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三国
字体: 16 + -

003.【汉桓帝2】

    thu jan 15 18:20:49 cst 2015

    虽然厕所会议很隐秘,但是梁冀发现汉桓帝每次上厕所的时间都很长,即使便秘,也不带上这么久的啊!梁冀终于熬不住了!他安排亲信去刺探消息,而这正中了刘志下怀!

    一顿严刑拷打之后,这位亲信终于在一张写满梁冀罪状的诉简上画了押!

    这是多此一举么?反正都要干掉梁冀,何必还要抓住他的亲信来这一套?

    当然不会。皇帝是要面子的。即使全天下都知道梁冀忤逆犯上、祸害社稷,但毕竟在表面上要做出证据来,这样未来给梁冀定罪之后,老百姓会说:“皇上还是圣明的,之所以之前没有把梁冀干掉,是因为被蒙蔽了啊!看,证据齐全之后,皇上的行动是多么神速!明君啊!”

    既然表面文章做足了,刘志马上带着五位公公登上皇宫前殿!当众下达诏令――梁冀意欲谋反,尚书令尹勋带领宫廷卫队镇守大内,具瑗率领禁卫军与司隶校尉张彪、光禄勋袁盱等突袭梁冀大将军府。

    注意,抓住梁冀亲信与诏令的下达与是在同一天!兵贵神速,如果等你梁冀反应过来了,那我刘志还玩儿个屁啊!

    这个快速的决定是正确的!

    本来梁冀掌握着大部分京城的卫戍部队(相当于京城禁军),但刘志捉拿他的命令来得实在是太突然,军中的梁氏部下还没晃过神来,就全部被抓了个干净!等到梁冀自己准备采取行动时,却发现老家府邸都被团团围住!

    袁盱象征性的宣布圣旨――收回大将军印绶,改封梁冀为比景都乡侯,即日上任。

    比景县位于如今越南中部的热带丛林,是大汉帝国境内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说起来是封侯,其实与发配边疆没有任何区别的!而梁冀这家伙竟然一时没想开,当场自杀了!不过就算他不自杀,恐怕前往比景上任的路上,也会被刘志安排的人干掉,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

    刘志将梁氏灭族,梁氏当初指派的官员或杀或撤,同时撤去大将军这一职位,从而侧面上加强了皇权。种种行动,使满朝官员、社稷百姓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接下来查抄梁氏财产是个大活儿了。由于当时未按金银来作为货币,查抄结果是――得款三十余亿钱。这相当于大汉半年的税收!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汉代,这是骇人听闻的巨大财富。如果按当时的购买力算,这笔财富要比和坤的还要多。

    接下来的事情,体现了刘志,不,应该正而八经的改口称其汉桓帝了。体现了汉桓帝不俗的治国思想!因为得了梁氏财富,汉桓帝免除了全国百姓半年的赋税,并把梁家庞大的林园分给了穷人。不得不说,汉桓帝的行为绝对是明智之举,而且体现了其帝王的风度!同时他也看见了老百姓对于灭掉梁氏拍手叫好的背后,并不是单纯的铲除了恶人,而是不再受其剥削!

    是的,老百姓的要求其实是很简单的。

    可汉桓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基本为无能的皇帝,可我还是要将其把好处给了老百姓这一举动好好夸耀一番!因为汉桓帝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皇宫连年遭遇失火、地震、洪水,殿宇残破,没钱修理,有的宫人还住在临时搭建的木棚中,要花钱的地方非常之多。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却看清了问题的本质,免去了百姓半年的赋税,这真的是不容易的。来看看后世帝王怎么做的――明正德年间抄大太监刘瑾家,明嘉靖年间抄大奸臣严嵩家,所得财富都以白银数百万两计,清嘉庆年间抄和砷家,所得更相当于国家二十年财政收入,而这几位帝王却没给老百姓减一文钱的税赋。由此可见汉桓帝是想办实事儿的,只是事与愿违罢了。

    诛灭梁冀以后,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人自然因谋诛梁冀有功,都被封侯,世称“五侯”!而那单超更是因为当年被汉桓帝咬出了血,而加任车骑将军,位同三公!赶走了豺狼又来虎豹,大权从此又落入宦官手中,顺宦者昌、逆宦者亡的时代正式开始!大太监的春天自秦末赵高之后终于又在汉末暖和了把!

    宦官及其亲属的专横,不仅朝中正直官员反对,就连汉桓帝也开始担忧,所以对宦官又慢慢开始限制。桓帝先是重用宦官侯览(与之前五人不是同一波太监),从而起到分夺五侯权力的作用,从而进行内部互相消耗!其实桓帝的做法是对的,如果直接抓了这些有功的阉人,自己历史的名声一定不落好。不闻不问则国家就完蛋了。所以让他们内部消耗、互相制约是最为完美的手段了!不得不佩服桓帝的政治手段!

    可毕竟有一些人是无法理解皇帝的行为的。襄城人李膺是反对宦官集团斗争的领袖。他任河南尹时,因打击阉党而被下狱,司隶校尉应奉上书为他求情,又被赦免,后来即任司隶校尉。宦官张让的弟弟任野王令,贪残无道,杀死一位孕妇,畏罪躲在张让家中。李膺知道后,即率吏卒到张让家搜出张让的弟弟处死。因此,很多宦官都害怕李膺,甚至连休假时都不敢走出宫门。李膺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名声越来越高,士大夫能得到他的接待,被认为是极大的荣誉,称之为“登龙门”,他与太尉陈蕃、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以李膺为首的反宦官斗争激怒了当权的宦官集团。延熹九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桓帝虽然心里是支持李膺的,但无奈此时宦官集团内部暂时停止了斗争,将矛头一致对外,加上联合朝中奸臣,数股弹劾李膺的浪潮不断袭来!没了办法,桓帝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诏令全国,逮捕李膺等200多人。而后桓帝又是同样因为群臣压力之下,对“李膺集团”下诏终身禁锢,不得做官。

    皇帝做到这个份上,还不如不做了。汉桓帝在明知前途危险的情况下,却没能够在这场政治风潮中力挽狂澜,反倒被宦官集团借刀打击掉了一大批正义人士,至此,大汉再无人敢于出头论所谓公理与正义了。这一年是161年,没错,刘备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