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强盗传
字体: 16 + -

一百三十七章张叔夜上山

    sat mar 07 12:39:18 cst 2015

    京东东路安抚使李帮彦一边欣赏宠妾王巧巧的歌舞,一边饮酒,心情本来很好,这时管家报告说,知府张叔夜求见,李帮彦一听,心情立刻变坏了,他知道张叔夜一来,肯定没好事,不是劝说他围剿二龙山贼寇,就是揭发其他官员贪污受贿,尽干得罪人的事。

    李帮彦叹了口气,挥手叫王巧巧停下来,对管家道:“请他进来吧!”

    果然张叔夜一进来,恭手施礼之后,就对李帮彦道:“大人!属下得到可靠消息,李俊率二龙山的的大部分贼寇去救梁山贼寇了,这是趁机铲除李俊老巢的好机会啊!请大人下令进剿二龙山吧!青州城防军的各厢将士都等着您下令呢!”

    退到一旁的王巧巧一听到“李俊”的名字,全身一震,神色紧张地注视着李帮彦,自从在二龙山接受了三个月的洗脑式教育后,她已经成了正义军的忠实信徒。

    李帮彦皱眉道:“剿灭二龙山,需要花很多钱粮的,哪来的钱粮?军队上个月的饷银还欠着呢,剿贼也需要很多人马的,上次韩存保率三万大军也没把二龙山打下来,反而折损了几千人,助剿梁山之后,现在京东东路元气大伤,能调的兵马不过一万多人,而二龙山的实力却比鲁智深当贼首时强大了好几倍,这仗怎么打?”

    张叔夜心想:京东东路并不缺钱粮,只要你和其他官员少贪污一点就够了。可这话只会激怒安抚使大人,根本不能说。

    张叔夜道:“大人,属下愿意捐献家产助军饷,再动员那些富商豪强捐一些,应当够了。如果这次机会失去了,也许就再没有机会了,将来大人一定会后悔的。”

    李帮彦道:“本官不会后悔的,你曾经跟我说过,李俊是个诡计多端的家伙,他去梁山之前,不可能不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备我们,我们去了肯定失败,这块难啃的骨头还是留给关胜去啃吧。”

    张叔夜听了长叹一声,告辞离去,王巧巧松了一口气,对李帮彦柔声道:“老爷!我刚才以为又要打仗了,吓死我了,上次出兵梁山,我有一个表弟随军阵亡了,我舅舅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

    李帮彦摸着她白嫩的小手道:“你放心,本官不会听他的,人命关天,战争岂是儿戏?张叔夜这家伙是个战争狂人,闲得没事就琢磨打仗。”

    张叔夜回到家中,长子张伯奋进来禀报道:“父亲!寿光县丞孟康求见,你见不见?”

    张叔夜有两个儿子,长子张伯奋、次子张仲熊。

    张叔夜一愣:“寿光县城不是已经被二龙山贼人占了吗?听说孟康也降了贼人,来找我做什么?难道是谣言?请他进来吧!”

    孟康三十多岁,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材瘦削,一身白衫。他向张叔夜施礼道:“寿光县丞拜见知府大人!”

    张伯奋手握剑柄,紧张地注视着孟康。

    张叔夜道:“听说你已经降了二龙山贼人,逼走了知县毛喜,还敢来见我?”

    孟康道:“大人误会了,当时贼军断绝了寿光县的物资供应,毛大人弃职逃走,前任知府又见死不救,为了全城百姓的生命,属下迫不得已和贼军虚与委蛇,贼军进城后,只杀了一批贪官和作恶多端的豪强,没收了他们的家产,然后就退走了,现在寿光县城上还是大宋的旗帜,大人如果不信,可以亲自去看。”

    孟康说的并不是实话,事实是寿光的正义军服装换了,寿光城内的城防营和民团全都换成了正义军士兵,这是一个陷井,等着不知情的官员去钻。

    张叔夜冷笑道:“这么说你还是有苦衷的,我竟然冤枉你了?你今天来有什么事吗?”

