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姚广孝之逝
天拿山下,靠海的北面,略带咸味的海风轻拂茂密的丛林,微黄的树叶在微风中飞舞。秋天的意味十足。
茂密的丛林中坐落着两座很大的宅子,一群孩子正在嬉闹,小白就安静的守在一边躺着,初秋的阳光照射在其身上,显得懒洋洋的好不惬意。
相比孩子们这边的玩闹声,另一边的僻静处,两个中年男子相对而坐,胖子正是朱高炽,而另外一人便是唐明。
两人如约在济州岛的天拿山下住了下来,五年已经过去,两家又各添了几个孩子,小茉莉也从以前的假小子,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朱隆文也成了一个帅小伙,两人从小吵架吵到大,如今朱高炽与唐明也不知两人之间到底是何关系。总之就是一碰面就得吵。
唐明指着远处又在吵的两人,得意的笑道:“你看看他们,从小就吵到大,以后还会结成夫妻好好过日子吗?”
朱高炽微微一笑,很肯定的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他们从小吵到大,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相处方式。”
若要论到感情上的事情,唐明确实远不如朱高炽,这五年来朱高炽整天就花天酒地,专门就是泡妞造人。就是现在他所住的那大宅子,已经快装不下他那些佳丽,孩子也在短短的五年里,增加了不止十个。
与朱高炽不同的是,唐明依然守着陈佳澜与小叮还有百晓兰三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老婆不用多,恩爱过日子才最重要。
这在朱高炽看来,根本就是惧内的表现,为此他不止一次的嘲笑过唐明,但都被无视了。
对于朱高炽的回答,唐明不予理会,眼神飘向远方,幽幽的道:“不知不觉已经五年过去,义父他最近正准备着回老家一趟,我也准备带着家人四处去走走,难道你不想回北平你的皇宫里逛逛。听说皇上最近要封皇后,你这个当父亲的不回去聚聚?”
朱瞻基确实有才能,这五年来把大明打理得不错,就连一直时有冲突的北方边境,在他的重视下,也是颇为安静。百姓丰衣足食大明各处治安稳定,真正的盛世已经来临。
一提起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丝得意,瞻基确实没有令他失望,做得比他自己还好。
但现在朱高炽确实过惯了现在的生活,至于要回去嘛则是能免则免。沉思了片刻,他言道:“皇宫我是不会去了,规矩太多,去了也没什么好玩的,倒是你要带家人到哪里去走走,我还是跟着你比较好。”
唐明望了望朱高炽那座明显要比他大一倍不止的宅子,撇嘴笑道:“就你家那支娘子军若是全部带上的话,那岂不是跟大军出征一样,如此一来还玩个屁啊!”
朱高炽现在的确够无耻,嘿嘿一笑便道:“谁说我要带上她们的,老子就一个人跟着去什么人都不带。每天在家里呆着都快被那些女人烦死了,难得能到外面去逍遥快活,还带着那些拖油瓶干嘛!”
唐明为之气短,后又突然想到了什么,惊讶的道:“难道说你还想在外面沾花惹草?”
“嘿嘿,不愧为好兄弟,一点就明白我是什么心思!女人嘛总是外面的好不是吗?”
朱高炽的回答,让唐明很想上去爆揍其一顿,但考虑到个人的喜好不同,最后也就算了。
话不投机自然是聊不到一块去,唐明闷声不响起身就走,与其在这里对牛弹琴,还不如去看看姚广孝。
老和尚最近似乎快不行了,现在的他整天卧在床上起不来,每天也只能吃一点流食,能不能撑过这个月还很难说。
如今已有九十来岁的姚广孝,要比原来的历史上多活了近十年,后事唐明早已为他准备好。老和尚却不领情,说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后也无需大操办,一切都从简就好。
唐明虽然不是很理解老和尚为何要这样,但这是他老人家的愿望,身为后辈的遵从便是。
亮堂的佛堂里,香烟袅袅,姚广孝今天难得没有躺在屋里,而是在大师兄的服伺下,躺在摇椅上静静的呆在佛堂的门口。
唐明与大师兄点点头打过招呼,这才双手合十恭敬的向姚广孝躬身言道:“师傅,弟子唐明向师傅问好!”
姚广孝紧闭着的双眼这时打开一条细缝,眼神毫无光彩的打量唐明许久,却不曾见他开口说话。
一旁的大师兄,这时一脸黯然的说:“师傅他从昨天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今天一大早便执意要出来见见阳光,到现在都不肯回到屋里休息。”
大师兄话中之意,让唐明微微一愣,最后轻声叹道:“师傅,若是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可以吩咐弟子一声,定然为您办到!”
姚广孝无神的目光突然亮了一下,最后却只微微摇了一下头,而后便再无动作。在唐明与其大师兄的注视下,缓缓的闭上眼睛,脸上带着祥和的笑意。
姚广孝最终还是在安详中过世,唐明依照他的嘱咐,没有为他的后事大操办,而是叫来几十个和尚为他念经。
方孝孺虽然比姚广孝年轻,但现在也是走不了路,坐在唐明为他专门设计的轮椅上,亲自为姚广孝守灵三天。
最后的好友离去,似乎让方孝孺更觉活着的孤独,神色间颇为落寞。唐明见了只能无奈的叹息,生老病死人始终无法逃脱,眼看老丈人情绪低落,他只能劝其离开,不让其继续呆在姚广孝的灵位前。
如今的郑和也是满头的银发,但他常年在海上跑动,身体倒是很硬朗,七十岁出头的他,依然走路还带着风声,这点倒是挺让唐明羡慕的。
朱高炽带来了皇上的圣旨,在其灵位前追赠姚广孝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姚广孝还幸存于世的学生弟子代为领旨,师门的传承也在当天,由唐明做主让大师兄继承师愿,把佛教在济州岛上发扬光大。(未完待续。)
茂密的丛林中坐落着两座很大的宅子,一群孩子正在嬉闹,小白就安静的守在一边躺着,初秋的阳光照射在其身上,显得懒洋洋的好不惬意。
相比孩子们这边的玩闹声,另一边的僻静处,两个中年男子相对而坐,胖子正是朱高炽,而另外一人便是唐明。
两人如约在济州岛的天拿山下住了下来,五年已经过去,两家又各添了几个孩子,小茉莉也从以前的假小子,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朱隆文也成了一个帅小伙,两人从小吵架吵到大,如今朱高炽与唐明也不知两人之间到底是何关系。总之就是一碰面就得吵。
唐明指着远处又在吵的两人,得意的笑道:“你看看他们,从小就吵到大,以后还会结成夫妻好好过日子吗?”
