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94章 烧他娘的

巨野城在张辽、高顺这大半年的经营之下,粮草丰足,守城所用弓箭、檑木、石块也颇为足备。辛锐不由暗自庆幸,多亏自己未雨绸缪,用这二人前来守御。

    早在先前,城中百姓就多半出逃躲避战乱,因此辛锐又打起了民房的主意,说不得只好先拆那些空了的民居,为大军提供守城砖石木料,等此战过后,再给百姓新建房舍也就是了。

    百姓不多亦是好事,一来战时可避免伤及无辜,再者也便于监管,防止曹操细作混在其中,祸乱城内。辛锐特地调出一千军士,对百姓加以约束,防止肘腋生变。

    眼见曹操大寨井然有序,没有一丝凌乱,辛锐知道曹操这是准备最后一搏,趁自己大军未至,立足未稳之时拿下巨野,并无撤军的打算,因此辛锐对城防做了布置:“由张辽、许褚、马云騄和徐盛各率三千步军,分守四门,马超和我带领五千飞熊军,于城内四处巡哨,接应四门,若是哪边攻势强劲,可以相机出城冲杀。”

    众将领诺,辛锐郑重对张辽道:“文远叔父,你有伤在身,原本不该派你上城的,只是眼下事急从权,只好辛苦你了。”

    “大将军何出此言,张某这点伤都是小事,守城之战义不容辞。”张辽慷慨道。

    “此番曹操铁了心要拿下巨野,诸位一定要多加小心,四门战况,随时叫传令报告给我,只要能坚守到戌时,我军便取胜有望。”辛锐又对众将谆谆叮嘱道。

    “张、高二位将军领兵万余尚能坚守五日,某等如今放着两万军马在此,守一日又有何难!”许褚一声暴叫,众将都大笑起来。

    分拨已定,众人各自领命行事,城小有城小的好处,并不需太多军马,便可布满城墙,曹操大军虽人多势众,但在攻城时却施展不开,毫无转圜,只能一波又一波地轮番轰炸。

    这种攻城战,拼的也是意志力和预备队,若是守军后援不济,迟早被曹军的车轮进攻夺得城头,因此辛锐下令四城守卫皆分作三队,每队守城一个时辰之后换岗。从巳时到戌时这六个时辰里,每队各守两次。

    不多时,曹营鼓声大作,四面攻城大军由远及近缓缓出动,曹操此番将所有攻城器械悉数派遣上阵,数十架云梯、冲车、井阑由上千军士推动,像人潮中的巨兽,面露狰狞地朝巨野开来。

    曹操下了血本,这回当真是不成功便成仁,他自领中军在城外督阵,余下前后左右四军,各自分配十数架攻城器械,由众将率领,悍不畏死地冲到城下。

    战事一触即发,双方早就结下死仇,因此并不需要多余的答话,见面便是用兵器问候对方。

    四万人马围定四门,各分成几个梯队,将云梯和井阑靠在城墙根上,开始攀登,冲车也第一时间荡起大木槌,冲击着那稍显薄弱的城门。城上也动了起来,箭矢、滚石、檑木、滚烫的沸油,不要钱似地抛向曹军,一时间凄厉的叫喊声弥漫在巨野上空。

    辛锐和马超分兵而行,开城门一番冲杀,击毁数架冲车,护城河早被曹军以沙土填成平地,因此倒是便利了骑军冲锋,辛锐打的巧妙,只是驱散城门口的步兵,待曹军骑兵上来抢夺城门之时,便果断回军,叫曹军捉摸不定。

    曹军的第一波攻击,就在巨野众志成城之下成功抵御住了。北海之军,果然不是吃素的,身在中军的曹操暗暗心悸。

    看着巨野这薄弱的城墙,辛锐也是头疼不已,护城河丈许宽,过河便是城门,主城墙异常狭小,没有吊桥、月城、羊马墙,光秃秃易攻难守。张辽、高顺也不是圣人,难免有所疏失,若是这半年多光景能好好将城池修整一番,此时之战怕不多了好几成胜算?

