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之傻女超好运
字体: 16 + -

第257章 一路前行

    一入北盛关口,就看到一队人马远远地迎向他们。

    为首的是一直守在南郡关的顾海,他后面跟着一队人马,皆铠甲在身,头盔高耸。

    直到傻妮他们走近了,才突然发现那几个人有些眼熟。

    还是大小宝眼力好,先一步认出他们“大牛?”

    牛林几人再也憋不住了,没等顾海的命令,“哗啦”一下从队伍里出来,就往他们迎去。

    到了跟前,却又一下子怔住,不知道先去抱谁,还是先去握谁的手。

    大小宝走上前,带着过去熟悉的对他们的嫌弃,两把手把他们五个全部搂了一遍。

    “好了好了,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哭鼻子?”小宝说,且真嫌弃了,把牛林松开,还故意在他身上抹了抹手。

    牛林却一下子笑了起来。

    过去跟他们几个生活在起时,只知道他们一个个好厉害,却不知道为什么厉害。

    现在知道了。

    一个是他们北盛的神将,于渊。

    一个是人人羡慕的到眼红的皇商富二代。

    至于那两个老欺负他们的小子,竟然是皇子。

    他们后来想,被那两小子欺负一点也不苦,能被皇子欺负,可不是谁都有的殊荣。

    就这一件事,他们能拿出去吹一辈子牛,还别说跟那两小子同住一屋檐下,一个桌上吃饭。

    虽然也没一个桌几次。

    至于他们的一家之主夫人,那更不得了,竟然会是南梁的郡主。

    这是他们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事。

    难道夫一直都是温和有礼,气质高贵,牛林五人觉得自己简直太有眼光了。

    第一次见夫人就查觉到她与众不同。

    他们自动把第一次见傻妮,企图对她不规的事忘的一干二净,现在满心里都是对夫人的敬仰之情。

    几人里面,身份最不高的,也是当代有名的神医世家,出来的神医。

    想想自己曾经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还为他们干活开荒,下河钓鱼,人生的色彩都不一样了。

    所以自从于渊他们离开北盛,去南梁后,牛林几个人就天天盼着他们能回来,再次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尽管他们现在也是守在南郡边关的一个兵,但与这几位大佬相比,他们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且当初能来这里,以认识顾将军,也全靠于爷的功劳。

    顾海把几人迎进军营,先好酒好菜为他们接风洗尘。

    又命人烧了热水,让他们洗漱一番,好好体息一晚,第二天才把北盛的情况跟大致跟他说了。

    其实他在边关,知道的并不多,还没有沈鸿放在京城的探子传来的多。

    但各路消息往一块一拼凑,北盛现在的局势也就一目了然了。

    太子之位在各方势力挤压下,已经被削,现在为蜀王,且被逐出京城,去了蜀地。

    如果京城之中,三皇子晋王,四皇子齐王,正是争位之时。

    而他们的叔叔,现在任皇帝的弟弟荣亲王,也从中做乱,不断鼓捣这两个侄子,互相残杀,以图中间谋利。

    顾海说“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晋王的优势更大一些,陛下也更属意他一些,他的母亲就在今年年初,被封为皇贵妃,位份仅次于皇后。”

    虽是位份次了一点,但是皇后没有儿子,放在她膝下养的太子,又被贬黜,其实已经是皇贵妃独大了。

    “但四皇子齐王显然不服,一直在京中暗调兵马。”

    沈鸿问了一句“京中的兵马过去不是在三皇子手里吗,怎么现在四皇子也能调动了?”