朱高炽微微一笑,很肯定的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他们从小吵到大,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相处方式。”
若要论到感情上的事情,唐明确实远不如朱高炽,这五年来朱高炽整天就花天酒地,专门就是泡妞造人。就是现在他所住的那大宅子,已经快装不下他那些佳丽,孩子也在短短的五年里,增加了不止十个。
与朱高炽不同的是,唐明依然守着陈佳澜与小叮还有百晓兰三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老婆不用多,恩爱过日子才最重要。
这在朱高炽看来,根本就是惧内的表现,为此他不止一次的嘲笑过唐明,但都被无视了。
对于朱高炽的回答,唐明不予理会,眼神飘向远方,幽幽的道:“不知不觉已经五年过去,义父他最近正准备着回老家一趟,我也准备带着家人四处去走走,难道你不想回北平你的皇宫里逛逛。听说皇上最近要封皇后,你这个当父亲的不回去聚聚?”
朱瞻基确实有才能,这五年来把大明打理得不错,就连一直时有冲突的北方边境,在他的重视下,也是颇为安静。百姓丰衣足食大明各处治安稳定,真正的盛世已经来临。
一提起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丝得意,瞻基确实没有令他失望,做得比他自己还好。
但现在朱高炽确实过惯了现在的生活,至于要回去嘛则是能免则免。沉思了片刻,他言道:“皇宫我是不会去了,规矩太多,去了也没什么好玩的,倒是你要带家人到哪里去走走,我还是跟着你比较好。”
唐明望了望朱高炽那座明显要比他大一倍不止的宅子,撇嘴笑道:“就你家那支娘子军若是全部带上的话,那岂不是跟大军出征一样,如此一来还玩个屁啊!”
朱高炽现在的确够无耻,嘿嘿一笑便道:“谁说我要带上她们的,老子就一个人跟着去什么人都不带。每天在家里呆着都快被那些女人烦死了,难得能到外面去逍遥快活,还带着那些拖油瓶干嘛!”
唐明为之气短,后又突然想到了什么,惊讶的道:“难道说你还想在外面沾花惹草?”
“嘿嘿,不愧为好兄弟,一点就明白我是什么心思!女人嘛总是外面的好不是吗?”
朱高炽的回答,让唐明很想上去爆揍其一顿,但考虑到个人的喜好不同,最后也就算了。
话不投机自然是聊不到一块去,唐明闷声不响起身就走,与其在这里对牛弹琴,还不如去看看姚广孝。
老和尚最近似乎快不行了,现在的他整天卧在床上起不来,每天也只能吃一点流食,能不能撑过这个月还很难说。
如今已有九十来岁的姚广孝,要比原来的历史上多活了近十年,后事唐明早已为他准备好。老和尚却不领情,说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后也无需大操办,一切都从简就好。
唐明虽然不是很理解老和尚为何要这样,但这是他老人家的愿望,身为后辈的遵从便是。
亮堂的佛堂里,香烟袅袅,姚广孝今天难得没有躺在屋里,而是在大师兄的服伺下,躺在摇椅上静静的呆在佛堂的门口。
唐明与大师兄点点头打过招呼,这才双手合十恭敬的向姚广孝躬身言道:“师傅,弟子唐明向师傅问好!”
姚广孝紧闭着的双眼这时打开一条细缝,眼神毫无光彩的打量唐明许久,却不曾见他开口说话。
一旁的大师兄,这时一脸黯然的说:“师傅他从昨天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今天一大早便执意要出来见见阳光,到现在都不肯回到屋里休息。”
大师兄话中之意,让唐明微微一愣,最后轻声叹道:“师傅,若是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可以吩咐弟子一声,定然为您办到!”
姚广孝无神的目光突然亮了一下,最后却只微微摇了一下头,而后便再无动作。在唐明与其大师兄的注视下,缓缓的闭上眼睛,脸上带着祥和的笑意。
姚广孝最终还是在安详中过世,唐明依照他的嘱咐,没有为他的后事大操办,而是叫来几十个和尚为他念经。
方孝孺虽然比姚广孝年轻,但现在也是走不了路,坐在唐明为他专门设计的轮椅上,亲自为姚广孝守灵三天。
最后的好友离去,似乎让方孝孺更觉活着的孤独,神色间颇为落寞。唐明见了只能无奈的叹息,生老病死人始终无法逃脱,眼看老丈人情绪低落,他只能劝其离开,不让其继续呆在姚广孝的灵位前。
如今的郑和也是满头的银发,但他常年在海上跑动,身体倒是很硬朗,七十岁出头的他,依然走路还带着风声,这点倒是挺让唐明羡慕的。
朱高炽带来了皇上的圣旨,在其灵位前追赠姚广孝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姚广孝还幸存于世的学生弟子代为领旨,师门的传承也在当天,由唐明做主让大师兄继承师愿,把佛教在济州岛上发扬光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