发红。姬修武感觉良弼是了解自己的人,姬修武冲良弼一抱拳说道:“良大人以后有需要姬修武的地方,姬修武一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姬修武押运第一批粮食回东北,良弼曾经亲自到车站为姬修武送行。

    刘荣贵对于如何处理粮食,也曾经跟姬修武说过。刘荣贵的意思是将来粮食销售出去,将会送给崇恭一部分提成,以感谢崇恭的大力帮助。姬修武没有反对意见,而且对刘荣贵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或者是一句至理名言:“钱是一个人赚的,但不是一个人花的。”

    姬修武离开辽阳州,辽阳州就发生了让人梦魇百年的事情。姬修武不是神仙,即使姬修武不离开辽阳州,该发生的事情一样会发生,或者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不该发生的事情,也许有很多事情只是你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