    曹军是绝不会放弃攻城的,放着四倍的兵力在此,若不能一举拿下巨野,捉了辛锐,那这番战事便是大大的失败。很快,第二波攻击又上来了。

    这时双方都已杀红了眼,任何计谋都变成了多余,曹军不愧百战雄师,第一波折了些许人马,并没有叫他们畏缩,反而激起众人血性,是以更加悍不畏死地向井阑攀爬。

    两军交锋,士气和经验都是不可或缺的决胜因素。曹军屡屡受挫,在气势上略输于巨野守军,但论起战斗经验,这些过惯了刀头舔血生活的原黄巾贼,却各个都是老兵油子。

    从参加黄巾开始,经过朝廷屡次围剿却仍然活下来的,绝大多数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曹操对这样的军士最是喜爱,因此不惜大费周章转战南北,大力讨伐黄巾余党。

    收编了黄巾军,一方面博得一个保境安民的好名声,这点名声倒是最无足轻重的,最实惠的莫过于得到百姓支持,大大保障了钱粮军需,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收编了黄巾余党,这些精壮可谓为将者不可多得的财富,虽然军纪差,但其战力强劲和骁勇狠辣却是天下兵士之翘楚。

    曹操最擅练兵,又恩威并施令众军归心,因此在成功解决黄巾军纪律涣散这个弊端之后,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一支可以横扫天下的劲旅。若不是辛锐横空出世,此刻的曹操只怕早已一统中原,占据青、兖、豫、徐四州,挟持了天子,正在酝酿和袁绍的北方决战吧。

    相对于曹军的老辣,北海军却显得稚嫩了不少。虽然有着天底下最科学的练兵方法,军容雄壮齐整,装备也是一流,但这群军士大大缺乏实战经验。尤其是新征的常规军,正式入伍不过旬月,就算有着此前预备役的数月训练,始终缺了一股历经血与火之后所特有的魄力,万幸北海统军的将领都是出类拔萃,将是军魂,有他们亲身带动,一战下来,多少能给这些新兵蛋子带来点经验。

    最令辛锐感到欣慰的一点,便是北海开设讲武堂,对各级军官进行的教育了,所谓军政不分家,并非要军人懂得政治,但军人起码应该懂得,他们为何而战。北海良好的社会环境,令各地迁居到彼的难民逐日增多,而新征兵士,大多都出自这些百姓家中,亲眼所见自己当兵吃饷,家人还能受到政府额外的照顾,家人的欢声笑语,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谁心中没有一本账?

    辛锐给予他们的,是一片可以吃饱穿暖的乐土,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为了让这种富足的生活延续下去,每个参军之人都由衷地穿上铠甲,拿起刀枪,心甘情愿走上战场。

    这便是人性,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这种渴望经过讲武堂的教授,变成一种对外来侵略者的深深敌视,因为国破便意味着家亡,既然有人想来抢夺自己的领土,戕害自己的家人,那么消灭侵略者,捍卫家园,势在必行。

    军人可以不懂政治,最好不懂政治,但必须忠于职责,忠于使命,有自己的信仰。这便是北海军的信条,也是辛锐站在伟人肩上,总结出来的军略。

    狭路相逢勇者胜,双方都有必胜的信念,都有战斗的理由,曹军悍不畏死地向城头猛冲,狡猾地躲避着箭矢爬到井阑上方,甫一露面,便遭到北海军迎头痛击,长枪大刀一通招呼,往往将曹军推下井阑,重重地摔到城下。

    曹军也不甘示弱,依仗自己格斗经验丰富,左躲右闪,出其不意便击中北海守军,不少带伤的北海军壮士,不避刀枪直接扑向曹军,与其一同坠落城下。巨野城墙变成一台巨大的绞肉机,残酷地剥夺着双方将士的生命。午时末,城下曹军的尸体堆积如山,几丈之内的土地,都变成暗红色。

    守军各门损耗都不轻,第一队和第二队步军,皆剩下不足半数,辛锐暗自揪心。似这般打下去,再有两个时辰,只怕曹军就要破城。如今双方都是不惜一切代价要置对方于死地,曹军毕竟人多势众生力军颇多,这样亡命地轮班冲锋,巨野城危矣。

    曹军的云梯、井阑、冲车,这三样攻城利器着实叫辛锐苦恼,有了云梯和井阑,本就不高的巨野城墙形同虚设,曹军弓箭令守军吃足了苦头,冲车虽然前番击毁几架,但还有为数不少,城门已经摇摇欲坠,经不起折腾了。

    幸好曹操还没得到刘晔,若是此时再造出霹雳车,那可真够自己喝上一壶了,辛锐苦中作乐想到。

    正巡视至马云騄所在的西门,只见云騄正在吩咐军士,向城上运桐油,见了桐油,辛锐豁然开朗,大喊道:“火攻,对了,用火攻。”

    众人见状吃了一吓,只见辛锐唤过马云騄和三个传令兵,下令道:“待下一波曹军攻来时,命众军士点起火把,将桐油泼到云梯和井阑上,丢进火把,那些木头家什遇火便着,岂不是再也无法使用?你三个速速传令其余三门,依次计行事,给我狠狠地烧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