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真龙
字体: 16 + -

第一卷《少年梦》“第一章日藏大央隐真龙”

    在大央国民间有一个传说,开国国主禹央开疆裂土,定鼎天下之前,有一条青色大龙绕月嘶吟,盘踞在禹央屋顶。



    



    由此禹央便自御龙的传人,手持一柄青龙大刀,携大势,顺民意,揭竿而起,一举推翻当时腐败奢靡的统治,建立了大央国。



    



    而此故事也被后世广为流传,禹姓也被人们称之为真龙天子之姓。



    



    觅蚁归穴,倦鸟还巢,一轮残阳大日挂在山巅,此时的大央城内万家起灶,炊烟袅袅。



    



    大央城武王府外,一戎装老者横刀立马停在了门口,一帮兵卒见其来者,急促上去,拉缰绳,立马凳。



    



    此戎装老者身高八尺,头戴红缨之冠,一身银白精甲,步伐沉稳,隐隐中有一股霸权之势从体内散出,庄严肃目,不怒自威,让旁人不敢直视,龙行虎步直径来到武王府大堂门口。



    



    “老爷,您回来了”。



    



    从大堂内疾步的走出一青衫素袍老者,直上前去将戎装老者迎进屋内,边走边搭手,动作麻利娴熟,将戎装老者的一银白战甲,从其身上退去,转身挂在墙角的十字木架上,而后浈水沏茶。



    



    退去戎装的老者踱步来到大堂厅案前,提起笔架上一粗豪狼毛笔轻旋沾墨,在已摆好的宣纸上一气呵成写下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戎装老者名君武,大央国镇国大将军,官拜武国公,人称武王。



    



    君武盯着宣纸上的四个大字思索良久,放下毫笔轻声问道“玉儿怎么样了”。



    



    “老爷,小姐只吃了几口莲子粥就回房休息了,其他的都和往常一样,只是小姐的这相思之情看着越发严重啊”。



    



    “哎。。。”老者轻叹一口气。



    



    “阿福啊,我去玉儿房间看看,你让厨房再炒两小菜端到小姐房里来”。    



    



    “是老爷,我这就去准备”名为阿福的青衫老者躬腰转身退去。



    



    在武王府花园旁,一座亭台小楼悠然而立,一条雕文长廊迂回盘旋在莲花水中,楼阁内一锦衣绫罗女子端坐在圆桌前,手里捧着一圆盘刺绣,刺绣上一只彩色小老虎栩栩如生。



    



    女子延颈秀项,闭月羞花,手中的针线在绣布上来回穿梭,宛如要把自己的思绪全部绣刺在绣帕上,此女子正是武王目前唯一的女儿君如玉。



    



    



    君武本是儿女双全,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征战中儿子被敌人偷袭致死,其内室之妻由于悲伤过度也相继去世,只剩下一小女儿和自己相依解闷。



    



    可奈天公作美,女大不中留,君如玉一年前在翠屏山游玩时与一陌生男子一见钟情,两人瞒着君武私定终身,望月相约。



    



    而在一次相约中,晴空万里的高阳下,却是下起了磅礴大雨,两人在翠屏湖边的一座寺庙中躲雨时,暧昧难消,顿生情愫,情不自禁的进行了那天伦之事。



    



    事后陌生男子将一贴身佩戴的玉佩赠与君如玉,并郑重交代此物只做为日后相认之用,切不可对外人观看,否则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祸端,至此分别后,君如玉再也没见过此男子。



    



    



    武王也逐渐的发现,女儿的举止似乎和平日里有些不对,如玉知道此事是瞒不住的,在父亲的追问之下,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道了出来。



    



    



    还没听她说完,君武就拍案而起,动了雷霆之怒,想想自己的女儿如今年芳十七,正是花待晨露,玉出秀阁之际,居然在眼皮底下与陌生男子相约私会而且还有了身孕。



    



    当场就要如玉说出那宵小之辈究竟是谁,可是如玉的回答更是让他七窍生烟。



    



    因为如玉居然都不知道那厮姓啥名谁,甚至连住哪里也不知道,君武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并且吩咐下人,以后不得让小姐再外出。



    



    楼阁闺房中点着一炉檀香, 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屋内古朴而又典雅 ,窗前摆有一案书桌,书桌上还有不久书写留下的笔墨和纸张,书架上成列着一本本书籍。



    



    “爹爹,您坐”,君如玉欣喜的搬过一圆凳,让前来看望自己的父亲坐下,自己则是立在了侧旁。



    



    “也坐吧”,看着女儿挺着的肚子无奈淡淡的说道。



    



    “嗯”,君如玉轻嗯了一声,便乖巧的坐在了一旁。



    



    “玉儿啊,将你关在这雕文楼,你不会怪爹爹吧"。



    



    “都是我不好,让爹爹操心了”君如玉右手摸了摸肚子难为的道。



    



    



    “这一转眼都八个月了,孩子都快出生了,你还未出嫁,这要是传出去,以后怎么办呢,孩子怎么办呢,我君家的名誉何在,



    



    要是能找到那宵小也就罢了,就怕是一寻花浪子,,哎,,”。



    



    接下来的话君武没说下去,只是看着自己的女儿眼里带着慈祥的目光。



    



    一代镇国武王,平日里威严肃目,霸气侧漏,也只有在自己的女儿面偶尔才会显露出如此和蔼的神情。



    



