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得遇贵人
泗水郡秦兵黑压压的压了过来······
“秦兵离此还有多少距离”李小超问道。
“主公不到10里,情况甚是危急。”萧何满脸的忧色。
“萧大人可有良策。”李小超问道。
“我有上中下三策。”萧何边走边说。
“快快讲来。”李小超问道。
”向魏相周市借兵,抄秦兵后路。“萧何说道。
”那中策呢。“李小超问道。
”弃守沛县,保存实力,到薛县暂避一下。“萧何答道。
”那下策呢。“李小超问道。
”坚守沛县“萧何答道。
”坚守沛县,几成把握?“李小超道。
”不到三成。“萧何答道。
”仓库里的军粮还剩多少。“李小超问道。
”粮草充足,够吃一个多月。一切物资准备就绪“曹参答道。
”主公,做个战时动员吧。“萧何正色道。
李小超来到城上:”弟兄们,此战不是为了我们个人的生死,是为了全城的黎民百姓,如果秦军一旦攻进城来,你们将会被充军,永无回头之日,我们的父老将被残杀,我们的妻儿将备受奴隶,所以我们必须坚守沛城,保家乡,抗暴秦。“李小超大声的动员。
”保家乡,抗暴秦。“士兵齐呼。
晌午时刻,秦军掩杀过来。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李小超,第一次经历这生死战场,大惊失色。
打扫战场,真是惨不忍睹。城外死人堆起一座山,与城墙齐高。大地上血流成河,死伤者不计其数,到处是缺胳膊,或断腿的,甚至有的被射穿眼睛······
李小超一再呕吐,从和平年代穿越过来的,哪经得起这样的考验,幸亏此战,可暂保沛县无忧,巡完战场,李小超回到家中,一度晕厥·······
一月有余,李小超实在坐不住,要是再耽搁下去,他怕是吃不到鹿肉,甚至连喝汤都困难了。
李小超决定让萧何守沛县,自己带着雍齿等一帮亲信将领向西北方向发展。因为历史书上说雍齿会造反。
李小超以为自己是现代人,攻打亢城将不费吹灰之力。况且自己熟读孙子兵法。自己兵力数倍于亢城,可以强攻。
李小超让樊哙为先锋,雍齿殿后,自己压中军。
战事一触即发,哪知守军负隅顽抗,城池久攻不下,将士伤亡惨重,李小超败下阵来。李小超悔不该当初不听萧何的劝告,否则焉有此败,都怪自己自视甚高,只知纸上谈兵,理论和实践相差甚远。
所以返回沛县。
“大哥,雍齿将军不在阵中。”夏侯婴报道。
”雍齿?不好,这个叛徒,我还是上当了。”李小超拍着自己的脑袋。
历史应该不会重演吧,李小超心想
李小超一伙虽有怀疑,但还是来到沛县城下。
李小超喊道:
“我乃沛公,让萧何前来答话。”
雍齿上得土墙,嬉皮笑脸地说道:“大哥,萧何已被绑了,你有何话就跟小弟说?”
李小超用马鞭一指雍齿:“雍齿听了,亏得你还叫我为大哥,快快打开城门,放我进去,你背叛之事,一笔勾销。”
那雍齿哈哈大笑:“叫你大哥?狗屁大哥!你使诈打败了我,还把我当马骑,这可是胯下之辱,难道小弟如此健忘,不记得?现在我投降魏王,他封我为将军,正式授予印符,我若把你灭了,还能升官,跟着你这个小小的县令,有什么出息。大哥,咱们现在手中都有兵,你就放马过来再打一架,兄弟我等在这里。”
“你何时跟魏王勾搭的,我竟一无所知。”李小超傻问道。
“说你傻,还不承认,我和魏王商量许久。你竟一无所知····“雍齿笑道。
李小超一听,更加生气,就下令攻打沛城,结果,土墙上箭如飞蝗,杀伤了不少士兵,李小超急令撤兵。
第二日李小超再度进攻,又被城头的雍齿打败。李小超不但兵败,而且饱受了雍齿的侮辱,那雍齿得意地站在城头上喊道:“刘季听着,你要我称你为大哥,想得倒美,你不过是我脚丫子上的一根小指头。这次我一定要骑到你的头上拉屎拉尿,以雪当年之耻!”
