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明
字体: 16 + -

第486章 舍得(二十一)

    《公民宣言》.是一份里程碑的宣言.这一份宣言宣示着皇权统治在华夏民族的根基中彻底铲除.标志着民主进程迈入全新的阶段.从今往后.就算有某些野心家做皇帝梦.也不会有人支持.

    八月初.朱允炆与家人一起乘坐邮轮回中原.十年前.他们就是由这一条海路发配到南洲的.沒想到现在又由这一条海路被带回到中原.虽然物是人非.不过朱允炆不禁有隔世之感.而他失去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沦”为了平民.整个人也憔悴了很多.

    而朱允炆一共有一后六妃.育有三子两‘女’.沒有了皇室收入.要养活诺大一个家庭.更是朱允炆不想考虑也不愿考虑的事.毕竟他这一辈子都是衣來伸手饭來张口.还真沒有试过自食其力.好在大华民国方面给他安排了一份主编明史的工作.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生活.

    原皇室一家的归來.并沒有得到隆重的迎接.现任大总统周天寿只是在华园接见过一次.并给他一份任命书.之后就把朱允炆一家暂时安顿在北平城北的一座小别墅里.

    由于北平城人口‘激’增.城内开始变得拥挤.一些富豪就开始出城置地建别院居住.而城北多湖泊.豪‘门’大族都喜欢傍湖而居.建起了很多临湖的园林.城北已然成为名‘门’望族聚集之地.朱允炆一家出现在此.并沒有引起什么轰动.毕竟这些人都是见过大场面的.

    其实不只是北平城.很多历史名城也都在扩张.由于国家承平日久.治安日见良好.城墙已经不再是城市的边界.很多大城市都不再新建城墙.并把这这些经费用到了路政工程上.

    就拿北平城为说.城内外铺设了里中外三层环道.各条环道之间还有笔直的沥青路相接.如棋盘一般四通八达.而北平省还将建设通往各省的省际公路.以便利百姓出行.

    而公路上除了有马车脚踏车之外.时常还能见到富豪驾驶着汽车经过.路人也是见怪不怪了.反倒是新入住的朱允炆一家被吓得不轻.每次见到都赶紧远远地躲开.就好像是见到了什么怪物一般.

    这也不能怪朱允炆少见多怪.这些汽车是今年才面世的.也就在北平城多见.其他各省几乎看不到.而南洲与中原消息不灵通.朱允炆都不知道大华民国已经兴起了内燃机哥命.笨重的蒸汽机已经逐渐被淘汰了.

    朱允炆住在昆阳湖边.在徐辉祖所居的徐府附近.朱允炆深居简出.平时几乎不见客.不但谢绝了所有宴会邀请.平时都不出‘门’购置生活用品.要不是徐辉祖平时多方打点帮忙.朱家肯定过不下去.

    而徐辉祖也知道.朱允炆死宅在家.除了死要面子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人生地不熟.生怕出來遭人冷嘲热讽.为了消除朱允炆这一心病.徐辉祖沒少费心机.平时让夫人常到朱家坐坐.并借着自己年近六十.筹备一次寿宴.并且力请朱允炆出席.

    别人的邀请.朱允炆可以婉拒.不过徐辉祖开了口.还是六十岁大寿.他就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來.不管怎么说.徐家对朱家是仁至义尽的.要不是徐家多方出面周旋.朱家很可能像以前各朝各代的皇室一样.被人血洗清算.甚至连祖坟也保不住.

    徐辉祖虽然已经不在担任公职.不过徐家在北平城还是很有人望的.他要办大寿.军政商学科各派名士都欣然应邀.在九月初一日寿辰当天.徐府人头涌动.尽是前來祝寿的名士.

    为了给老爹祝寿.徐钦甚至还专程从南洲赶回來.徐辉祖领着儿子在‘门’前迎接宾客.见大家肯赏光.脸上更是挂满了笑容.特别是总统府、行政院和议会都派代表前來.这更让他觉得脸上有光.

    其实徐家在北平城并不算是什么望族.跟那些掌握军权政权商权的赵氏家族、刘氏家族、周氏家族等大家族比起來.实在是不入流.不过徐辉祖贵在人缘好.与赵氏刘氏周氏等家族都有深‘交’.他‘女’儿还嫁给了海军司令刘文秀的儿子.有这一个强力的亲家.北平城谁都得给他面子.

    “舍侄.你可算是來了.快.快请进.”上午十点左右.朱允炆终于出现在徐府前.不过只有他一个人.并沒有带家人.徐辉祖知道他是硬着头皮來的.所以马上让徐钦领他进屋.

