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列传
字体: 16 + -

(9)缘临轻舟逢伊人

    sat mar 21 08:16:12 cst 2015

    淅沥沥的雨,打落在房顶的瓦上。落在木栏上,溅起晶莹的雨花散落在油灯身旁,桌上摆放着胭脂,微微有些散乱。烛光挺立在窗前,昂首眺望着远方,珠帘扬起,悬挂在梁上。窗子的那一头,是沿着河的走廊。

    窗外烟气氤氲,笼罩着整个皖县,望不见对岸青苔的模样。风拂过,细腻温润的断线轻轻趴在脸上,有些清凉,有些感叹。

    是谁在感叹,那样轻柔,那样婉转。

    屋里淡绿色的帘帐悠悠扬起,一抹清香,随风飘散,飘到她去不到的远方。他不在身旁,他说他要去荆襄,一个她不认识的地方。很快就会回来,莫要牵肠,莫要忧伤。她知道,知道有个地方叫荆州,那里有个地方,叫襄阳,她听父亲说起过。她知道那里并不是很远,只是她未曾去过,也不能去。她只能轻轻抚摸着那柄剑,他赠与她的剑,他说只要这把剑在身边,不管他去到什么地方,他都会安然无恙,都会回来的。这把剑还有一把姊妹剑,是他带在身上的,他说剑在身旁,就仿佛他陪在她身旁。可是一把剑,如何抵得住她的思念,她只能握着剑,痴痴地望着天边。

    因为,她是一个女子,女孩儿如何能独自跑到他乡,那个不曾认识的地方。她只能坐在木床上,倚靠着朱丹雕栏,拖着轻纱帘帐,对着远方,他离去的方向,静静遥望。

    等待,如此煎熬略带着神伤。踱步在闺房,只能悄悄对着笼里幽幽暗光,倾诉自己的心肠。她多么想要坐上屋外河沿的乌蓬小船,逆着长江,来到他的身旁。廊间静静毫无声响,街市淡淡的油灯,还有花糕叫卖的声响。傍晚,人群略有些熙熙攘攘,小镇,也有着安静时的热情昂扬。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相见的时候,那样相似,久久不忘的念想。

    那日的城郊,这样的烟雨,有些冷清,她在城外的河上采着莲子。小船独自飘荡,她的手里握着油纸伞,伞上绣着荷叶,还有微微绽放的花。她站在河中央,轻挑足尖,踏过片片莲叶,荡漾开涟漪拂过他的船艄。他望着她,她笑的那样灿烂,沉醉在朦胧的暮霭上。而他,望着她动人的面庞,那样清晰,心中泛起未曾有过的波浪。

    他还记得,粉粉的脸蛋,清亮的眼睛,头上扎两朵黑色的发羽。身穿着白色带着一点点粉红的衣裳,袖口束的微微有些小。最清晰的还是笑起来的脸庞,燕子般玲珑的身姿轻点过水面,提着竹篮装满了莲子,还有淡淡的清香。

    她看见他了,扬起嘴角,双眼弯成半个月亮。他醉了,醉的这样没有征兆,醉的都已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个地方,就只是痴痴的望着。

    “喂”一个人影忽然闪到跟前,几乎贴在脸上。

    “嗯”他猛然间从刚刚的梦境中回过神,显然对着跟前这个女子有些吃惊。

    “你在做什么呀,呆呆的望着湖面,有什么好看的东西么?哎,你是哪里人,不会没来过这儿吧,来这里做什么,家在哪里呀,什么时候回家,还要到甚么地方去呀?”

    他痴痴地望着她,早已将平日里的博学与聪慧丢在九霄云外,面对着姑娘一大串细声细语而带着些淘气的问题,他呆住了,一个字都说不上来。

    “喂,你到底会不会说话呀,我问了你这么多问题,怎么一个都答不上来呀。难道你是傻子?”她带着小孩般好奇的眼神望着眼前这个俊朗年轻的男子。少年红着脸,略显娇羞地低下了头,却仍旧掩饰不住那飒爽的英姿。手中轻摇羽扇,头戴青色纶巾,清秀的脸庞,挺拔的身姿,风流倜傥,玉树凌风。

    “喂,公瑾,看傻了吧。不像平日里的你呀。”一旁站着的小伙子搭了搭他的肩,爽朗地笑着。

    她第一次听到别人叫他,只知道他叫公瑾,不过她已经很兴奋了,开心地拍着手,从篮子里拿出几颗青莲,递过去,“嗯,要吃么?公瑾,嘿嘿,我知道你叫什么啦,不过,这好像不是你的名字,呐,送你这个吃,你告诉我你叫什么,好不好?”

    少年有些羞涩,声音略有些生硬有些低:“在下庐江舒县周瑜周公瑾,在此有礼了。”

    “哈哈哈哈,公瑾呀,没想到你也会害羞。哈哈哈,这位姑娘,我们周公子都告诉你姓名了,那接下来还请问姑娘的芳名了哈。”一旁的青年略带粗狂,但仍然不失俊朗,棱角分明,目若朗星,身材较之周瑜更显得雄壮魁梧,隐隐有战士之气。

    “啊,哼,才不要告诉你呢,我爹说了,不能轻易告诉别人我的名字的。”说完,她撇过脸去,微微嘟起小嘴。

    “哎,伯符,莫要无理了。快给人道歉了。”周瑜看见那女子这副神情,忙捅了捅身旁孙策的手臂,回转过身作个揖,“公瑾在此赔礼了,还望姑娘见谅。”