    



    “爹爹,虽然事已至此,错已犯下,但女儿不后悔,那公子谈吐文雅,举止得体,微微的动作中透露着一股豪迈之气,并不像是那种浪荡公子,所以我与他相见如故,一见钟情,



    



    他之所以再没来找我,我想他也许是遇到了什么为难之事脱不开身,不过我相信他有一天会来找我的”。



    



    君如玉说的很自信,但略带疑虑的眼睛却表达出了她心里的想法,说到最后声音都小了很多,微微低着头不敢看君武的脸色,就这一低头却看见了君武腰间的玉制佩饰。



    



    如玉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一抬头看着君武思索的面容急声说道“爹爹,我给你看样东西”,说着便挺着肚子急急的向床榻走去。



    



    



    “走路慢点,别伤着身子”。



    



    君武看着女儿着急的走样,站起来柔声道。



    



    君如玉从枕席下摸出一锦帕,锦帕中央鼓起一块凸包,像是裹着一件什么东西。



    



    “爹爹,您看”如玉将锦帕递给了君武。



    



    



    “这是什么”,君武接过锦帕疑惑的问道。



    



    “这就是那公子临走时交给我的定情信物,并嘱咐我此物只可留着日后相认之用,不可对外人观看,否者可能会引来祸端”。



    



    “你怎么这会才拿出来,说不定靠它能确定那宵小是谁呢”。



    



    说着君武看了看这锦帕,露出迟疑之色,他看得出此锦帕乃是有上等绸缎精制而成,锦帕内镶有金丝,在市面上价格高昂,只有达官贵人才用的起,在迟疑中君武层层打开锦帕,最后翻出一块青色圆形之物。



    



    君武看到这青色之物,眼里顿时展现一种惊奇诧异之色。



    



    “此物从何而来”君武连忙急声问道。



    



    “就是那公子赠与女儿的定情信物啊”。



    



    君武看了看女儿,又仔细看了看那青色之物,眼角原本忧愁的皱纹仿佛一下子舒展开来,平日里为这事烦恼的面容也浮现出淡淡的笑容,但这笑容随即也变成了凝重之色。



    



    君武手中的这块青色之物,是由一条青色大龙盘踞而成,龙头居中,龙身绕龙头,盘旋而形成一块圆形的青色玉佩,只是在青龙口中不合情理的含了一颗看似是龙珠的细小血珠。



    



    君武捧着巴掌大小的龙形玉佩便已知道赠给女儿玉佩这人是谁了。



    



    “玉儿,此物为父认识,但现在的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还不到时候,这玉佩你要好生收好,切莫在让外人看到,还有啊,最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子,我盼着抱孙子呢”。



    



    今日的君武一反常态的柔和,说罢将玉佩郑重的包好后交给了如玉。



    



    “爹爹,你真的知道此物,还有那公子是谁”君如玉收好玉佩后欢喜的问道。



    



    此刻君武的脸上浮现出祥和的笑容,哈哈一笑说道“嗯,玉儿放心,那人为父心里有底,至于他后来为什么没有出现为父也知道其缘由,只要火候一到,为父自会为你做主的”。



    



    虽然君如玉此时的心里很想知道其中的真相,却没有继续再追问,君武的肯定让她安奈住了内心的激动。



    



    她知道父亲的话代表着何意义,如果不是事关重大,堂堂镇国武王还没有多少事能如此谨慎。



    



    “知道了爹爹”如玉欢喜的回道,看到君武脸上的笑容,压在君如玉心中的那块忧虑大石也松了下来。



    



    君武来到窗户前,打开了虚掩的阳窗,极远处青霞漫天,笼罩群山,那是贴着郁郁葱葱的山顶映衬出青色火烧云,此时青芒万丈,燃透了半边天,像极了一条扑伏在山峦顶的青色巨龙。



    



    看着云边快要沉入大山的云气青龙,捋了捋髯胡,不由的低声喃道“难道我君家也要有真龙出世了?”。



    



    



    初秋的黄叶仿佛在炎夏吸够了阳光,在风的催促下摇曳而下,落叶归根,化作富有营养的泥土实现它们最后的升华.



    



    转眼两个月快过去了,君武操练完军马后回到府中已是日落西山,秋日的天气有些阴沉,黑夜也仿佛来的很快,陆福在一旁伺候君武卸甲更衣。



    



    “玉儿怀胎已有十月了吧,”



    



    君武一边楫衣扣一边轻声问到。



    



    “是啊老爷,老奴观其情形小姐不日就会临盆了,我早已做好了各项准备老爷可放心”陆福沉稳的回答道。



    



    “那就好,呵呵,一想到自己忽然间就要当爷爷了,感觉自己一下子要变老了呢,要是玉儿能生个男孩,那我身上的担子就又多了一层,不过希望玉儿这次能为我君家争口气吧,最后我也就能躬身而退了”君武若有思索的说着。



    



    “呵呵呵,越到最后,反而有点心急了呢,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这些日子我就不去军营了,算是弥补一下之前对玉儿的一些亏欠吧,你去准备点吃的,我去玉儿哪里看看”。



    



    “是老爷,我这就去准备”陆福转身就要离去这时就听到门外一丫鬟紧张的喊道。



    



    “老爷,老爷,小姐快要生了”一年少的丫鬟顾不得礼节,慌张的前来禀报。



    



    “啊,快,快,阿福走”。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