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霹雳车与贤才
霹雳车亦称“抛车”,此车使用粗竹抛击石块作为攻坚的手段。这是一种依靠人力或马拉的战车,上装机枢,弹石块,因声如雷震,故名霹雳车。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曾有记载:“太祖(曹操)乃为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
它次亮相于官渡之战,因为此战中袁绍军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橹,曹操军谋士刘晔,则献出了“霹雳车”的打造图纸,使得曹操借助“霹雳车”抛石击破袁军的高橹,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这当然不是刘晔明的,这只是他阅读古籍时无意中现,因为颇感兴趣,便寻访江淮有名的工匠,将打造图纸修复还原了出来。
这可以算作是汉末,甚至是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投石车了。虽然现在还没有经过马钧改进,得到进一步完善,威力已经足够可观了。
刘晔也知道刘和对这些“奇淫技巧”之术非常感兴趣,而他也不是食古不化的酸儒,所以在他真心归附刘和之后,便将图纸献了出来。
刘和当然听说过霹雳车的威名,但他却不知道其出自刘晔之手,当他得到图纸之后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故而他广罗名匠,搜集材料,前前后后筹备了好几个月,就是想要让它提前现世。
就在刘和仔细的观察霹雳车板样的时候,刘晔把一名六十余岁的老工匠叫上前,给刘和介绍道,“这名老匠人叫石锤,最我们九江最有名的木匠。当初我能将霹雳车的图纸还原出来,还多亏了石老的帮助。在我的邀请下,今年夏天他便带领全家来到合肥新城。这次霹雳车之所以等这么快造出来,还是他带领徒弟与其他名匠一起努力的结果。”
老工匠跪下行礼,“小民拜见刘使君!”
刘和连忙扶起老工匠,“石老不必多礼。”
他看了一眼霹雳车,笑了笑道,“能在大战之前,造出霹雳车,这可是大功,我一定会重重奖赏你。”
踱了几步,刘和又说道,“只是不知这霹雳车有何弊端?”
既然此车后来被马均改进过,自然有它的不足。刘和可不想将其推上战场之后,敌人没杀死几个,反而因它的缺陷而造成损失。
秦五脸上露出惭愧之色,他叹息一声道:“其实这霹雳车已经达到了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不必担心在战场上出现问题。它固有很多不足,但想要改进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使用寿命有些短,最多只能用十几天,之后就不能用了。”
刘和愕然,“此话怎讲?”
“回禀使君,一架合格的投石车,不说对优质木料的讲究,最起码要风干三年以上,否者就会变形开裂,无法再使用。”
刘和点点头,木头风干,这个他能理解,无论是栋梁、木船,用的都是干木,因为湿木在风干之后,容易变形干裂。
话说回来,要说是湿木的话,合肥短时间内倒是能够搜集的足够的数量,但想要搜集到足够的优质干木,却有些难了。
刘和突然想起,封旻曾经提到过,县里为流民盖房子时用的栋梁全是湿木,看来以后要注意修缮,说不定还需重盖,真是让人头痛。
这就是势力建立太短,所缺乏的底蕴啊!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亲兵飞奔进来,在刘和耳边低语几句。
刘和心中顿时大喜,也顾不上投石机,对刘晔打声招呼,便翻身上马向城外而去。
在这个时候,合肥新城城门之外,出现了一队百余人的兵马,衣色杂乱,兵器各异,为之人是一个手执铁枪的少年。他身材高大,仪表堂堂,虽然是骑在一匹劣马上,却自有一股大将才有的威势。
当看到刘和聚集众将,大张旗鼓地迎接他时,他沉着镇定,没有丝毫的举止失措,不慌不忙的从马上翻身下来。
刘和似乎对这个少年非常喜爱,向他示敬道,“子烈,和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不想少年趋前几步,摇头说到,“未也。”
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少年却从容不迫的行了一礼,徐徐举鞭说道,“愿校尉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至万民依附,三兴大汉!等到了那时,君再以安车软轮征武,始当显耳!”
刘和听后,不由得开怀大笑,环顾四周说道,“此吾之邓禹也!”
