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扬威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身体的变化

    tue feb 24 16:54:51 cst 2015

    黎明的曙光静静的将夜幕赶走,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一声嘹亮的公鸡报晓,揭开了新一天的序幕。

    胡村的村民们走出了家门,扛着农具朝田地里走去。范仲华家没有田可种,所以他还在睡觉没有起床。

    小四儿早早就来到屋外的院子内。说是院子,根本没有院墙和院门。不过是用树枝在屋前围起的一圈篱笆。

    舒展了一下筋骨,小四儿开始锻炼起来。通过昨晚半宿的自我探寻。他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首先他的灵魂比普通人强大太多,6个灵魂合一而且其中不乏神学家这样的强大灵魂。灵魂强大主要作用在精神力上。体现出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超强的第六感,敏锐的洞察力,远超常人的感应速度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其次是信息量,也可以说是知识面。原本小四儿只是一个上海滩的孤儿,没读过书。一技之长就是行窃。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文盲。经过灵魂合一,他脑海里灌输了其他五个人的记忆,其中有大量有用的知识。生物学家汉斯・威斯克博士、沃尔夫冈医生、工程师奥马托、特种部队教官萨默尔,这些人都是二战时期各领域内赫赫有名的权威人物。他们带给小四儿的知识面是极为广泛的。

    “可惜他们中没有什么历史学家,让我多了解一下历史发展就好了。”小四儿不知足的嘟囔道。其实他并不知道,他不了解这个时代的历史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他是通过空间裂缝来到另外一个面位空间,而不是时光倒流回到过去。虽然华夏和地球宋朝有些类似,但是也仅仅是类似。人物有差异,人物性格有差异。就好像后世一部电影《大话西游》里的唐三藏,一个说话罗里吧嗦好像苍蝇,另一个说话则是简单明了,丝毫不拖泥带水。如果他了解了一些历史,知道一些人物的性格。那么他在华夏遇到这些人的时候,难免会存有主观性,处理一些事情就会出现偏差。

    小四儿做了200个伏地挺身,觉得没什么难度。于是把双手改为单手继续做了起来。这些锻炼都是得益于萨默尔的记忆,那家伙可是号称世界第一特种部队德国第九军团的教官,尤其擅长各种枪械和近身搏击。枪械在华夏是没有的,近身搏击还是非常有用的。虽然西方的搏击技巧在华夏只属于外家功,和高深的内功,道法难以相提并论。但第九军团的搏击技巧还是有自己独特之处的,简单快捷,讲究一招制敌。

    以他原来的身体情况是根本做不了200个伏地挺身的,更不用说轻松完成后,还提高难度用单手继续做。经过“神圣之石”的滋养和改造,小四儿的身体,力量,柔韧度,反应速度,耐力都得到了无法想象的增幅,之前拥有的自愈能力依然保留。

    他先后吞噬了四颗神圣之石,加上圣杯破碎之前的能量灌输。原本他心脏处聚集的那团绿光已经被“圣杯”能量渲染成金色。四颗神圣之石的能量与空间风暴抗衡中消耗了大半,又逐渐的滋养和改造他的身体,现在已经变得极其微小。唯有中间圣杯灌输的能量,鹤立鸡群。一大四小光芒,犹如天上繁星。仔细看去,四颗小星环绕着一颗大星,神秘而庄严。

    范仲华睁开了睡眼,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想叫身后的小四儿起床。谁知翻过身一看,土炕的另一边早已空空如也。被子已经整齐的叠好,方方正正棱角分明,极其好看。

    他急忙穿衣下地,朝着院子跑去。来到院子,看到小四儿单手撑地,支撑的手臂一伸一曲的动作极为怪异。不禁出声:“大哥,你这是做什么。”

    “锻炼身体”小四儿听他发问,便停下动作回答道。说着便利落的站起身形,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裳。这衣裳是范仲华仅有的两套衣服里的一套。虽然小四儿年长他一岁,但两人身形相仿,穿上倒也合体。

    “锻炼身体?大哥也曾习武?”范仲华惊奇的问道。虽说朝廷重文轻武,但河南、山东诸境民众彪悍尚武。习武之人在乡里地位虽及不上秀才,但也颇受敬重。

    “会几招把式而已。”小四儿诚恳的回答道。虽说他的身体条件被“神圣之石”改造,记忆力也存在着萨默尔的特种格斗技巧,但是知道不代表会用。就好比一个普通的人,忽然脑海里多了很多武功招式,但是他本身并没有练习过,那这些招式也是用不出来的。身体和大脑不协调的缘故。哪个招式不是千锤百炼才能够应用自如的。

