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明
字体: 16 + -

第275章 移民实边(上)

    ?“先生,这一批人是从山西大同來的,有近五千人。 ”数百两马车上坐满了人,这些人是准备跟万磊一道,东进辽东的,由于陕西那边发生了秦王兵‘乱’,山西的很多百姓害怕被兵灾‘波’及,早早地逃亡到了北平行省。

    当然,这些百姓能安然到达北平省,主要是万磊早就让人用钱铺了路,山西边界有部分守将拿了好处,对东进的流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大同府的知府严晋收下了万磊给的五千两银子,更是主动把治下的流民给万磊送來了。

    像严晋这样的地方官还有很多,反正这些流民在官府的眼中,就是累赘,同时也是祸‘乱’之源,送走更好,不过在万磊的眼中,这些人就是最宝贵的劳动力,开发辽东靠的就是他们。

    由于流民來自山西陕西等地,那里的生存环境比辽东好不了多少,百姓吃苦耐劳惯了,到了苦寒的辽东,很快就能适应,而为了‘激’发他们开拓进取的干劲,万磊许诺给他们分地,按人头分,每人不下二十亩。

    同时,为了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新建家园,万磊还派了很多工程给他们,当然,这些工程主要是城建,伐木开石建立城镇,这些城镇就是他们未來的聚居地,同时也是未來的工业基地。

    当然,万磊给流民派发工作,当然要给他们管饭,同时也会发工钱,他让流民们自发地组团,并选出一些工头,他把工程承包给工头,工头带领手下完成工程,验收合格之后就发工钱,流民队摇身一变就成了有组织有纪律的生产建设兵团。

    “哥,你伤沒好全,到车上坐着吧。”赵雪儿从一辆马车上探出头來。

    其实,这种马车是北平城最新式马车,虽然内外装饰并不奢华,不过科技含量很高,不但装有钢制的承轴,减少车轮的摩擦和颠簸,还安装有弹簧减震,人坐在上面,平稳舒适,这种马车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

    马车受欢迎,轿子这种落后的代步工具在北平城内几乎绝迹了,除了婚嫁迎娶用到的一些‘花’轿之外,甚至很多人迎娶也用上了马车,当然,这也是因为万磊大力倡导,在他的眼中,除了死者和伤者之外,人不该坐到别人的头上去的。

    另外,北平城内的风向变了,百姓个个都有工作,人人都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平时走道都狠不得用跑,也沒谁用慢吞吞的轿子來代步,轿子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北平城却是一直蓬勃向上地发展着,进步着。

    “今天阳光不错,咱们骑马晒晒太阳也不错。”万磊却沒有上马车,而是让‘精’忠卫给他备了一匹大黑马。

    “太阳这么毒,我才不想晒成黑人。”赵雪儿一嘟嘴,入下的马帘,其实她邀请万磊上车,不过是想有个卿卿我我的二人世界,如果弃车骑马,四周一堆人看着,她脸皮薄,也不好意思公然打情骂俏。

    万磊当然知道赵雪儿心底那些小算盘,只是微微一笑,就一跃上马,挥鞭前行,而他后面的马车队,也跟着一起缓缓地出发了,由于同行的难民很多,数百辆大马车上不是挤满了人,就是装满了物资,一行也算浩浩‘荡’‘荡’。

    这人一多,行程当然也慢了下來,护卫万磊前往辽东的一千‘精’忠卫在队伍间來回巡逻着,队伍倒也十分有秩序,万磊时不时地与一辆载人的马车齐头并行,跟马车上的难民们拉起家常,难民们见万磊如此平易近人,背井离乡的愁苦之情也就缓解了许多。

    虽然前程漫漫,不过有一个这么好的领导者,以后的生活肯定能变得更好,这是所有难民心底的想法。

    一行人出北平,过通州,到蓟州时天就黑了,队伍在蓟州城内的军营中过夜,此时的蓟州城内,有新招的四万军队,在周天寿的带领下开始急训,万磊路过此地,当然要视察一翻。

    由于这新招的四万人马是从保定河间两府招來的,在组织纪律上,在认同感人,都不及顺天府的原住民,为了做好思想工作,为了严肃军纪,万磊把一千‘精’忠卫拨给周天寿,让他把这些人分散安‘插’到新军各营之中。

    除了‘精’忠卫充当宣传队之外,这四万新军还由一万老兵來带,以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让新兵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北平军的大熔炉之中,同时,新军与老军的组织模式一样,不但设有各级军官,还设有党政委,将那些中诚且优秀的新兵纳入了祖龙党中。

    “周大哥,新军训练进展如何!”

