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决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战歌

    sat dec 19 23:15:22 cst 2015

    “呜~”

    不同于蛮子们杂乱无章又难听的号角,秦军的铁骑冲锋伴着有节奏的鼓声和沉闷的军号 。

    天地间也就只剩鼓声,号角声,马踏在大地上叩声...两军将士都屏住呼吸,汉军前线的将士惊恐的还来不及闭上嘴巴;从远方一条黑线,铁骑已经冲至肉眼可见旗号的前方。

    面对着这纷乱的战场,一排排整齐列队的黑甲骑兵毫无畏惧,眼神中都充满勃勃野心!

    不是政治野心,而是对军功的野心;大秦军制本就严格,经过这代秦帝嬴政的改革后更愈演愈烈!弓手战时未能按时射出规定箭枝,立斩!一人战场逃逸,全村屠灭!等等;公孙鞅针对军功分封,大肆宣扬。

    土地财产女人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以军功来换!秦军战斗力之强,独冠天下!

    ~~~~

    “重骑兵!是重骑兵!”

    一个视力好的士兵惊恐的失声尖叫,他可不是什么新兵,是货真价实的沙场老兵,能让他感受到恐惧的东西……怕就是真正的恐惧!

    “完了!重骑兵!”

    “完了!完了!”

    没错,最前锋的就是甲具骑兵!

    全身上下泛着黑黝黝乌光的铁甲骑兵边面目都藏在了铁叶面具之后,只露出了一双眼睛和两个透气孔,镔铁长矛长达四米。

    和汉唐其他汉人军队骑兵重甲骑兵略有不同地是铁矛矛锋半米处都有一处小小倒钩,便于拉扯破坏,这是西大路的色目人重甲骑兵便于攻城拔寨的利器。因为大秦极西之地更靠近西大陆,自然有变化学习了这一点。

    重甲骑兵一向是战场上的大杀器,是评判一个国家的陆上军力的重要因素!如陆上三大强国秦、唐、西汉都有属于自己的甲具骑兵!重骑兵本就是技术含量,金子含量都十分高的的兵种!

    其他中原国家则因为地利因素,连骑兵都少,更是找不出大量骏马。河北新兴不过几十年的清国,据说当年从关外杀入关内靠的就是一支重甲铁骑!可见重骑兵在陆战战场上起决定作用!

    这五百大秦重骑十分精贵!战前秦军少将的父亲也不知花费了多少代价才抽出五百让儿子统帅,为的就是能够撕裂敌人密集的战阵!如今这丝毫不知心疼的秦军少将,决定好钢用在刀刃上,用重骑兵做箭头!杀散汉军!

    汉军少将从望远镜中看到这一切,以及重骑兵,终于笑了,仿佛胜利已经在他手上。两个年轻的将军,代表秦汉两国新兴的少壮派,注定两人只存一!

    全身被甲的战马踩着统一的节拍,犹如一群跳舞的骑士踩着曼妙地舞步,更像一群移动的铁甲堡垒,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整个地面在千万双铁蹄踩踏下战栗剧抖,泥土纷飞。卷起一阵泥雾。

    “武丁校尉有令;有进无退!逃兵必诛!此战,杀敌无算,战后皆赏银三十两!”

    “大汉偏将军大令:武丁军,此战胜,士加级,伍长加军候……”

    传令兵大声的喊叫,惊醒了发呆的众人;武丁校尉赵番也御马提刀带着众亲卫出现在前线将士视线范围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加上主官悍不畏死,于士兵共进退,这才如此多新兵多了几分胆气!

    面对汹涌而来的一堵黑墙,全军上下都知道最关键时刻到了,秦军发动起总攻了!

    这次面对的不是山野贫苦落后的蛮子,而是来自军事技能过硬,战术水平天下独一的秦军!这些汉军新兵能承受的起秦军的雷霆一击吗?

    ~~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离得更近了!这次许多士兵都听到阵阵歌声,想起军中许多传说之一,便是与秦军作战之时都能听到宛如天籁的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汉军想看看是不是秦军在唱,可是抬头直视却只能看到黑色如同凶恶的鬼怪面甲,越看越觉得心里发慌,秦军真是如此可怕!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岂曰无衣……”

    直到百步近,才听清楚了真的是秦军的歌声,豪爽关中男儿高声吟唱战歌!如同飓风席卷而来,汉军新兵面对可堪比自然灾害的秦骑,没有人心里不是充满畏惧,但汉军高昂的赏赐,还是让他们没有放下兵器。

    不过一支丧失士气的部队,和一群绵羊没有太大差距,最起码骑兵眼里是这么看的。

    刚刚一接触,就有数百道人影腾空而起,不过他们不是什么小说里的武林高手,都是被重骑兵撞飞到天上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伴着无畏的战歌,犹如锋利的矛尖!重骑兵扎入汉军已经开始混乱的人群中,挥舞着手中骑枪,带起层层血花。

    没有惨叫声,哭喊声,只能在席卷的狂风中听到,雄壮的大秦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支部队,犹如收割生命的死神镰刀,划过,轻而易举的带走了无数大好男儿的魂魄。

    “救命啊!跑啊!”