    “那大哥能不能教俺?”范仲华渴求的问道。他从小好动,无奈老爹就是个老实本份的庄家汉,哪有钱送他拜师学武。

    “这自然没有问题,不过练武会很…”不待小四儿说完,见他应允的范仲华早就高兴的跑了,还留下一句;“太好了,哥我去弄早饭。”只看得小四儿直摇头。

    就着一碗热水,每人吃了一个昨晚剩下的窝头。这顿早饭就算吃完了。两人正要去挑水打柴,就看到远处有人朝着范仲华家的方向走来。前面领路的是王大伯,后面跟着的是胡员外的长子也就是胡村的耆长胡常青。

    离着老远就听到王大伯的招呼声:“仲华呀~~,让你家那小哥儿出来,胡耆长有话要问他。”

    范仲华急忙迎上前去给胡常青和王大伯行礼,请二人进屋说话。

    华夏注重礼数,小儿学文先学礼。这是儒家思想一直提倡的。

    小四儿也双手合十,对着二人深鞠一躬。这样行礼是他昨天想好的,因为在昨天的交谈中,范仲华看他不足寸长的头发,曾经好奇的问他是不是出家的沙弥。小四儿就顺势含糊的承认了。对于混迹于三教九流中的一个小窃贼来说,扯谎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他又将自己的身世编了出来。胡常青和王大伯见他行佛理,又见他一头短发,也就释然。

    几人进了屋,胡常青当先做在主位,王大伯在他旁边落座。小四儿和范仲华则站着回话。

    “这位小哥,何方人士。姓字名谁。”先开口的是胡常青。他继承了他老爹胡员外刚直不阿的性子,问话直奔主题。

    小四儿答道:“回耆长,我自小是个孤儿,被师傅养大。只做了一个形同沙弥,连法号都还没有。众师兄弟我排行第四,他们都叫我小四儿。”

    听他这么说,王大伯在一帮接话道:“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呀。”

    胡常青微微点头,继续问道:“那你因何落水?可曾记得?”

    “这个我记不太清楚了,不知为何怎么也想不起来。”小四儿双手捂着脑袋做痛苦状。

    见他痛苦的样子,胡王二人对视一眼均叹了口气。

    “小四儿呀,你今后有何打算呢!”胡常青继续问道。

    在一旁的范仲华急忙道:“俺已经和小四儿哥结为兄弟。以后他就是俺哥,胡耆长就让他留在胡村吧。”

    王大伯也帮腔道:“是呀,这也是个苦命的娃。就让他留下吧。”

    胡常青想了想便道:“留在胡村倒也无妨,但需小哥答应三个条件。第一,不得惹是生非为胡村带来祸事。第二,既留在胡村,苛捐杂税各种劳役也不能避免。第三,需自食其力,不得游手好闲。“

    还没待他回答,范仲华就已经焦急的在旁边,一个劲的对他连使眼色。小四儿抬起头来对着胡常青深施一礼道:“全凭胡耆长吩咐。”

    见他态度诚恳,胡常青满意的一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以后你就是胡家村的一员了,好好努力吧!我还有要事,先走一步了。”

    几人将胡常青送出范仲华的家,王大伯也下地干活去了。只留下范仲华和小四儿两人。

    “哥,快教俺习武吧!”见没有了外人,范仲华拘谨的表情迅速消失不见了,又露出嬉皮笑脸的本色。

    小四儿微微摇头说道:“现在还不是练武的时候,现在首要问题是要解决吃饭的问题,营养跟不上,越练身体越差。”华夏自古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穷人学文,总之,无论再穷,只要能裹腹,只要饿不死,破衣烂衫按照流程考试,就可以考取功名。当朝的范仲淹,欧阳修都是穷秀才出身。但是练武就不一样了,练武是个力气活,营养跟不上,打两拳出去就浑身虚汗,踢上一脚便眼冒金星,根本没法练。小四儿虽然不知道“穷文富武”这个词,但是记忆里有营养学这个科目。故他提出的理论,正好与“穷文富武”这词相互吻合。

    于是,两个小兄弟开始为自己吃饭问题而制定起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