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女兵
字体: 16 + -

第九十七章 孤独者

宋贵生背着长枪走上半坡,找不到日军哨兵的哨位,其实,本没有固定的哨位,日军士兵的哨位是流动的,以观察河岸和水牢为基本点,兼顾探查村外的情况。

    宋贵生选择了村边的一棵梅树,在梅树下不停地转悠。他转悠了一会,心情放松了些,却感到四肢乏力,眼皮也异样的沉重。他饿极了,更想睡,还倍感孤独,热辣辣的太阳光照射着他,他更感到疲倦。

    在水牢里,求生的本能支撑着他,他只顾得不停地舀水、舀水、再舀水,饥饿、困倦、疼痛和孤独袭上心头时,求生的欲望战胜了它们。

    “我不能这样软弱无力,这很危险,碰上敌人,自己有斗志,却没有战斗的力量,决不能再做小鬼子的俘虏,必须改善一下目前的处境,怎么办呢?美美的睡一觉是不可实现的,想吃点东西以救命,但哪里能弄到一点吃的呢?哪怕是半碗稀饭,或是半个玉米饼,也是救命的哪。中尉交待过,必须注意来换岗的日军哨兵,这来不得半点的差错。假若小鬼子感觉了哨兵失踪,势必引起日军的怀疑,身处险境的中尉就更加危险了,我必须坚持下去,我要抖擞精神!”

    梅树枝头挂满金黄的果实,太阳把金黄的果实照得诱人,宋贵生看着金黄的果实直舔嘴皮,不住地咽口气,但他不便采摘果实充饥,中国军人进入缅北是不能随意摘取群众的东西的,这是远征军二百师铁的纪律。

    梅树后边,是一户人家,茅屋顶上有淡灰色的青烟飘起来,茅屋里有煎炒刷锅的声响,好象在煎炒干豆腐,干豆腐的特有的辣呛香味从茅屋里飘出来,强烈地刺激着宋贵生的鼻翼,诱惑他背着长枪情不自禁地走向那户人家的大门口。

    宋贵生站在门外谨慎地往屋里张望,院子里一个全身穿着粗布黑衣的老女人站在院子里望见了他。

    “我肚饿变彪了,不能怕羞了,我讨要点饭食填填肚皮吧,我是讨饭吃,不是强抢!”

    宋贵生背好长枪,抬起两手凑在脸前,做着往嘴里扒饭的动作,老女人愣怔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宋贵生又做了一回扒饭的手势,老女人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却摇摇头转身走了。

    “我穿着小鬼子的这身狼皮,怪不得老人家不愿给我施舍,我不怪你,老人家啊!”

    宋贵生叹口气,摆摆手正要离开大门口,斜眼瞅见那老女人捧着一个木碗出现在了院子里。

    老女人紧绷着脸,捧着木碗蹒跚走出来,在离宋贵生丈把远的地方放下木碗,把一双竹筷搁在碗上,伸出干瘦的右手指了指木碗,转身走了回去。

    老女人满脸的恐惧,那样子俨然是碰上了鬼,送上一碗浆水凉饭,只求鬼怪领受了施舍,快点离开她的家门。

    “谢谢老人家,不管你把我当成什么鬼,赏给我一碗饭吃,我感激不尽!”

    宋贵生跨过门坎,捧起木碗返身走了出来,在心底默默地感谢着老人家。他走到梅树下的树荫里,蹲在路边才开始吃那碗饭。

    白生生的米饭头上几块油煎的干豆腐香味四溢,还泡有菜汤,辘辘饥肠迫使宋贵生不顾一切地大吃起来,眨眼间木碗就成空碗了。

    这时候,宋贵生猛然抬头望着刚才自己转悠的地方,一个日军士兵走到那儿,拄着枪站在哨位上,不停地向他摆手,示意他快回教堂本部去,日军士兵果然来换岗了。

    宋贵生与那日军士兵相隔二、三十米远,他不敢答话,举起手中的木碗在半空扬了扬,示意对方,自己还了木碗就走。

    “老人家的一碗饭救了我的急,还让我避开了小鬼子,菩萨佑护着我哪!”

