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56章 愿得一人

    拜师之事叫杨彪搞得令人哭笑不得,最终辛锐拿出决定:“老太尉莫急,儒学堂不日即将建成,小子想请老太尉出任祭酒一职,虽然屈才,但万望老太尉以北海大计为念,接受为盼。”

    杨彪闻言激动不已,口中却道:“老夫不看官职,只看小将军情谊拳拳,便做这儒学堂的祭酒吧。”

    “汝不愿做,我做。”陈珪揶揄道。

    “胡说。祭酒一职干系重大,岂是你这诡谲之辈能做得的。”杨彪吃陈珪激了,登时像头被扯着胡须的老虎。

    众人想笑又不敢笑,毕竟老头子们资历威望在那摆着,他们吵架斗嘴,岂是小年轻能掺和的。

    还是孔融调和道:“太尉成天嫌闷得慌,这不正是人尽其才了,我等也要去儒学堂任教,给太尉帮忙则个。”

    杨彪道:“文举、伯安但去教授,欢迎之至,就是不许汉瑜去,这老儿,不学无术,去了也是误人子弟。”

    见杨彪欣然接受校长一职,辛锐欢喜无限,北海离即墨很近,说不得哪天去请郑玄来当个客座教授,一举多得。

    由此,诸葛均便成了内定的北海一期学员,儒学堂落成后,将面向各阶层百姓,只要一心向学,成绩优异,人品端正,便可无偿前来报名。

    辛锐暗道:有杨彪、孔融、陈珪这帮人老成精的家伙教授,诸葛均当真前途无量,将来做个太守什么的,必然不在话下。

    同时这座北海城的‘清华、北大’,亦是着眼全民,将取士的物质杠杆降到最低,令庶族的寒门子弟亦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挣个好前程。如此,对社会发展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诸葛亮这边,辛锐决定代师收徒,再次利用姜尚一回,自此,辛锐便向诸葛亮传授奇门八卦,排兵布阵等手段,成了诸葛亮的师兄。

    吕蒙的文师傅一开始辛锐心中最理想的人选便是周瑜,无奈周瑜不日便要启程回江东,最后只得叫吕蒙继续跟着太史慈,太史慈毕竟同得姜尚传授,于兵法一道,颇有见地,教吕蒙是足够了。何况还有自己,还有诸葛亮,都可以共同探讨,使其进步。

    因此讲武堂的祭酒,亦由太史慈暂代,内定学员目前只有吕蒙,泰山诸将等,辛锐决定讲武堂落成之后,要从军队里选拔一批优秀军士,前来接受培训,这里将是北海的‘黄埔’,今后亦会是大汉的黄埔。

    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大多用兵大家,对自己的兵法心得都讳莫如深,教出徒弟饿死师傅,无论哪行都是如此,有了讲武堂,军官这个职业可以复制,彻底的变成教科书。用兵虽然要奇正相结合,但军人最重要的还是服从,因此复制虽然会遏制一些创造性思维,但对于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却是无可比拟的。

    这场宴会最终变成了政治局会议,毕竟现在的北海还有很多隐患,很多问题亟待处理。

    每个人都有很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辛锐带给大家走向崭新世界的远景,需要每个人尽其所能来实现。

    探讨完拜师和学堂事宜,老爷子们都借口不胜酒力而各自离席,辛锐知道,他们并未喝多,必定都是回去谋划教学大纲,为即将到来的教授工作做准备去了。

    这些老一辈的士子,在黑暗来临时也许彷徨过,沉溺过,但现在的北海,令他们燃起了新生的火把,令他们再度焕发激情,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新时代的到来添一份助力。

    怀着无比感动送走了一帮老头,辛锐便和众人议起北海政事。吕玲绮早就不耐烦这场面,跑出去玩去了。

    “主公,曹操这番失了这许多百姓,又折了大将曹洪和许多军马,必然不肯甘休,我等不若联合温候,一鼓作气拿下兖州。”杨修进言道。连日间均是捷报,杨修现在有些自信爆棚。

    “德祖有些莽撞了,我军现在兵力不足,新招军士亦未形成战力,即使与温候相约夹击,亦难全胜。”太史慈道。

    “那不若继续袭扰,叫他日夜不安,防不胜防。”马超吃了骚扰劫掠的甜头,兴奋地道。

    “此计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最多再去一趟,以后便再难有大功劳,曹操帐下,文武皆非泛泛,若是他布下埋伏,我等必有损伤。”周瑜摇头道。

    “公佑,从兖州逃过来的流民,人口多少?如何安置的?”辛锐忽然问道,却没谈用兵之事。

    “禀主公,截至昨日,流民共计三千六百百九十三户,人口共两万余,皆登记造册之后,安置在小城。”孙乾脱口而出。

    辛锐满意地点点头,对陈登道:“元龙,自明日起,你先暂停手头公务,和德祖一起,做一件事,在警备司造册,将每户每人尽皆录入,而后每人发放凭证,晓谕所有百姓,北海城内相关区域,无凭证者,不得擅入,否则以奸细罪论处。”

