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之谜
字体: 16 + -

第44章 世俗夜市

情况虽然糟糕,却远比莫天问预料的要好得多。

    车队一路疾驰。那大师兄郑子峰所骑的是汗血宝马,一众镖师的坐骑也是百里挑一的良驹。途中郑子峰更是果断一分为二,让趟子手们自己赶回,顿时变成了一队精悍的“骑兵”,裹胁着宁子芙和莫天问乘坐的马车加速赶路。全力奔行之下,足有八个时辰,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了京城。

    莫天问就在这时候醒转了。

    在少女关切的目光注视下,莫天问慌忙内视一番。赫然发现,那些残余的灵气已经在体内顺利地运行起来。从灵力聚集的浓郁程度来看,跌落的境界自不可能短时间恢复,但已是稳定在炼气六层的样子。随着灵力正常的流动,身体内外的伤情已经回复了六七成!

    真是不幸中有万幸。阴差阳错之间,不仅迅速恢复了不少,修为也略略地有所提升。

    莫天问大为感慨,稍一琢磨便明白过来。自己考虑到身体状况太差,这才没有立即服食筑基初期的常用“固元丹”,改为服用“聚灵丹”,否则必然已经爆体而亡了!

    好在自己的筋脉经过了筑基时的质变,总算是把一颗上品聚灵丹中的小半药力勉强承受住了。反而在不知不觉间,因精纯药力作用而从炼气五层提升至六层。

    莫天问稍稍定神,感激地朝宁子芙点点头。车中的气氛沉默得有些怪异,让莫天问感觉很不自在。他刻意的回避,闭上双眼盘膝打坐起来。

    神识略微恍惚,好久才渐渐收敛。

    “那个。莫大哥。”宁子芙打破了沉默,从怀中恋恋不舍地取出玉块道,“你的东西。”

    莫天问略感意外,还是伸手接过玉符。既然没有丢,当然更好了。少女的神情他倒是看懂了,救命恩人喜欢这玉符,可对方一个凡人,拿着这东西又有什么用。他只能故作不知,心中对宁子芙的好感和感激,又强了几分。

    楚天镖局所在的河阳城,其实和王京共城的“附属城”差不多,二者相距不过数十里。

    已经在京城安顿下来,郑子峰一路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作为“大师兄”,郑子峰的武功虽然远远强过众多师弟,威望也很高,但除了公事,其实对师弟们颇为友善。心思很细,有求必应,一向深得众人之心。

    在客栈用罢晚饭,他把镖师们聚集起来,带着众人去共城东市,那里的夜市在楚国大大有名。酒肆茶楼密布,夜晚更是热闹,种种楚国有名的小吃都能尝到。大些的茶楼还有歌舞一类的表演。店铺、小摊更是通宵达旦营业。

    一路匆忙。这趟镖来回小半年的时间。郑子峰想着,让镖师们乐和一番,自己也想为恩师挑件不错的寿礼。

    听了这层意思,宁子芙颇为意动。她终究十七岁都不到,对热闹的新奇场所自然很想见识一下的。可一腔心思总在“莫大哥”身上,便推说连日劳累,想要早些休息,径自回房去了。

    郑子峰心里有些不悦,但一来师妹所说确是实情,二来他从来都对这位师妹百依百顺。也不多说,带着一众师弟往东城方向去了。

    宁子芙回房却是精神恍惚,全无睡意。莫天问看上去已经大好了,她还是不放心。这也算给自己找个借口。她穿上一件淡蓝长裙,又对着铜镜稍稍描了描眉,心安理得地来到莫天问的房门外。

    “莫大哥,你歇息了吗?”

    刚想起莫天问尚且嗓子嘶哑不能说话,门却是开了。莫天问穿了一件普通不过的蓝色长衫,似是儒袍,式样上却与楚国书生略有不同,看上去甚是合体。脸上有了些血色,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

    宁子芙心头略略一颤,埋首理了理耳旁的头发,随着莫天问的手势相迎,二人在屋内茶案旁相对而坐。

    案上竟赫然已经摆了些东西。茶壶中水气蒸腾,显然是刚刚烧好送来的。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宁子芙心中大奇,越发觉得古怪。这“莫大哥”竟似知道她要来一般,已经做足了准备!

    宁子芙这些天的所有心思都在莫天问身上,自然看出了不少异常之处。比如,救下他时,他身上衣服破破烂烂,别无长物,此刻身上却穿着一件簇新的长袍,还很合体,不可能是随便让店中小二买来的。

    又比如,她的家传医术虽说学得并不到家,但所配制的汤药,十多天都不见起色。他刚一苏醒过来,不过一天的时间,竟然就基本痊愈了!

    “莫大哥”究竟是什么人?

    儒生?医生?武林高手?

    宁子芙心中疑窦丛生,却不敢冒然询问。江湖规矩她还是懂的。她可不想因为自己一时好奇,给对方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莫天问平和地看了她一眼,这一眼,让宁子芙有种“全身都被看透”的感觉!她本能地抬手一掩胸口,心中惊骇不已:“就是苦练内功四十余年的父亲,也绝没有这等深邃的眼神!”

