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的战争
字体: 16 +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爱情故事(二)

“可是,女牙医依然软软的拒绝了男主人公的各种邀请,每次都让男主人公非常失望……。”

    “……,女牙医告诉男主人公她要去外地挂职交流了,男主人公非常失望,认为女牙医是在用行动拒绝他的追求……,在女牙医的楼下,男主人公一支接着支的抽起烟来……。”

    “当他们在卫生院再次重逢的时刻,女牙医眼睛里充满了感动的色彩……。”

    ……

    我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回忆着那些往事,自言自语般对着空气,一股脑把我和秦珂盈的故事都讲了出来,顺便提了提小天鹅。

    讲完故事,躺在沙发上的我感到压在心中许久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感觉轻松了许多。

    我的爱情故事以后,创建办的办公室非常安静,只有中央空调的声音在“呼呼”作响。

    隔了许久,空气中传来辛晓雨轻轻的声音:“我猜,那个男主人公就是你。”

    “嗯。”我轻声的回应。

    “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或见过女主人公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呢?”辛晓雨声音还是那样轻柔。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却仓促中编了一个理由:“她刚刚从小城回来,以前她都是在小城的卫生院里。”

    “你们现在怎么样了?”辛晓雨轻轻的问声。

    “挺好的,周末我们基本都在一起。”我毫不掩饰的回答。

    沉默了一会儿,辛晓雨说道:“我说你怎么不理于薇,原来心里已经有人了。”

    “嗯。”我胡乱支吾着。

    “那要恭喜你了。”辛晓雨轻轻的说道。

    “谢谢。”

    ……

    中午的时间,我和辛晓雨各自躺在各自的沙发上,彼此开始沉默,我却估计我们谁也没睡着,只有中央空调“呼呼”的声音……

    我虽然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可是一种愧疚的心情无法面对辛晓雨,上班时间还不到,我就匆匆的离开了创建办,回到了秘书科,装模作样的在电脑前摆弄起来。

    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我没有收到任何辛晓雨的短信或者电话……

    以后的几天,创建办的工作虽然还是比较繁多,虽然还是不可避免的与辛晓雨接触,虽然辛晓雨还会有那种礼貌的微笑,但我们之间的话明显少了许多,彼此的眼神开始有了躲闪。

    本以为把自己与秦珂盈的故事讲给辛晓雨,会让自己的感觉好一些。

    可是这种轻松的感觉没多久,就发现辛晓雨躲闪的眼神,自己又感觉到总是亏欠着她的。

    我知道以前习惯忽悠小女生的那种感觉在现在这个时候应该是不对的,我意识到以往的那种忽悠其实就是现在的“欺骗”。

    有了这种感觉,我也总是想着为辛晓雨做点什么,弥补我对她的那种忽悠。

    这段时间,徐晓娟因为妊娠反应比较厉害,中午基本不在办公室,我也开始将更多的时间都靠在了创建办,除非秘书科有什么事情。和辛晓雨在一起,我开始像个做错事情的孩子那样尽可能帮着辛晓雨做这做那,甚至就连午休的时间都更多的留在创建办……

    正当我在忙碌的时候,秘书科接到通知迅速准备组织一个全国主要媒体采访活动。这项任务与创建任务发生冲突,但应对采访活动显得更迫切,而创建活动只是通过上层关系知道点眉目,却没有确切日期。

    所以我在创建工作的同时,不得不调回秘书科迅速投入的紧张的准备工作。我的任务还是编制会议的工作指南,方便所有与会的代表迅速了解采访安排。

    这次丁主任根据国家广播电视学会的安排,联系了二十几家媒体记者,虽然规模不大,但涉及局系统的形象宣传,领导还是非常重视,要求组建专门的接待组织,做好这次采访的应对工作。

    鉴于创建工作暂时没有动静,局里和基层单位的一些年轻人都被临时抽调进入采访活动的筹备组,而且针对二十几家媒体,我们单位的年轻人也对应分成了二十几组,分别对应指定的媒体。

    由于采访活动的筹备,我暂时又进入了紧张的忙碌状态。

    这次媒体采访的接待工作由于由国家广播学会那边提供名单和联系方式,我的活动指南省了很大功夫,只要把采访车辆、住宿地点、一日三餐等事项搞明确就行了,加上以前的工作经验,所以指南很快搞定。

    这次接待安排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有些采访团队要起早采访,所以会务组在安排接待人员房间时多留了几间,为了方便陪同人员及时陪同媒体记者们。

    一切按部就班的准备就绪后,采访活动也正式开始了。

    还是以往的那套程序,提前进驻酒店、接代表、欢迎晚宴……

    与以往的接待不同,几乎每家媒体的采访团队都由摄像、编辑和主持组成,而且主持人虽然大多不知名,但都是美女级别以上的,接待工作绝对可以养眼……

    我这种单身还是被安排驻会,作为会务后勤组的成员,而辛晓雨等几位局花都分别安排指定的采访媒体,她也就是那二十几人采访团队中的一员。

    这些媒体采访的项目各有各的不同,有城市民俗文化、城市文化、城市风光、道路建设、特色建筑、城市养生等等,项目不尽而同,所以在时间安排上各不相同,弄得我也疲于应付,特别是这些队伍一早一晚出发和返回的时间,我既要临时为他们提供素材、打印材料、拷贝文件,还有联系加餐等等,不过白天采访队伍离开后,我就轻松了许多。

    采访的前两天一切顺利,辛晓雨陪同的东北某市一家电视台的记者,他们早出晚归,我也与辛晓雨基本见不到面。

    躺在酒店标间舒适的床上,心思却在辛晓雨那边,她陪着记者们怎样了呢?她和记者们午饭在哪吃的呢?

    ……

    想给辛晓雨打电话,可是该说什么呢?想帮辛晓雨做点事情,可是又能做什么呢?

    自己一个人在酒店房间,看着窗外的大海,看着卫星电视频道,可是心里总是空空的。

    几天的采访中,我更多的关心辛晓雨所带的那支采访队伍的动态,在房间的窗上看着她带队的车离开,在酒店的自助餐厅里尽量多呆一会儿,希望看着辛晓雨返回的样子……

    这天晚饭时间,我在自助餐厅里喝了好一会儿茶,短信忽悠了秦珂盈,可是还没有等到辛晓雨那支队伍返回消息,我有些着急起来。

    拿出电话正准备给辛晓雨打电话,一位记者找到我,要我给他打印些材料,我就只好返回房间,为记者忙碌起来。

    心不在焉的满足了记者的要求,把材料打印好,我看时间已经过了自助餐厅用餐时间,可是还没有辛晓雨所在采访队伍返回的消息,我不禁拨通了辛晓雨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