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
字体: 16 + -

第九十八章 杨勇述职

    这次跟随家主刘谦来临安的,刘家第三代四个公子,年龄相差都不大,二郎刘宏比刘朗小一岁,今年十九,最小的六郎刘昕也已经有十六岁了。

    年轻人聚在一起,很容易熟识,两三天下来,兄弟几人没有任何拘束了。

    二郎刘宏喜欢读书,虽然至今举人都还中,但不影响他追着刘朗请教学问。其实,刘宏的智力还是不错的,或许是没有大儒教导的缘故,不过他自己看书太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郎刘伟大概是受了他父亲的影响,非常热衷于航海,说起海外的事情,总是一脸兴奋。刘朗也投其所好,给他画了一张详细的海图。当时,刘伟看到这张海图,惊呆了。这张海图,不仅勾画了海运路线,还记录了沿途各个港口和岛屿。这对海商来说,绝对是无价之宝。

    刘伟自从得到那张海图,视若珍宝,没事时,就一个人关在房间研究。他对照自己跑海的记忆,核对海图,竟然找不到一个错漏之处,不禁对刘朗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他也非常好奇,刘朗对海外之事,是如何知道的。

    五郎刘益和六郎刘昕,喜欢武艺,跟家里护卫也练了几年,勉强达到了二流水准。自从得知刘朗武艺超强,他两就不停地缠着他,要求传授几招。刘朗实在躲不过,就抽空把近身搏斗之术,传给了他两。

    四个人自来到临安后,也没啥事可做,整天就在街上瞎逛。刘朗得知后,觉得这样实在不是个事,现在离大婚还有段时间,得找点事,收住他们的心。

    这天,刘朗刚好休假在家,请示过祖母后,就把四个弟弟召集到了书房。

    五个兄弟各自坐好,下人送上茶水,就退了出去。刘朗喝了一口水,环视了四个弟弟一遍,温和地说道:“咱们都是自家兄弟,客气话就不说了,你们这次来临安之前,为兄就请示过祖母,让家里派几个弟弟给为兄帮把手。现在,我想问一下,你们谁愿意留下?我好做个安排。”

    “小弟愿留下!”刘朗话声一落,刘伟、刘益就抢着说道。

    “好好!”刘伟和刘益正是刘朗首先看中的,见他们愿意留下来,自是非常高兴。

    “小弟也要留下,大兄,小弟想跟你学武,以后在你帐下当个副将!”年纪最小刘昕,也一脸期待地望着刘朗,说道。

    “六郎,你还小,三叔三婶恐怕舍不得让你远离呀。”刘朗笑着说道。

    “小弟不小了,小弟已经十六了,只要大兄同意,小弟去求娘答应。”刘昕急忙说道。

    “好,只要祖母和三婶没意见,你就留下吧!二郎,你是打算回泉州了?”刘朗对同意了六郎的请求,又转头问一直没说话的二郎刘宏。

    “大兄,小弟也想留在临安,只是,只是小弟没有什么技能,读书也没读好,怕帮不上大兄什么忙。”二郎刘宏红着脸说道。

    “二郎,你这想法不对!咱们刘家儿郎要有自信心!书没读好,怕什么?认真读就是。没什么技能,又怕什么?想做哪一行,去学就是了。你的智力不弱,主要读的书太杂,又没有名师指点,以致荒废了不少时间。现在,我再问你,你是怎么决定的?”刘朗严肃地批评了刘宏一顿,又问道。

    “我要跟着大兄!还望大兄有空时,多指点指点小弟!”刘宏立即答道。

    “嗯,你留在临安也好,临安向学风气鼎盛,对你有帮助。我隔天把你引荐到一位大儒座下,你好好学两年,到时再看是入仕还是从商吧。”刘朗点点头道。

    “多谢大兄,小弟听大兄安排!”刘宏听完刘朗的安排,兴奋地躬身说道。

    “自家兄弟不必说这些,为兄希望你们个个都能成才,好为咱们刘家增光添彩!咱们刘家列祖列宗,费尽心血,才开创了如今局面,能否发扬光大,就看咱们的了,众位弟弟,咱们一起努力吧!”刘朗满腹深情地叹道。

