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
字体: 16 + -

第三章 无衣 (六 下)

    第三章 无衣 (六 下)

    与其他各路烟尘相似,雍丘盗李公逸麾下的喽啰除了极个别人具有封侯拜将的野心外,其余十有**都是被朝廷逼得活不下去的普通百姓,他们追随在李大当家身旁,仅仅是为了过上安分日子,因此在本部兵马有了一块落脚点后,反而最怕的就是战火再烧到自己家门口,谁料老天无眼,有人居然把名满天下的博陵精骑给招了过來,非但大伙辛辛苦苦积攒了几年才存下的一点家底全被姓李的狗官拿去救了灾,安置妇孺的老营也被李贼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但侥幸被释放的喽啰和老弱妇孺们此刻最恨的却不是李姓狗官,而是把狗官招來的那伙王八蛋,他们从各种各样的渠道都听说了博陵军千里迢迢赶到河南來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杀了张须陀后还赖着他的头颅迟迟不肯归还,根本不是奉朝廷命令前來征剿,

    “如果姓翟和姓李的早把头颅还了人家,咱们也不用遭这个罪,”被博陵军从雍丘赶到外黄的老弱们悄悄地骂,

    “唉,那张须陀也算个英雄,此事大当家和二当家的确做得过了,”几个死里逃生的喽啰兵暗中嘀咕,

    “照你这么说,张须陀的头颅不挂在瓦岗山,姓李的就不來了,”

    “那当然,姓李的是河北的官,这年头你见过哪个河北的官会管河南的事儿,”

    残兵们并不完全相信流言的真实性,但不止一个人听到博陵军将领说他们仅仅是为了报仇而來,而博陵子弟报仇分寸也掌握得非常克制,在上万俘虏中,只有几个领兵超过千人的大头目被斩首示众,其余的全发了一到三天的口粮,分批放逐到了外黄、陈留、济阳等地,

    对于盘踞在外黄、陈留、济阴等地的王当仁、周巅、房献伯等瓦岗将领來说,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现在大伙名义上都奉蒲山公李密的号令,所以和雍丘营统领李公逸算是同僚,在李公逸沒有战死的情况下,其余几家统领非但不能吞了他的部下,还有责任照顾好这些逃难而來的残兵,而残兵们带來的那些消息传得比风还快,不到三天,几乎所有老巢在运河两岸的统领都知道了博陵精骑杀來的具体原因,在沒有把握战而胜之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人将目光都看向了瓦岗山主寨,

    瓦岗山主寨,河南四十七路豪杰的总瓢把子李密却无暇顾及來自雍丘的疥藓之痒,他现在的眼睛盯在虎牢关西南四十里的洛口仓上,那里囤积着数百万石粮食,在张须陀被阵斩之前,瓦岗军曾经多次打过那里的主意,都因为张老贼的狡诈勇悍而无功而返,如今,张须陀老贼已死,荥阳附近的裴仁基、刘长恭等大隋兵马互相不能配合,攻打洛口仓夺取军粮的计划,便再度被提上日程來,

    即便徐茂功所统领的瓦岗军主力未被派往洛口,李密也不打算借助他人之手复仇,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來,当年他输给了李旭而徐茂功力挽狂澜,如今,他要凭借自己的本事复仇,而不须再假手于徐茂功,

    老谋深算的李密看得很清楚,光凭手中的四千多骑兵,冠军大将军李旭即便在雍丘附近折腾得再厉害,也威胁无法令瓦岗军真的伤筋动骨,而对方之所以将动静造得如此大,恐怕为的便是早日能取得荥阳附近诸路官军的控制权,但以李密对大隋官场的了解,他知道,那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子辉,你以我的名义给王当仁写去一封信,告诉他无论姓李的如何挑拨,都不要出山迎战,此贼麾下的都是骑兵,我军与他野战吃亏,但光凭着四千多人,他根本沒办法攻下外黄军的本寨,”将运河沿岸各营送來的告急文书一一摊开,李密指着其中一封对心腹幕僚房彦藻吩咐,

    “是,我立刻就动笔,”房彦藻答应一声,就在李密的身边铺开了纸笔,他的字很漂亮,是标准的王氏草书,只是如此好字让王当仁这粗痞看未免可惜,姓王的粗痞未必懂得欣赏,反而会说这字写得缺胳膊少腿,

    在整个瓦岗山中,除了李密、徐茂功和程知节等少数几个,房彦藻看其他同僚都不大顺眼,包括曾经最初的山寨创立者翟让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个杀牛屠狗的鼠辈,当个山贼头子的本事有,想做一方雄主,那简直是沐猴而冠,

    而瓦岗寨中也有很多人看房彦藻难受,这些來自三山五岳的豪杰之所以敬重李密,是因为李密不但有本事而且应了那首“桃李子”的民谣,房彦藻虽然是李密的心腹长史,但在众豪杰眼中不过是个贪权又善妒的穷酸,平素满口大话,一到关键时刻就露馅,根本不值得他们尊敬,

    双方相处得剑拔弩张,有几次还差点当众争执起來,好在有李密和徐茂功二人在中间斡旋,所以目前还不至于拔刀相向,但彼此之间和睦共处是绝对做不到的,就在年关之前的庆功宴上,王当仁还带头闹事,令为众人奉酒的房彦藻下不來台,并且以此洋洋自得了好几天,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大家來支持,