    孟康道:“二龙山的军师朱武让我送一封信给大人。”

    孟康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过来,张伯奋拦住他,取过书信,转递给张叔夜。张叔夜仔细看完了这封信,脸色有些发白。

    张伯奋忍不住问道:“父亲!信上说了什么?”

    张叔夜叹了一口气,道:“‘中原四铁汉’没有听从我的命令回家,私自上二龙山刺杀李俊,结果失手了,老大铁宗刚被杀,另外三人被俘,朱武说可以有条件释放他们三个人,但要我亲自上山谈条件。”

    张伯奋道:“这是个圈套,这些强盗想杀你,他们认为是你指使铁家兄弟刺杀李俊的,另外他们很清楚,在京东东路的所有官员中,你对他们的威胁是最大的,父亲你千万不能去。”

    张叔夜道:“难道看着他们三个人被强盗杀死吗?”

    张伯奋道:“你去了也救不了他们,只是白白送掉自己的性命。”

    张叔夜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圈套,‘神机军师’朱武用计想杀了我,只要我死了,他们就可以在山东高枕无忧了。”

    张伯奋道:“那么怎么答复强盗的信?”

    孟康冷笑道:“想不到名震天下的‘河北战神’竟是胆小之人,‘中原四铁汉’为张大人出生入死、卖命多年,对你忠心耿耿,现在出事了,张大人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对他们弃之不顾,实在令人心寒。”

    张叔夜笑道:“我说过不去了吗?请你转告朱武,明日上午,我会去二龙山的。”

    张伯奋惊叫道:“父亲!别中了他的激将之计。”

    张叔夜道:“我知道,这位孟县丞早已沦为二龙山强盗的走狗,也知道他是在用激将之计,但铁家三兄弟我不能不救,大丈夫生在世上,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现在京东东路的官场已经烂透了,为了青州百姓的利益,我也必须上二龙山,而且我知道李俊一直有招安的想法,我上山之后,未必就一定会死,如果能说服强盗们接受招安,这个风险还是值得冒的。”

    孟康恭手道:“张大人果然名不虚传,佩服!在下告辞了。”

    第二天上午,张叔夜只带张伯奋和几名亲兵到了寿光县城,孟康派人向二龙山报信,然后亲自陪同他去二龙山,一路上,看见田里的稻子长势很好,农夫们正在收割着成熟的稻子,忙得热火朝天,人人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

    张伯奋忍不住问道:“父亲!这里的庄稼长势为什么这么好?产量恐怕是其他县的几倍。”

    张叔夜道:“因为这是农夫们种自己的田地,他们是田地的主人,其他县城的农夫种的不是自己的田地,而那些田地的真正主人并不种田。这就是寿光县与其他县的不同之处。”

    孟康道:“张大人没有发现吗?田间还多了许多沟渠和洒水机、抽水机,这都是张大人所说的强盗为农民们挖的沟,洒水机和抽水机也是二龙山工厂制造并借给农民使用的,其他县的田地遇到了干旱毫无办法,寿光县却不怕。”

    张叔夜看了看农田,点头道:“难怪这里的农夫对李俊十分崇拜,如果天下的百姓都能用上这样的机器,是大宋之幸。”

    孟康道:“这是不可能的,朝廷的贪官太多了,这些机器落到蔡京、童贯这些人的手里,他们一定会把制造的工匠控制起来,然后高价出售机器,最大限度的谋取暴利,至于穷人能不能买得起,他们才不会管呢。”

    在二龙山下,他们见到了奉命迎接他们的飞鸽堂头领周春,周春陪同他们过了三道关口,他们走到半山腰时,张叔夜看见山顶上有十几根非常高大的烟筒。

    张叔夜问道:“这些烟筒是做什么的?”

    周春道:“这是炼钢炉的烟筒,正义军的兵器、铠甲、战船所用的钢材,都是炼钢炉炼出来的。”

    朱武、冷雪儿和田白玉坐在大厅里,正等着张叔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