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弹劾

    洞庭湖水寇,和原来历史一样,彻底被朝廷大军击溃,寇首杨幺也被阵斩。※%頂※%点※%小※%说,

    刘朗忽然记起,原来历史上,曾有一股水寇残部,经长江逃进大海为海盗。在他的谋划中,大海将成为稳定的后花园,他决不允许其他不受控制的势力存在。于是,他连忙赶到临安水师驻地,命令水师在长江布卡拦截。

    正如原来历史一样,一股水寇残部,逃出朝廷征剿大军围堵,窜进长江,被临安水师拦截住了。那残敌并没有急于逃窜,而出人意料地停下来,与水师对峙,并派人与水师联络。

    水寇残部派人,送来一把剑和一封信,要求呈给刘朗本人。前方水师主将自是不敢做主,也就派人送到了刘朗座舰,并请他吩咐如何处理。

    刘朗一看到那把熟悉的宝剑,不由惊呼:“腾龙剑?!是她?”

    这把腾龙剑正是刘朗曾经的佩剑,第一次为钦差时,与洞庭湖寇首杨幺之妹杨英,阴差阳错,发生了一夜孽缘,被杨英带走了。想不到,此时又看到了此剑。

    刘朗接过腾龙剑,抚摸着剑身,不由想起前事,暗叹一声。他又接过书信,拆了开来。

    书信字迹潦草,看得出是临时写的,写的人心情复杂。整张纸上,只有寥寥数语:

    是借路一行,还是擒住我等,向狗朝廷献功,你看着办!宝儿出生六个月了,还没有名字,你若认他就给他取个名字!

    刘朗手持这张纸,感觉似有千金重!想不到那一晚,竟然珠胎暗结,杨英已经为他生了个儿子!放或不放,都是难题!私自放行了,自己就无法向朝廷交代,甚至会被追究责任;若不放,又如何对得住杨英母子?如何对得住自己良心?自己已经愧对他们母子了,此时又怎能忍心看到她绝望?

    思索再三,刘朗抽出一张纸,提笔写道:留部分够自卫的兵器,把其余武器全部交出来,出海后,赶到流求附近金门岛,持我的信物找海盗首领花雨,寻求钱粮兵器支援,最好与他们保持联系,相互照应。安顿好部下,你母子尽快回府吧,刘家大门一直为你敞开着!宝儿取名刘鹏,希望他将来大有为!

    刘朗把写好的信和信物封存好,连同腾龙剑,一起递给前方舰队派来的人,说道:“交给对方来人,让他亲手交给杨英!”

    “卑职遵命!”

    等那名军士走后,刘朗又对传令兵道:“传令下去,让开道路!等水寇溃兵走后,水师返回潭州待命!”

    这一决定,对刘朗来说,重若千钧,但对朝廷这次剿匪来说,只不过一个插曲而已。这次声势浩大的征讨洞庭湖水寇,由于采取了刘朗的策略,圆满地完成了朝廷预期目标,扫除了纵横洞庭湖水域数年的匪患。

    洞庭湖水寇,重创了新建的南宋政权,特别是荆湖一带,朝廷几乎失去了控制。这次大捷,朝堂欢呼,京城欢呼,甚至整个南宋各路都传递喜报。高宗赵够下旨,令岳飞为荆湖南北路各州置制使,以荆湖一带为基地,继续防御伪齐和金贼;令张浚率部回朝受阅。

    临安水师是这次临时征调过来的,此次自然也要回到临安。刘朗接到命令后,立即命令武定国率部返回,他自己却和岳雷,带领一百亲军,走陆路返回临安。

    这次班师回朝的主角是张浚,刘朗基本就是打酱油的,不在外人的视线之内。虽然他的功绩卓著,但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明白,普通人是不知道的。

    刘朗一百亲军,在攻取襄阳之战中,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可谓一战成名。事后,岳飞为了验证亲军战力,亲自挑选了一千精锐对阵,结果也是以亲军完胜结束。为此,岳飞多次请求刘朗留下部分亲军,或者为岳家军也训练一批人。