    只是一眼,莫天问立刻就移开了。伸手提起茶壶,慢慢倒了一杯,放到宁子芙面前。

    他提起笔,字体端严有力,“宁姑娘。有心事。”

    宁子芙大窘。下意识双手抬起,拢了拢脑后的秀发,“没什么,莫大哥。”

    莫天问重新执笔,这一次却写了数行,“王京繁华。在下也很仰慕。身体尚好,如不嫌弃,愿陪宁姑娘一游。”

    “原来莫大哥知道我的心意,还愿意陪我浏览!”宁子芙芳心大悦,神情不禁雀跃起来。她展颜一笑,多日疲惫仿佛一扫而空。贝齿微露,眼眉流光。一时间,莫天问心中大动。下一刻,却是重新黯然。

    共城很大。东西相距几达百里。普通人如果徒步穿城而过,怕是要走上一整天。据店小二介绍,镖局众人所住“有缘客栈”位于城中偏西,距离东市所在尚有二十多里。宁子芙体贴莫天问尚未痊愈,出门就招手拦下一辆马车。

    二人一路好奇张望,小半个时辰便到了东市。但见人山人海,灯红酒绿之中不时传来丝竹伴奏歌舞和客人的叫好声。

    “好一座繁华似锦的富庶所在!”莫天问心中与成国略一对比,不禁感慨大生。

    宁子芙少女心思,处处觉得新奇。尤其是对各种店铺、小摊上的饰物、摆设之类的小玩意儿大感兴趣,一边走一边疯狂购买。大锭的纹银变成碎银,碎银再变成铜钱。还不到一个时辰就用掉了好几锭至少二十两重的大号元宝。手中大包小包,连莫天问也深受其害。开始还倒背双手,气定神闲跟着宁子芙走着,不大会儿功夫,已经累累赘赘提了个满把,看上去就象个跟班杂役滑稽之极。

    莫天问想了想,还是断了拿个储物袋来装这些小玩意儿的念头。毕竟是凡人聚居的所在,储物袋这东西,在凡人眼中怕是太过惊世骇俗了。

    宁子芙自己也没少拿,渐渐开始娇喘吁吁。

    走到一处僻静些的小吃摊前,宁子芙回头一看莫天问面无表情,双手提着满满当当各种布袋,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习惯性的,竟把莫大哥当成仆役跟班使唤了。

    宁子芙有点尴尬,心思却活络得很。一瞄前面的小吃摊,一脸调皮嘻嘻笑着道,“莫大哥,你饿不饿?我请你吃小吃。京城的小吃可是很有名的。”

    一副老马识途的样子。其实直到两人坐下来,她还搞不清,这摊上究竟是卖什么的。

    莫天问无可无不可。对他来说,生于修仙坊,长于巨灵门,对凡界的一切都陌生得很。这夜市中出售的绝大多数东西,他都没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用途,除了有些好奇,别的就兴趣缺缺。

    可一听说吃东西,他立刻劲头十足。自己显然受到了父亲的遗传,对于各种美食不光品尝,还会研究,并且发明创造。这俨然是他修炼之外的一大爱好。莫天问甚至常常突发奇想:既然同以灵草、妖兽血肉等等为材料,为什么烹饪之术不能与丹道融合,从而既满足了口腹之欲,也能起到增进修为之效呢?

    小吃端上来了。按照宁大小姐的要求,“一式两份,各种都来一样”。看到东西,宁子芙心中长出口气:还好不是什么稀奇古怪之物,否则她的洋相就出大了。

    莫天问的眼前一字排开三个细瓷小碗,盛着一样的豆腐状物体,上面的作料则大为不同。一碗放的白糖,一碗似乎放了些酱菜,还有一碗红通通的,象是染料,却有一股辛辣之气直冲鼻端。

    品相却是都还不错。“豆腐”嫩白,都撒上了些嫩绿的葱花苜蓿,自有一股清香。

    “这位客官怕是头回来都城吧?”摊主是个和蔼的老头,抹净了手,大刺刺打横一坐,颇为得意地一边解说一边指点,“别看摊小,老朽的‘豆腐脑’名气可大了去了。女儿家喜吃甜食,就常点这一碗白糖的。这一碗咸鲜味,适合北方人口味。南方人嗜辣,这碗红的就是老朽秘制的辣椒了。”

    莫天问和宁子芙各自埋头品尝。果然是风味各自不同。尤其是放了辣椒的一碗,吃得满头冒汗,精神却是陡的一振。看上去是豆腐,却软滑爽口,“豆腐脑”的称谓,确实贴切。

    正在沉思“豆腐脑”的诸般妙处和做法,旁边一桌却坐下来一人,老气横秋地喊道,“石老头,给本大仙速速来一大碗!辣椒多放些!

    这老头尖嘴猴腮、五短身材,口中招呼着,小眼却咕噜噜盯着面前的莫宁二人乱转。摊主似乎和干瘦老头颇熟,答应一声,起身唱个诺,径去烹制。

    宁子芙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杏眼一瞪,把头扭到一边去。

    莫天问本来浑没在意,但习惯性神识微动,下一刻却惊讶起来。

    这大言不惭自称“大仙”、看上去极其猥琐的糟老头,居然是一个修仙者!境界虽说不高,却也有炼气期八九层的样子。横竖是比现在的自己高了一大截!

    莫天问本能地警惕起来。