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州太后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杀良冒功

    sat jul 10 09:51:05 cst 2010

    王家庄众人送走许宝玉、彭方后,又聚集在一起议论。

    王修道:“我看这一次由宝玉在中间调和,彭方将军又是个诚实君子,要说赦免你们恐怕十拿九稳了。”

    许黄玉不无忧虑地道:“刘尚大将军其实也是个诚实之人。只有王硕才是大奸大恶之徒,事情往往坏在他的手上。这次他虽然说了今后不再计较我们的语言,但我怀疑他还会寻机报复。”

    赵匡道:“黄玉说得有理,王硕这人最坏!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官军突然袭击王家庄,我们有老有小的很难抵抗,必须马上有所准备。”

    许夫人道:“我们还是快些离开这里的为好!只是如此一来,却要连累亲家,你这王家庄大概也不能要了!”

    王修道:“亲家,你说什么话来?当初收留黄玉的时候,本来便是我们两家共同的主意,如今理当患难与共!人生在世,钱财皆为身外之物,小小一座庄院有什么了不起?便是一把火烧了也不可惜!”

    许夫人道:“还有陈先生、张郎、姚永、王薄、杏姑几家也不能在垫江县中安家了,大家一起走吧。到了江夏以后,我们新造一处庄院,大家共同居住,如何?”

    众人皆道:“我们情愿终生追随。”

    许黄玉道:“安定下来以后,我们师兄师妹必定终生奉养你们这些老人家!”

    众少年齐声附和。

    许夫人叹息道:“可惜申辅不知道下落,总要设法通知他才好!”

    春梅闻言,竟然落下泪来。

    赵匡见了,便道:“以后大家随时留心打听他便是。”

    过了一会儿,许夫人道:“我们这么多人出门逃难,尤如行军打仗一般。大家都是外行,我看就由赵大侠负责做出总体安排吧!亲家公,你觉得如何?”

    王修道:“如此甚好!”

    赵匡点头道:“我们可以先将人员分派一下,以免行路之中发生混乱。第一起由黄玉负责,尼罗、尼娅、凤姑、春梅、许朋参加,负责保护陈先生和几家老小,立即动身前往汉安。第二起由我与王府的管家,暂时留在庄中,再观察几天。如果衙门中人员来了,设法拖住他们几天,让他们不能明白我们已经逃亡;第三起,由张郎负责三处之间的联络。”

    许黄玉问:“沿途怎么保证大家的安全?”

    赵匡道:“我已经让雷迁赶了过去,安排前往江夏途中的接应事项。”

    许黄玉这才放下了心来。

    许黄玉等人带领两家老小星夜出发。张郎也离开了王家庄,专在村外十里左右的路上打听消息。偌大的一个王家庄,顿时只剩下了赵匡与王府管家两人。

    赵匡想了一想,又道:“管家,你也不宜留在庄中,最好寻觅附近一户人家,暂时居住几天。倘若官军不来进攻,你再回来看守庄园。若是官军前来进攻,你则马上逃走,愈远愈好。”

    王府管家依言出去居住,赵匡独自一人留在庄中。

    第二日白天平安无事。

    到了黄昏,赵匡觉得心中烦躁无比。这时候张郎回来报告,说是许黄玉等人已经平安前往汉安,但雷迁始终没有消息。

    原来,彭方第一次来到王家庄后,赵匡便与雷迁商议:“我们虽然扣留了王硕,形势却是险恶万分。这王家庄无险可守,加上几家老小全部在此,要是官军前来进攻,我们如何应付?”

    雷迁道:“官逼民反,咱们索性反他一场!”

    赵匡道:“使不得!王莽新朝以来,百姓们已经厌恶战争,人心愿望统一,我们只有走避为上。”

    雷迁问:“如此拖老带幼的,走向何方?”

    赵匡道:“只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东下江夏,一条是南下夜郎国。最好去江夏”

    雷迁劝道:“赵大哥,江夏还是汉家朝廷的天下,不如就往夜郎国中。”

    赵匡道:“不可!夜郎国本来平静,倘若因为我们去了,惹出了战乱,却是我们惭愧!我的意思就请雷老弟星夜出发,暗中召集你的弟兄,预作东下江夏的接应准备。不知道雷老弟意下如何?”

    雷迁只得道:“便是如此确定好了,只是需要张郎与我随时保持联系。”

    赵匡点头同意。

    于是他们将张郎找来。雷迁将联络暗号一一作了说明,然后离开了王家庄。可是雷迁走了这么久,却是音讯杳无,赵匡不由得暗暗地着急。

    正在此时,忽然听得一声发喊,四下里亮起了无数火把,上千人马一片声叫喊:“不要走了钦犯赵匡和公孙慧娘!”

    赵匡道:“来了,我们上房!”

    师徒两人立即掠上屋顶观看,只见四下里人头攒动,刀枪明亮,把个王家庄围的水泄不通。

    王硕在下面叫道:“公孙慧娘、赵匡,你们快快出来投降吧,不要连累了许王两家老小!”

    赵匡低声对张郎道:“我们必须拖住他们,时间越长越好!”

