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的战争
字体: 16 + -

第三章 火星谍影(一)

    mon feb 02 10:53:51 cst 2015

    204x年,炎炎的夏日即将过去,清爽的秋风开始拂吹中华大地。

    9月17日上午8:50,中国太原空间基地,一架巨大的银白色航天探测飞船停在长达12公里的跑道上,绚丽的阳光在白色的机体上,显的机体熠熠生辉。飞机垂尾是大大的五星红旗。这就是即将执行18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开天5型火星探测专用宇航飞机。

    基地指控大厅开始传来0号指挥员的声音。

    “10分钟准备。”

    ……

    “1分钟准备。”

    ……

    “10,9,8,7,6,5,4,3,2,1……”

    “点火。”

    “点火。”

    巨大机体的尾部喷出蓝黄相间的火焰,宇航飞机缓缓滑动,速度逐渐加快,在滑动3公里后,飞机离开地面,开始爬高,机头逐渐上升。在30000米高空,飞机打开加力火箭,开始以90度仰角垂直向太空飞去,速度依然在加快。

    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太空中心观看了此次发射,主席发射仪式的除了国家军委、国务院的部分领导外,有一位身着陆军中将军服的将军,用一种专注的目光注视着大屏幕中飞机升空的画面,他就是解放军总参谋部分管情报的副部长张清晨,而在他身边是同样异常关注这次飞行的国家安全部部长李泰然。

    在参加此次飞行任务20人中,有4人单独被安排在飞船的下舱。虽然那里的生活条件要差些,但他们肩负着神秘而特殊的使命,他们就是解放军总参谋部的王涛、孙政光,中国科学院的李景和国家安全部的赵河。

    在7个月以前,中国火星探测基地科学家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探测到基地内部出现神秘的电波,每次这种电波发射时间很短,而且每次电波发射的频率不同。科学家原以为这是火星的自然现象或是基地内的设备发出的干扰信号,但经过仪器分析,却发现这是某种特定无线电设备发出的。后来,科学家将屡次截获的电波信息汇总,传回地面国家航空航天中心,航空航天中心与科学院、总参谋部、国家安全部的专家经巨型计算机分析后,发现这居然是火星基地与地球的通讯记录。这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分析的情况表明极有可能有间谍混入了火星基地内部。但是,火星基地内没有安装相应的探测设备,无法确定无线电波发射装置的具体位置。于是经过仔细挑选和周密准备,有关方面安排了四名电子情报专家携带专用设备,搭乘宇航飞机飞赴火星进行侦察,希望尽快清除安插在基地内部的间谍。

    开天5型宇航飞机通过大气层后进入绕地轨道,环绕地球三圈后,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两次变轨,在月球轨道上,与先期发射已在月球轨道上等候的返回推进舱完成对接。

    对接完成后,对面指控中心对整艘飞船进行了系统测试,确认所有设备正常后。返回推进舱启动离子加速发动机,开天5型飞船不断加速,脱离月球轨道,进入绕太阳轨道,实施定点变轨飞行,开始了奔赴火星的漫长旅程。

    飞赴火星的旅途,漫长,单调。飞船借助我国建立起中国国家星际信息高速公路系统也就是彩虹系统(彩虹系统简称c4i2d,集成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智能、定位等功能于一体)实时接收地面的指控信号、报告情况。飞船内的人员可以随时观看经彩虹系统传递过来的电视信号,甚至可以通过手机与家人通话,上网。

    飞船内的人员飞成别住在飞船上下两层,飞船控制人员和科研人员在飞船上层。王涛等人则被安排在飞船下层。飞船下层条件没有上层那么舒适,而且与飞船的机舱和货舱相隔不远,条件较艰苦。

    太空飞行没有白天、黑夜之分,飞船大多时候的飞行姿态斜侧向太阳。为了将工作周期由地球24小时调整至火星的24.5小时,飞船中心控制系统每天自动调整作息时间,控制飞船内照明灯光开启。不过每日调整非常变化非常小,飞船内的人员几乎没有什么不应的感觉。

    飞行脱离地球轨道后,飞船上的人们很快失去对失重环境的新奇感,取而代之的是旅途的乏味。不过飞船内每天都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培训、重力适应训练及身体素质锻炼,帮助大家有规律的作息。空余时间,大家可以上网、看电视。每个周末,飞船内还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以缓解大家的旅途疲劳和寂寞。

    执行侦察任务的负责人、陆军上校王涛在适应太空环境后,每天组织参与行动的几个人在下舱进行学习,研究火星基地情况,分析行动方案,以备侦察行动顺利开展。

    王涛今年42岁,已在解放军总参谋部四局工作了近二十年,成功地指挥了数次军事情报搜集、分析工作,屡立奇功。

    飞行途中的周末结束后,王涛返回房间。王涛的房间在飞船向阳侧,阳光从飞船斜后方射入房间,为了调整作息规律,王涛设置了舷窗遮罩每日定时自动开启。此时,时间还不到王涛的休息时间,王涛看着舷窗外幽深的太空布满点点繁星,阳光从飞船斜后方射来,洒在窗沿上,不是那么耀眼,但很漂亮。王涛想在休息前再看一看基地情况,于是拿出随身电脑,轻触一个键,一幅三维全息触摸屏便展开了。他点开了已经反复显示过多次的火星基地结构图,他把已经反复看过多次的基地人员名单和简介再次调出来,按照上面的人员分工查看火星基地工作人员简介,希望从个人档案里查找到蛛丝马迹。

    “叮咚”一声,门铃响了。房门侧开一半,一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调皮伸进脑袋,看着王涛还没睡,就在失重状态下打开舱门,从门外飘进来,旋转着向王涛扔了一根香蕉过来,香蕉在失重的环境下旋转着飞了过来,被王涛接住了。