雍齿的那几个小兄弟都站在他的旁边,一齐呐喊道:
“刘季刘季,****拉屁,打不过雍齿,只会诡计!”
把个李小超气得差点儿吐血。
本来只有二三千人马的李小超,他带着多半数队伍向外出征,少半数守沛城,现在雍齿得到了周市的支持,兵力有所加强,他与李小超的实力比是一比一,旗鼓相当。所以李小超数次攻城,都没有攻占,反而闹了个两败俱伤。他手下的人马,所剩无几。
李小超既恨雍齿,又感到无奈。于是和手下商议如何解决眼前困局,卢绾说道:“距离我们最近一股义军,就是秦嘉,不若向他乞师。”
曹参说道:“秦嘉此人,骄傲自负,又心眼很小,必不容于周围义军睡于榻侧。现在二项新起,锐势不可挡,目下已占薛城,不若同他商议借些兵来,攻下沛城,作为根据地。”
李小超听从了这个建议,抱着有病乱求医的心态,带上百余骑,道出下邳,准备或是去求秦嘉,或是去求项梁,碰到谁就求谁。
这次李小超出行,最大的收获倒还不是借到了兵,而是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给李小超带来了一辈子的幸运,他的名字叫张良。
·············
话说张良是秦末汉初时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韩国人,他的祖父开地,父亲平,均先后为辅相,辅助了五代韩王。张平二十岁时就死了,那时张良还很小。到了张良成为一个翩翩少年时,韩国就被秦国灭掉了。
因此,张良一肚子的亲韩情结。他家有仆童三百余,家资颇富,却顾不上安葬刚死去的弟弟,就把家财都拿了出来,遣散弱质童仆,留下健汉,又暗招宾客、勇士,想去谋刺秦始皇,立志替死去的韩王报仇。
他曾在家门口招了几个勇士,这些“勇士”一听说要让他们去干那种冒险的事,都连连摇头,不肯受聘。
遍寻不得,张良只得借着游历到各地去探访,心想偌大一个中国,不信就没有能人异士。
到了淮阳这个地方,知道有一个叫仓海君的人,是这里的豪长,家中蓄有多名武士。他于是前去拜见。两人倒是一见如故。
张良说到秦的暴行,民之疾苦,那仓海君也不禁怒发冲冠、愤眦欲裂,张良知道他是个性情中人,也就慢慢说到了他的计划,说是要访求一个武艺高强的真正大力士,以图他用。仓海君向张良推荐了自己身边的一个力士。
这力士果然身躯魁伟,相貌不凡,料非常人。于是出高价带回,一试他的武艺,也是矫健绝伦。同他亲近之后,慢慢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力士没有犹豫,投袂起座,直任不辞。
张良大喜,专门为他铸就了一个铁锥,重一百二十斤。作为他的兵器,并等待下手的机会。
机会不久就来了。
秦始皇第二次东巡,来到了博浪沙这个地方。张良于是嘱力士如此如此,让他在道旁埋伏。
不多时,只见路上尘头大起,一支庞大的车马队伍正缓缓驶了过来。
这驰道高大宽厚,两旁边却是低洼处,茅草长密,灌木丛生,还有青松直立,正好藏形。力士屏息等待,到了秦始皇车辇行到他身边之时,他突然从沟里纵起,举锥向秦始皇的华盖上击去。
很可能是临阵紧张,或是用力过猛,锥从他的手中飞出,落在了副车上,把一个官员砸死了,而秦始皇却安然无恙。
随从人员慌成一片,一迭声地喊叫护驾,这力士一击未中,手中已空无一物,被章邯一剑刺死。
张良站得较远,听到动静,以为击中,再派人打探虚实,才知力士失手,并且已死。他心想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力士死了就不会知道主使者是谁。张良于是顾不得家里的亲人,连忙打点行装,装作游历似的潜逃。然后隐姓埋名,躲到了下邳。
秦始皇受到了惊吓,不肯罢休,命人在博浪沙搜查十日,结果无从所获,还杀了不少无辜的人,最后悻悻然离去。
再说这张良躲到了下邳之后,幸亏身上带有不少钱,日子也过得下去。只是没有杀掉秦皇,始终心犹不甘,但也无他法,等到秦始皇回宫,局势不再紧张之后,他才敢出来活动。
这下邳离开博浪沙已经有几百里地,在秦时是一个县城,距离黄海不远,闲来无事的时候,他就经常到圯上去观看景色。圯上,就是桥上,当地土人称桥为圯。
这一日,他在桥上碰到了一个老人,这老人真正是皓首疏髯,年届古稀。他踯躅登桥,刚走上桥头,不觉绊了一下,把一只脚上的鞋绊落桥下。这老人大大咧咧地喊道:“喂,小伙子,替我把鞋取来!”
