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
字体: 16 + -

第一百十七章 衣锦还乡

    大宋绍兴三年六月初三,阳光浓烈,幸好海风徐来,吹走了一些暑气。今日又是天文大潮,五艘大海船,乘着退潮,杨帆,离开了杭州湾码头,很快就淡出了送行人的视线。

    这五艘正是刘朗一家返乡的船舶。这次返乡,阵容强大,原本从泉州过来的那批人,除了刘朗四兄弟留在临安,几乎全部返回,再加上刘朗一家,以及钦差随护侍卫等等。因此,他除了征用临安水师的两条旗舰,还从自家致远船行里派出了一条船。两条水师战船自然是钦差出行的官船,一条为刘朗和家眷的座船,另一条上就是随行的三百钦差侍卫和随从。

    陪同钦差出行的侍卫,都有特别津贴可拿的。这次刘朗回乡,朝廷恩准了一个月假期,除了路途上的时间,到家后应该还有近二十天的休息时间。他原本打算让侍卫们带着钦差仪仗,押后一段时间再出来,但考虑到兄弟们的各人利益,也就一起带出来了。到时,可以暂时驻扎在泉州城外,差旅费,朝廷还是会给的。

    可惜临安水师还没有正式成军,这次出行也就无法征调自己的士兵了。不过,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元庆,还是够朋友的,又派出了另一员爱将营指挥展鹏飞带队,因为上次出行曾经遭遇危急,这次更特别挑选了三百精锐军士。

    同行的致远船行船舶上,前任刘府大管家秦峰亲自押队,上面不仅有秘密从火器坊转运出来的装备,还有昌化庄园打造兵器战甲。随同南下的,还有周工和一批火器坊开除出来的工匠,以及一些自愿跟随的工匠家属。这条船上,才真正是刘朗的宝贝,是他不惜成本打造的大利器。可以说,未来能否成功,这条船上的人员物件,至关重要。

    刘朗已经多年没有回乡了,这次回乡祭祖,可谓全家总动员。获得老夫人认可的妻妾,包括青莲居士,都被老夫人召集回来了。当然,老夫人或许更多地是看重她的重孙孙,生怕离开自己视线,照顾不周。为此,老夫人更是执意与刘朗同船,其关爱之情,不言而喻了。不过,对于几位妻妾,特别是几位侍妾,这就是莫大的惊喜了。这时代,妾侍的地位非常低,若能参与拜祭祖宗,那对她们以及她们孩儿稳固在刘家的地位,有非常重要的用。

    随刘朗同行的,还有一位特殊客人,那就是朱淑真的父亲朱时贵。自那次他们翁婿商议妥当之后,刘朗就暗中活动了一下,甚至还走了吏部侍郎儿子何猛的关系,终于把朱时贵调到泉州。原本他的目标是县丞,后来或许何侍郎父子出了不少力,运到了安溪县知县,却是意外之喜了。刘朗出行之前,朱时贵的任命也下来了,刚好和女婿同船去赴任。

    船舶顺着潮水,航速非常快,不过一个时辰,就完全到了海区。天空湛蓝湛蓝,水天一色,船边成群的海鸥不时飞来飞去。刘朗迈步走到船首甲板上,望着大海深处,久久无语。朱时贵和刘谦陪同在侧,虎臣手持一根精钢棍,退后一丈站立。老夫人在船,刘谦自然要同船伺候了。这次张大力被刘朗留在临安看守宅子,新任贴身护卫虎臣,也就做了新跟班。

    “永明在想什么?”朱时贵看刘朗望着远处,一动不动,不禁问道。

    “多好的海疆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若遂风云便,这一片天空下,我能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篇章!”刘朗伸出右手,向前一挥,充满豪情地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好壮志!永明,你这次运老夫到泉州,可有什么安排?有需要老夫做的,你尽可吩咐!”朱时贵近前一步说道。

    “岳父大人,大家都是自己人,小婿也就直说了,我打算在岳父辖区设立一些机构,具体计划到时再跟您细说,关键的时候需要您掩护一下。”刘朗开门见山道。

    “老夫听凭吩咐!”朱时贵爽快的答道。

    “好!岳父大人,小婿今天也给你一句话,我刘家但有寸功,绝不负你朱家!”刘朗郑重地说道。

    沉吟片刻,刘朗又说道:“二叔,咱们刘家产业里,有没有一些荒僻地方?”

    “荒僻的地段倒是有,就在朱知县的安溪就有一处山林,原本想建几个库房,但太偏僻,道路也不好,就罢了,现在只是用家里二郎们围猎的场地了。大郎,不知此处可合用?”

