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潘金莲传奇
字体: 16 + -

一百零七、大包索妻(二)

    wed jun 17 19:08:50 cst 2015

    为了能取得大王们的信任,他就寻机为他们办事。大王费里福的夫人杨芩要下山去娘家省亲,

    ·1371·

    他就主动请求为杨夫人保镖,费里福见跟随他多年的份上,就同意武葵的请求,并派了几个亲信护卫,一同下山。在杨夫人省亲的过程中,被本庄的里正发现了,并组织乡兵捉拿。在这危急时刻,他与其他跟随拼死抵抗,杀死了里正及几个乡兵,转移杨夫人的娘家人,并一把火烧了房屋,一路平安地将杨夫人及其家人,送上了二龙山,受得了大王的赏赐。还将他升为护卫长,得到大王的信赖。在与强人的接触中,得知他们大都出身穷苦农民,在官逼民反的情况下,上山结伙入匪,打家劫舍,来维持生活。要不谁愿意去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去做与官家做对山寇呢。他们很赞成方腊与宋江的起义,但不赞成方腊的个人英雄,也不赞成宋江被朝廷的招抚。他们说,打家劫舍,兄弟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过消停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何必进京当什么官。最后的下场可悲。朝廷的皇帝老儿及高官们,个个都是花花肠子,对穷人的队伍都是“黄鼠狼子给鸡拜年——没按好心”的。他想,山寇的良心还没有泯灭,于是他想逃避下山了。但心中想念妻子与父母如同“度日如年”,于是他就向大王费里福,说明了他几年来想念妻子与父母的心情。费里福念其多年来对他的忠诚,并救过他的夫人及其家人的命,就同意他下山回家省亲,并期待着他能回来。

    他说完后,叔叔说他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了侄儿一顿,是怪罪侄儿了。但也怪罪他当初不应该醉了酒。其实,李庆林是很

    ·1372·

    后悔的,自己不胜酒量,却喝了点烧酒,误了回家的路程,而导致被劫持,当了山寇。家里的妻子也走道了,父母也相继去世了,弟弟也无依无靠了,真是后悔莫及。哥俩抱头痛哭一场,哭完后他跪下给叔叔磕了三个响头,以感谢叔叔对弟弟多年来的养育之恩,并说以后定会报答,不提。他问叔叔怎么能讨回妻子乔氏时,叔叔也没有什么好法子。究竟如何办,要他自己拿主意想办法。在山里八年,他必然不知不觉地染上了匪气,他想要宰了武葵与他的孩子,将妻子乔氏携上山去。但又一想,人家武葵也是明媒正娶他的妻子,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滥杀无辜,就决定请教武植给他拿主意。武植听说后也很犯难,对于这种蹊跷的婚事案来说,他与潘金莲从来也未听说过,但眼前的事实就是真的,既不能回避他,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处理好它。否则的话,这个匪气十足的李大包,很可能对武葵的家人下毒手的,酿成血案。为了开导他,武植潘金莲就给他出主意,要他到清河城莫克衙门告状,以求官府来解决。李庆林就按着武植潘金莲的主意去了清河,莫克将他轰出了衙门,说这种婚事不算什么,自己自行解决,衙门不管。

    李庆林在莫克衙门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后又去请教武植,武植说道:“女真人还是保留以母为尊的习俗,女人改嫁与否是天经地义的事,就连官府也无权干涉。他们把你轰出衙门,也算是正常的事。如今你要讨回妻子,只能是用调解的办法来解决。