    四周都是战歌的声音,惊恐的汉军新兵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听到战歌,赶忙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可惜最终被战马踏碎了身体。

    这歌声成了催命的魔音,惊恐的人们只能逃!

    再也没有镇压蛮军的凶悍!

    楚戈远远看着那天下最精锐的骑卒,也许是所有将帅都有的控制欲,心生出:这支骑兵是我的就好了!

    如果汉军手上有一支骑兵刚刚蛮子后撤时候,骑军追杀一番定然大破蛮军,可惜远方敌骑虎视眈眈!就等汉军追击,自乱阵型!所以汉军就追出十几步,就再次后退拍成紧密的阵型。

    “战争的主动权没有掌握在我们手里啊!”诸葛奉文也是看出没有骑兵的苦。

    “对面那样的骑兵要是给我五百!我定能杀的蛮子过半不能回营!”诸葛承武这时候还是丝毫不害怕来势汹汹的骑军。

    “你就会吹牛皮,还五百,两边五千秦军铁骑看着,你五百骑兵怎么跟人家杠。”诸葛竭对这位远房表兄很不在意,两人经常拌嘴。

    “嘿,诸葛竭谁吹牛,我骑兵扎堆在他蛮子里,秦骑奈我何,他们可以不在乎蛮子生死,可是他们一冲进来,乱了阵势,我一定杀他秦骑七八百!”诸葛承武想冲着诸葛竭推了一把,可诸葛竭早就躲得远远,谁跟这汉蛮子比拼力气。

    诸葛承武的战术还是很有可行性的,不过楚戈等人都是初次征战,思想上还略显幼稚,战术理念还停留在脑海之间。

    楚戈刚想说句话,让两个人安静下来。却听见身后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呐喊:“败了!汉军败了!秦军杀过来了!”

    “逃命啊!败了!”

    什么大汉两万勇武之士的武丁营,居然坚持不到半个时辰就溃败了,就连督战队都被裹挟着胡乱逃窜!秦骑厉害如斯!

    回头一望,果然汉军败了,虽然有武丁校尉赵番带着亲卫压阵,厮杀于第一线;可是现在还是舞刀弄棒的战争,久战的汉军精神身体都疲惫不堪,也就习练武艺的人才没有精疲力尽,楚戈等人较好体格健壮尚能提刀作战,不过战局已经是无法挽回。

    武丁校尉赵番也只能后撤离开,兵败如山倒啊!可惜我大汉如此多的大好男儿!

    秦军的五百重骑兵如同一杆长枪最锋利枪尖,锥形阵是攻破步兵列阵的最上阵法!尤其是在骑兵数量较少时,也能达到效果!

    领重骑军的秦将也是个来不起的少年,身材魁梧样貌不凡,阳刚之气透甲而出!黑亮的眼眸锐利若刀,颇有大将之风。

    蒙毅是蒙家新一代,自家世代皆是吃行伍饭的军功贵族,所以他也不能例外,十六岁时便披甲执戟投身于军!

    原本这次秦军主帅理应由他担当,他也是军中搏杀两年立下赫赫功勋!底层士卒对他也是十分拥护,本也自以为是舍我其谁,可惜半路杀出匹黑马,那个王孙被众文臣退出来,秦帝也是不通军务,真信了那帮书呆子的话,唉,不过在自己强烈要求下还是随军出征,不然也没有这五百重骑!

    冲在第一个,手上的镔铁长矛是特制的,加重十五斤!蒙毅本就是勇武不凡,得此神兵利器,借着胯下神驹,撞开挡在面前几个汉士,冲入汉军阵中,左右劈杀,长矛挥舞如风!

    直杀破了七八层汉军,依旧气势不减!如浴血战神,直杀破了汉军的胆!汉军运看见那血红的身影就溃逃向两边,这五百重骑身后跟着五千骑兵见阵型已破,百骑一队追杀汉军,抢夺军功!蒙毅却丝毫不退,冲着敌军将旗碾出一条血路,直向前!

    楚戈带着他的几十号人,开始在溃乱的部队中仍旧聚集在一起,可很快,大家就乱了。

    到处都是丢弃的兵器盔甲,到处都是哭喊逃亡的士卒,个个喘着粗气,好像一团没头苍蝇一样的乱窜。

    战场上不论多么悍勇善战的士卒,最怕的就是失去指挥和组织,失去了指挥和组织的军队不是败,而是溃!败亦有型,溃则无阵!

    一旦溃败,就是漫山遍野的逃军!是敌人可以不废吹灰之力屠杀的对象!

    尤其是步兵把背后亮给骑兵!秦军五千的铁骑化成数百箭头,将任何抱成团的汉军杀散,汉军只能向着河对岸的汉军大营。

    望山跑马!

    不知何时疾驰如风的骑兵就割下自己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