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三国
字体: 16 + -

047.【十八路诸侯3】

    thu feb 12 19:40:35 cst 2015

    第十二镇,是徐州刺史陶谦,关于讨伐董卓的诸多人物里,他是比较特殊也是比较无辜的一位,用现在的话就是――躺枪。

    陶谦的父亲,曾经担任过馀姚县长。陶谦幼年时父亲去世,少年时以性格放浪(这个形容词很有韵文,我品了半天也不晓得在此用于形容陶谦,代表了陶谦是怎么样的为人......)闻名县里,十四岁时以布作为战旗,骑着竹马与乡里小孩子一起嬉戏――恩,是个战斗欲望非常强烈的小哥。陶谦虽然放浪,但对于学习还是很上心的,先是考上诸生,在州郡为官,后被举为茂才,拜尚书郎,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其后迁幽州刺史,被徵拜为议郎。

    185年,还记得之前谈过的北宫伯玉吗?这货就在这一年率领羌胡造的反!灵帝派遣皇甫嵩与董卓一同率军讨伐,皇甫嵩表请武将随行,而在表请的名单里赫然就有陶谦!当然,后来的结果,我们是知道的,在董卓的阴谋下,叛军撤退了,但无论如何,这一仗算是打胜的,所以陶谦的军功章里也有董卓的一份......

    188年,青、徐两州黄巾残余再次造反,攻打郡县。朝廷以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黄巾军。陶谦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由此可见陶谦确实还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他用不不拘小节,看重了无论是大江里的“龙”还是“鱼”,只要有能力的,陶谦都会任用!也正是在陶谦的眼光下,这些个亡命天涯的人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现在从原来的过街老鼠摇身一变成为了朝廷重臣,自然作起战来勇猛异常,结果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迫逃出徐州境内!

    陶谦在治理和维护徐州方面都表现优异,而且过往的简历也是漂亮的一塌糊涂,但是他并没有参与袁绍与曹操发起的联盟,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害怕。

    陶谦确实是个人才,可惜他不是大才。大才与人才的区别在于,人才把事做成、做好。而大才则是号令人才把事做成、做好。陶谦一路上来,全是有高人指点,比如讨伐叛乱时,有皇甫嵩指导,维持徐州时,无论是战略还是作战都是手下的人干的,而现在要让他作出是否对抗董卓的决定,这实在是难为他了!

    陶谦不过是个很有眼光,也挺有治理能力的良臣,但在大事面前,他还是弱了一些,这与蔡邕的性格颇为相似!但也不知为什么,许多外史都将陶谦划入了讨伐董卓联盟的一员,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陶谦只能算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却不是联盟一员。袁绍得知陶谦不愿意参与,连请数次未果,也不懒得强迫了,可毕竟徐州领土之大,人口之多,如果徐州的首领都不愿意参与联军,恐怕对于联军是否“正义”在舆论上会有所吃亏,所以大军开打之前,袁绍强行将部分部队的旗帜换掉,改成了“陶”姓大旗!

    于是,陶谦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算是参与了这一义举了!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关于这个人,大伙是否会有点熟悉?没错,前文提到过他!马腾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他的父亲曾任天水兰干尉,所以马腾也算是个官二代了吧!不过这美好的日子没能过上多久,马腾的父亲便被削去了官职,至于原因,朝廷并没有给明。所以,马腾自小便对大汉政府产生了很强的抵触之心。

    马腾年青时家里已经很贫穷了,他只好上山砍伐木材,背到城里去卖,来养活自己。马腾长八尺余,约现今1.85米,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格贤厚,人们都很敬佩他(长得就跟模特一样,换到现代,恐怕陌生人见了也会刮目相看)。

    187年四月,马腾应征入伍,被州郡官员看重,任命为军从事,统领部队,后征战有功,提升为军司马,迁偏将军。可不久,马腾便经不住韩遂的诱惑,于是便与其合兵,造起反来!这本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因耍了小聪明的董卓的原故,这一次的造反虽然没有掀起什么大波澜,倒也没让马腾受什么惩罚,反而让马腾在西部地区坐稳了一方霸主的位置!

    但是,一方的霸主当然只能有一个,如果是马腾,则自然不能是韩遂!作为整场叛乱的始作佣者。韩遂怎么能接受这个现实?很快,二人便开始在西部地区争起权来,打得是不可开交,而董卓又从中作梗,使二人的矛盾更加深刻!直到最后,还是韩遂软了下来,一是因为打不过马腾,二是他觉得似中了董卓的计谋,于是主动与马腾和好,这才结束了西部混乱的征战!同时他们二人也看清了董卓那颗奸诈之心!

    现在,联军拉起,袁绍本来对他是不报什么希望的,结果马腾想都没想,就直接参与了进来,真是把袁绍的嘴都给乐歪了!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是贵族子弟,但因母亲出身低微,只能任书佐。说白了,公孙瓒就是小妾所生,不是正房之后!如果公孙瓒的母亲是正房,恐怕他的人生轨迹将会更加辉煌!

    公孙瓒既然是小妾之后,所以相貌很是俊美(你见过哪个小妾长得糟糕?)!公孙瓒也因美貌、声音洪亮与才智受太守赏识,成了太守女婿,随后又在太守岳父的帮助下,与刘备等人共同师从于卢植!

    边章、韩遂叛乱之时,朝廷为灭掉叛军,特从幽州征发三千精锐骑兵,并给予公孙瓒都督行事的符节,统帅此三千骑兵!公孙瓒率军到蓟中时,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人张纯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叛乱,攻占右北平郡、辽西郡属国的城市。公孙瓒以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等叛贼,立下战功,升为骑督尉!这个张纯是相当可怜的,因为他算是被公孙瓒顺路灭掉的......公孙瓒也因此战被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进驻北方!此后的五六年间,公孙瓒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不断,但从未打过败仗,名望相当之高!

    这里特别得说一说的是,公孙瓒驻扎北方之时,每次一听到敌人来袭,他便第一个上马冲出,作战时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从此北方少数民族都害怕公孙瓒的勇猛,不敢再来进犯。公孙瓒常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都骑白马,时间久了,百姓便称他们十多人为“白马义从”,而称公孙瓒为白马将军!

    可见,公孙瓒能有今天,全拜朝廷给予!如今董卓乱权,公孙瓒怎能不救?所以十八路诸侯中,公孙瓒会参与联军是最没有悬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