    宋贵生把木碗送到门外,端端正正的摆在门坎上,放好竹筷,深深地向主人家鞠了一躬,起身时他瞅见那老女人别在屋角打量他。

    宋贵生不会克钦话,只能用汉语轻言谢意。他不敢久留,向老女人报以淡淡的一笑,再向老人深鞠一躬,然后转身离开了门口。

    “我去哪里呢,中尉说过,女兵们藏身在树林里,我只能去找寻女兵姐妹们!”

    宋贵生沿着村边的小路走向村后,他急切的要远离那日军哨兵,以免节外生枝。他也瞥过那日军哨兵一眼,那哨兵忠于职守,挺刮地站在哨位上注视着村前滚滚流淌的小河,完全不把他放在心上,宋贵生为自己的好运气感到庆幸,若果与那换岗的哨兵碰面,宋贵生还真不知道该怎样应对,难道也要把他干掉不成?

    “谢天谢地,小鬼子真把我当成同类了!”

    宋贵生抬头望一眼半天里挂着的红彤彤的大太阳,辨别出自己应该是在村西,按中尉说的,林芳护士长和尹海春应该藏在村东边的树林里。

    宋贵生没有选择,只有向茅邦村村后的树林走去,走进树林,自己就相对安全了,茂盛的树林能够深深地掩藏他,但他也害怕独自一人迷失在丛林里。

    茅邦村三面都与山林连结着,处处有通往山林的小路,宋贵生很容易就钻进了树林中。他斜斜地攀上半山腰,透过树林俯瞰茅邦村。

    整个茅邦村尽收眼底,掩映在稀疏有致的树林里的茅屋和铁皮房显得低矮简陋,错错落落的,远远看去,沐浴在灿烂阳光中的茅邦村,温暖而祥和,实在不敢相信其间隐藏着许多犹如魔鬼一般的日军军曹和士兵。

    “我找不到女兵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不能去找中尉,也不能只身一人去救杨丽娅,我该往东边走,我一定要找到护士长,我不能孤独一人了,单枪匹马,不象远征军战士!”

    宋贵生一直向着东方小心翼翼地走在树林里,树林里异样的寂静。他感到无限的孤独,他深切地盼望着遇上林芳,或是尹海春,也可以是高排长能够发现他的身影,让他尽快的与战友们相聚。

    可是想想自己穿着的日军军服,即使女兵们望见了他,也会把他当作日本鬼子退避三舍了。他想过用联络暗号,象那苦怄鸟呼唤女兵们,可是还不到时候,中尉听到苦怄鸟的啼唤会不知所措的。

    起风了,山风摇曳树枝发出一阵吱嘎嘎、吱嘎嘎的响声,令宋贵生心尖儿颤抖起来。

    “太不应该了,我怎能害怕呢?山林里没有妖魔鬼怪,我的心抖什么哪!”

    宋贵生选择一块干燥的地方,背倚一棵榆树坐了下来。

    阳光从树梢间洒下,把树下照得亮堂堂的。

    一只灰黄色的小鸟扇动着翅膀从红日的光晕里飞下来,落在一棵栎树的枝条上,小鸟和栋树皮的颜色十分相似。

    宋贵生睁大眼睛望着小鸟,小鸟也好奇地看着他;他们相互望着,默默无言。

    宋贵生揉了一下眼睑,又眨了眨眼睛,紧接着就望不见那只小鸟了,好象鸟儿融进了栎树的树身里。他有些感慨:小鸟无忧无虑,多么舒服自在哪!

    宋贵生想到鸟儿的自由飞翔,放松了自己,就打盹了。

    迷迷糊糊中,宋贵生做了个梦,梦见了两眼盈满泪水的杨丽娅在树林里呼唤他的名字,象鸟儿那般张开双翅扑闪着向他飞来,停在半空端详他,但他却胆怯了,紧紧捂住自己的脸,不敢正视杨丽娅泪汪汪的眼睛;他想喊杨丽娅却喊不出声,喉咙好象被什么僵硬的物体阻住了,他感觉自己将要窒息,伸长手臂胡乱抓着,想抓住杨丽娅,可是杨丽娅似在眼前又远在天边,蓦然间象那只灰黄色的小鸟消失在了红日的光晕里。

    “丽娅,我等着你呐,你怎么不说话,你别象鸟儿那样飞走哪!”