    这批特种兵,是刘朗的看家宝贝,其训练方法是不传之秘,又怎能轻易许人?他只能为难地对岳飞说,下次若有需要,一定派人相助。岳飞这才知道应是刘家之秘,只好罢。

    行军战,家中联络不方便,不过,刘朗算算时间,自己老婆徐慧上个月就应该生产了。也不知情况如何,如今战事结束,他更心急回家了。于是,在请得张浚许可后,他就急忙率领一百亲军,先行赶回临安。

    刘朗的一百亲军,真正身份依然是刘府护卫,没有朝廷编制,自然也就不受朝廷军法约束。

    回到临安府上,刘朗把出发时从张浚那里要来的,一百匹战马和一些武器装备,及时还给了兵部。这些东西自己得不到,留在府里还惹人闲话,早还早了。然后,他令岳雷带那些亲军,除下军装,恢复护卫身份。

    琐事处理完毕,刘朗就急匆匆赶到了后院。

    “慧儿,雪儿,你们辛苦了!”刘朗紧紧抱住,迎上来的妻妾,温柔地说道。

    “妾身不辛苦,相公,为国征战,才更辛苦!”徐慧用满含喜悦的眼,望着刘朗,娇声说道。

    “相公,快去看看你的儿子吧,慧姐又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呢!”雪儿在一旁接口,笑道。

    “啊!太好了!走,咱们一道看儿子去!”刘朗呵呵笑着,拉着徐慧和雪儿的手,向内室走去。

    走进内室,刘朗从使女手上接过儿子,一边逗弄着儿子,一边笑道:“这小家伙面相像慧儿,以后比为夫帅多啦!”

    “孩儿太小,还没定型呢,母亲说,孩儿眼睛最像相公呢!”徐慧也站在刘朗身边,望着爱子。

    “岳母大人何时回去的?”

    “妾身满月后,母亲就回松江了。”

    “这次多亏了岳母大人照料,不然为夫实在担心!慧儿,这次生孩儿还顺利吧?”

    “很顺利,半个时辰不到,就生下了孩儿,连母亲都说不多见呢!相公,你给孩儿取个名字吧!”

    “好,三郎就叫刘鲲吧!”

    “三郎?相公,你不会是高兴糊涂了吧?明明是二郎嘛!”雪儿听到刘朗如此说,不由笑道。

    “是三郎!唉,为夫以前一时糊涂,做了一件错事,还没向你们提过。”

    刘朗从怀里拿出杨英的信,满怀歉意地交给徐慧和雪儿,并向她们讲述了原委。最后,他又说道:“为夫也是最近才知道,一时糊涂,铸成了大错!已经错了,不能一错再错,为夫愧对杨英母子,不能不认他们,因此,为夫决定放他们逃走了。若是因此受到朝廷责罚,为夫坦然接受,只是连累了你们,为夫惭愧!”

    “相公,说什么连累?咱们夫妻一体,妾身也完全支持相公!只是,杨英妹妹母子漂泊海上,总不是办法,还是尽快接他们回来才是!”徐慧急忙接口道。

    “唉,大海茫茫,到何处去接他们?希望她安顿好部下,尽快带孩子回来吧!我已经密令人照应,但愿他们平安吧!”此事对刘朗来说,也有些无奈,以杨英的个性,哪是劝得回来的。

    刘朗一家享受天伦之乐,暂且按下不提。数日后,张浚率领的朝廷大军,也回到了临安。

    此次剿灭洞庭湖水寇,举国欢庆,朝廷明旨大奖有功之臣。更有旨意,令主要将领上朝,接受赵够当面嘉奖。刘朗功绩卓著,自然也要同张浚一起上朝听封。

    赵够对诸位将士的表现赞赏有加,特别点名大赞了刘朗的策略,以及他在夺取襄阳之战的功绩。随后,令大太监郭恩宣读圣旨,对诸位将领进行封赏。

    各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奖赏,当正要宣读对刘朗的封赏时,突然,一个御史出列奏道:“启奏陛下,微臣弹劾水军统制刘朗,私纵水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