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英雄美人冢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约战下曲阳

刘备苦笑道:“姑娘品貌出众,宅心仁厚,只可惜明珠暗投,生在一个反贼家里,如能弃暗投明,改头换面,从此富贵平安,岂不快哉?”

    “反贼?”张凝不由大笑道:“贪官无道,民不聊生,你看看这幽州冀州,哪里不是赤地城?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谁愿意去做一个反贼?”

    “象你这种走狗,为朝廷拼了性命流了血,可是不与那些贪官权势们勾结,同流合污,到头来还不是被他们排挤欺压,落个惨淡收场?”

    张凝只寥寥数语,便驳得刘备无言以对,只得说道:“黄巾军到底都是些什么人,能干成什么事,姑娘想必比我更加清楚。我劝姑娘还是及时回头,悬崖勒马,去找一个清静闲逸的地方,安详舒坦的过一生,总比在马上打打杀杀,血雨腥风的好。”

    听刘备口气,似是真没有拿她献功的意思,这一点自是令张凝高看了刘备一眼。

    只是清平安乐的生活,谁不想要,谁乐意提着头颅砍砍杀杀的过日子?然而这天下黑暗,贪官权贵们无处在,老百姓们又哪里有清平,哪里能安乐?

    张凝的话到了嘴边终究咽下,刘备一脸的真诚,她也不好意思再恶语相向,反唇相讥了,只是冷冷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张凝翻身上马,回头道:“父仇未报,决不回头。”

    催马扬鞭,疾驰而去。

    刘备一呆,望着她的背影,大声问道:“姑娘这是去哪?”

    张凝回头,只留下一句:“刘备,下曲阳的战场上见吧。”

    一人一骑,终绝尘而去。

    刘备怅然若失。下曲阳是张角的二弟地公将军张宝所在地,张凝此番必是去投张宝。想到隔日又要在战场上与张凝相见,心里面也不知是难过,还是几分期许。

    晚上皇甫嵩派人来请刘备。却是朝廷旨意已下,令皇甫嵩择日进兵,剿灭张宝,肃清冀州幽州黄巾军余部。

    皇甫嵩道:“据我所知,下曲阳张宝的人马也有十余万,其战力可能比广宗稍有不如,巨鹿太守郭典也将配合我等进兵,所以我们更有优势,拿下张宝,应不在话下。”

    话锋一转,又道:“不过虽说我们胜算更大,但是也不能太过轻敌。一攻一守一进一退,仍要考虑清楚,不容有失。”

    刘备倾耳静听,对这位老帅作战时的统筹大局严密布署,是愈加的佩服,能与他并肩作战,刘备自认是一种福份,从中学到的东西,足够这辈子受用。

    皇甫嵩分析完敌我双方的形势,以及他的作战意图后,便道:“这次你作前锋,仍然统率本部,后天卯时出发,我率主力居后。如遇敌兵,能战则战,不能战便就地扎营,侯我大军。”

    皇甫嵩的意思,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硬剿,不给张宝有任何喘息之机。

    刘备领命。次日全军休整一天,于当晚三更造饭,卯时出发,兵发下曲阳。

    张凝刚刚来到下曲阳,天空便飞起了雪花,这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雪花飘的很大,不到半个时辰,天地间便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雪,就这样任性的砸在她的脖子与脸上。她很爱雪,真想趴在地上,将自己娇俏的身子印在上面。也想揉几个雪团,调皮的将它们塞到丫环的脖颈处,然后和她追逐着,嘻闹着。