    徐钦当然知道老爹想要打开朱允炆心里的疙瘩.所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将朱允炆请进‘门’.并不停地将在院子里闲谈的名士介绍给他认识.

    在场的人在北平城都是有头有脸.而且多少也沾染上了绅士‘精’神.不但待人和气.还同情弱者.所以在场的所有人都沒有当面揭朱允炆的伤疤.反倒是细心地询问他在北平住得习不习惯.甚至还有人热心地邀请他到自家去做客.

    而这种绅士‘精’神.其实跟万磊十余年來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北平城内每一个地道的贵族.身上多少都有万磊的影子.不但注重个人修养.还比较热心慈善.挣了钱总会拿出一部分來反馈社会.

    见沒人揭自己的伤疤.朱允炆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总算是略微平复了下來.在徐钦的牵针引线下.他的话也渐渐多了起來.开始向在场的人介绍起南洲的风土人情來.引來更多好奇的听众.

    朱允炆与众人聊成一片之后.徐钦这才悄然离开.而他刚到‘门’前准备接替老爹的工作之时.就见几匹快马争速前來.三人一跃下马.为首的人让徐钦不由得眼前一亮.

    “万公子大驾光临.寒舍真是蓬筚生辉啊.快.快请进.”徐辉祖也是大喜过望.因为來人是万公子.当然了.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公子.并非敬称.开国公的儿子当然称得上是公子了.

    “徐伯伯做大寿.小侄怎么能不來呢.要不是路上遇到了点麻烦.小侄也不会这么迟才到.”來人正是万远.他虽然才十四五岁.不过年少老成.待人接物都大有为父之风.

    “不迟不迟.万公子不远万里前來.还记挂着我这个小老儿的寿辰.这.这真是...”徐辉祖‘激’动得胡子直发抖.毕竟万远可是稀客.自从年初离开中原前往大东洲之后.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回來.沒想到刚回來就來给他祝寿.这一个面子可就大了.

    “徐伯伯这是哪里话.临行时.家父就‘交’代过小侄.一定要來给伯父祝寿.要不是海上遇到了些风‘浪’.船才來得迟了些.不过幸好还能赶上.”万远说到这.一摆手.身后的随从马上把贺礼给呈上.

    一串产自仁州的黑曜石手琏.并不算贵重.不过传说有镇邪的功用.而这一串手琏所用的黑曜石.全部是从仁州当地土著中搜刮來的.全部是都有象征意义的极品宝石.

    徐辉祖也不在乎这一份礼的轻重.万远一上岸就來给他祝寿.这一份情义比什么礼都重了.所以忙亲自请万远进‘门’.边走还边问道:“令尊与令堂都还好吧.”

    “家父与家母都很好.只是战事吃紧.家父暂时脱不开身.所以派小侄代他回來行走和拜访各位叔伯.”仁州的战事真的吃紧.自从入秋以來.万磊一直在带军打仗.弹‘药’消耗量也大.万远这一次回來.除了收购日用品之外.还想收购一批弹‘药’.

    “令尊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让我辈汗颜啊.”徐辉祖不由得感慨道.他确实佩服万磊.放着悠闲的生活不要.而去遥远的彼案重开天地.这一份魄力他就沒有.

    “让徐伯伯见笑了.小侄也常劝家父不要太‘操’劳.家父总说自己就是劳碌命.闲不住.”

    “呵呵.令尊这是能者多劳.万公子以后必定也能如令尊一般文武兼备.到时候他就能退居二线啰.”

    正‘交’谈间.两人就进了院子.而三五成堆地在院子中闲聊的客人一发现万远來了.都惊喜过望.马上上前迎接.万远顿时就变成了所有人的焦点.刚刚融入小圈子的朱允炆见人都跑了.不由得眉头一皱.而当他听说來人是万磊的儿子时.更是气不打一处來.要不是看在徐家的面子上.他肯定当场离席而去.

    万远眼睛很尖.很快就发现了被冷落在一旁的朱允炆.他略带歉意地挤出了包围他的人群.來到朱允炆的面前.并主动伸出手.道:“在下万远.不知阁下怎么称呼.”

    看着主动伸到自己面前的那只小手.朱允炆顿时就觉得有些发懵.不知该如何回应.而他再看到万远那双眼睛中写满了诚挚之情.手不由自主就抬了起來.而就在两人双手对握的那一霎那间.朱允炆就觉得心中有一阵莫名的悸动.过往的那些与万磊的恩恩怨怨如放电影一般在他的脑海中闪现.而此时的他却生不起一丝怨恨的情绪.

    “或许.是该舍弃过往的仇怨了.”朱允炆并不想一辈子活在仇恨的‘阴’影之中.这轻轻地一握.他的心底似乎轻松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