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91章 血战巨野

守城一方虽占了地利,但多半是不得天时的。攻城方可以想一切办法攻占城池,而守城方只能被动防守。历史也告诉我们,没有攻不破的堡垒。

    巨野城内府衙,张辽强忍着深深的疲惫,与高顺相对而坐,两人脸上都布满血污,此时连表情都看不出来。

    “五日了,若今夜还不来援军,你我怕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张辽苦笑道。

    “职责所在,虽死无憾。真如你所言,那只好多杀几个曹军,赚个够本。”高顺扯开包着的左臂,若无其事地甩甩手,额上豆大的汗珠立刻淌了下来,他仍是一声不吭,强忍剧痛。

    “你手臂受了箭伤,怎可轻动,赶紧包好,可莫要落下残疾。便是咱俩都战死,也莫要留下病根,到了那世界,我还指望和你一起继续领兵讨贼呢。”张辽与高顺共事多年,一起出生入死的交情,令他对高顺的伤势心如刀割,强笑着打趣道。

    “今夜你带马军从北门突围,我领陷阵营给你开道。”高顺一向惜言如金,并不多说半个字。

    “不行,绝对不行。你有伤在身,怎能叫你留守。要么一起突围,要么与巨野共存亡,我是朝廷钦封的平东将军,位尊于你,这是军令,你不要再多言。”张辽斩钉截铁道。老战友这是存了死志,虽然从高顺寥寥数语中不难读懂他对自己的关切,但张辽也不是那种负义之人,一时急了,连军衔都搬了出来。

    “嘿......”冷面的高顺难得笑了,尽管那笑容甚是难看。“张文远,你是平东将军,我是平南将军,你竟敢说自己位尊于我,你是俸禄比我多,还是带军比我多?你忘了小将军的嘱托了?保存有生力量,才能更有效地打击敌人,你我便是都战死在这里,对大局有什么裨益?你不曾负伤,逃出去的几率更大些,届时寻着温候和小将军,还能利用你对此间地形的熟悉为大军引路。不比留在这里困守等死强?”

    到了这种生死关头,高顺不再沉默,对张辽晓之以理,这片刻他仿佛将一生的话都说尽了。

    张辽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尽管心系高顺安危,但对当前形势亦非常明了。见高顺把话说到这份上,他再不辩驳,紧锁双眉半晌,一字一句道:“好,只待今夜三更,便依你所言行事。但你需谨记,一定活着等我搬兵回来。”

    高顺仿佛累了,闭上双眼不再多言,只微微点了点头。

    午夜,巨野城北门悄然开启,张辽引着骑兵,都用布包裹马蹄,缓缓向城外开出。身后高顺带着数百陷阵营,警惕地护卫着骑兵。

    在曹操面前,任何花招都是多余的,二人对此深深明白,城中兵力七拼八凑只有三千余众,也不足以支持声东击西的战术。因此二人也不搞什么玄虚,直截了当从北门而出,只要突破曹操封锁线,张辽手下并州骑兵便能逃出生天。

    巨野城西北是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大湖,唤作巨野泽,南面、东面多是山地,因此曹操将营寨分布在北、东、南三面,依山傍湖,尽得地理之妙,十万军势安营扎寨,绵延数里,将巨野围的水泄不通。

    这种情势下,张辽、高顺二人对突围方向根本没得选择,从大湖逃走肯定行不通,而山地又不利于骑兵行进,客观现实摆在眼前,只好冒险从曹营突围。

    深秋的夜,颇为凄凉又静的可怕,张辽紧紧攥住刀柄,额头早已汗迹斑斑,这般寂静,叫他心中陡然生出不安之感。不远处曹操营帐灯火通明,依稀可见一列列巡哨的军士,各自精神抖擞,曹操治军有方可见一斑。

    悄无声息地行了半里,为了防止曹操设的陷阱,高顺带领陷阵营做了前队,做了一回工兵。陷阵营本身就是工兵的鼻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都是他们强项,若论战斗力,或许天下还能有个别队伍能望其项背,但说到专业技能,那绝对是当世佼佼者。

    一路下来,果然排除了不少险情,曹操这人是用兵的大家,对行军作战自然有一套高深的心得。相对于他的韬略,设陷阱之类不过是小儿科。

    只是如此一来,行军速度异常缓慢,一个时辰很快过去,突围军行了还不到两里。张辽心中暗暗着急,来到高顺马前低声道:“如此不是办法,这般速度只怕挨到曹营,天便已大亮,哪里还能够走脱。不如我等且回城去,再作打算。”

    高顺扫了一眼颇为疲惫的陷阵营众军士,眉头紧锁道:“曹贼奸猾,竟布下这许多陷阱,确实于我不利。但我等既已行到此,岂能半途而废?若是回城不正趁了曹贼心意?”

