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尘雪
字体: 16 + -

第八十四章 退位让贤

第八十四章

退位让贤

明程昱十五岁那年,年尘雪看他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长进,也比较成熟了,就决定退位让贤。()

殊不知,她这个决定一说出,立即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众臣认为明程昱虽然比一般的同龄人成熟稳重,可毕竟还小,尚未成年,现在就登基还为时尚早。

年尘雪也没有和他们争辩,她知道历史上幼年登基的皇帝不在少数,不是还有垂帘听政一说吗?她也想尽快培养出个接班人来,自己也好少操些心。至于垂帘听政嘛,在明程昱即位初期还可以,总有一天要让他自己做主的。

“朕意已决,众位爱卿如有什么好的建议,可照实说出。朕一定会权衡利弊,酌情采纳,以不负民望。”年尘雪说出这些话,瞬间感觉自己像个垂死的老者。

众臣面面相觑,都不敢说话

。他们知道年尘雪的厉害,谁也不想与她有什么正面冲突,即使有意见也要婉转地说出。她执政这么些年,天下太平不说,又适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加上她登基之初减免税赋颇得人心,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他们也十分佩服。

他们之所以反对年尘雪退位,也是考虑到百姓们流传说她是神子,对她很是敬畏。而且,她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不说家家户户绫罗绸缎,倒也不愁吃穿。有这样的好皇帝,百姓高兴,群臣拥戴,他们自然不愿意有什么变动。

明程昱虽然是少年才俊,武功学问都很好,常常把教他的师傅难倒,可治理国家不是件小事,还得慢慢磨练。所以他们心里很不愿意现在就让他登基,觉得还是年尘雪自己做皇帝比较好。

也有的大臣以为年尘雪是寂寞了,她年纪轻轻就死了夫君,只给她留下个遗腹子,一个人既要教养好儿子,又要管理这么大的天下,还要处理好后宫各处嫔妃之间的关系,确实难为了她。俗话说,不会思春的人是不正常的,何况她还年轻,要这么一直守寡下去也真是件痛苦的事情。

几个大臣私下里商议一番后,决定联名上书,请年尘雪择婿。当然,年尘雪再嫁绝对会是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可他们能这么为她考虑,也算是很有人情味。可是,后宫有那么多嫔妃,如今都是寡居。若年尘雪再嫁,她们是不是也可以再嫁?到时候又该如何处置?

一大堆问题摆在眼前,丁罗英起初并不同意,因为女子一旦改嫁,就成了别家的人。年尘雪之前就是皇后,皇上驾崩后便自己继任,不管怎么说也还是明家的天下。可如果她嫁给别人,这天下不就改名易姓了吗?

杨大人劝道:“丁大人,不要如此纠结。你想,就算当初当今皇上不是皇后娘娘,可她是神子,手里有水晶盒,又有自己的军队,还能召唤来神兵天将,若她要自己称帝也不是不可以!可她呢,却辅佐先皇称帝,自己却连皇后都不愿做,想要归隐。可见,皇上才是真正心怀百姓的仁君哪!若当年先皇不称帝,皇上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咱的先皇是什么结局还未可知。如今她要退位,继位的是先皇的亲子,她若再嫁,便与皇室无关。倘若我们强烈反对,皇上一生气,咱的脑袋能否保住还是个问题呢!此事还是征询一下皇上的意思为好。”

丁罗英心里一震,反问道:“那你的意思是,先让皇上退位,等新皇继位,再为她择婿?”

“嗯,不错

!”几人连连点头。

丁罗英左思右想,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可他又不愿意年尘雪退位,总觉得明程昱现在还太嫩,没有能力治理这么大的国家。

他正犹豫,另几个大臣又说:“皇上此时退位着实不妥!她若是寂寞,可先为她择婿。皇上心思定了,也就会好好治理国家了。把这么大一摊子事儿推给一个黄口小儿,这算怎么回事?”

