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体: 16 + -

304总攻击令下达更损招在后面

    3o3.政府管理不掺合王烁死催电报机

    对李定国郑成功和他们的这班军官的教学方法,王烁还是采取学习加参观的办法。shuquge**く**く**く.く**√**★**★**√. com

    先让他们有直观印象,再讲解理论,这就加快了学习理解的步伐,也让这些人真正体会到了新政府的先进和好处。

    从这方面看,当初伟人让大学走出去,办成工农兵大学,边实践边学习研究,不一味死学理论,还是有道理的。

    要不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出来什么也干不了呢?死记理论,没直观印象。

    理论前脚记后脚忘,等到毕业,也就都忘差不多了,等于什么没学,白上好几年大学,误人子弟呀!

    这一次学习,就如当年党守素投降,王烁在兰州创办军校,培养他的军官们一样。

    这些人,成了新政府的又一批拥蹙,为将来走向新的战场和其他江南未整编军队的转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李定国郑成功带着他们的军官们在西安学习的同时,新政府也在加紧准备对满清的最后一击。

    新的工业基地已经在河南、山东和江苏建立起来,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在根据地的所有土地上快成长。

    好多以民用为主的企业,政府已经全面撤出,成为以民间资本为主的股份制企业,如纺织、钢铁、水泥、建筑材料制造,日用品生产,等等。

    这更加快了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率和度,同时加快了技术革新和进步。

    政府的职责,是管理所有行业健康展,保证资金合理利用,规定合理的健康展模式,不让大家出圈,产生特权,不是直接利用权力,去参与企业管理和竞争,公开捣乱。

    王烁在现代见识过企业、行业的展,心里完全知道什么是对错,什么方式可以让行业、企业间快展而不产生混乱和恶意竞争。

    现代的时候,他是明知道不对也不敢多言,还得执行上级命令。

    到他自己有权力来布局这一切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扬长避短,及时制止不对的管理方法,少走许多弯路。

    所以,他的根据地展迅。在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持相对和平的时刻,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化,就是他重点要做的事情。

    他的步兵已经全部配备火枪,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保障弹药供给已经不成问题。

    骑军配备冷兵器的同时,配备改进了的,射程更远的大号左轮手枪来代替马弓。

    以现在军工基地的生产能力,半自动步枪完全可以生产,但费用太高了,根据地的经济还承担不起。

    他不换装现代步枪,省下钱来,给每一个军都配备一百门5o灭夷炮,让炮弹供给充足。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配备,也足够满清喝一壶的了,还是省下钱来干点别的吧。

    五艘铁甲战舰已经建造完毕,进入长江开始训练。

    下一步,他不再造这种古今结合的东西了,随着蒸汽锅炉技术的成熟,渐开线齿轮,滚动轴承在逐步投入实用,还有铁水焊接技术的运用,造真正的钢铁战舰的技术,已经基本具备了。

    鄱阳湖造船基地太小,必须向海边迁移。山东胶奥地区已经在扩建新的深水码头,他要把造船基地迁移到山东沿海,成立更大的造船基地。

    等哪天江南接受过来,崇明附近的上海,海南、广州,都将建造军港。

    占领辽东之后,旅顺口,大连湾,也将成为军港和造船基地,不仅要有强大的军舰,还要有强大的海上运输民用船队。

    到那个时候,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将让全世界为之颤抖!

    在积极筹备一战解决满清的这个时刻,西北政府的根据地内,一片紧张繁忙。

    在王烁不断的催促下,各个领域都在鼓足干劲,加紧生产军需物资,吴朗西的科学研究院也不例外。

    王烁布置,在开战之前,电报机必须要搞出来,应用到军队里去。

    他一句话算完了,吴朗西可就要了命了。

    这电报机听着简单,里边配件可就复杂了。

    电源你得有吧?长距离传输信号,一般电源功率达不到,最好就是手摇电机。

    转子线圈,永磁定子,铸铁壳体需精车,滚珠轴承,外连接机构,这些都是才刚刚明,刚刚开始运用的东西。

    就仅仅是这个手摇电机电源,吴朗西就得调一台锅炉做动力,另外弄一部精度好的车床,加上水平高的钳工,烧锅炉的司炉,等等十几个专业技术人员,专门小批量生产。

    这还仅仅是个电源。

    另外,电报机需要的电子三极管、二极管,稳压器、电阻、电容、互感器,扬声器的碳精膜等等这一大堆零件,许多还在试制,根本就没有造出合格的产品来。

    王烁不管这些困难和乱七**糟,造军舰多困难?那么个庞然大物人家都造出来了,让你造这么个小玩艺儿,你看你推三阻四,这条件那困难的。

    有什么困难,你要什么我给你弄什么,理论上不明白我亲自指导,你还有什么困难?

    我看不是你有困难,是你思想有问题!你还想不想天下太平了,还想不想以后传你的教了,嗯?

    吴朗西说就您这个死命催法,不等天下太平我就让你治垮了,小命都保不住了,我还传什么教?不传了!

    你不传教也得把电报机给我弄出来!电报机投入运用之前,死也不允许!实在不行我让阿依古丽把咱们最好的大夫给你调俩过来,天天跟着你!

    吴朗西是欲哭无泪呀,您就别折腾我啦,我这不天天给你加紧弄吗?一个元件我都弄俩专家小组研究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也别说,王烁这种亲自坐镇,催命似的办法还真起作用了。

    大家没白没黑的研究、工作,在对满清起总攻之前,电报机总算有眉目了。

    两台电报机,不断改进,不断加长通讯距离,最后一个在西安,一个在济南,终于可以实现短信号通讯了。

    尽管滤波系统还很粗糙,信号失真比较严重,

    但扬声器里,终于有了可以分辨的声音,可以确定是远处一千多里地以外那个电报机出来的。

    那个时代,除了老天爷打雷,空中还没有任何电磁波信号,滤波不好影响不大,只要能确定一个频段,互相能听到就行了。

    王烁这个高兴,他终于可以坐镇西安,指挥整个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