    当下高顺顾不得爱惜军士,频频催促,叫陷阵营加快速度。陷阵营这几百军士都是高顺从并州一路带过来的,跟着高顺刀山火海数年时光,早把高顺当做亲人一般。

    平日里训练虽百般严格,但高顺于生活上甚是体恤众人,每每发下奉钱,高顺从不私藏,尽皆买酒肉犒赏大伙,又与众军吃住皆在军营,从不为自己徇私。因此众军对高顺充满敬意,各个都愿意效死。

    此时见高顺急成这般模样,陷阵营众人不顾伤痛疲惫,咬着牙排查陷阱埋伏,由于天色太暗,又不敢点火,不少人掉进陷阱被尖锐的木桩和铁钩夺去生命。但众人仍旧前赴后继,没有一个畏惧。便是掉进陷阱之人,也是一声不吭,默默地忍受着巨大地痛苦,直至耗尽生命。

    饶是高顺铁一般的汉子,也难掩心中悲痛,若非夜色掩盖,不难发现此刻他已经泪流满面。

    又过一个时辰,众人终于摸到曹营边缘,张辽俯下身形低声对高顺道:“就送到这里吧,你手下尽是步兵,一会冲杀起来,脚程太慢,只怕来不及回城。”

    高顺点点头,只是淡淡道声“保重”,便引着陷阵营向城中返回。时间紧迫,张辽将所有疑虑抛在脑后,看着高顺渐行渐远,缓缓抬起手中长刀,便要下令冲寨。

    一刹那变故突生,张辽正待下令,只见漫山遍野火光四起,高顺四周忽然涌来大批骑兵,将几百陷阵营牢牢围在核心,当先一将,骑着高头大马,身强体壮,手持一杆大枪。身后旗号,分明写着‘夏侯’二字,正是夏侯惇。

    夏侯惇怒喝一声:“张辽、高顺,你二人已经穷途末路,这点算计怎能瞒过我家主公和戏军师,还不下马受降?”

    张辽暗道不好,果然眼前的曹军寨子里,忽然火光冲天,将五更黑夜照的亮如白昼,两员大将一左一右携大军冲杀出来,将张辽亦围在核心,正是夏侯渊和曹仁。

    曹操不仅善于夜战,更是对夜间劫寨防范甚严,这也是人之常情,打雁的哪有不防备大雁啄自己眼睛的?再者曹操连日攻城,也看出巨野守军乃是强弩之末,因此定计叫众将夜夜埋伏,果然等到了突围的二人。

    这下二人被分割包围,可谓插翅难飞,张辽暗忖今夜怕是绝无生计,不由得心一横,高声号召众军道:“我等既已从军,就该有为国捐躯的觉悟,今日虽然天不佑我并州军,但我等也不可坐以待毙,众人随我杀过去,与高将军汇合,便是战死,也要死在巨野城下。温候和大将军援兵即刻便到,自会替我等报仇。杀!”

    并州铁骑悍勇异常,听张辽一番豪言,都被激起血性,众人齐喊一声“杀!”,便在张辽的带领下,策马向高顺处冲去。千余人的骑军,竟有万马奔腾的气势。

    陷阵营已迅速结成圆阵,抵御着四面冲突上来的曹军骑兵,高顺一马当先,与夏侯惇战在一处。

    夏侯惇连日苦闷不已,小小的巨野城,竟是久攻不下,今番见着高顺,令他一腔怒火找着发泄处,因此一杆大枪舞得水泼不进,直往高顺要害招呼。高顺原本手臂受伤,就已力怯,对手又是曹营之中数一数二的大将,武艺自然逊了不止一筹,交手不过三五合,便刀法散乱,露了败象。

    夏侯惇得势不让人,枪招更急,一心只想尽快结果了高顺。堪堪十招出头,便逮着空当,大枪一抖向高顺心口扎来。高顺旧力用尽,新力未生,左臂又难以动弹,眼见得夏侯惇的枪势来的迅疾,避无可避,只好凭借多年的经验两腿一夹战马,身体略略向右偏了一偏,叫枪头扎进自己左肩。

    虽然高顺伤势更重,但好歹没有致命,夏侯惇暗道一声可惜,双手一叫力,便想撤出长枪,再寻战机。高顺深知若是被他再扎一枪,必然丧命,因此哪里肯让他轻松扯出枪头,于是右手弃了刀,紧紧抓住枪杆,双腿紧紧夹住战马,借着马力死命与夏侯惇抗衡着。

    大概人在危急关头爆发出的力量真的难以估量,夏侯惇虽然一身巨力,但手中的枪却始终被高顺拽着,挣不出来,两人一时僵持不下。

    二人身边军士见主将这般纠结,都顾不上其他,尽皆涌到二人身侧,想要助各自主将一臂之力,一时间兵对兵、将对将,双方虽是人数相差悬殊,但都拼了命地战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