一时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丁罗英也心乱如麻,不知怎么办才好。

最后,杨大人提出让丁罗英先去试试年尘雪的口风,看看她怎么想。大家都觉得这样比较妥当,一致同意,丁罗英也想知道年尘雪的意思就答应了。

来到年尘雪的寝宫,这里的宫女太监已经换过,小莲和秀儿都被年尘雪打发出宫嫁人去了,只是偶尔回来看看,带点土特产给她尝尝鲜。

丁罗英见年尘雪在作画,明程昱在一边看着,便小心翼翼地请宫女进去通报。

年尘雪听说丁罗英求见,忙叫传他进来。丁罗英进去行过礼,假装是随意过来走动,连夸年尘雪的画很有长进。

“呵呵,是吗?”年尘雪笑道,“这是昱儿的画,我只不过帮他改了几笔!”

丁罗英惊讶地问道:“啊,这是太子的画?”说完仔细端详。

看了半天后,丁罗英捋着胡须赞道:“嗯,看不出,太子竟然已经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了!连我都看不出哪是皇上的御笔,哪是太子的风骨呢。”

明程昱谦虚地说:“相国过奖了!”

丁罗英笑道:“好就是好,不过,不要禁不起夸赞啊。”

年尘雪笑着将最后一笔画好,然后让明程昱盖上他自己的印。明程昱嘴里答应,先是将自己的印盖好,然后又把年尘雪的印盖上。不过,他用的是年尘雪的私印,上面刻的是“雨惜”,而非“年尘雪”,也非皇上御印。

丁罗英奇怪地问道:“哎,这个‘雨惜’是什么意思?”

明程昱刚要回答,年尘雪就说:“哦,这是我给自己取的小号

。这幅画是我儿子作的,我不过是描了几笔,落上我的私印,也算是我们母子娱乐之作吧。”

丁罗英点点头说:“果然是母子情深!”

明程昱吹了吹落印的地方,拿去御书房派人装裱去了。年尘雪见丁罗英欲言又止,眼睛盯着明程昱离去的背影,心知他一定有事要说,就叫他但说无妨。

“皇上,臣是想,”丁罗英才说了个开头,又觉得实在难以启齿,便闭上了嘴。

年尘雪似乎猜出他想说什么,就接过他的话头说:“丁大人,你是想劝朕不要退位吗?”

丁罗英忙说:“正是!皇上勇武缜密,又因是上神遗子的身份,格外得民众尊崇。倘若此时将皇位交与年少的太子,只怕有人不服,天下动乱哪。”

年尘雪笑道:“如果天下必须要靠一个神子来坐镇,那朕以后老了,去世了怎么办呢?所以,必须要给世人一个交代,皇帝是需要一个成熟稳重,运筹帷幄的人来做的。这样的人除了朕,还有别人。”

丁罗英又劝说了几句,年尘雪始终坚持要退位,并说已经请兰汝亭帮忙看日子了。丁罗英想了想,终于大着胆子问她是否打算找个心仪之人共度。

“什么,心仪之人?”年尘雪大感惊讶,看着丁罗英奇怪地说,“你怎么会这么想呢?朕此生只爱一人,那就是先皇!”

听他这么说,丁罗英顿感宽慰不少。虽然其他大臣想劝年尘雪择婿,他却希望她终身守志,忠于明秀。

于是,当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年尘雪正式宣布退位,令明程昱继承了皇位。新皇即位,皇宫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仪式,民间也都张灯结彩,为新皇庆贺和祈福。

当夜,欢宴直到子夜时分才散,年尘雪喝得微醺,诗兴大发,独自在走廊上吟诗赋词。虽然她的诗作不怎么样,却能很明显地听出对明秀的思念之情。

兰汝亭站在不远处的亭子里,看着年尘雪的身影,心里阵阵揪疼。他知道,年尘雪一个人很难,需要承担的东西太多。而有些事情,他是永远也帮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