    “那处山林有多大面积?”

    “面积倒不小,原本是荒山,祖上派人种植了些林木,一共有大小四座山,里面还有两块谷地,有一座是石头山,没有什么林木。”

    “好,这处山林划到小侄名下吧,有大用,以后我要严密监管,让家里人不要随便进去了。”

    “嗯,为叔会交代下去的。等回家之后,为叔再陪去你视察一下。若还有其他需要,也尽可开口,家里会全力支持你的!”

    “二叔,小侄也就不客气了,家里置办了多少田地?划出十顷左右良田,小侄到时要安置一批工匠家属。”

    “大郎,这事为叔可以做主担着,只是动用这么多田地,是不是要知会太君?”

    “不用了吧,祖母年纪大了,有些事还是不要让她知道为好,免得她担惊受怕的。小侄这些谋划,成则让咱们刘家一飞冲天,败就是流血五步的结局,二叔,你可有思想准备?”

    “大郎,你全力去做,不用顾忌家里,为叔坚决支持你,为咱们刘家闯出万世功业!”

    “好!有二叔和岳父大人的这次,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不过,也请你们放心,我会计划周详才出手的,最差的结局,不过是海外称王罢了。”

    船上的时光是枯燥的,但有家里人陪同,也就不觉得无聊了。船行不止一日,已经顺利进入泉州水域。

    泉州位于福建东南,辖**、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不仅是福建路也是南宋,重要的港口城市,与广南东路的广州,并驾齐驱,商贾云集之地。大宋南渡江南,虽是被迫,但也带来了江南的大发展,特别是政权稳固之后,积极推动海上贸易,也就促进了泉州和广州等地的兴盛。当然,现在还是南宋初期,国势依然艰难,泉州还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用。

    刘朗一行在前一站补给时,就派人快马回泉州报信了,同时,也把自己的行程告知了泉州知州。因为随行的钦差侍卫,暂时还需泉州知州安置。

    五艘大船降下船帆,缓缓驶进港区。两艘官船行在前方,周围的民船一看见船上高挂的钦差旗帜,迅速向旁边让去。这时,码头方向过来一艘联络船,禀报说泉州上下官员正在码头迎候。刘朗一行原本打算到刘家专用码头靠岸的,他听了码头传来的消息,连忙吩咐转向官方码头停靠。当然,后面的三艘船,继续前往自家码头。

    两条官船缓缓靠上码头,跳板一搭好,展鹏飞立即率领侍卫到码头布置警卫,然后再到刘朗座船,恭请刘朗上岸。刘朗一身便装,走出船舱,望着码头上一大群欢迎的人,微微一笑,带着虎臣走上码头。

    刘朗已经两次被委任为钦差,并且和朝中两府关系和谐,一看就是前途无量的节奏,泉州上下官员不乘这时巴结一下,还等何时?于是,一听到钦差官船即将到来的消息,泉州城里大小官员,都蜂拥而至。

    泉州知州孟和靖,虽然没有见过刘朗,但见他气势不凡,就知道是钦差大人到了,急忙率众上前,施礼道:“来的可是钦差刘大人?下官泉州知州孟和靖拜见!”

    “本官正是刘朗,孟大人不必客气!孟大人百忙之中,还亲临码头迎接,本官万分感谢!”刘朗也连忙还礼道。

    “钦差大人,荣归故里,下官理应恭迎!这几位是泉州和市舶司的上下官员,以及泉州乡绅!”孟和靖拱手施礼,又一指身后一班官员道。

    “拜见钦差大人!”众位官员和乡绅连忙趋前行礼。

    “多谢诸位大人和家乡父老,亲自来迎接!”刘朗拱手一一还礼道。

    “钦差大人,可否让我等为大人接风洗尘?”孟和靖又上前问道。

    “孟大人,不啦,船上还有本官家眷,本官就先回府了。圣上已经恩准了本官回乡祭祖,本官在家里还要逗留一些时日,改天再与诸位大人和乡绅,聚谈不迟。”刘朗婉拒道。

    “也好,那下官等就先行告退,改天再到府上拜见!”孟和靖知道刘朗说的也是实情,也就不再打扰他一家团聚了。

    “孟大人,这一营侍卫还要在泉州驻扎一段时间,还请大人妥善安置!”刘朗点点头,又说道。

    “下官遵命!若钦差大人没有别的吩咐,下官等就告退了!”孟和靖躬身答道。

    “好,本官不送了!”刘朗拱手还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