众将一片茫然,不知主公为何对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少年,如此看重。但刘晔却有些了然,显然他已经认出了眼前的少年,正是在庐江颇有名气的少年才俊——陈武。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身长七尺七寸,仪表堂堂,骁勇果敢。现今不过才十七岁,就有了仁厚好施的诺大名声。上至郡县官吏,下至乡人游侠,对他都非常敬重。
此时正逢庐江大战,受战乱波及,松滋县当地的乡人和远方客来者,很多都前去依他,是他在短短的聚起了过百人的青壮。
历史上,陈武曾递帖求见远在寿春的孙策,当时他只有十八岁,深受孙策看重。于是跟随孙策东渡长江,征战有功,被任为别部司马。
此后他屡建战功,每战皆所向无前,封为偏将军。而他手下那支由庐江降俘组成的部曲则获得了所向无敌的美名。
没想到,因为孙6之战的提前生,历史被再次改变,陈武竟然带人投靠刘和来了。
其实细想,这也不足为怪,话还得从北伐之败开始说起。
由于孙策的提前复出,孙坚旧部虽然成为的北伐的主力,却也避免了成为炮灰的命运,兵败后聚拢的兵力反而是是历史上袁术归还孙策时的七八倍。
然而有得必有失。由于袁术的连番大败,孙军的粮草辎重、兵甲器械丢得一干二净。本来打算攻打九江,夺些兵甲辎重,不想6康来了个坚壁清野,能运走的粮草兵甲全都运到舒县、皖县二城了。
孙军进入庐江之后到时一路顺利,沿途上的诸县不战而降。然而打开官仓一看,里面干干净净,像是被狗舔了一般,孙军却是一无所得。
正好这个时候,南阳、汝南、蕲春三郡,终于凑出的近万援军,在陈纪的率领子下赶赴患难江。由于此时袁术似危实安,唯独粮草不足,便下令陈纪协助孙策攻略庐江,搜刮粮草。
孙策知道民心的重要性,对孙军的约束比较严格,但袁军可不管这些。
庐江的大部分粮草都被运到了舒县,皖县这两个墙高城坚的大县,这可不是袁军短时间内可以拿下的,所以他们便把主意达到了乡下的豪族和庶民的身上。
而孙军也正是需要粮草的时候,加之与袁军是盟友的关系,不好多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约束的袁军如蝗虫过境,将庐江搞得民怨沸腾,连带着将孙军也恨上了。这时唯一能为民众做主的6康已经困守舒县,无奈的豪族、乡人,只能将目光放到了境外的盟友身上,而名震江淮,而又近在咫尺的刘和就进了他们的眼中。
所以对于刘和来说,陈武的到来,不仅仅是得一贤才的问题,更代表着庐江民心所向。对于庐江怀有觊觎之心的刘和来说,意义重大。
故而刘和和聚集众将,大张旗鼓地迎接陈武,这不仅仅表现出他对贤才的重视,也代表着刘和对庐江民意的态度。
……
这一天,合肥终于落下来冬日的第一场雪,鲁肃也第一次来到了合肥新城。
自从前日辞别周瑜之后,见危机渐消,鲁肃也就不再带着附众着急赶路,缓缓而行。事实上也正想鲁肃预料的那样,一路上并没有在出现别的风波。并在接近合肥边界的时候,遇到了刘和派来迎接的军队。
刘和并没有直接令鲁肃来见自己,而是派人帮鲁肃一行人选定了一个位置较佳的里落来安置他们。
等众人被安置妥当之后,已经日斜三竿,但鲁肃不愿失了礼数,不辞劳累,骑马前来拜见刘和。
鲁肃一行,五名随从,快马加鞭,往合肥新城行去,等夜幕降临,才赶到了城池。
沿途中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繁荣里落,使得鲁肃心下不胜感慨。在他看来,能在乱世有着这样一片世外桃源,这刘和果然不负其名。
到了合肥新城,鲁肃就直奔着刘府了去,只见门前挂着两个灯笼,几名士兵站在那里,个个剽悍,显示着校尉府的威严。
鲁肃到了门口,就吩咐随从,“给我递帖子。”
“是!”一人就应着,上去递贴子,没有几分钟,就见府门大开,听有一人笑着说道,“来人可是鲁先生,东海刘和,可是久候多时了!”
却看刘和没有穿鞋,赤着双足就迎了出来,遥见鲁肃,就抚掌欢笑,上前拉住鲁肃的手臂,携他之手一起进入府中。
等到了书房内,刘和率先拜于地,道,“先生不以和鄙陋,千里迢迢往助与我,和感激不尽,唯有一拜!”
鲁肃慌忙将刘和扶起,叹道,“公子乃汉室宗亲,天子亲封的怀疑校尉,肃不过是一介布衣,何必如此谦恭?”
刘和诚挚的说道,“先生乃是子扬的好友,又是佐世之才,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鲁肃不由感动,感叹道,“乱世之中,活大不易。久闻校尉仁义宽厚,治下如世外桃源,时逢肃得故人之劝,便于来投校尉。愿赐收录!”
