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明
字体: 16 + -

第479章 舍得(十四)

    华历十一年八月.中原桂‘花’飘香.南洲却是冬去‘春’來.按说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南洲应该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才对.不过整个南洲却陷入了一片惨淡.因为朝廷派出的官军被“叛军”消灭在了中部荒原之中.

    早在七月末.马溥带领近万征讨部队被方中哲为首的义军用游击战术整得团团转.最后被一点一点地“吃”掉了.一万人中有近三千被歼灭.更有五千投降被整编.只有千余人狼狈逃回南京.

    义军取得反围剿战的胜利.方中哲发动拉人“神功”.从俘虏中改编出了两千多人.义军队伍一下就扩大到了四千人.声势大壮.随时都可能越过草原.直‘逼’南明帝国的国都..南京城.

    义军发展壮大.这让朱允炆急得跳脚.气得马上让锦衣卫将损军折将的马溥抄家问斩.

    斩将虽然能出气.但是问題还是沒能解决.朝廷官军本來只有两万人马.折损了一万.再加上纷纷有逃兵出现.现在总兵力只有八余左右.在兵员数量上已经不占太多优势了.

    而义军随时都可能杀來.朱允炆自知无力抵挡.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壁清野.把散布在南京城附近各个聚居区的百姓全部召集进南京城内.然后据城死守.并拉壮丁训练成军.再图一举消灭义军.

    朝廷要搞坚壁清野.那些好不容易才定居下來的平头百姓们在锦衣卫的催促下.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并眼睁睁地看着锦衣卫放火把他们辛辛苦苦才建立起來家园烧掉.个别人不忿想跟锦衣卫理论.却落得一顿拳打脚踢.实在是凄凉.

    朱允炆迁民入城.也派人去使馆区.想劝服徐钦为首的驻南明使团也进入南京城.不过遭到了徐钦的拒绝.徐钦并不傻.朱允炆如此热心.一是想拉大华民国下水.二是打藏在使馆区的人的主意.特别是方家.朱允炆早就想把方家老小都控制起來.让方中哲投鼠忌器.

    徐钦拒绝接受南明帝国所谓的“保护”.朱允炆‘奸’计难逞.恨得牙痒痒的.却也不好发作.毕竟现在叛军都快打到城下了.再得罪大华民国的话.那就真的是自寻死路了.

    徐钦之所以敢不接受南明帝国的保护.是因为根本不需要.且不说方中哲不会对使馆区用兵.就算是使馆区真的遭到了攻击.里面驻着的数百维和军可不是吃素的.

    而且南洲的外海上还有一支舰队在巡弋.如果使馆区真的被战火‘波’及.载有数百海军陆战队的战船能在两天之内开抵.到时候可不会再说什么:大华民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了.

    南洲局势紧张.北平军海军司令部对此也早有准备.把原先在南海巡逻的第四舰队南调到香料岛一带.还加调了近四千海军陆战队员南下.随时侯命.更是加运了大量军用物资到马六甲一带.因为军委决定.这一次就算不打南洲.也会在近期内对印度半岛用兵.

    其实.自从接任大总统一职之后.周天寿依旧照着万磊预定的计划施政.在军事扩张方面.也继承了万磊的理念.

    这不.这半年多來.他一直在加强镇南军区的军队建设.并从华南与西南两大军区中‘抽’调近十万兵力.与镇南军区十二万军队一同集结在缅甸西北部与印度‘交’界处.随时准备出兵印度.

    除了陆军大调动之外.海军也在大调动.东海舰队移到印度洋.与本就在印度洋坐镇的印度洋舰队合师.两大舰队有六十多艘战船.还配有大量海军陆战队员.准备好与陆军协调作战.

    水陆共二十七万大军.全部都是武装到牙齿的‘精’锐之师.作为周天寿就任大总统以來的第一战.征印一战是不战则已.一战就必须定鼎的.而由于北平军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印度战场.南洲之边还真不想‘插’手.

    当然.不想归不想.如果南明皇帝或者说义军真的敢动使馆区.那就是严重挑衅.就算是两线作战.北平军也会毅然出兵的.这是原则问題:大华民国的尊严不容挑衅.

    八月十一日.南京城头上.守军看到了由北向南而來的一片滚滚烟尘.烟尘中有数百骑兵疾驰而來.这些骑兵个个明盔亮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很是耀眼.守军不用问.也知道这是义军來了.

    数百骑兵并沒有直接冲到城‘门’前.而是在离城四百米的地方停了下來.随即就扯在大嗓‘门’对城内劝降.当然.劝降的对象并非皇帝.而是城内的百姓.而且在将一堆金灿灿的金条摆在最显眼处.大叫着说谁如果生擒了皇帝.就给与皇帝等重的金条作为奖赏.

    与皇帝等重的金条.城头的守军都不由得暗咽口水.特别是城头的守将.他是有幸上殿见过皇帝的.脑海中更是不停地浮现出朱允炆那略显‘肥’胖的身躯.怎么说也有一百五十斤吧.

    一百五十斤的黄金.对于坐拥大量金矿山的朱允炆來说.或许不算什么.不过对于那些苦‘逼’的南明官兵而言.这可就是一笔巨款了.要知道.现在一两黄金就能买到十石‘精’米了.一百五十斤就是一千五百两.可以换一万多石米.这可是一品大员十年的官俸了.

    动心归动心.城头上的守军将不敢就此造反.因为他们的身后还有监军的锦衣卫.他们若敢‘乱’动.锦衣卫肯定手起刀落.

    那几百人见劝降无果.却也一点都不泄气.打马绕到另一边的城‘门’前.接着劝降.而非常奇怪的是.这些人摆出金条后.就一直摆在哪里.并沒有带走.那一堆黄金在阳光下散发着黄灿灿的金光.照得城头上的守军的心头直颤.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眼前摆着一大堆黄金.沒人会不心动.城头上的守军中不免有人暗忖着要不要冲出城去.把那一堆黄金占为己有.而在离南京城不远处的一座山头上.一名寸发男子正微笑地看着这一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