    然而此时的她,茕茕孑立,风雪中娇俏的身子,让人生起无尽的爱怜。

    她的二叔地公将军张宝,对她这位天公圣女,不冷不热,甚至召开军事将领会议时,也没有叫她,已经完全把她当成了一个局外人。

    甚至于广宗的大败,在孤傲冷僻的二叔眼里,也完全是因为她的指挥不当造成的。以至于她有很多的话想要跟二叔说,都找不到机会。

    她茫然望着风雪,她觉得自己就是那天空中的一片雪。悠悠的往下飘来,看似很美,然而最终会飘到山顶,还是水沟污泥中,就只能听天由命,

    或许只有那风,能稍稍改变她的命运,让她在急速坠往悬崖的时侯,将她轻轻的吹到树枝上,挂在那树梢。

    张宝走了过来,看着张凝,道:“汉军已经来了,他们的先锋刘备,已在城外三十里处。皇甫嵩大军,可能在明天能够赶到。”

    张凝哦了一声,回过头来,道:“二叔准备如何迎敌?”

    张宝不假思索,道:“二叔与众将商议,准备在明天乘皇甫嵩刚到,立足未稳,先给他迎头痛击。”

    张凝不置可否,问道:“不是还有巨鹿太守郭典吗?”

    张宝道:“郭典兵马不多,而且皇甫嵩要他筹集粮草,所以虽然距离近,反而会来的最晚,甚至三五日后吧。”

    “哦。”

    张宝又道:“凝儿,明天二叔亲自率军出战,守城重任就交给张牛角了,你在家里,可以好好协助他。”说完后,留下失落的张凝,转身离去。

    张凝不由得黯然。看来这位二叔是一点也不信任她了,交战不让她去,就连守城这样的竽任也不交与她,只是让自己做个协防。

    想到这时,嘴角凄然一笑,张手接过数片雪花,看着她逐渐融化,喃喃道:“雪儿啊,你呆在天上多好,落下人间,固然美好,却转瞬即逝啊。”

    第二天,在皇甫嵩大军刚刚和刘备汇合时,张宝果然率领着他的五万大军,向汉军吹起了进攻的号角。皇甫嵩立足未稳,只得仓促应战,一时居于被动。

    然而只过了半个时辰,在刘关张这支先锋部队的拼命抵抗后,皇甫嵩的大军也终于缓过神来,开始了反扑。

    场上的形势登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张宝大军渐渐失去主动。再过得半个时辰,已然败象渐露,黄巾军战术素养低的缺点完全的暴露了出来。

    刘关张三人在黄巾军中左冲右突,已成为张宝部将的褚燕,从阵中飞马来到张宝面前,大叫道:“将军,这刘备三兄弟厉害,我们还是撤吧。”

    张宝也想收兵。只是黄巾军被汉军一阵切割冲杀,早已阵容磊乱,这儿一股,那儿一群,想要聚集起来,从容撤退,谈何容易?

    正焦虑间,城内号角声起,城门大开,杀出一支人马,俱头裹黄巾,向汉军冲去。

    领头的正是张凝。她冲着张宝大喊:“二叔,赶紧撤!”

    黄巾军得此生力军,迅速的靠拢过来,往城内撤去。

    皇甫嵩也不追赶,收拾下战场,汉军略有死伤,而黄巾军则至少丢下上万尸体。

    经此一役,张宝不得不重新认识彼此的实力。

    张凝见张宝郁闷,便上前开导,“二叔,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的主力仍在,来日想好破敌之计,再战不迟。”

    张凝安慰张宝,她自己的心里,其实更加的不实在。就像外面的天气一样,冰冷至极。她已与汉军交手多次,特别是皇甫嵩与刘备的军队,更是心有余悖。

    她已经真正的认识到了双方的实力差距。以黄巾军目前的实力,别谈击败汉军,横扫天下,就是要杀了张飞为父报仇,也只能是痴人说梦,难如登天。

    张凝悄悄的退了出去,一个人站在房檐下,良久,才回房而去。

    两天后,郭典率兵一万,与皇甫嵩会合。有了六七万兵马,皇甫嵩自是十分高兴,当夜布置攻城。

    他将部队一分为二,其中又以五千人为一方队,轮流攻击下曲阳东、西二门。每个方队只攻半个时辰,依次轮换,这样的安排,既让攻城方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也能对城内守军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