张良斜了他一眼,心想这老人真是无理,素不相识,却一句客气话都不说,就叫我替他取鞋,你把我当成什么人啦!再仔细看这个老人,身衣毛布,手持竹杖,差不多有七八十岁的年纪,心里就有些平和了。他再想道:是啊,这么大的年岁掉了一只鞋,又怎么光着一只脚到桥下去取鞋,这桥上只我一人,他不叫我帮忙,还能叫谁?
张良于是默默地走到桥下,找来了鞋,拿给老人。
不料想这老人竟然得寸进尺,依然大大咧咧地说道:“把鞋给我穿上。”
张良几乎忍受不住,却有些又气又笑,像这样的老人,真是天下少有,不过,既然帮他拿到了鞋,还差这最后的一提。他于是蹲下身去,替老人穿上鞋。
老人始终微笑着看着张良的动作,一言不发。等把鞋穿好,老人也不道谢,拄着拐杖,旁若无人地走下桥去。
张良这时早就没有脾气,只是感到奇怪,他想这个老人是什么来历,看情况并不像是个山野村人,倒像是个有学问人。他边想边不由自主地迈动双脚,跟在了老人的身后。
走得不远,老人似乎已有察觉,回过头来对他说:“孺子可教!这样吧,五天之后,天色平明,你再上桥来,我们相会。”张良毕竟出自相府之家,有些见识,知道这老人有些来头,就长揖允诺。老人也就不再多话,扬长而去。
五日迅即就到,这一日天刚亮,张良黎明即起,草草洗漱,即来桥上约会。刚到桥上,他有些傻了,老人早就立在桥上。老人面带愠色地说道:“叫你来相会,年轻人怎么比老人迟到,这像话?好了,这次相会取消,等再过五天来!”
又过五天,这次张良比上次还早半个时辰,谁知他还是起得晚,老人此时又已经站在桥上。
老人还是那个态度,“孺子与老者约会,应该早至,为何到此时方来?回去,回去,再推后五天来与我约会,如果还迟到,那我就不再给你机会。”
这第三次张良就更加小心谨慎。他简直是不敢再睡,只得和衣坐于椅子上,半醒半眠地打瞌睡,一到三更刚过,就连忙起来,顶月而行。这次到得桥上,果然没见到老人,他的心放了下来,于是便耐心地等待。大约过了片刻,老人依杖而来。
见到张良已经在桥上等他,老人的脸色松开,有了点笑意。
“不错,孺子可教,见老师,理应如此。”
说着,老人从衣袖里取出一个包裹,递给了张良,并且嘱咐他道:
“你如果能够研通此书,将来必定能成为王者之师!”
