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90章 兖州烽火起

孙策喊的倒不是假话,原来周瑜早引着一千丹阳军,在秣陵城外埋伏,见薛礼、张英率军出城,待到大营火起,便趁着城内空虚,率军一举攻进了秣陵。

    这场没有悬念的战役过后,孙策顺利入主秣陵,计点战利,兵马增至两万余,钱粮无数。薛礼、张英、陈横都因为不肯投降而死在乱军之中,孙策下令好生安葬。

    自此丹阳郡全境归了孙策,由于有二张和周瑜这种治政练兵的国士,孙策很快便实质性掌握了这一郡的军政大权,由于施政得法,因势利导,百姓对新来的统治者并没有恐慌或抵触,照常安居乐业。

    周瑜的北海之行为丹阳郡的治理增色不少,先是汰换军士,因为有北海治军成法,因此周瑜活学活用,将军队中老弱病残都予以退役,发付重饷,给予田地牲口,复为民众,只留下身强力健的精英,按月发放军饷;其次整顿军纪,将滋扰百姓列为头号大罪,使军风焕然一新。这些前提做完之后,再利用周边颇多的盗贼练兵,率领军队四处讨贼,安定民心,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这些政绩做下来,从周边郡县举家迁移过来无数百姓,丹阳郡人口剧增,兵员得到大大的补充。百姓得到官军庇护,经常杀猪宰牛前来犒军,孙策、周瑜嘱咐军士不得白食,每每都按高于市价的金钱回赠百姓,不多时,军民便多了一层难舍的亲情。百姓亦都亲切地称呼孙策、周瑜做‘孙郎’、‘周郎’。

    有了立足之地,孙策将母亲吴氏、弟弟孙权、妹妹孙仁以及自己叔父孙静等一家老小都迁了过来。

    孙策、周瑜这对少年兄弟终于可以一展平生抱负,秣陵城的规划,以北海为样板,设立各司,又开招贤馆广纳天下英雄。入主秣陵数日,便上表朝廷,报捷于天子和辛锐。正好吕范尚在北海,又得辛锐从中斡旋,天子虽然对宗亲刘繇败逃有所不豫,但念在孙策和其父孙坚曾讨伐董卓有功,加上辛锐对孙策、周瑜推崇不已,也只得下诏勉励。

    对于天子而言,刘繇这样一个没甚大作为的‘鸡肋’宗亲,远远比不上一个忠于自己且有才干的外姓。孙策不费吹灰之力占了秣陵,雄踞丹阳郡,如此一来攻略江东不过是时间问题,江东本是富庶之地,常年被各种势力盘踞,就连严白虎这种草寇,都在吴郡扯起大旗,号称东吴德王。

    朝廷于江东的政令不能通达,因此皇上多少年竟是一点进贡都捞不到。如此看来,若是孙策一家独大,能够消灭那些乱七八糟的割据势力,再加上有辛锐这层关系,朝廷东南门户可以得到安宁不说,也更利于皇帝统治。

    辛锐接到消息自然颇为欣喜,忽然想到造纸坊所造竹纸需要大量毛竹,而江浙正是毛竹的主产区之一,江东原材料如果能大量引进,一方面解决北海原料匮乏,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江东经济发展。

    于是辛锐修书一封,叫吕范捎给周瑜,信中除了对周瑜言及军政之事,再就是叫他尽快造出海船,争取早日从海路与北海相联系,毕竟陆路遥远且运载量不大,江东与北海中间还隔着袁术、刘备等诸侯,袁术见孙策得了江东,又岂能坐视不理?

    江东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的中原却是乌云密布,风雨飘摇。十月间,曹操终于坐不住了,颍、豫经过这半年多的治理,已经颇有气象,现下兵强马壮粮草足备,曹操怎能眼看着吕布和辛锐一天天强大起来。留下荀彧、程昱等人看家,曹操亲起大军十万,向兖州杀来。

    曹操本意想先下了徐州,将刘备赶出去。毕竟前番和陶谦的杀父之仇还是叫他难以释怀,而今陶谦已死,刘备自然而然成了替罪羊。曹操此举倒不是单纯的被仇恨冲昏了头,夺得徐州也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的,虽说徐州一马平川,易攻难守,但这里的钱粮物产,足以叫任何一家诸侯垂涎三尺。

    再者曹操也有不忿刘备坐大之意,想他刘大耳朵一个编草鞋的出身,何德何能竟被陶谦以一州相让,又被皇帝看中,钦封的左将军,还给了个亭侯!自己公卿之后,又颇多战功,仅仅得了个司隶校尉,录尚书事的小封赏。

