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明
字体: 16 + -

第441章 科技输出(下)

    所谓无利不起早.一旦有好处可拿.南明自上而下就爆发出高效率.短短的两个月不到.首批留学生就派出來了.共有四十多人乘坐华远公司的轮船回到北平.

    虽然來得快.不过还是错过了大华民国的大学招生季.大华民国现有北平金陵武昌辽阳西安等城市设有大学.每年的招生名额在四千人左右.入学考试在五月末.七月正式开学.学制为四年.而且实行学分制.每一名大学生都要修足两百学分才能获得学位.

    北平大学还设有博士院.主要招收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进入深造.而崇道堂内还设有特研院.专‘门’招收理工科人才进入深造.而辽阳金陵等地的大学虽然刚刚起步.不过也初具规模.其中辽阳大学以工科为主.侧重点是冶金;其他大学有重文有重理.方向不一.不过都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

    当然.大学的设立不只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还要灌输思想.毕竟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人才.沒有思想只会唯唯诺诺的人最多只能当奴才.大华民国可不须要那种人.

    南明留学生虽然來得迟了.万磊也沒有就此打发他们回去.而是在北平大学中加开了一个预科班.对这些新來的人进行填鸭式教育.等到明年开考的时候再让他们上场考试.至于能不能考上.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即便如此.万磊还是认为这些人考上的机率肯定很低.毕竟大华民国的中小学教育早就起步了.经过数年的普及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这些“半路出家”的留学生肯定要高得多.这些人就算是考得上.最多也是那些次一级的大学.北平大学是沒指望的.除非万磊给他们开后‘门’.

    不过.在大学教育和管理上.万磊是很少‘插’手的.他虽然时不时地去北平大学开讲.不过从來不干涉学校的校务.更不会走后‘门’往大学里塞学生.就连他自己教出來的学生.都要通过正规的考试途径才能入学.

    从总体上看.万磊自己教出來的学生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早期的那一批学生相继进入北平大学.有几个才十二三岁就通过入学考试.顿时就成为让北平大学轰动的焦点人物.再加上他们是万大总统的‘门’生.又都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在北平大学中很是耀眼.所有人都认定.他们将会是明日的政治之星.

    其实.万磊总无意于将北平大学变成培养官僚的地方.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从政.所以这些所谓的“明日之星”一直比较低调.大半都选择了理工科.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主修政治和经济.即便如此.这些人也对理工深感兴趣.因为他们都知道.真正使文明进步的是科技.不是政治.只有服务于科技的政治.才是好的政治.

    安南之战后.大华民国再无战事.又无其他大型灾害发生.万磊总算是得了清闲.平时处理一些政务.闲时陪伴妻儿.日子过得平淡却也很充实.唯一让万磊感到遗憾的是.两个妻子一直都沒再给万家添丁.

    日子一天天过.转眼间.秋去冬來.瑞雪如期而致.又迎來了新的一年.而这一年是华历五年.也是万磊这一届任期的最后一年.在这最后一年中.万磊不得不考虑要不要竞选下一届大总统.

    按说.当官人之所‘欲’也.当一国大总统更是世人之所愿.不过万磊当政五年.实际上加上得国之前的那个时期的话.就是十余年.搞了十余年的政治.是人都会觉得累.特别是心累.万磊真想退下來.过上几天养‘花’喂鱼的悠闲日子.

    不过.万磊也知道这是奢望.虽然大华民国已经步入正轨.发展得蒸蒸日上.不过内部还是有很多问題沒有解决的.比如说法治还未尽入人心.比如说官员素质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題解决得不好.大华民国也是难逃灭亡之途的.

    既然不能就此退休.万磊只得硬着头皮筹划着大选的事宜.虽然他本人的名望还是如日中天.不过还是有竞争者的.比如说江南那边的议员.有好些人倾向支持铁铉或徐辉祖之类的人上位.万磊最大的支持者还是军派.所以.万磊要重点拉拢军心.

    正月十五.西北军区司令周天寿回北平.并卸任军区司令一职.万磊则特别任命他为华园幕僚长.代行大总统部分职权.比如说四方巡视.代大总统会见各级地方官员等等.万磊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要拉拢军派.二是要培养军方从政派.

    其实.万磊本人是希望军派也能有机会竞选大总统的.毕竟大华民国是一个新兴的扩张型国家.如果大总统一职让文官长期把持.这是重文轻武.国家会变得孱弱.当然.大总统一职也不能让军派把持.这会引致穷兵黩武.

    最好是文武两派兼顾.不过万磊也知道.这是很难的.因为武长期在外领兵.与各地的议员与乡绅之间气场关系比不上文官.在竞选的时候本就存在劣势.万磊让周天寿“弃武从文”.其实就是要降低这方面的劣势.

    万磊这种近似于开后‘门’.指定接班人的行为.自然也引起一些文职官员的不满.为此.万磊还专‘门’发表了一篇社论.高度赞扬周天寿为国戍边的奉献‘精’神.并一再强调.调周司令回北平.是为了让其休养身体;聘其为华园幕僚长.是看重他的才干.是任人唯贤.

    万磊的社论一出.文职官员自然也不也再公开场合多说什么.不过‘私’底下还是议论纷纷的.更多的议员投到了铁铉的那一边.如此一來.万磊的竞选年更加不好过.

    虽然竞选年将会很不好过.不过万磊还是把该办的事该办好了.其中科技输出的事是新一年的重中之重.继与南明签订铁路转让合同之后.他相继与印度各个沿海城邦签订了相关合同.转让的技术从铁路到新型绵种再到新型纺纱机.总之无所不包.大华民国真正从商品输出转变为科技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