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强盗传
字体: 16 + -

三十三章战神张叔夜

    sat jan 03 13:57:54 cst 2015

    夕阳下,梁山泊水面上洒着淡淡的金光。小头目白七站在鸭嘴滩上,注视着湖面上划过来的小木船。两个喽兵奋力划船,船上坐着的是林冲。诛灭王伦行动中,白七功劳最大,却只由喽兵升为小头目。许多人为他不服,吕方、郭盛都认为白七至少应升为大头目,升做头领也不过份。但林冲不想让人说他“任人唯亲”,毕竟白七是他徒弟,又是他未来的女婿。十八岁的白七也显出难得的胸襟,他对吕方等人道:“杀王三他们,就像杀狗一样容易,这算什么功劳?我年少,以后立功机会多的是。”吕方等人对白七更加佩服。

    小船刚一靠岸,白七忙上前扶住踏板,让林冲平稳下船。

    林冲看着白七道:“你站在这做什么?”

    白七道:“今天是我们这一哨轮值,巡逻鸭嘴滩。”

    梁山山寨的编制仿自宋军,二十人为一哨,设小头目一人,五哨为一队,设大头目一人,大头目以上是头领,统率两队以上人马,但也有例外的,如负责情报搜集的朱贵,虽然是头领,手下只有二十多人。

    林冲抬头一看,白七手下的喽兵果然在远处芦苇丛上巡逻,三五成群。

    林冲道:“吕方、郭盛他们回来了吗?”

    白七道:“两个时辰前就回来了,黑虎庙一战,因师父布置周密,打得非常漂亮,全歼祝家庄三百骑兵。可惜许多战马也射死了,带回的活马只有一百二十多匹,否则咱们也能组建骑兵。”

    白七见林冲脸上并无喜色,便猜到晁家庄一行并不顺利。小心问道:“师父!晁庄主还是不肯答应吗?”

    林冲摇头道:“我没有见到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也不在家。这五人竟同时失踪了,真是奇怪。”

    林冲做了寨主后就发觉实在力不从心,寨中大小事务弄得他焦头烂额,还要对付官军和土豪。他不是王伦那种只顾享受的人。他做事太认真,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所以吃力。他觉得梁山上缺乏许多人才,至少要增加一位军师和一位水军头领。王伦当初让林冲做水军头领是刁难他,林冲是个旱鸭子。他虽然凭毅力顽强学会了泅水,但和周炯、张荣那种高手比差得太远了。林冲召集五位头领开会商议此事。朱贵推荐郓城县东溪村的私塾先生吴用,认为他是合适的军师。

    朱贵道:“吴用原名吴加亮,少年时就满腹才华,十六岁就中乡试第一名,做了秀才,参加州里考试时,有个叫王黼的考生买通考官,将他和吴加亮试卷互换了,结果王黼成了州试头名举人,吴加亮名落孙山。吴家父母打听到内情后,坚持向衙门诉讼,官司打了好几年,从州里打到京城,却场场败诉。因为姓王的在朝廷和州里都有亲戚做大官。吴家因官司倾家荡产,吴加亮父母连病带气,双双病故。吴加亮见官司败了,父母气死,自己却无能为力,很痛恨自己,便改名吴用(无用的意思),隐居东溪村教书,再也不参加功名考试了。在东溪村这十多年来,他精研各种兵书战策,又痛恨官府。是做军师的最佳人才。”

    杜迁推荐阮小二做水军头领,说阮小二武艺高、水性好。能在水中憋气一个时辰,是郓城县水下第一高手,绰号“湖中太岁”,他有两个弟弟阮小五、阮小七也是武艺高强的水战高手。他们三兄弟出身贫贱,打鱼为生,对官府、渔行欺压渔民极其不满。他们住在离东溪村不远的打鱼村。