张良心中十分高兴。因为此时天色朦胧,他也不敢翻开看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但已知道他遇见了高人,而且得到了一件宝贝。
他有很多话要问,问老丈来历,问此书内容,但又不敢深问。这时老人接着说道:“十年后,你当佐命兴国,十三年后,孺子可至济北谷城山下,如见黄石,就算是我。”说罢根本不顾张良那惊愕且感激的表情,拄杖离去。
张良回到家中,就着灯一看,竟是《太公兵法》,共为三卷。张良知道,所谓《太公兵法》,是姜太公姜子牙辅助周文王推翻殷商建立周朝时,根据他的行兵打仗的方略和作战经验写成的一部兵法,里面包罗着兴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道理,过去他只听说有这样一部兵法,却从未见过,今天却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良觉得得到此书,要比得到珍宝更贵重十分。他本来就有灭秦兴韩大志,只是叹自己孤掌难鸣,又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现在得此,便犹如虎添翼,可以振翅冲天而飞。
他于是废寝忘食,一遍遍地研读。那《太公兵法》三卷,竟然被他熟读于胸。
至于黄石公是哪位仙人,只有上天知晓··········
李小超即将与贵人相遇,所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难相逢·······
“秦兵离此还有多少距离”李小超问道。
“主公不到10里,情况甚是危急。”萧何满脸的忧色。
“萧大人可有良策。”李小超问道。
“我有上中下三策。”萧何边走边说。
“快快讲来。”李小超问道。
”向魏相周市借兵,抄秦兵后路。“萧何说道。
”那中策呢。“李小超问道。
”弃守沛县,保存实力,到薛县暂避一下。“萧何答道。
”那下策呢。“李小超问道。
”坚守沛县“萧何答道。
”坚守沛县,几成把握?“李小超道。
”不到三成。“萧何答道。
”仓库里的军粮还剩多少。“李小超问道。
”粮草充足,够吃一个多月。一切物资准备就绪“曹参答道。
”主公,做个战时动员吧。“萧何正色道。
李小超来到城上:”弟兄们,此战不是为了我们个人的生死,是为了全城的黎民百姓,如果秦军一旦攻进城来,你们将会被充军,永无回头之日,我们的父老将被残杀,我们的妻儿将备受奴隶,所以我们必须坚守沛城,保家乡,抗暴秦。“李小超大声的动员。
”保家乡,抗暴秦。“士兵齐呼。
晌午时刻,秦军掩杀过来。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李小超,第一次经历这生死战场,大惊失色。
打扫战场,真是惨不忍睹。城外死人堆起一座山,与城墙齐高。大地上血流成河,死伤者不计其数,到处是缺胳膊,或断腿的,甚至有的被射穿眼睛······
李小超一再呕吐,从和平年代穿越过来的,哪经得起这样的考验,幸亏此战,可暂保沛县无忧,巡完战场,李小超回到家中,一度晕厥·······
一月有余,李小超实在坐不住,要是再耽搁下去,他怕是吃不到鹿肉,甚至连喝汤都困难了。
李小超决定让萧何守沛县,自己带着雍齿等一帮亲信将领向西北方向发展。因为历史书上说雍齿会造反。
李小超以为自己是现代人,攻打亢城将不费吹灰之力。况且自己熟读孙子兵法。自己兵力数倍于亢城,可以强攻。
李小超让樊哙为先锋,雍齿殿后,自己压中军。
战事一触即发,哪知守军负隅顽抗,城池久攻不下,将士伤亡惨重,李小超败下阵来。李小超悔不该当初不听萧何的劝告,否则焉有此败,都怪自己自视甚高,只知纸上谈兵,理论和实践相差甚远。
所以返回沛县。
“大哥,雍齿将军不在阵中。”夏侯婴报道。
”雍齿?不好,这个叛徒,我还是上当了。”李小超拍着自己的脑袋。
历史应该不会重演吧,李小超心想
李小超一伙虽有怀疑,但还是来到沛县城下。
李小超喊道:
“我乃沛公,让萧何前来答话。”
雍齿上得土墙,嬉皮笑脸地说道:“大哥,萧何已被绑了,你有何话就跟小弟说?”
李小超用马鞭一指雍齿:“雍齿听了,亏得你还叫我为大哥,快快打开城门,放我进去,你背叛之事,一笔勾销。”
那雍齿哈哈大笑:“叫你大哥?狗屁大哥!你使诈打败了我,还把我当马骑,这可是胯下之辱,难道小弟如此健忘,不记得?现在我投降魏王,他封我为将军,正式授予印符,我若把你灭了,还能升官,跟着你这个小小的县令,有什么出息。大哥,咱们现在手中都有兵,你就放马过来再打一架,兄弟我等在这里。”
“你何时跟魏王勾搭的,我竟一无所知。”李小超傻问道。
“说你傻,还不承认,我和魏王商量许久。你竟一无所知····“雍齿笑道。
李小超一听,更加生气,就下令攻打沛城,结果,土墙上箭如飞蝗,杀伤了不少士兵,李小超急令撤兵。
第二日李小超再度进攻,又被城头的雍齿打败。李小超不但兵败,而且饱受了雍齿的侮辱,那雍齿得意地站在城头上喊道:“刘季听着,你要我称你为大哥,想得倒美,你不过是我脚丫子上的一根小指头。这次我一定要骑到你的头上拉屎拉尿,以雪当年之耻!”
