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岁月
字体: 16 + -

三十二. 非凡学員

    sun aug 10 22:50:16 cst 2014

    摩托、骑术这些科目,对于杨刚这样聪明的学员来说,实在并非难事。以前不会,那只是没有遇到学习的机会而矣。

    先说学骑马,他就采用了一种别人不会或者不懂用的方法,那就是先和马匹建立感情。

    只要有时间,杨刚一定会出现在马棚里。喂喂马,用刷子给马梳梳毛,抚摸一下马的脸,小声和马说说话,带着马去散散步,甚至偷偷放粒糖在马的嘴里,这都是他会做的。马匹跟其它动物一样,也是有感情的动物,知道谁对牠好。不信吗?大可以试试,无论那匹马多老实,走到牠跟前,先揍牠几下,再大声骂牠几句,然后就骑到马背上,牠肯定第一时间把你掀下来!

    连队大部份的马都对杨刚有好感,在他面前特别听话、特别驯服。

    有一匹浑身上下雪白,四肢修长,脖子、胸肌、腿部的肌肉一看就感觉到非常刚劲有力的好马,大部份战友都不敢碰牠。因为牠太骄傲了,特别是新人,你想骑牠?难啦!还未坐上去已经给牠摔了下来!谁知这匹白马偏偏在杨刚面前就表现得服服贴贴……

    很多战友,特别是罗班长都感到奇怪,到底杨刚有什么魔力,连人人都怕的烈马也被他迷往了?其实很简单,秘密就是他自小就有的、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再说学开摩托,对于一个具有多年汽车驾驶经验,又会骑自行车的人,其实也只是半小时的事。当然,要达到熟练的程度,确实还要多花一点时间。

    只是他想不到,在学摩托的过程里,让他交到了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

    谭正,一排的排长,上海人,连里开摩托的第一把好手。不单止车玩得好,修车也是一把好手,什么车坏了,到他手里 都能起死回生。

    外表看来,谭正却是斯斯文文。稍长的脸上,不浓不淡的眉毛下是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高鼻梁下配有一张薄薄的唇。身型比杨刚是瘦了一些,所以不管你怎么看,也不能算是粗放型的。谁会想到他开的是一手令全连都佩服的辣车呢?所以说,人真的是不可以貌相。

    有人说,薄嘴唇的人很能吵架,这点杨刚没法考证。不过却在想,真要吵起架来,有个能吵的在身边不是更好吗?反正自己是别的可以,吵架不成,这不刚好成了互补——说笑的。

    其实,他们两个能成为好朋友,当然还是由于惺惺相惜。

    这杨刚,谭正是早听其闻,却不知是真是假,更怀疑这里面多少有些水份。直到真的见到杨刚其人,还跟他学过武术,才知道他真的能文能武。加上一次野外求生夜练,他的刚毅、胆色、还有爱心,都令全连战友刮目相看。

    谭正泼辣能干,杨刚也是耳闻目睹。刚好这次又成为刚的教车师傅,一个用心地教,一个专心地学,当然进度就快了。一天之内,杨刚的驾车技术已十分熟练,还学会了不少排除简单故障的技术。这样的成绩,就连像白马那骄傲的谭正,也感到吃惊。

    其实,杨刚从刚学会开汽车的那天起,就以手车够辣闻名于同学中。所以,无论性格、车技,谭正都很对杨刚的胃口。所以能一拍即合,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下午,为了测验杨刚刚学会的驾驶技术,谭正特意带着他到外面转了一圈。

    走了一段大路,谭正故意把摩托往小路开。这条小路不止弯多、斜坡多,还有不少土坑土沟。车子开得快,就经常要腾空飞越这些障碍物。就算车技不错,少些胆色也早就投降了。偏偏杨刚是一路紧跟,直至走完全程。

    「杨刚,好啊!你是第一个敢跟着我这样飞车,而且还是第一天学开摩托。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谭正由衷地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是吗?我还以为你是故意出难题给我,非让我摔到鼻青脸肿才放我回来哩!」

    就这样,短短两三天内,杨刚接连学会了骑马,学会了驾驶摩托,甚至还敢跟着一排长谭正驾车在山间小路上飞奔驰骋。他毕业了,成了侦察连里一位技术全面,颇具实力又人人敬重的排长。代理这两个字,似乎早已被人遗忘了。

    根据师司令部的训练大纲,侦察连近期半个月内要搞一次模似实战的演习。

    这次演习的代号是「常胜七八」。

    计划只有六个字:「泅渡、登岛、占领」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演习,全连热火朝天地进入「临战」前的训练。当然,对外是完全封锁了一切消息。

    首先,全连人员必须轻松地完成全副武装泅渡五公里的目标。这对于具有「海详蛟龙」称号的侦察连老战士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二排长杨刚曾经是游泳教练,这当然也成不了问题。只是那六位新战友,据说都会游泳。但游得怎么样?能游多远?全副武装呢?这都是未知数。

    经过测试,六位全部会游泳,其中四人达标,一人耐力稍差,只有一位坚持不到两公里。连里决定,必要时就把他留下来,不参加这次演习。

    其次就是,抓紧时间复习防枪捕俘、擒拿格斗及十二路谭腿等技术和武功,随时准备近身搏击……

    十多天时间很快就过去,正当全连战友磨拳擦掌,准备全副精力投入演习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原来准备单独留下的新战友,经过连日来白天黑夜接连不断的强化训练,已达武装泅渡五公里的标准!成为真正的非凡学员!

    全连战友都为这个消息兴奋,这么大的行动,怎么能拉下一个人?

    这里面最开心的莫过于周连了。这时他还正在为演习后怎样写战斗总结而头痕哩!为什么?但凡写战斗总结,开头都会这样:……本次战斗,全连指战员发扬前扑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好啦!这次少了一个人参加,这样写就变成言过其实了。轻的欺上瞒下,重的慌报军情。正可谓可大可小。所以,只能在……全连指战员……后面加上括号,说明少了一个人参与,变成:……全连指战员(由于未达泅渡五公里指标,故缺席一人)……。死!这下麻烦啦!「海洋蛟龙」变成缺腿少胳膊,还成「海洋蛟龙」吗?那真是不写又不行,写其它理由更不行……

    这下好啦!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所以说,连队的荣誉,不是连长的,不是指导员的,更不是某个人的。全连上下,人人有份,缺一不可。
  

  :www.sizhicn.com。_m.sizh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