    张郎道:“我们既无弓箭,又无暗器,却是不好对付。”

    赵匡沉吟半晌,道:“现在是夜晚,他们不一定大举进攻。我们只不做声,上来一个杀他一个,让他们无法弄清我们的虚实。”

    张郎道:“对,但我们最好分开行动。”

    两人商议妥当,赵匡守住前面,张郎把守后面。

    王硕看见庄中无人应声,暗暗寻思:“奇怪,难道他们全部逃跑了?”于是派出一个小队上前试探。

    那个小队不过十来人,他们小心翼翼地摸到庄门面前,还是无人答理。于是大着胆子敲门,也没有任何响动。

    可是赵匡忽然纵出墙外,长剑起处,两个士兵翻身倒地,剩下的官军吓得扭头便跑。赵匡也不追赶。张郎却从后面跳了过来,将两具死尸拉进了院内。

    赵匡问:“你做什么?”

    张郎道:“我要他们身上这两张弓!”

    赵匡道:“有了弓,也没有箭矢可用啊!”

    张郎拖出几个扎好的草人,他已经用南方乡村中常见的蓑衣将他们装扮了起来。

    赵匡问:“你要他们何用?”

    张郎道:“把他们捆绑在宅院四角,这是晚上,他们远远地望来,一定以为是守卫的武士。若是用箭来射,我们何愁没有箭矢可用呢?”

    赵匡大喜道:“此计甚妙!”

    于是,两人照计施行。不一时,朦胧之中,王家庄的四角站立了几个半露身子的武士。

    王硕大怒道:“看来他们准备负隅顽抗了,弓箭手预备,放箭!”霎时间,庄外箭矢有如蝗虫一般飞来,几个“武士”身上怕不中了成百上千支箭矢。

    张郎立即将它们取了下来,与赵匡各自分了一大堆。两人取下弓来,凡是官军发声者一律射击。不久,竟然射死了数名官军。王硕见了,下令熄灭火把,停止进攻。

    赵匡与张郎见官军停止了进攻,又商议道:“莫若趁机袭击,以攻为守。”

    于是,两人手臂上各自缠了一条白色的布帛作为标记,又带上了弓箭和长剑,趁着地形熟悉,分别钻了出来。

    赵匡从前面悄悄地摸到官军队伍前面,偷听了官军的口令,回来告诉了张郎。

    二人商议,不如潜往官军队伍中制造混乱。

    于是赵匡从前面潜入了官军之中。只听得一群官兵正在那里议论:“那赵匡可能是个妖魔鬼怪转世,龙泉山那一次,眼见得他不行了,忽然间使出了魔法,众人的刀枪一下子都掉在了地下,他才得以趁机逃脱。”

    另外一人不相信地说:“你们大家怕他,所以越传越神。”这人话未说完,赵匡一箭射去,登时翻身倒在地上。

    黑暗之中,立即有人惊呼道:“不得了啦,谁不相信赵匡,谁就会中邪!”

    此话一出,众人噤若寒蝉,不敢再提“赵匡”半个字。赵匡索性放过了他们,又向另外一队官军走去。

    那里有人紧张地问道:“口令?”

    赵匡答道:“天罡!”

    谁知道这个口令却是王硕亲兵队的暗号,那队官军听了,放心地说:“原来不是赵匡。”

    赵匡马上惊恐万状地喊道:“啊,赵匡来了!”说罢,立即跃入了官军队伍之中,一边砍杀一边不断地喊叫。如此一来,官军队伍中顿时大乱了起来,黑暗之中又难分敌我,竟然相互厮杀了起来。赵匡悄无声息地返回庄中。

    张郎看见前面官军大乱,也大摇大摆地走到庄后官军的队伍中间,大声呼叫道:“赵匡他们已经从前面突围了,大家快去增援!”

    本来王硕给后面这些官军分配的任务只是防止赵匡他们从后面突围。张郎这么一叫,立即有人表示怀疑:“你是谁,口令?”

    张郎立刻勃然大怒道:“天罡!格老子,不相信老子吗?你敢抗令不遵,误了大事,老子拿你是问!”

    后面的官军听了,只得一队一队地往前面跑去,又与前面的官军发生了误会,彼此混战在一处。张郎也悄悄地返回了庄中。官军不断地混战,

    赵匡与张郎商议:“闹了大半夜,我们也该出去躲藏了。”

    王硕看看双方越战越激烈,不由得怀疑起来:“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马?”于是派人传令:“凡是官军立即停战。”

    大家重新点燃火把一看,却是闹了一场窝里斗。几个官军将领你埋怨我,我埋怨你,吵做了一堆。王硕好不容易劝住,下令围到天明再说。

    朱良又建议火攻。

    王硕同意,下令道:“准备柴禾和食油,点燃了扔进去,烧毁了村庄,再死死地围住。待到天明以后,再进庄中查看。”

    于是官军从四面八方点燃了柴禾,纷纷扔进了王家庄。庄中房屋顿时着了火,烧成了一片火海。可是待到天明,官军进入庄中一看,王家庄中一具尸体也没有。

    朱良不由得呆住了:“此役出动了两千人马,死伤了数十名官兵,不单走脱了赵匡、雷迁和公孙慧娘,就连许王两家的老小也未伤着一个,只好收兵了。可是回去又如何向刘大将军交待呢?”

    王硕下令将邻近的居民们捉来询问。谁知道一夜激战,邻近的居民早已外出逃避,哪里还能寻到一个人影?他勃然大怒,下令斩杀了周围十里内外的村民,好歹有了百余颗头颅,得以充作斩获的叛贼首级,然后整合了队伍,慢慢地向着普慈寨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