    ·1373·

    要么就放弃,天底下的‘两条腿的板凳没有’,两条腿的女人不有的是么?只要你辛勤劳作,积攒银钱,就能索着好媳妇的。你看如何?到那时,老朽会给你做媒的。明媒正娶,好好过日子,白头到老,多好啊。”潘金莲也说道:“贤侄的妻子改嫁也是在情理之中。贤侄一去三年不归,都认为你失踪了呢。再说了令尊多病,令弟年幼,你的妻子在家怎么生活呢。她是不愿意走道的,在这生活逼迫的情况下,不走道也是无法生活下去的,贤侄应该理解才是。再说了,人家武葵娶妻也是明媒正娶,并且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了。就这种情况,贤侄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得失,往长里打算,找个轻手利脚的姑娘家为妻多好哇?你说呢,贤侄?”武植潘金莲虽然对李庆林苦口婆心的开导,但他还是心里明白,思想打摽。这个八年不劳作,满身沾满了匪气的他,那愿意用汗水去换取劳动果实,再娶妻生子,去过安稳的日子。他还是满脑子想用速成的办法,来讨回乔氏。这样,他就一个钱不花,得了乔氏。于是就用粗暴的手段,多次去武葵家讨要乔氏。武家吓的不得了,就同意他领回乔氏。但乔氏不干,说他忘恩负义,一点也不讲夫妻情。虽然是被山上强人所迫,几个月还行,都快十年了才回来,还有脸来讨她,刷他“破木车颠个——不行了”。李庆林对武葵家人发威,但就是对乔氏不发威。为了威逼乔氏回心转意,他就声称要将乔氏所生的两个孩子杀死,以绝后患。武葵家里的人可吓坏了,就

    ·1374·

    都给李庆林跪下求饶,让他手下留情,别断了武家的后;他们并且也给乔氏跪下,要她看在孩子的面上,就同意跟他回去,以免再出什么横祸。

    乔氏在武葵家生活多年,确实起到了贤妻良母的作用,孝敬公婆,体贴丈夫,抚养子女,料理家务,是说得出的。但一向温柔的她,对前夫却一反常态,令家里的人惊讶。越是这样僵持下去,危险性就越大。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就报告了里正。里正对这突如其来的案子,也束手无策,反而使李庆林的嚣张气焰更加猖狂,于是就急忙派人请武植速来。武植闻讯后,立即叫了两个武艺高强的家人,就来到了武葵的家里,控制了正在火头的李庆林。李庆林见惊动了武大学士,那种威风劲顿时就瘪茄子了。里正命人将他捆了起来交官,武植不允,说一旦交了官,问题就麻烦了,不但挽救不了李庆林,还有可能使他长期地蹲大狱。说李庆林虽然当了山中的强人,但他也是被逼无奈的。他既然能想方设法回来看看爹娘与妻子,说明他还是个有情有义之人,不能说走了八年就把他说的一无是处,那显然是不公平的。但现在李庆林却用简单粗暴的威胁办法去讨要妻子,那也显然是不对的了。武植说,以前李庆林曾两次找过他,他要求以调节的方式进行解决为好。没想到李庆林却自作主张,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事情既然到了这种地步,想要破镜重圆,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就像一个馍馍被掰开以后,再

    ·1375·

    合上的天衣无缝的话,显然是不行的。但事情有由坏的方面向好的方面转变的可能性,像李庆林与武葵这种连谋克都不管的民间纠纷的事,只要通过调解,心平气和的说和,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我们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息事宁人。里正很理解武植的心情,同意调解解决。武葵家里的人,很赞成武植的观点,很同意调解解决。李庆林自觉理亏词穷,不得不同意调解解决。但是,民间的调解与官府的调解,其力度是不一样的。民间的调解缺乏威慑力的,这就需要有周密的书面手续,当事人立字画押为凭。这样一旦涉及到官司,官府就能受理裁决的。武植与里正反复向他们做交待,陈说利弊,双方同意后,就开始调解。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但李庆林显然是理亏。为了使当事人心服口服,武植与里正商议,决定采用对比法,征服了强词夺理的李庆林。第一是谁与乔氏婚龄最长,显然是武葵与乔氏婚龄最长,长达四年以上;而李庆林才半年左右,就算乔氏改嫁前的时间都算上,还不到三年。第二是谁与乔氏有婚生子女,武葵与乔氏婚生有一男一女;而李庆林与乔氏婚姻存续期间,没有生育。第三是谁与乔氏在婚姻存续期间供养时间最长,显然是武葵;而李庆林及其家庭则在客观上,已经失去了供养乔氏的义务与能力,致使乔氏生活无着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