    陈登见辛锐说得如此严重,意识到流民中可能混入奸细一事,事关重大,当下应诺。

    辛锐这才对诸人道:“有时候,这些不见血的战争比沙场上拼搏更加致命,当前我等还是需要巩固根本,移民、筑城、生产、练兵等皆为头等要务,待外围建设兵团尽皆完善,再行对外扩张。”

    诸人领命,辛锐道:“方才所说开酒店之事,虽说不急,子仲也尽快拿个议案出来,年后便开始逐步施行,前期先从十三州治所开起,还有帝都长安,从流民中挑些机警的,最好是当地人做掌柜,每个酒店配属十余名军士做伙计,一定要小心经营,不可惹是生非,暴露身份,扬州和凉州便由公瑾、孟起自行安排人手,我等不加干预。”

    糜竺点点头,若有所思,马超闻言起身道:“主公何必如此,难道对超有所怀疑?”

    “孟起误会了,你也知这酒店乃是我北海设在各地之耳目,西凉乃是寿成公治下,又有孟起这层关系,与我北海更是亲如一家,我岂能做出监视自家人这般叫兄弟寒心的事。”辛锐正色道。

    马超感动道:“孟起亦知主公之心,只是主公不知,韩遂那厮,虽与我父有八拜之交,背地里却阴损之极,五年前,韩遂在西凉胁迫阎忠做元帅,我父亲见他势大,为保全家小,不得已助纣为虐,后来阎忠以死殉国,我父亲亦是痛心疾首,起兵与韩遂打了几仗,但敌不过这厮,又被他用母亲和弟弟性命要挟,无奈只好又与之联合,前者韩遂欲攻占长安,挟持汉帝,我父亲苦劝不听,结果导致大败,我于安平镇得到家书,原本欲回西凉协助父亲,后来遇见主公,说替超化解家中之难,这便是所有前情。现在的西凉,虽名为我父亲治下,实则却是韩遂这厮暗箱操控,我父亲只不过是韩遂推在前面的挡箭牌罢了。”

    马腾竟然是个傀儡,辛锐闻言大惊,这倒真不曾了解。也是了,马腾当初有参加联合军讨伐董卓之事,演义里还有‘衣带诏’,可见其对汉帝还是忠心之至,由此观之,韩遂之事倒是顺理成章的了。

    “竟然是这样,既如此,孟起无需忧虑,前番我亦是料定寿成公安然无恙,因此才敢下书前去,而今寿成公与韩遂都得了朝廷加封,韩遂为稳定西凉局势,亦不敢轻易对寿成公下手,暂时当无大碍,只是委屈他了,你放心,我必当尽快谋划,早日灭掉韩遂,救寿成公于水火。”辛锐安慰道。

    “酒店之事,便由你选几个忠心之人,前去西凉开办。”辛锐又对马超补充道。

    “诺!”马超舒了口气,郑重应诺。

    “公瑾兄长,此番回江东,小弟还有一事相求,还请兄长万勿忘却。”辛锐对周瑜道。

    “敢不效命,请贤弟但讲无妨。”周瑜欣然道。

    “庐江是来年兄长攻略江东的第一站,太守陆康,颇有贤名,如今虽年逾七旬,但其人有勇有谋,忠心大汉,痛恨袁术,因此希望兄长若是取了庐江,能善待陆家一门。”辛锐嘱咐道。

    “贤弟所言,与愚兄不谋而合,这陆康的确是个可敬之人,若非伯符受制于袁术,我等亦需要一处根基立足,本不欲与之为敌。”周瑜点头叹道。

    “是啊,能和平相处最好不过。”辛锐赞许道:“陆康家中有一从孙,叫做陆议,如今应当是十二三岁上下,兄长定了庐江,请千万将此子送来北海,小弟多谢了。”

    “陆议?”周瑜奇怪道:“莫不又是贤弟‘英雄榜’上的人物?”

    这辛锐也是怪人一个,天下成名已久的奇才大贤有的是,以北海当下势力,招之不难,他怎地净对一些黄口孺子感兴趣,刚找来吕蒙、诸葛兄弟,又惦记上陆康的从孙。

    “是啊是啊,亦是家师要我代传兵法的。”辛锐讪笑道。

    “不难,来年便与你送来。”周瑜答应下道。

    这时大堂上闯进两个‘不速之客’,却是吕玲绮带着一个少女,不知从哪冒出来。

    “云騄姐姐,你看这宴席多么热闹,早叫你来你不来,菜都冷了。”吕玲绮一贯地人未到,声先至。

    马云騄来了?忙这许久,倒把这个人给忘了。辛锐暗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