    顾海看向于渊,“这就是奇怪之处,陛下明明属意晋王,也授予他参政之权,可却把他京城的统领的兵权收了回去,给了齐王。”

    于渊的眉尖动了一下。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陛下虽然软弱,却并不傻,几个儿子胁迫他,他也不是不知道。

    他心里清楚的很,谁上位,他都有可能活不了,所以就让他们一直斗下去。

    所以他表面上器重晋王,却把京城的兵权给了齐王,这样,一个统领着文臣,一个却有武将。

    如果于渊没猜错的话,现在边僵的兵权,应该都不在这两个皇子的手里。

    如此更好,他回来后就能把兵权重新拿回来了。

    在南郡关停留两日,第三天,沈鸿先带白苏离开。

    一来他们把人分散开去,目标不会太大,二来,两人的亲事也不能再拖了,沈二公子必须亲上一趟东郡,向白家提亲才是。

    牛林几人仍留在边关,尽管几个人特别想跟于渊走,可现在带着他们确实不太方便。

    不但他们留下了,还把吕凌辰也留下了。

    南郡府现在是四皇子手下的人在管,于渊只要回到京城,安排那边的事,吕凌辰和顾海就能把这边的巡府大人干掉,换吕凌辰上。

    于渊只带傻妮,大小宝还有白云平几个,换成普通百姓的衣物,往京城进发。

    时间过去将近两年,大小宝的身型长高了,面貌也有所变化。

    于渊的毒也解了,再不是过去那个病病歪歪的样子。

    他与傻妮两人穿寻常的农夫农妇装,就是一对最普通的老百姓,如果说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也就是长的过于俊美而已。

    再者京城之中,两个皇子忙着争权,于渊他们离开北盛也那么久了。

    谁会想到他们会这个时候回来。

    而且一回来就直奔京城?

    所以直到于渊入京,在第二天带着自己的大将军令牌,以及忠勇侯印章,出现在皇宫外面。

    方武百官看到他的,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前,不约而同地抬袖揉了一把自己的眼睛。

    等他们放下袖子,果真看到于渊不在了。

    所有人皆松了一口气哎,真是眼花了,怎么会看到他出现在这里?

    然而当他们看向自己的同僚时,发现所有的人同时眼花时,神情就有些微妙了。

    而此时的于渊已经进了大殿之内。

    他在多年前,自己站的位置站定,等着北盛皇的出现。

    等文武百官入到殿内,只看到他高挺的背影,紫色的官服上绣着四足金獅。

    头上戴的翠玉官帽,帽沿处垂着丝绦流苏。

    一品武侯的官服。

    百官根本不敢靠近他,自动往后站。

    关于这位侯爷的种种传说,他们听了太多,但相较于今日见面,那些传说真的不足一提。

    今天见的这位,在他们心里,跟见鬼没什么两样。

    惧怕,恐慌,不敢相信,以及来自心底里的回避。

    于家人也很紧张。

    他们是知道于渊还活着的,但既然还活着,也有这么多年没见了。

    而且他一回来就先去朝堂,这让于父整个心都提了起来。

    于家是簪缨世家,于父亦是北盛的有名的大将,当年于渊少年成才,他有意成全儿子,便退了下来。

    没想到儿子最终却落了个这样的结局。

    这些年,于家韬光养晦,蛰伏在京城,明明知道儿子还活着,为了掩人耳目,却每年都清明寒食,都要去给他烧纸焚香。

    于父原先一直憋着一口气,一定要为儿子报仇,一定要让把害他的人找出来,以更残忍的方式弄死。

    可真正看到儿子回来,突然之间那么多年的恨就淡了。

    时过境迁,他不想再报什么仇了,也不想再让儿子涉入朝堂之争。

    尤其是知道儿子毒已经解了,他只想往后余生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离开这些纷争与权势。

    可于渊并未听他的,而是在回来的第二天,便入了宫。

    此时,于父在自家的院子里,手背在身后走来走去,不知道的还当他是看自己厅前看的花朵。

    可他的眼神根本就没在那些花朵上,心思更没在,全在那个冰冷的朝堂之上。

    于夫人在后宅,心里也着急。

    可她要陪着自己的儿媳妇儿。

    儿子带着音音回来的时候,是这么跟他们说的“爹娘,这是希音,你们的儿媳妇儿,我夫人。”

    这后,整个侯府就忙的人仰马翻,为小夫妇二人收拾院子,置办家用。

    直到现在,于夫人才得了机会,来跟儿媳妇儿说话。

    她伸手握了傻妮的手,立马感觉到了她手上的薄茧,心里顿时一酸。

    儿媳妇儿这是跟着那混帐小子吃了多少苦,从南梁走到北盛,这么长时间,手上的茧子都没退下来,可见平时家里的事都是她在操持。

    于夫人本来要开口的问句,直接变成了叹句“音音,你跟着行舟吃苦了。”