    见曹操如此纠结于徐州,荀彧劝谏道:“以前汉高祖据守关中,光武帝占领河内,都是依仗地利徐图进取,最后才能夺得天下。而今主公若是先取徐州,固然刘备势力偏弱,可以一战而下,但吕布、辛锐必然掣肘,因此带兵少了,不能立刻取胜,带兵多了吕布必然趁后方空虚,前来攻打,后方若是不稳,我等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兖州是主公的根本,现下放着吕布这头豺狼占着主公的旧地而置之不理,实在不妥,万望主公三思。”

    曹操沉吟半晌,点点头道:“文若之言我亦知之,但吕布手下兵强马壮,又有辛锐为援,兖州的张辽、高顺治军甚是有一套手段,只怕贸然进军胜负难料。”

    戏志才闻言思索一番道:“我军最善夜袭,主公可趁夜进军兖州,只要兖州一定,濮阳孤城一座,趁势可下。北海那边我等可再去结连袁绍,叫他出兵平原以为呼应,袁绍去岁被辛锐占了平原,又败了他五千军士,必然愿与北海为敌,届时辛锐无暇分身,只能眼看着我等灭掉吕布。至于徐州刘备,只是癣疥之疾,只要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兖州,徐州唾手可得,主公也不必担心刘备会援助吕布,他三家联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何况辛锐占了徐州的琅琊国,刘备必然恨之入骨,能不落井下石就算好的了,再加上南边的袁术一直蠢蠢欲动,刘备哪里又敢轻易动兵。”

    闻听此言,曹操狭长的双目猛然睁开,射出一丝寒光,戏志才的大局观绝对是曹营中翘楚,经他这一番分析,曹操立刻豁然开朗:“志才之言最善,兵贵神速,今夜便起兵前往兖州,文若和仲德留守鄄城,其余众将,皆随我出征。”曹操果断下令道。

    数日间,兖州张辽、高顺告急,紧急军情雪片似地送到北海和濮阳的军机处。曹军来势汹汹,又兵多将广,张、高二将拼死抵挡,才堪堪守住兖州。高顺更是中了箭伤,所幸只是射在左臂,性命倒是无碍。

    辛锐得到战报,心急如焚,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曹操这一手不宣而战来的仍颇为突然,又是专打夜战,叫兖州守军吃尽了苦头,也就是张辽、高顺本领过硬,勉强能抵挡得住,若仍叫薛兰、李封守城,只怕兖州早已丢了。

    禀过天子,辛锐即刻点起军士,火速开往巨野。又遣出几骑快马,一面送信濮阳,相约吕布夹击,一面命平原的太史慈加强戒备,再知会徐州刘备,叫他趁机出沛国袭扰豫州,曹操主力都在兖州,想必无暇南顾,这般得便宜又没甚风险的事,刘备应当不会拒绝。

    这一回辛锐也算下了血本,秉承斩草除根、除恶务尽的信条,他从北海带出飞熊、骠骑两营精锐骑兵共两万人马,常规步军三万,弓兵一万,共计六万人马,许褚、马超、徐晃、马云騄、徐盛等将领悉数随军,除却外派的太史慈、辛霸及其部将,北海军几乎倾巢而出。

    另外泰山的臧霸业已得到将令,带领一万军马火速开往巨野汇合。

    时间异常宝贵,只有赶在巨野城破前到达,才能在士气不失的情况下给曹操迎头一击,但愿张辽、高顺能给点力,不要负了众望,辛锐于路上思量到。

    此时的曹操同样心急如焚,十万大军围困巨野,已过三日,对这样一个弹丸小城却始终难以啃的下来。由于张、高二将一早便听从辛锐安排,在沿途设置了烽火台,因此曹操原本得意的偷袭也变成明战,估摸这会,消息早就传到北海和濮阳去了。

    曹营大帐,曹操来回踱着步子,焦虑道:“巨野守军不过万余,城墙又低矮残破,我以十倍之军全力攻了三日,却毫无进展。再过旬日,那北海和濮阳尽皆来援,怎生是好?”

    众将都低了头,就连平日最为暴躁的夏侯渊,此刻也讷讷无语,张辽、高顺治军如此严谨,两军甫一交手便叫众将心惊不已,尤其是高顺手下八百陷阵营,每每当曹军攻至城门下,便大开城门冲杀出来,个个都是雄健精壮之士,身披重甲,手持巨盾和鬼头大刀,就连虎豹骑这等精锐亦非其对手,往往被砍得人仰马翻,狼狈不已。

    各家有苦自己知,曹操郁闷不已的同时,张辽和高顺亦是寝食难安。曹操此番来势汹汹,以十万之众袭取兖州,看来是志在必得。二人帐下万余军马,经过三日血战,已不足半数,陷阵营八百健儿,现在也只有五百左右,还人人带伤,每次曹军攻上城头,都被二将率军狠狠地挡回去,但曹军势头不减,己方却是人困马乏,近乎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