    想到对方当日的嘴脸,房彦藻心里便觉得一阵厌恶,手腕的动作稍稍快了些,一些笔画看起來若惊鸿飘羽,

    “子辉好像心神不静,你这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傲岸了些,”李密在匆匆一瞥间便发觉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恼怒,蹒跚着绕过书案,拍了拍属下的肩膀,安慰,“当仁是个直性子,又沒读过多少书,你又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呢,况且咱们要取天下,便少不得这些樊脍、英布之流,昔日高祖若是光凭萧何与张良,又岂能建立起汉家数百年江山,”

    “密公教训的是,”被李密着几位同僚的面戳破了心事,房彦藻非但不觉得尴尬,反而觉得心里暖哄哄的,说不出地舒坦,樊脍、英布这些屠狗辈,无论怎么嚣张也爬不到萧何的头上,只要李密顺利得了天下,他房彦藻岂不就是再世萧何,怒气一平,他的才思立刻有如泉涌,半柱香时间不到,一篇以李密私人身份下达的军令已经写就,居然是文四骈六,气势磅礴,

    “君彦,你给子辉看看,别让人挑出什么刺來,”李密看到房彦藻已经搁下毛笔,蹒跚着走回帅案后,笑着命令,

    自从前年被李旭射下马背,他的腿便一直未能医好,因此走起路來摇摇晃晃,仿佛吃过三斗浓酒,但这并不影响李密在身边幕僚眼中的英雄形象,文人彼此之间看重的是智谋和才华,不会以外表取人,更不需要逞筋骨之强,

    “李氏小儿,不知顺逆,妄动兵戈,徒逞血勇,此乃标草卖首之辈也,岂堪为将军之敌,密此刻无暇南顾,因此以腹心相托将军,望将军据险而守,使贼无隙可乘,待他日时机致,必破之如灵猫擒鼠…….”记室祖君彦捧起房彦藻写好的军书,一边读,一边轻轻点头,“甚善,甚善,房兄大才,君彦不及也…….”

    “让你检视一下有沒有令人误解的意思,不是叫你和子辉互相吹捧,”李密用手指敲了敲书案,疤痕纵横的脸上露出几分笑意,他很享受现在这种天下英杰争相來投的日子,像眼下的祖君彦,早就以一笔文章而名动天下,还有坐在不远处埋首公文的柄元真、时得济,都是出身名门得英才,有这些人在身旁帮助出谋划策,李密才能感觉到那种挥斥方遒的洒脱,否则,终日与一群江湖豪杰称兄道弟,爽快归爽快,给人的感觉毕竟还像一伙山贼,而不是一方霸主,

    “这封信言辞恳切,义理通达,王统领看了后,想必能感受到密公推崇之意,谨慎待之,”祖君彦向李密拱了拱手,又向房彦藻投下歉意的一瞥,笑着回答,

    “君彦有话就直说,房某又不是那听不得逆耳之言的狭隘小人,”房彦藻笑着耸了耸肩膀,回应,在他心中,祖君彦、柄元真以及一些刚刚投上山來的前大隋官员都属于同道,在同道面前,他的心胸会宽阔许多,而对于某些异类,反正彼此之间怎么看都不顺眼了,也沒必要相互包容,

    “但君彦有一言,不知道当不当讲,”祖君彦又向李密施了一礼,以幕僚对待主公的姿态请示,

    这种常见的官场礼节令人感觉很舒服,李密笑着挥了挥手,做出一幅勇于纳谏的模样,“君彦无须这些繁文缛节,这里都是咱们自己人,但说无妨,”

    “是,请密公恕君彦唐突,”祖君彦放下军书,正色谏言:“密公叫王当仁严守不出,自然是个妙计,姓李的解决不了后顾之忧,很难大步前往荥阳与裴仁基等汇合,但既然其麾下只有四千余人,密公何不让王伯当将军从济阳移师南下,与王当仁两个并力攻之,即便不能一举将李贼击溃,至少也能与其斗个旗鼓相当,令博陵军伤筋动骨,”

    “那太便宜了姓李的,”沒等李密回答,房彦藻竖起眉毛,大声叫道,

    他无法忘记当日的耻辱,即便李密不想报复,他房彦藻也无法将那屈辱的一页轻轻揭过,

    那一战不但导致了以李密、他以及郑德韬、杨德方等外來名士为主的力量大受打击,而且让徐茂功、程知节等人的威望如日中天,如果不是去年李密用计杀了张须陀,至今山寨中做任何决定还要看徐茂功的脸色,

    这笔帐不得不算,当日瓦岗军战败,主要是兵练得不精,如今瓦岗拥兵四十余万,即便不算徐茂功和程知节麾下的破阵营,即便其他诸营按每十人中有一个战兵來计算,可与官军正面相敌的精兵也能凑出五万人,因此,从人数上,瓦岗豪杰根本不怕区区四千博陵军,只要解决了迫在眉睫得军粮供给问題,重演一次大海寺之战不无可能,

    到那时,房彦藻要亲自拿着刀,将李贼的肉一条条割下來,给当日阵亡于运河畔的袍泽报仇,

    此仇,刻骨铭心,沒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