刘和闻言大喜,不由得哈哈大笑,“子敬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安天下之计”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曾有记载:“太祖(曹操)乃为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
它次亮相于官渡之战,因为此战中袁绍军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橹,曹操军谋士刘晔,则献出了“霹雳车”的打造图纸,使得曹操借助“霹雳车”抛石击破袁军的高橹,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这当然不是刘晔明的,这只是他阅读古籍时无意中现,因为颇感兴趣,便寻访江淮有名的工匠,将打造图纸修复还原了出来。
这可以算作是汉末,甚至是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投石车了。虽然现在还没有经过马钧改进,得到进一步完善,威力已经足够可观了。
刘晔也知道刘和对这些“奇淫技巧”之术非常感兴趣,而他也不是食古不化的酸儒,所以在他真心归附刘和之后,便将图纸献了出来。
刘和当然听说过霹雳车的威名,但他却不知道其出自刘晔之手,当他得到图纸之后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故而他广罗名匠,搜集材料,前前后后筹备了好几个月,就是想要让它提前现世。
就在刘和仔细的观察霹雳车板样的时候,刘晔把一名六十余岁的老工匠叫上前,给刘和介绍道,“这名老匠人叫石锤,最我们九江最有名的木匠。当初我能将霹雳车的图纸还原出来,还多亏了石老的帮助。在我的邀请下,今年夏天他便带领全家来到合肥新城。这次霹雳车之所以等这么快造出来,还是他带领徒弟与其他名匠一起努力的结果。”
老工匠跪下行礼,“小民拜见刘使君!”
刘和连忙扶起老工匠,“石老不必多礼。”
他看了一眼霹雳车,笑了笑道,“能在大战之前,造出霹雳车,这可是大功,我一定会重重奖赏你。”
踱了几步,刘和又说道,“只是不知这霹雳车有何弊端?”
既然此车后来被马均改进过,自然有它的不足。刘和可不想将其推上战场之后,敌人没杀死几个,反而因它的缺陷而造成损失。
秦五脸上露出惭愧之色,他叹息一声道:“其实这霹雳车已经达到了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不必担心在战场上出现问题。它固有很多不足,但想要改进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使用寿命有些短,最多只能用十几天,之后就不能用了。”
刘和愕然,“此话怎讲?”
“回禀使君,一架合格的投石车,不说对优质木料的讲究,最起码要风干三年以上,否者就会变形开裂,无法再使用。”
刘和点点头,木头风干,这个他能理解,无论是栋梁、木船,用的都是干木,因为湿木在风干之后,容易变形干裂。
话说回来,要说是湿木的话,合肥短时间内倒是能够搜集的足够的数量,但想要搜集到足够的优质干木,却有些难了。
刘和突然想起,封旻曾经提到过,县里为流民盖房子时用的栋梁全是湿木,看来以后要注意修缮,说不定还需重盖,真是让人头痛。
这就是势力建立太短,所缺乏的底蕴啊!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亲兵飞奔进来,在刘和耳边低语几句。
刘和心中顿时大喜,也顾不上投石机,对刘晔打声招呼,便翻身上马向城外而去。
在这个时候,合肥新城城门之外,出现了一队百余人的兵马,衣色杂乱,兵器各异,为之人是一个手执铁枪的少年。他身材高大,仪表堂堂,虽然是骑在一匹劣马上,却自有一股大将才有的威势。
当看到刘和聚集众将,大张旗鼓地迎接他时,他沉着镇定,没有丝毫的举止失措,不慌不忙的从马上翻身下来。
刘和似乎对这个少年非常喜爱,向他示敬道,“子烈,和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不想少年趋前几步,摇头说到,“未也。”
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少年却从容不迫的行了一礼,徐徐举鞭说道,“愿校尉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至万民依附,三兴大汉!等到了那时,君再以安车软轮征武,始当显耳!”
刘和听后,不由得开怀大笑,环顾四周说道,“此吾之邓禹也!”