    “新军多是庄稼汉出身,虽然都是膀大腰圆,可是不像咱们北平军那样经历过生死大战,就是少了那一股狠劲,训练一加重,就有很多人心生怨言,甚至还有人装病逃避训练,实在是不太好带。”周天寿狂倒苦水。

    “新兵嘛,麻烦肯定是不少的,以后不但要严肃军纪,还要搞末位淘汰。”万磊正‘色’道。

    “末位淘汰。”周天寿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自然是不太懂。

    “末位淘汰就是把训练成绩靠后的人淘汰出军营,咱们北平军可不是福利社,不养兵油子,进了军营,可以吃好穿好,还有高军饷可拿,享受这么好的待遇,当然要付出血汗,如果训练都不肯卖力,我们养他们干什么,!”

    “哦,这个主意不错,以后每月一考核,训练成绩靠后的就赶回家,这帮新兵蛋子要想留在军队里,想不拼命都不行。”周天寿也笑了。

    “咱们宁可让吃不了苦的人退伍,也不让训练不足的人上火线当累赘。”万磊道。

    “明白,咱们北平军要的是‘精’兵,靠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周天寿点点头,又问道:“听说后勤装备部把火绳枪捣腾出來了,什么时候能装备到军中啊,咱们弟兄用弓箭,都用烦了!”

    所谓的后勤装备部,其实是一个兵器研发和生产部‘门’,这个部‘门’跟‘精’忠卫一样,由万磊一人管理,其他人不得过问,而后勤装备部的员工多是战场上受伤的伤兵,给他们这一份高薪工作,也算是一种优抚。

    当然,优抚归优抚,万磊也沒放松对这些人的培训和指导,而这些人在战场上受伤失去了战斗力,也沒什么事可干,在万磊的引导下,他们大部分人都对研发和生产武器产生了兴趣。

    其实,火绳枪这种玩意也沒有多少科技含量,跟明军用的火铳也差不了多少,都是有一条枪管,都是靠明火点燃,唯一的不同就是,火绳枪有枪托,有准星,枪管是钢制,不但体积变小,形制也标准化,还有标准化的“子弹”。

    所谓的“子弹”,当然不是后世常见的铜制子弹,而是用牛皮纸将事先配好的火‘药’和铅弹包裹起來,填装时放枪管内一塞,就可点火发‘射’,而且牛皮纸也经过硝化处理,也是可燃物,省却了很多填装弹‘药’的麻烦步骤。

    不过这种火绳枪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射’程太短,由于用牛皮纸当“弹壳”,导致气密‘性’下降,弹‘药’爆发力也下降,‘射’出的铅弹有效杀伤范围只有几十米;再加上它靠火绳点燃,遇到雨雾天气就沒法用,所以万磊也沒把它们装备到骑兵中,只是在城防部队中装备。

    “这个还不能急,火绳枪还是比较落后,不利于马上作战,我让人研发一种新型的火‘药’,这种火‘药’不用明火点燃,只要撞击就能猛烈爆炸,只是危险‘性’太大,暂时还无法用,等以后研发出更安全的击发火‘药’,就可用于制造填装更加方便的子弹和威力更大的枪支,到时再装备入军中!”

    万磊所说的沒错,他是搞出了一种无需明火点燃,只要轻微撞击就可爆炸的新型火‘药’,这种火‘药’的学名叫硝化甘油,是一种液体炸‘药’,它的原料是甘油、浓硝酸和浓硫酸,这种玩意危险‘性’十分大,不宜生产。

    现在他正在想办法优化生产工艺,并往这种火‘药’中添加稳定剂,让它更加安全实用,只要研发成功并量产,就可取代黑火‘药’,到时候,标准化生产的枪炮弹‘药’,装填便捷,威力更大,准度更高,且不受天气影响,枪炮的狰狞面目就会完全显现。

    “哦,有这么好的东西,那老哥我耐心地等着看就行了。”周天寿的脸上写满了希望,作为一军主帅,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军队都装备上更猛的家伙,这样打起仗來就轻松多了。

    “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最终还是人,周大哥你就别管装备的事了,先把军队训练好再说吧,我保证,新制枪支一出厂,每一批就给您装备上!”

    “呵呵,那感情好。”周天寿挠挠头,又问道:“听说咱们要跟倭国进口一批武士刀,这事...”

    “是准备进口一批武士刀,一共五千把,到时候给你留一千把!”

    “才一千把。”周天寿有些不满意。

    “一千把是给‘精’忠卫配的,你们四位司令每人一千把,先让重要的弟兄都配上,风光风光,等以后进口多了,再往下分配。”不得不说,倭国产的武士刀的质量就好,万磊也懒得让装备部再生产军刀,直接向倭国进口就是了。

    当然,万磊这么做也是别有用心的,别看倭国生产的刀不错,不过国内铁矿和煤矿资源都是稀缺的,现在大量开采用來生产军刀,把铁矿煤矿都掏空了,以后想搞工业化都沒本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