    “哈,还是你有礼貌,嘻嘻嘻。呐,给你吃。”她心中一阵荡漾,恍若荷花满满地开遍了河面,淡黄色的花芯,粉色的瓣儿,一朵朵抬头看着他们,每一朵都仿佛都长满了小眼睛,乌溜溜打着转儿,像是祝福,像是羡慕。她开心地笑着,又把手递过去。还不忘转过头对着孙策做个鬼脸,吐了吐舌头“不略,就不给你吃,讨厌鬼,不要理你。”

    “二妹,不得无理。”忽听一阵温婉的声音飘来,随之而来的是一位似仙的女子从天而降,一缕流烟悠扬,那女子长袍附身,云里雾里似若天仙。

    “哇,神仙姐姐耶”孙策一眼望见那女子飞身下来,带着一股清新淡雅不失浓郁的芬芳,萦绕身旁。孙策原本平静的心不禁“咚咚”直跳,就差立马蹦出来了。傻傻愣在一旁,挠着头,就只是憨憨地笑。

    “二妹,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否则爹爹就该责罚了。”那女子牵起她的手,温柔而不失一丝威严地说道。回头向着两个人施礼。“给二位公子添麻烦了,小妹不懂事,尽出来闹腾。”

    “嘿嘿,嘿嘿,没事,没事啦,不怪她,不怪她,小孩子嘛!”

    “不略,谁跟你小孩子呀,讨厌鬼,哼,不理你。姐,嘿嘿,爹爹啥时候罚过咱呀,心疼还来不及呢。那家伙讨厌死了,不爱跟他玩。这位公子风度翩翩,有礼貌多了。”她转头对着周瑜道:“嘿嘿,哎,公瑾公子来此做什么呀,好玩不,带我去罢。”

    周瑜微微一笑:“实不相瞒,我等来此处是想见见乔公,特有要事相求,敢问姑娘乔公居所是在何处?”

    两位女子一听,不约而同“哦”了一声,那女子刚要答道,她嘟着小嘴,抢着一步对周瑜说到:“哎,周公子,乔公在何处,要我们告诉你,你可得先送我一件宝贝才行。不然,甭想见到乔公,一辈子呆在外头罢。”

    孙策心中嘟囔:“你这小丫头有何能耐,你不告诉我,我问别人便是,还能找不见乔公?真是捣蛋家伙。”只是面对着她的姐姐,心中略有爱慕,便尽力让自己显得一副正经模样,不多言语。

    一旁那女子正要开口制止妹妹胡闹,周瑜却先一步道:“好,就依姑娘所言,我周公瑾就将最宝贝的东西交给你,作为交换。”说罢,撩开长袍一角,自腰间取出一柄宝剑,剑略短,但十分的精致巧妙,剑鞘上画着一只鸟,在河上游玩嬉戏。“此物乃公瑾最贵重的宝贝,自出家门以来,随身携带,未曾离身。还望姑娘不要嫌弃。”

    “哈哈哈,好呀好呀。”她一脸欣喜,脸上泛着红晕,弯着小嘴冲周瑜笑着。“哎,那我告诉你乔公家怎么走哦。呐,就从这条河一直向前去,路过第三座小桥,然后向右拐去,然后上岸,向前行不到一刻便是乔公的府上啦。好啦,我都告诉你啦!嘿嘿。”

    “二妹,好了,你也闹够了,咱该回去了,你看天色已经暗了,可不许胡闹了啊!”

    “知道啦知道啦大姐,我这就跟你回去。”回头十分淑女地向着公瑾施了个礼,霎那间周瑜的心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震的死去活来,强憋着一股内气,不让痴态显露。原来她还有如此淑女的一面啊,实在是愈加动人了。随之她又回复了常态,向着孙策做鬼脸。

    “给二位添麻烦了,告辞了。”那女子也施了个礼,转身腾空而起,两人恰落在驶来的小舟上,舟里有三两个侍女,撑着竹竿,推着小舟前来。船上堆着好几碟荷叶,里面放着许多莲子。两个女子上了舟,小船轻盈地飘去,不一会儿就快没影了。

    两个人还在盯着湖面,小舟驶离的方向。

    “姑娘,希望还能再见面~~~”孙策在呆看着小舟将要没入朦朦的河面之时猛然一怔,朝着远方高喊。

    “会的,一定会的,不久就会再见的。”一阵悠扬温婉的声音飘荡在河面,也飘荡在孙策耳畔,久久不能平静。那一缕难以飘散的香味,留在河上,留在心房。

    一旁周瑜也是有些痴呆,不知自己的小船已经驶到哪里了。忽然孙策拍了他一下,周瑜一惊,猛地跳起来。

    “喂,你小子,是不是看上人家姑娘啦,居然把佩剑都给送出去了,那可是你最宝贝的东西呀,怎么就轻易送给……哎,你忘了咱俩来这儿的事了么,你把那把剑送给刚刚那姑娘,那乔公那边的事……”孙策有些失落,略带伤心地问周瑜。

    却见周瑜微微一笑:“伯符,你可知刚刚那两位姑娘是谁?”

    孙策有些摸不着头脑:“哎,公瑾,你这不是瞎掰么,我跟她们第一次见面,我哪知道她们是谁呀。虽然,我承认那位女子让我心动了,可是咱不是……哎,不会是……”孙策摸了摸脑袋。

    周瑜镇定地望着河面,不紧不慢地说:“她们两个,就是乔国公的女儿,大乔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