    “我等愿追随大兄,光大祖业!”四个弟弟的情绪,被刘朗调动起来了,都起身激动地说道。

    “好,大家都坐下吧。对二郎的安排,刚才已经说了。三郎喜欢航海,为兄的致远船行就交给你了,你可有信心承担下来?”刘朗招呼大家坐好,又对刘伟说道。

    “大兄又置办了一个船行?怎么不合到咱家船行一起?”刘伟听见刘朗自己又另开了船行,不禁疑惑地问道。

    “有道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为兄在临安这边设立致远船行,既可以与泉州呼应,又能拓展咱刘家局面,你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吗?”刘朗简单的解释道。

    “小弟一定不负大兄所托!”刘伟答道。

    “嗯,为兄也知道,现在就让你担当重任,有些勉强。为兄打算,致远船行先置办两三条船,由你统管,再让三叔给你安排个精明点的管事协助。致远船行先期挂靠在徐家船行旗下,你好好磨练一两年,再独自领军单干,咋样?”刘朗把自己的打算,对刘伟说了一遍。

    “小弟听凭大兄安排!小弟会尽快掌握各项关键,其实,有大兄的海图,小弟也有信心带好两三条船。”刘伟自信地说道。

    “不仅仅是这两三条船,我要你学会带领大船队的本领,致远船行要根据你的能力,进行扩充。”刘朗看了一眼自信满满的刘伟,说道。

    “咱家船行有二十多条船呢,小弟跟着父亲,这两年也学了不少。”刘伟不服气地说道。

    “那若是两百条呢?”刘朗笑着说道。

    “两百条?”刘伟惊讶得,张大了的嘴巴里,都能塞进一个鸡蛋了。

    刘朗也没有解释,微笑着转头对刘益和刘昕说道:“五郎、六郎,你们喜欢习武,等下回去准备下,下午我让护卫送你们去庄园。我师叔和几位英雄豪杰,正在给为兄训练新护卫,你们也一起去参加训练如何?”

    “太好了,小弟一定好好训练,学好真本领!”刘益和刘昕一起兴奋站起来了。

    “下午去的时候,为兄会给你们写封介绍信。为兄郑重强调一点,你们想学到真本领的话,去了就刻苦训练,从普通护卫练起,师叔和其他几位统领都是真豪杰,你们要虚心求学,决不可仗着是我弟弟,不听管教!”刘朗严肃地说道。

    “大兄放心,小弟谨记在心,决不让你失望!”刘益和刘昕一起抱拳道。

    “嗯,咱们五兄弟都要自立自强,不可辱没刘家祖宗!”刘朗又环顾一周道。

    “报!”

    就在几兄弟表决心时,门外传来了护卫的报告声。刘朗皱了一下眉,说道:“何事禀报?”

    “禀公子,杨勇公子回来了,正在前院候见!”门外护卫报告说。

    “杨大郎回来了?好,带他来书房见我!”

    刘朗说完,又对四个弟弟说道:“你们先回去吧,五郎吃饭后,来书房拿介绍信。”

    “小弟等告退!”刘宏带着三个弟弟,向刘朗行礼告退。

    刘朗亲自送弟弟们出门,并在屋檐下,等候杨勇过来。

    “侄儿拜见师叔,劳师叔久等了!”不一会儿,杨勇在护卫带领下,赶了过来。他看见刘朗等在滴水檐下,急忙上前行礼。

    “大郎不必多礼,咱们进去说话。”刘朗扶起杨勇,并招呼他进屋说话。

    “大郎,这些日子辛苦了!你这次回来,有什么问题吗?”进屋后,刘朗等杨勇坐好,温和地说道。

    “侄儿接到师叔传讯,就准备好了水师和船行需要的船只,乘这次押船回来,主要是向师叔汇报一下情况,并请师叔指示,后面如何开展工。”杨勇躬身说道。

    “这次船已经押回来了?”刘朗听说需要的船,已经押运回来,不由问道。

    “嗯,明天就可以到杭州湾水师码头,侄儿是在途中下船,先行回来禀报的。”

    “好呀,这次一共带来多少船只?”

    “大小一共有五十五条,给船行准备了三条,一条三千料的,两条一千五百料的。剩下的,除了留两条备用,都是给水师的,四条三千料的旗舰,其余的,从五百料到两千料不等。”

    “好,就等这些船了。水师需要的船,都按市场价结算,结算下来的钱款,你走时带到船厂去,购买物料,全力打造新式船舶。”

    “侄儿遵命!”

    “嗯,大郎,那边具体状况如何了?”

    杨勇闻言,把那边各种情况,仔细地向刘朗一一做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