    于是林冲派朱贵带许多礼物去拜访吴用、阮小二。二人却拒绝上山,理由是他们已经和东溪村的晁盖结拜为兄弟,与晁大哥共进退。晁大哥不上梁山,他们是不会去的。“托塔天王”晁盖因为慷慨豪侠,在京东西路一带名声很大。王伦做寨主时,曾派人给他送过礼,想和他交个朋友。晁盖却不齿于王伦为人,拒绝使者进门,礼物也扔了出去。

    林冲今日下山,除了诱杀祝家庄之外,还准备亲自拜见晁盖,却扑了个空。他十分失望。

    郓城县北面有个并不大的村庄,村中的房屋都是黑色的两层楼房,村边四周建有高大的护墙,墙壁也是黑色的,还画了许多青面獠牙的恶鬼。第一次见到这村庄的人都会吓得汗毛倒竖。这就是令远近强盗闻风丧胆的张家堡。附近百姓称它为“鬼堡”。

    在其中一幢楼房中,有个四十多岁的紫袍中年人,酱黄面孔、脸形瘦削,正坐在书房用毛笔练习字帖。有人在房门外轻轻敲门。

    紫袍中年人道:“进来!”

    一个三十多岁的黑衫大汉走进来,他的相貌与紫袍人有些相似。他神情有些兴奋道:“大哥!朝廷可能要重新起用你了。蔡丞相推荐的李彦率禁军两万步骑讨伐芒砀山,被樊端打得大败,损失惨重。皇上大怒,痛斥了蔡丞相。郑大人等二十多个官员联名推荐您领兵讨伐。这是三叔从京城送来的书信,让您做好出山的准备。”

    紫袍中年人接过书信仔细看完,脸色十分平静道:“李彦遭败,早在我预料之中。山东大旱灾,许多饥民挺而走险,让芒砀山的强盗猛增至上万人。贼首‘铁魔王’樊端,学过道术,会玩些吞烟吐火的骗术来吓呼愚民。手下项充、李衮都是悍将,加上从梁山泊投过来的‘铁金刚’麻胜,实力更为强大。的确不可小看。”

    黑衫汉道:“麻胜在梁山不过是个大头目,大哥也这么重视他?”

    紫袍中年人道:“麻胜和张荣一样,他们的能力不亚于禁军任何一位统领,只是王伦不识人才,他们才离开了梁山。麻胜在芒砀山得到了重用,做了副寨主。听说李彦手下禁军中两个武艺最高的统领,都是被麻胜阵前斩杀的,导致军心崩溃。”

    黑衫汉道:“可李彦率的禁军是宣武军啊!殿前司四大主力禁军之一,装备了火炮、火药弹、火龙箭等厉害的武器。怎能败得这么惨?”

    紫袍中年人道:“这并不奇怪。我大宋自开国以来,武器就一直比辽国、西夏先进,但打起仗来,总是败多胜少。将帅无能、军心涣散,再厉害的武器也没用。李彦是个二十多岁的太监,从未打过仗,却好大喜功,自命不凡。宣武军到了芒砀山后军纪败坏,对百姓奸淫掠杀,无恶不作。失去了民心,是败因之一。”

    黑衫汉道:“难怪当地百姓传有歌谣:‘官军如虎狼,禁军更疯狂。宁遇铁魔王,胜过无处藏。’强盗来了,至少可以到城内躲藏,禁军却可自由进城。”

    紫袍中年人道:“徐州一带厢军、乡兵主动来配合作战。李彦却看不上他们,将他们斥退。缺少了地方军配合,禁军成了瞎子、聋子。结果中了埋伏。这是败因之二。宣武军已有大半年未操练,军官克扣军饷、士兵离心离德。这是败因之三。可惜!那么多的火器全成了强盗的战利品。”

    黑衫汉道:“那大哥若领兵,能打败樊端吗?”

    紫袍中年人道:“当然可以!而且我不要禁军,只须五千名地方军。现在我只担心打败了樊端部,残余的强盗会投奔梁山的林冲,从而壮大了林冲的实力。而林冲比樊端更难对付,梁山泊的地形也比芒砀山更险恶。”

    紫袍中年人就是“河北战神”张叔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