众将一片茫然,不知主公为何对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少年,如此看重。但刘晔却有些了然,显然他已经认出了眼前的少年,正是在庐江颇有名气的少年才俊——陈武。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身长七尺七寸,仪表堂堂,骁勇果敢。现今不过才十七岁,就有了仁厚好施的诺大名声。上至郡县官吏,下至乡人游侠,对他都非常敬重。
此时正逢庐江大战,受战乱波及,松滋县当地的乡人和远方客来者,很多都前去依他,是他在短短的聚起了过百人的青壮。
历史上,陈武曾递帖求见远在寿春的孙策,当时他只有十八岁,深受孙策看重。于是跟随孙策东渡长江,征战有功,被任为别部司马。
此后他屡建战功,每战皆所向无前,封为偏将军。而他手下那支由庐江降俘组成的部曲则获得了所向无敌的美名。
没想到,因为孙6之战的提前生,历史被再次改变,陈武竟然带人投靠刘和来了。
其实细想,这也不足为怪,话还得从北伐之败开始说起。
由于孙策的提前复出,孙坚旧部虽然成为的北伐的主力,却也避免了成为炮灰的命运,兵败后聚拢的兵力反而是是历史上袁术归还孙策时的七八倍。
然而有得必有失。由于袁术的连番大败,孙军的粮草辎重、兵甲器械丢得一干二净。本来打算攻打九江,夺些兵甲辎重,不想6康来了个坚壁清野,能运走的粮草兵甲全都运到舒县、皖县二城了。
孙军进入庐江之后到时一路顺利,沿途上的诸县不战而降。然而打开官仓一看,里面干干净净,像是被狗舔了一般,孙军却是一无所得。
正好这个时候,南阳、汝南、蕲春三郡,终于凑出的近万援军,在陈纪的率领子下赶赴患难江。由于此时袁术似危实安,唯独粮草不足,便下令陈纪协助孙策攻略庐江,搜刮粮草。
孙策知道民心的重要性,对孙军的约束比较严格,但袁军可不管这些。
庐江的大部分粮草都被运到了舒县,皖县这两个墙高城坚的大县,这可不是袁军短时间内可以拿下的,所以他们便把主意达到了乡下的豪族和庶民的身上。
而孙军也正是需要粮草的时候,加之与袁军是盟友的关系,不好多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约束的袁军如蝗虫过境,将庐江搞得民怨沸腾,连带着将孙军也恨上了。这时唯一能为民众做主的6康已经困守舒县,无奈的豪族、乡人,只能将目光放到了境外的盟友身上,而名震江淮,而又近在咫尺的刘和就进了他们的眼中。
所以对于刘和来说,陈武的到来,不仅仅是得一贤才的问题,更代表着庐江民心所向。对于庐江怀有觊觎之心的刘和来说,意义重大。
故而刘和和聚集众将,大张旗鼓地迎接陈武,这不仅仅表现出他对贤才的重视,也代表着刘和对庐江民意的态度。
……
这一天,合肥终于落下来冬日的第一场雪,鲁肃也第一次来到了合肥新城。
自从前日辞别周瑜之后,见危机渐消,鲁肃也就不再带着附众着急赶路,缓缓而行。事实上也正想鲁肃预料的那样,一路上并没有在出现别的风波。并在接近合肥边界的时候,遇到了刘和派来迎接的军队。
刘和并没有直接令鲁肃来见自己,而是派人帮鲁肃一行人选定了一个位置较佳的里落来安置他们。
等众人被安置妥当之后,已经日斜三竿,但鲁肃不愿失了礼数,不辞劳累,骑马前来拜见刘和。
鲁肃一行,五名随从,快马加鞭,往合肥新城行去,等夜幕降临,才赶到了城池。
沿途中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繁荣里落,使得鲁肃心下不胜感慨。在他看来,能在乱世有着这样一片世外桃源,这刘和果然不负其名。
到了合肥新城,鲁肃就直奔着刘府了去,只见门前挂着两个灯笼,几名士兵站在那里,个个剽悍,显示着校尉府的威严。
鲁肃到了门口,就吩咐随从,“给我递帖子。”
“是!”一人就应着,上去递贴子,没有几分钟,就见府门大开,听有一人笑着说道,“来人可是鲁先生,东海刘和,可是久候多时了!”
却看刘和没有穿鞋,赤着双足就迎了出来,遥见鲁肃,就抚掌欢笑,上前拉住鲁肃的手臂,携他之手一起进入府中。
等到了书房内,刘和率先拜于地,道,“先生不以和鄙陋,千里迢迢往助与我,和感激不尽,唯有一拜!”
鲁肃慌忙将刘和扶起,叹道,“公子乃汉室宗亲,天子亲封的怀疑校尉,肃不过是一介布衣,何必如此谦恭?”
刘和诚挚的说道,“先生乃是子扬的好友,又是佐世之才,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鲁肃不由感动,感叹道,“乱世之中,活大不易。久闻校尉仁义宽厚,治下如世外桃源,时逢肃得故人之劝,便于来投校尉。愿赐收录!”
刘和闻言大喜,不由得哈哈大笑,“子敬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安天下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