    宋贵生猛的一挣,两手在半空里乱抓一气,叫出惊乍乍的声音来,把自己惊醒了。他挺直身子抱紧长枪,摇摇脑袋清醒过来,才明白自己是在做了个梦。

    宋贵生无意识地抱紧长枪,昂头一看,他的眼前出现了几个模糊的高大的身影,他哧了一跳,以为天已经塌了,是巨人在顶着天,他稍稍清醒一些,看清了林芳和尹海春象巨人一般站在他的跟前。

    树林里阳光明媚,肜红彤红的,树冠后面的天空依然是蓝色的。

    林芳冲着宋贵生莞尔一笑,说:

    “贵生,你怎会打扮成这个样子,我们差点儿把你当成小鬼子给宰了。你大白天做春梦哪,大喊杨丽娅的名字,喊得又伤心又亲切。想丽娅呀,这不是时候。真遇上小鬼子,你就成鬼了,贵生,你太麻痹大意,这里不是做梦的地方。中尉呢,你怎会穿着小鬼子的军服?”

    “护士长,你别笑话我,我是梦见丽娅了!”宋贵生站起身,背好长枪说。“可是,丽娅还关在茅邦村的学堂里,我见不到她。中尉说了,今晚天黑时分行动。中尉杀了日本人的哨兵,把我从水牢里救了出来,要我来找寻你们,可是我穿着这身狼皮,你们怎敢见我?护士长,我两天两夜没阖眼了,我的屁股刚一沾地,眼皮就垮下来遮住了我明亮的眼睛!”

    “护士长,我们走吧,这里不安全。我们还是去跟高排长会合吧!”尹海春说。

    “贵生,醒过来,我们走,我们要去一个小鬼子找不到的地方!”林芳边走边说。“我们都听耐赛说了,贵生关在水牢里受折磨,我们正犯愁呐,中尉一人要去水牢救人,又要救关在小学堂的丽娅和妮莉、恰妹。这下好了,贵生脱离了苦海,听说水牢就象苦海一样苦啊,贵生兄弟,那比苦海还苦?小声点,要提防树林里有小鬼子的巡逻兵!”

    “贵生,你看见过丽娅吧,她现在情况怎样?”尹海春问道。

    宋贵生跟在林芳身后慢慢走着,话音带着悲伤:

    “我不知道,你别问我。那天,我和丽娅被带到茅邦村来,我就被丢进了水牢。见丽娅最后一面时,丽娅说过,宁可死,也决不做慰安妇。中尉今天早晨还看见过丽娅,我相信丽娅是清白的。海春,你不大相信丽娅会熬得过去?我相信丽娅,在军人荣誉和女人贞节面前,她宁可损失生命!”

    “我也相信丽娅不是泥土做的骨肉,她会是一个刚强的女兵!”尹海春说。

    “海春,做女人难,战场上的女兵更难啊!”林芳感慨地说。

    “我一定要去救丽娅,即使战死,我也要跟丽娅死在一起!”宋贵生说。

    “不要轻言死字,我们远征军死的人够多了!”尹海春轻声说。“我们二百师九千多兄弟姊妹,能有多少人活着回到祖国去呀?我们最后的七个女兵,李婷姐伤得厉害,燕梅妹妹牺牲了,还剩下我们五姐妹,我是不想死。护士长,我真想回家。可是又不能撇下丽娅妹妹!”

    林芳走在最前面,平静地说:

    “回家,等丽娅归来,我们就一起回家。现在,我们只能去敦希老人的小木屋,我担心叶尼娜又跟貌笛吵嘴,叶尼娜脾气真犟,是个犟妹子,她不能单独进茅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