雍齿的那几个小兄弟都站在他的旁边,一齐呐喊道:
“刘季刘季,****拉屁,打不过雍齿,只会诡计!”
把个李小超气得差点儿吐血。
本来只有二三千人马的李小超,他带着多半数队伍向外出征,少半数守沛城,现在雍齿得到了周市的支持,兵力有所加强,他与李小超的实力比是一比一,旗鼓相当。所以李小超数次攻城,都没有攻占,反而闹了个两败俱伤。他手下的人马,所剩无几。
李小超既恨雍齿,又感到无奈。于是和手下商议如何解决眼前困局,卢绾说道:“距离我们最近一股义军,就是秦嘉,不若向他乞师。”
曹参说道:“秦嘉此人,骄傲自负,又心眼很小,必不容于周围义军睡于榻侧。现在二项新起,锐势不可挡,目下已占薛城,不若同他商议借些兵来,攻下沛城,作为根据地。”
李小超听从了这个建议,抱着有病乱求医的心态,带上百余骑,道出下邳,准备或是去求秦嘉,或是去求项梁,碰到谁就求谁。
这次李小超出行,最大的收获倒还不是借到了兵,而是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给李小超带来了一辈子的幸运,他的名字叫张良。
·············
话说张良是秦末汉初时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韩国人,他的祖父开地,父亲平,均先后为辅相,辅助了五代韩王。张平二十岁时就死了,那时张良还很小。到了张良成为一个翩翩少年时,韩国就被秦国灭掉了。
因此,张良一肚子的亲韩情结。他家有仆童三百余,家资颇富,却顾不上安葬刚死去的弟弟,就把家财都拿了出来,遣散弱质童仆,留下健汉,又暗招宾客、勇士,想去谋刺秦始皇,立志替死去的韩王报仇。
他曾在家门口招了几个勇士,这些“勇士”一听说要让他们去干那种冒险的事,都连连摇头,不肯受聘。
遍寻不得,张良只得借着游历到各地去探访,心想偌大一个中国,不信就没有能人异士。
到了淮阳这个地方,知道有一个叫仓海君的人,是这里的豪长,家中蓄有多名武士。他于是前去拜见。两人倒是一见如故。
张良说到秦的暴行,民之疾苦,那仓海君也不禁怒发冲冠、愤眦欲裂,张良知道他是个性情中人,也就慢慢说到了他的计划,说是要访求一个武艺高强的真正大力士,以图他用。仓海君向张良推荐了自己身边的一个力士。
这力士果然身躯魁伟,相貌不凡,料非常人。于是出高价带回,一试他的武艺,也是矫健绝伦。同他亲近之后,慢慢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力士没有犹豫,投袂起座,直任不辞。
张良大喜,专门为他铸就了一个铁锥,重一百二十斤。作为他的兵器,并等待下手的机会。
机会不久就来了。
秦始皇第二次东巡,来到了博浪沙这个地方。张良于是嘱力士如此如此,让他在道旁埋伏。
不多时,只见路上尘头大起,一支庞大的车马队伍正缓缓驶了过来。
这驰道高大宽厚,两旁边却是低洼处,茅草长密,灌木丛生,还有青松直立,正好藏形。力士屏息等待,到了秦始皇车辇行到他身边之时,他突然从沟里纵起,举锥向秦始皇的华盖上击去。
很可能是临阵紧张,或是用力过猛,锥从他的手中飞出,落在了副车上,把一个官员砸死了,而秦始皇却安然无恙。
随从人员慌成一片,一迭声地喊叫护驾,这力士一击未中,手中已空无一物,被章邯一剑刺死。
张良站得较远,听到动静,以为击中,再派人打探虚实,才知力士失手,并且已死。他心想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力士死了就不会知道主使者是谁。张良于是顾不得家里的亲人,连忙打点行装,装作游历似的潜逃。然后隐姓埋名,躲到了下邳。
秦始皇受到了惊吓,不肯罢休,命人在博浪沙搜查十日,结果无从所获,还杀了不少无辜的人,最后悻悻然离去。
再说这张良躲到了下邳之后,幸亏身上带有不少钱,日子也过得下去。只是没有杀掉秦皇,始终心犹不甘,但也无他法,等到秦始皇回宫,局势不再紧张之后,他才敢出来活动。
这下邳离开博浪沙已经有几百里地,在秦时是一个县城,距离黄海不远,闲来无事的时候,他就经常到圯上去观看景色。圯上,就是桥上,当地土人称桥为圯。
这一日,他在桥上碰到了一个老人,这老人真正是皓首疏髯,年届古稀。他踯躅登桥,刚走上桥头,不觉绊了一下,把一只脚上的鞋绊落桥下。这老人大大咧咧地喊道:“喂,小伙子,替我把鞋取来!”