    傻妮赶紧说“娘,没有的事,将军对我很好。”

    她这么一说,于夫人更回心疼了。

    儿媳妇儿受了这样的苦,竟然还要维护儿子,真是个心底善良的好姑娘。

    她当下就把自己带来的一支金步摇,一对玉手镯给了傻妮。

    不等她拒绝,把东西扣在她手里说“这玉镯是当年我出嫁的时候,我母亲给我的,是块好玉,有冬暖夏凉之用,最关键是……”

    她看着傻妮的眼睛强调,“……最关键是,你戴上这镯子,以后家里的粗活都不准再做了,知道吗?”

    傻妮“……”

    她没来之前,一直很忐忑,生怕侯府里的规矩,像南梁的靖亲王府那样,生怕婆婆不好相处。

    没想到真正进了于渊为的家门,竟然是这样子的。

    她看着面前慈眉善目的夫人,一下子竟然不知道说什么话好了。

    就是,心里挺感动的,也有些感叹。

    于夫人亲手把玉镯戴到她的手上,又把金步摇也给她戴到头上。

    “这支步摇是我的婆婆,在我进于家门的时候给我的,款式是有些老旧,但成色是好的。音音若喜欢就戴着,若不喜欢回头我再给你打些时新的款式。”

    傻妮忙道“好着呢,我很喜欢,娘不用再麻烦了。”

    于夫人笑着道“不麻烦,女子就是要穿衣打扮,才好呢。”

    婆媳二人坐着说话,你温柔我和气,一开始傻妮还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惹得于夫人不高兴,结果却是人她说什么,于夫人都爱听。

    尤其爱听他们这一路的各种经历,每听到一处,便是感叹事实无常,也就更心疼儿子和儿媳妇儿。

    不知不觉,两人竟然说了一上午的话。

    府里的丫鬟过来禀报,说少爷回来时,婆媳二人才相携着往前厅里去。

    于渊在书房里跟自己的父亲说话。

    说的是朝堂上的事,于夫人和傻妮就没进去,两人进了花厅。

    丫鬟们忙着奉了茶,还端了水果点心。

    于夫人拿了果子给傻妮“音音,你吃得惯这果子吗?这是北盛京城里的时下果子,不知合不合你的味口?”

    傻妮把果子接过去,“吃的惯的,我是在南郡长大的呢。”

    于夫人这才笑起来“对对对,这才刚说过,我就给忘了。”

    傻妮还没把果子咽下去,她又把点心往前推了推,生怕自己的儿媳妇儿饿着一样。

    于渊跟自己的父亲说完话出来,就看到婆媳儿二人,一边吃着桌上的点心,一边还说着话,脸上皆带着笑意。

    他唤了一声“娘,音音。”

    二人同时抬头看向他。

    于渊便向她们露出笑脸。

    他拿了椅子,在傻妮身侧坐下来,很自然地把她的手拿过来,握到自己的手里。

    然后跟于夫人说“娘,这次回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

    于夫人看着两人两握的手,脸上的笑容更盛,对儿子说话也就更温和“有什么事,你就说,这些年,那么多事我和你爹都折腾了,也不在乎这一两件。”

    于渊刚刚中毒失踪,朝廷里那些早看他们家不顺眼的人,便开始对他们下手。

    当时情势所逼,一家人一度搬离京城。

    为了躲避清静,还隐藏起了行踪。

    重新回到京城,也是两年多前。

    那时候四皇子不知从哪儿得来消息,他家儿子还活着,并且再南郡一带,于是暗暗派人去追杀。

    于父听说之后,二话不说一家人又迁回到了京城。

    不为别的,就为把几个野心勃勃的皇子们的目光,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虽然他们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但也足可以看出于父对儿子的支持与爱护。

    如今一家人不但团聚了,连儿媳妇儿都有了,还有什么是他们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