    这位年轻人就是陆军上尉孙政光。小伙子光今年27岁,几年前毕业于解放军军事通信学院,学的是通信专业。这个小伙子对计算机及电子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在大学本科阶段拿到了计算机和通信学两个学位,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继续攻读通信学硕士,并开始攻读无线电专业学习。两年前,在跟随导师参加一次外军电子信号的破译中,居然借助巨型计算机成功的将外军某重要的通信数据链破译出来,因此荣立二等功一次。这次事件以后,孙政光被王涛吸收加入解放军总参谋部,成为一名军事情报军官。

    “队长,休息一下吧。”孙政光对王涛说。

    王涛看了看他额头上还有汗珠,头发也不是那么整齐。就有些责备起这个愣头小伙:“又在上舱跟他们玩了吧?真是闲不住你,有着时间也不把内务整理整理。”

    “咳,今天是周末,明天没有集训,再说吧。”愣头小伙子显然没把王涛的话放在心上,他看来看王涛又在研究火星基地的情况,接着说道:“队长,现在想这些也没用,只有到了火星基地,所有的侦察手段才能用得上。”

    王涛说:“敌人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的准备,到了基地后,就会处处被动。”看着孙政光调皮的样子,王涛知道多说什么也没用。

    这时,舱门又打开了,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从舱外飘了进来。这人脸色暗红,手上的老茧非常明显,如同一个庄稼汉子。这人来到王涛和孙政光的身旁,然后用洪亮声音对着王涛说:“孙政光这小子今晚在晚会上又缠着人家方医生,脸皮也真厚。”

    进来的人是国家安全部的赵河。赵河和王涛的年纪相仿,他是国家安全部科技侦察局二处处长,不仅精通情报分析和电子技术,更重要的是年轻时在国际关系学院读书时,开始接受严格的反间谍训练,熟悉各种枪械使用,并获得全校散打第三名。进入安全部后,除了专业学习外,赵河依然继续练习武术,在安全部历次比武中,均名列前茅。

    “这是这小子的通病了,大家都知道,又不是几天的事了。”王涛边吃着香蕉,又拿孙政光调侃。

    “可不能这么说,这么漫长的旅途,男女是相互需要,你不信可以问问方医生,这么长的旅途,她心里肯定也寂寞,我们这是相互需要。”孙政光听到后,忙着为自己辩解。

    “得了吧,人家方医生那人可很稳重,人漂亮,待人也和气,一看就是典型的大家闺秀,飞船上的人都可都很喜欢她。”赵河瞅了瞅孙政光,那小子显然不服气。

    “女人吧,我研究过”,孙政光一边用手抓住桌子的一角,一边在空中摆动着身体,又摆出那种调皮语调:“虽然表面上又是矜持,又是冷傲,其实心里还是很渴望异性接近的,不信你看我们处的李晓莉。”

    王涛对孙政光的一套谬论已经习以为常,不再去理会孙政光,而是说道:“你小子有时间多研究研究业务,多向人家方医生学习学习,你看人家就周末和导师参加每周例行的飞船晚会,人家可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导师研究业务,要不人家也不会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选拔参加此次任务。”

    孙政光也没反驳,算是默许王涛的意见,直是嘿嘿的笑了笑。

    可能是为了转移话题,孙政光马上问道:“赵哥听说你在安全部的功夫了得,到了基地你可要多教教我啊”。

    “那不敢当,安全部里可有四大金刚,个个都是顶尖高手”。赵河谦虚的回答。

    “哦,还有这事,都谁啊?”孙政光来了兴趣,飘到赵河身旁。

    赵河伸手刮了孙政光的鼻子:“这可是安全部的秘密”。

    “切”。孙政光不服气的吸吸鼻子。

    王涛在旁边补充道:“听说你们有个特工是从少林寺出身的,功夫很不错”。

    赵河听了笑了笑,说道:“是啊,我也听说了,可是那位同志不是一个处的,安全部内规定互相不准打听。我也只知道这个人,但对不上号”。

    赵河看着王涛又在研究火星基地情况,就坐到王涛身边:“老王,又在考虑工作了。”

    “是啊,总觉得有心事,始终放不下心来。”

    “不知道敌人通过什么手段进入基地内部,这对我们威胁可很大。”

    “小孙,这次电子探测工作准备怎样了?。”

    孙政光虽然在平时有些调皮,但是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还是非常认真细致的。

    “按照总参制定的计划,我已经反复演练过了。侦察机器人和战斗机器人已经检测,状态良好。中央电脑和备用电脑我昨天也刚检测过。我下周再检查一下其它设备。”孙政光很认真的回答王涛的问题。

    “别下周了,明天看看吧,保证万无一失。”王涛对孙政光说道。孙政光虽然希望明天周末睡个懒觉,但是想到王涛总是拿方可怡医生跟自己比,心里虽然不服气,但只能接受命令。

    “老王,咱们可不是第一次合作了,这次又有小孙一起合作,希望我们能尽快破案。”赵河对完成任务还是信心还是很大的。

    “小孙小伙子是不错,但是给人的感觉总是孩子气,总是让人不放心,如果能稳重些那就更好了。”王涛在老朋友面前,也不再那么严肃。

    孙政光听到王涛对自己的评价,脸上又露出不服气的表情。

    赵河说道:“别不服气,王涛可是为你好。”

    孙政光撇撇嘴,没说什么,而是飘出房门,回到自己的房间。

    赵河和王涛相识一下:“又不愿意听了。”

    王涛笑了笑:“是块好钢,得好好锤炼锤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