张良斜了他一眼,心想这老人真是无理,素不相识,却一句客气话都不说,就叫我替他取鞋,你把我当成什么人啦!再仔细看这个老人,身衣毛布,手持竹杖,差不多有七八十岁的年纪,心里就有些平和了。他再想道:是啊,这么大的年岁掉了一只鞋,又怎么光着一只脚到桥下去取鞋,这桥上只我一人,他不叫我帮忙,还能叫谁?
张良于是默默地走到桥下,找来了鞋,拿给老人。
不料想这老人竟然得寸进尺,依然大大咧咧地说道:“把鞋给我穿上。”
张良几乎忍受不住,却有些又气又笑,像这样的老人,真是天下少有,不过,既然帮他拿到了鞋,还差这最后的一提。他于是蹲下身去,替老人穿上鞋。
老人始终微笑着看着张良的动作,一言不发。等把鞋穿好,老人也不道谢,拄着拐杖,旁若无人地走下桥去。
张良这时早就没有脾气,只是感到奇怪,他想这个老人是什么来历,看情况并不像是个山野村人,倒像是个有学问人。他边想边不由自主地迈动双脚,跟在了老人的身后。
走得不远,老人似乎已有察觉,回过头来对他说:“孺子可教!这样吧,五天之后,天色平明,你再上桥来,我们相会。”张良毕竟出自相府之家,有些见识,知道这老人有些来头,就长揖允诺。老人也就不再多话,扬长而去。
五日迅即就到,这一日天刚亮,张良黎明即起,草草洗漱,即来桥上约会。刚到桥上,他有些傻了,老人早就立在桥上。老人面带愠色地说道:“叫你来相会,年轻人怎么比老人迟到,这像话?好了,这次相会取消,等再过五天来!”
又过五天,这次张良比上次还早半个时辰,谁知他还是起得晚,老人此时又已经站在桥上。
老人还是那个态度,“孺子与老者约会,应该早至,为何到此时方来?回去,回去,再推后五天来与我约会,如果还迟到,那我就不再给你机会。”
这第三次张良就更加小心谨慎。他简直是不敢再睡,只得和衣坐于椅子上,半醒半眠地打瞌睡,一到三更刚过,就连忙起来,顶月而行。这次到得桥上,果然没见到老人,他的心放了下来,于是便耐心地等待。大约过了片刻,老人依杖而来。
见到张良已经在桥上等他,老人的脸色松开,有了点笑意。
“不错,孺子可教,见老师,理应如此。”
说着,老人从衣袖里取出一个包裹,递给了张良,并且嘱咐他道:
“你如果能够研通此书,将来必定能成为王者之师!”
张良心中十分高兴。因为此时天色朦胧,他也不敢翻开看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但已知道他遇见了高人,而且得到了一件宝贝。
他有很多话要问,问老丈来历,问此书内容,但又不敢深问。这时老人接着说道:“十年后,你当佐命兴国,十三年后,孺子可至济北谷城山下,如见黄石,就算是我。”说罢根本不顾张良那惊愕且感激的表情,拄杖离去。
张良回到家中,就着灯一看,竟是《太公兵法》,共为三卷。张良知道,所谓《太公兵法》,是姜太公姜子牙辅助周文王推翻殷商建立周朝时,根据他的行兵打仗的方略和作战经验写成的一部兵法,里面包罗着兴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道理,过去他只听说有这样一部兵法,却从未见过,今天却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良觉得得到此书,要比得到珍宝更贵重十分。他本来就有灭秦兴韩大志,只是叹自己孤掌难鸣,又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现在得此,便犹如虎添翼,可以振翅冲天而飞。
他于是废寝忘食,一遍遍地研读。那《太公兵法》三卷,竟然被他熟读于胸。
至于黄石公是哪位仙人,只有上天知晓··········
李小超即将与贵人相遇,所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难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