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潘金莲传奇
字体: 16 + -

八十五、人命关天(一)

    sat may 16 19:57:18 cst 2015

    又是一个水灾之年,有人说这是一龙治水。一龙涝嘛,二龙风调雨顺,龙多旱。因为,一条龙治水无龙监督,所以往往行雨会过了头,好发大水,年景就涝;两条龙治水,互相监督,就会风调雨顺;多龙治水会群龙无首,互相靠,谁也不干活,所以年景就旱。民间不有谚语吗,叫着“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这个道理。书归正传,话说京畿的汴河又泛滥成灾了。虽然有武植过去治理过,但时隔这些年,受流失的沙土及城市垃圾的淤积,早已失去了大水泄洪的能力。除皇城安然无恙外,里城与外城都是大水汪汪,淹死的百姓也不在少数。因此,排洪泄洪是摆在工部与开封府的头等大事。工部赖尚书年老多病,不能上一线指挥。因此,京畿的汴河排洪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武植这个左侍郎的肩上。一是工部正管水利,二是他过去治理过京畿水患,功勋卓著,三是他现在还是处在较年富力强的年华,四是他多谋善断,办事认真,在他的眼里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早朝上,蔡京一伙极力地推荐武植来担当此任。徽宗也问武植道:“武爱卿,怎么样,有没有决心哪?朕也想听听爱卿的意见,说说看。”现在的武植,其精神头不比年轻时的那种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了。从中状元进朝为官,到知事洛阳,

    ・1122・

    招抚宋江,等屡遭蔡京一伙的设障使坏,使他受到了不少的挫折。特别是朝廷调宋江去打方腊,直到安抚军的覆灭,对他思想上打击很大。使他一心为朝廷,一心为天下,一心为百姓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但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好品行、好思想、好作风。他打起精神,决定挑起这个重担。于是答道:“陛下,各位大人,京畿汴河水患告急,直接威胁到百姓的生命安危。人命关天哪,微臣以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泄洪。泄洪的关键是立即疏通汴河出城河道,那里已经是河道淤塞,排洪不畅,造成京畿河水泛滥。依微臣的愚见,现在立即组织京畿军民,动用人力、物力,全力以赴地疏通河道,以达到京畿泄洪之目的,解救百姓于水火。微臣以为,城内的泄洪由开封府负责,发动居民来完成。城外的泄洪由工部负责,发动军民来完成。这样,能全面铺开,重点攻关,以解除京畿水患。微臣想,既然陛下与各位大人信得过,微臣愿意接此重任,为朝廷,为百姓效劳,责无旁贷。”武植刚说完,蔡京奏道:“陛下,武大人还是过去那样不怕困难,敢挑重担的那副精神,令微臣敬佩。依微臣愚见,京畿的汴河泄洪工作,应由武大人统一指挥调度,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早日完成京畿泄洪任务。不知陛下与众臣意下如何?”童贯与高俅迎合蔡京奏道:“陛下,蔡太师所奏极是,京畿汴河泄洪工作非武大人莫属。微臣赞同,微臣赞同,诶

    ・1123・

    嘿嘿嘿,……”众臣也一致迎合赞同,徽宗准奏,遂下旨由武植统一指挥调度,工部与开封府密切配合,军民奋战,望早日完成泄洪重任。徽宗赐武植尚方宝剑,暗示官、军、民同心协力,做好京畿汴河泄洪任务,不得有误。武植得旨后表示,谢皇上与众大人的信任,不负重望,决心与开封府及广大军民同心协力,来完成京畿汴河泄洪任务,使朝廷及京畿百姓早日安宁。说完后,众臣鼓掌,表示信任与鼓励,不提。

    武植的作风是雷厉风行的,说干就干。他拿出当年治理京畿水患的精神头,与京畿军民一起进行汴河的泄洪工作。他身先士众,指挥调度在第一线。他不带皇上赐他的尚方宝剑,有人问他时,他说我们大家都是皇上的臣民,都是为自己家乡的安危,为百姓的幸福而自觉奋战的,何必用什么苛刻的法度来约束大家呢。一句话说的大伙心里热乎乎的,他是无声的命令,无声的调度。这比下几道命令还管用,比惩治几个违规者,要强得多。在河道清淤上,禁军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他们都是武松的部下,不用武植的命令,他们都心照不宣地奋战。城外的百姓们,都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纷纷拿起锹和筐,有的还划着船,与禁军们一起清理河淤。人海劳动,挖的挖,捞的捞,抬的抬,拉的拉,运的运,其场面煞是壮观。武植对属下们说道:“多好的军民啊,他们

    ・1124・

    不怕困难,善于战斗,群策群力地劳动,是我大宋的瑰宝。我看原定的四日完成的任务,两日就能完成。好,军民才是世上的英雄,我们如果离开了他们,则将一事无成的。”属下们诺诺说是,不提。京畿的泄洪进展是很顺利的,尽管雨下个不停,但没有影响军民们的劳动热情。他们只用了两天两宿的时间,就提前两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消息奏报的徽宗那里,徽宗表扬了武植工作劲头不减当年。传旨,京畿军民不负朕望,同心协力,完成京畿汴河泄洪任务,可喜可贺,精神可嘉,朕很欣慰。为褒奖武植等军民的功绩,奖武植白银五十两,奖武松白银三十两,……二十两,……十两。凡参加京畿泄洪劳动的军民,杀猪宰羊,摆宴犒劳。望尔等再接再厉,为彻底做好京畿泄洪工作,再立新功。钦此。武植等接旨,谢皇恩,军民山呼万岁,不提。(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